第595章 沒有正常點的人么?

正文卷

大舅哥說起海峽東岸的事,「總算找到了那家統一企業。」

「是一家今年剛成立的小公司,他們正打算跟日笨的公司合夥做麵粉和飼料生意。」

李銘其實也沒想到人家公司剛成立:「他自己的公司還有些小,他表哥的生意不小。」

大舅哥心想果然有特殊管道了解內情,「是的。就是通過他表哥才找到的。」

要是人在當地,可以通過電信局的電話本查找。異地只能拜託別人幫忙。新成立的公司不是很好找。

不看過程,李銘只看結果,「跟對方聯繫上了么?」

大舅哥回答道:「聯繫上了。」

「對方也對我們的速食麵很有興趣,打算親自來港城洽談。」

「曉娥的想法是讓他們多來些人,順便試吃泡麵的口味。」

婁曉娥補充解釋道:「他們更懂當地的口味,人多點偏差小些。也可以展示下我們的技術實力,更有利於談判。」

李銘同意道:「那就這樣辦。參股還是控股,還是重新合資一家新公司,你們直接跟他們談就行。」

婁曉娥回應道:「好的。」

事情都商量好了,李銘笑眯眯的對黃福義說:「我這人心眼小。」

「黃顧問幫我打聽下,那位黎探長的侄子最近過得怎麼樣?」

「要是過得好,怎麼也要拉他一把。」

「他要是過得不好,那就算他運氣好,懶得答理他了。」

聽到李銘這麼說,大舅哥把已經忘記的事又回憶了起來,妹夫對自家小妹真是看得緊緊的。

黃福義連忙應下任務,「我下午就去查清楚,明天跟您報告。」

李銘擺手道:「不著急,人身安全第一。黃大仙那一大片現在有些亂,是非之地能不去盡量別去。」

「這個事你記著就行。」

這麼一說,就是不能去找禿頂的林董打聽,黃福義自信道:「我對九龍還是比較熟悉的,不問塑膠廠的林董也能查到。」

李銘點頭笑道:「那行。」

婁曉娥沒有發表意見,這是對她的看重,不是什麼大事,她總不能替外人著想而惹得自己男人不開心。

那樣做,便宜的只會是京城的秦淮茹。

暗地裡的較勁,婁曉娥自認為是占著上風,面對秦淮茹也有心理優勢。

京城。

今天同樣是烈日炎炎。

紅星軋鋼廠。

秦淮茹又到保衛科長辦公室閑逛,坐在沙發椅上,一勺一勺的往嘴裡送冰淇淋。

李銘則在修改潤色草稿,「你挺閑的呀!」

「你讓我當聯絡員的,沒有事要忙,我當然閑著。」

「那也沒見你跟我聯絡聯絡啊!」

「去你的。你在寫什麼?」秦淮茹好奇問道。

李銘隨口說道:「一份報告,快寫好了,打算搞一個石英機芯的研究團隊。」

「爭取在國內大規模的普及手錶,甚至大量出口給一些東甌等友好國家換外匯回來。」

為了言之有物,他這幾天在查內地的資料。

打破常規,不走資本注義的老路,彎道超車成為世界領先。

立意很符合當下的潮流,一點毛病都沒有。

瑞仕的鐘錶,是國內對比的標杆,國內也有銷售瑞仕的鐘錶,價格當然高一截,一般人買不起。

秦淮茹上次聽他說過港城的事,不解的問道:「港城不是已經弄了個研究所了嗎?」

李銘解釋道:「港城什麼配件都可以進口,很多東西不一定需要掌握,可以慢慢研究。」

「內地不一樣,很多材料買不到,即使買得到也沒有外匯進口。而且國內要重點研究石英晶體的切割技術。」

「這個技術不只是可以用來製作石英機芯的晶體振蕩器,還可以製作其他晶體振蕩器用於頻率計數、計時、控制系統等各方面。」

「全都是國防工業的重要零部件。」

秦淮茹提醒道:「這麼重要的東西,保密級別高吧?」

「你經常來無影去無蹤的,參與這樣的項目不合適吧?」

李銘當然曉得現今的保密制度,他都不知道跟多少家『東風機械廠』打交道了。

要不是張海洋靠關係去問,還有軋鋼廠採購一科、生產計畫科等部門的同事幫他問了,他下單採購機器都不知道該去哪找。

