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正文卷

李銘呡了一口草莓汁,簡潔明了的說道:

「甌鎂的資本家們想要挑美女,要捧美女。」

「港城又處處以學甌鎂為榮,也就跟著學了。」

「物化女性的糟粕,咱們不學。」

雖然穿的是泳衣,秦淮茹覺得這幾張圖片還算是正常的,點評道:「我覺得第一名沒有最好看。」

李銘笑嘻嘻道:「那是啊!跟你比起來差遠了。」

「不過我也沒怎麼在意,我看的是旁邊精工手錶的廣告。」

連說了兩次手錶,秦淮茹知道他真的在意,「這款手錶有什麼特別的嗎?」

李銘很有把握的說道:「精工株式會社馬上要帶領石英機芯的陣營,把瑞仕的機械鐘錶公司打得落花流水。」

「現在是個好時機,咱們港城的星辰公司可以參與進去。」

66年,精工和浪琴在瑞仕的納沙泰爾天文台舉行的年度競賽中,發布了世界第一款石英懷錶的原型。

67年,瑞仕的電子製表中心以及精工都在競賽中展示了石英腕錶的原型。

電子製表中心是由20家鐘錶製造商聯合在瑞仕的納沙泰爾組建的研究機構,專門研究石英機芯的鐘錶。

瑞仕的鐘錶商、精工公司都對石英機芯很有研究。

可惜瑞仕在機械機芯方面有特彆強大的實力,對石英機芯的市場化沒有那麼積極。

精工卻在石英機芯上鉚足了力氣,68年發布掛牆石英鐘,69年12月25日發布世界上首隻指針式石英手錶。

還不講武德的把石英機芯手錶送去參加各種天文台的精準度比賽,把瑞仕的機械機芯手錶打得滿地找牙。

瑞仕的鐘錶商人不玩了,直接要求停賽。

鐘錶就是一個計時的工具而已,石英鐘錶的售價大幅低於機械鐘錶。

瑞仕鐘錶商在市場上的表現跟比賽里一模一樣,潰不成軍。

大多數的機械鐘錶公司倒閉、工人改行,剩下的也大多是靠著高端奢侈品市場養活。

石英機芯的很多技術都有公開資料,各國對電子產品沒有配額限制。

李銘的星辰公司進去分一杯羹完全沒問題。

秦淮茹疑問道:「星辰公司現在做的產品都是食物,能做好鐘錶嗎?」

李銘信心十足的說:「我們賣石英鐘錶,技術實力不如精工公司,但是走時準確率比機械鐘錶強多了。」

「誰走得准誰就是市場的老大,我們可以當個小老大。站在更新換代的風口上,一頭豬都能飛起來。」

秦淮茹疑惑問道:「瑞仕那些機械鐘錶公司,他們難道不會改行做石英鐘錶?」

李銘嘿嘿笑道:「瑞仕的工人工資高,匯率也高,電子產品也不行,不利於出口石英鐘錶。」

「機械機芯的技術門坎把很多國家都攔住了,瑞仕人生產的機械鐘錶反而成為經久耐用、便宜實惠的典型。」

「石英機芯沒有了原來的高門檻,瑞仕的高工資、高匯率的弊端就暴露了。中低價位的石英鐘錶,可以說毫無競爭力。」

瑞士鐘錶的救世主尼古拉斯·海耶克,除了擁抱石英機芯,更是因為那幾年瑞仕法郎掉入谷底,低匯率有利於出口。

有了利潤養活機械機芯的業務,接著又用機械手錶全面佔領啞洲幾個地區新增的高端市場。

瑞仕手錶也就有了精緻、高端的奢侈品代名詞。

一扯到工資、匯率等事務,秦淮茹就不懂了,不明覺厲的認為李銘說的很對。

「又多了一項產品,那曉娥有得忙了。」

兩女沒有爭風吃醋的鬧矛盾,李銘挺開心的,「累不著她的。」

「這個事不急,我會先讓人收集技術資料,成立研發團隊跟進研發,搞研究的事情不需要曉娥負責。真正生產出來起碼要明後年了。」

「泡麵和火腿腸的市場容量有限,今年內就可以開拓完周邊市場,不用開拓市場的時候,大部分事務下面的人會自行解決。」

「可以說明年暫時沒什麼事需要忙的。」

秦淮茹又問道:「我上次跟她逛街的時候,她說你還想做電機生意,電視機和收音機的生意?」

李銘解釋道:「電視機、收音機這兩樣是進入半導體電子產業的敲門磚,電機可以給港