「我只是寫份建議書,又不是要我自己去弄。」

「我帶的石英機芯研究團隊可以主攻其他部件,比如步進馬達,鬧鐘、手錶的外觀設計之類的。」

秦淮茹看他早有主意,也就沒再多說。

「棒梗老羨慕你房裡那台『小雞啄米』鬧鐘,一直想要我給他買一台。太貴了,還不合適買。」

上嗨產的經典款,紙質鐘面上印刷有母雞、小雞,母雞的頭能動,每秒啄食一次,國內外都非常受歡迎。

李銘沒好氣說道:「你家那個破鬧鐘從哪弄來的?不只走不準,還時不時的會停。」

「別說棒梗那樣的小孩子喜歡新東西,就你那個經常會壞,換誰都不想要。」

秦淮茹應付道:「用了好多年了,明天我拿去店裡修。」

「修一修又要好幾塊錢,張大媽估計又要跟你嘮叨。」

秦淮茹有些小得意,「我每個月給她10塊錢讓她存著養老,她現在不愛嘮叨了。」

「呵呵,她還挺知足的呀!」

秦淮茹不同意道:「閻解成才給他爸媽每個月7塊錢。」

「我給她一個人就有10塊錢,還是純養老錢,平常吃飯吃菜也沒有虧著她,她還有什麼好不知足的。」

7塊錢還是李銘給幫忙漲上去的,原來是5塊錢。

改得差不多了,李銘把稿紙整理一起,留著待會兒謄寫,「那你的錢夠不夠用哦?」

每個月2000給的是港元,金瓜子也不可能拿出來用。

秦淮茹開心道:「夠用,我現在經常不用買菜,錢都省著呢。」

她常常從小世界帶菜、帶麵粉回中院,最大一項生活開支相當於沒了。

吃完冰淇淋,秦淮茹這才開始說起正事,「第二批去香腸工廠學習的人明天回廠里。」

「還有兩天就要正式投產了,兩天時間安裝調試機器能來得及嗎?」

李銘伸了個懶腰,「那些組裝的機器都試過了能開機了,沒什麼複雜的機器,調試時間綽綽有餘。」

會客桌面上有些水漬,秦淮茹拿起抹布把桌子擦乾淨,「陳國棟科長那裡有好多電話催著要火腿腸呢。」

「反響這麼好,加工廠都不用發愁豬肉來源了。」

李銘點破道:「天氣炎熱,豬肉不放進冷庫里保存不了多久。」

「那也是不用擔心缺原料了。我剛才已經去加工車間繞了一圈,把消息告訴了她們。大家都很振奮,迫不及待的想開工生產。」

秦淮茹繼續暢想道:「1斤豬肉能做12根火腿腸,給他們8根火腿腸,咱們還能有4根。」

「一天400斤豬肉做它4800根,加工廠還能剩下1600根。」

「一根1角錢,一天就是160塊錢,一個月有4800塊錢。」

火腿腸的出廠價定在了8分4厘一根,加工廠已經申報上去了,還沒有批下來。

商品的定價不是工廠說多少就多少,是需要審批的,這種時候也不知道哪天才能批下來。

豬肉和火腿腸的置換工作,加工廠暫時不合適直接參与,是軋鋼廠和其他廠按1角錢來交換的。

紅星軋鋼廠跟下屬的火腿腸加工廠具體怎麼算,那是內部問題。

李銘被秦淮茹的小算盤逗樂了,「各項損耗不要算啦,其他材料不要錢呀,電費不要錢呀,不要發工資呀。」

「還得辛苦傻柱他們去那些工廠的食堂幫忙炒菜。」

培訓了幾名軋鋼廠的廚師,到時候派去各家工廠幫忙炒菜,培訓指導對方的廚師。

秦淮茹不服氣的說道:「我們每天又不只生產400斤,生產1000斤就有更多了嘛。」

李銘瞪了她一眼,「這樣的置換隻是確保我們的產能每天至少有5000根,先保證不會虧損。」

「盡量多弄到五六角錢一斤的豬肉,加工廠才有利潤積累,才有錢建新廠房。」

秦淮茹也知道自己無理取鬧了,改問道:「你前幾天那份香菇出口的計畫書怎麼樣了?」

李銘沒有說走誰的門路,「寫好了,還沒找到機會交上去。」

「香菇菌棒現在還在長菌絲,估計要下個月的月初才會轉色,轉色了才能放到出菇棚里催出香菇。」

「下個月的月中有小蘑菇冒出來了才更有說服力。」

秦淮茹惋惜道:「要是能再長快一點就好了。」

李銘失笑道:「這已經夠快的了,有的菌種長菌絲就要三個月。」

倆人有一搭沒一搭的閑聊著。

也是下午。

城西。

創新技術研究所。

前些天李銘把東配殿的泡麵研究室合併到了入門大殿的調味料研究室,改為《食品與添加劑研究室》。

東配殿已經改為了《鐘錶研究室》。

張海洋剛回食品研究室,喝了一大碗李銘從城西小院帶來的酸梅汁。

「今天34度的高溫,曬死人了。」

周曉白詢問道:「鐘錶維修師傅找到了嗎?」

張海洋一邊扇扇子一邊回話,「找著了。」

「一老一小兩個人,老頭是已經退休三年了的老師傅,年輕的是還沒出徒的學徒工。」

羅芸納悶問道:「怎麼老的老、小的小,沒有正常點的人么?」

被指摘,張海洋忍不住連珠炮的反駁,「你不知道鐘錶師傅有多麼吃香呀?」

「拆洗擦油一次就要兩塊多錢,發條兩塊多錢,還有外殼、玻璃、擺桿、錶帶,林林總總的修換。」

「他們不知道有多舒服。我能找到兩個已經算是不錯的了。」

「學徒工還是跟的師父有問題,師父被趕回鄉下老家了,他才想著來我們這兼職賺錢養家。」

周曉白直截了當的問道:「有留下了聯繫方式嗎?」

張海洋回答道:「我把這裡的地址、公共電話號碼給了他們,他們也給我留了公共電話的號碼。」

「那個什麼石英機芯的手錶真有那麼神奇?一天誤差只有半秒鐘?」

在被窩裡的時候,周曉白聽李銘說得很詳細,「半秒鐘的是品質比較好的。」

「可能因為製作石英晶體的工藝比較差,一天一秒、兩秒的誤差都是有可能的。」

她幫忙找補,先打好預防針,省得後面做出來的產品不如預期。

張海洋嘖嘖稱奇道:「一天兩秒的誤差也是非常厲害!」

羅芸疑問道:「曉白,你們兩打電話討論了吧?我在這的時候都沒聽他說得這麼仔細。」

周曉白含糊道:「他想寫一份計畫書給我爸,就跟我多聊了些。」

「他就不怕做不成,到時候被你爸說么?」羅芸提醒閨蜜,別出糗了。

張海洋倒是更相信,「怎麼會做不成?從我這兩天打聽來的消息看。」

「55年的時候,上嗨的鐘錶店和修理師傅一起自製手搖小鑽床,自製刀具,用電風扇頭改裝傳動電機,用繡花針改制鑽頭,用陽傘骨、毛衣針、自行車車條等製造手錶軸芯,用酒精燈做熱處理,三個月時間就做出了一批手錶。」

「咱們京城手錶廠,最開始的時候也是一些鐘錶工人在無廠房、無設備、無資金的情況下,硬生生的製作出了第一批手錶。」

「我們現在的生產條件比十多年前好多了,肯定可以做成的!」

羅芸反駁道:「那都是有樣品可以參照著做。」

「李銘這次是沒有樣品可以參考,純粹是他想出來的辦法。」

周曉白心裡其實也沒有底,不過她知道自己父親的秉性,「即使沒做成,我爸也不會批評他的,還會鼓勵他繼續努力。」

張海洋放下扇子,又起身去裝酸梅汁,「反正我是相信可以做出來。」

「可惜京城手錶廠在昌平,離得有點遠,不然請他們的技術員下班後一起參與研究,可能進度可以更快。」

60年的時候把廠址選在昌平縣東門外,離京城有40來公里,騎自行車需要大半天,來回要一整天。

班車雖然有更快,但是要等,不一定能趕上趟,到了京城又得等公交、電車的換乘,不是很方便。

羅芸眼珠子一轉說道:「乾脆去手錶廠請一些技術員來這好了。」

「後面有廂房可以住人,現在的天氣也不冷。」

張海洋覺得可行,「也不是不可以,估計他們手錶廠的生產也受到了影響。」

「搞研究的人肯定是最先倒霉的那伙人。」

周曉白拍板道:「就這樣辦。給他們包吃住,或者住這裡吃他們自己的,每天給1塊錢伙食補助。」

「要是研製成功了,獎狀、徽章那些少不了他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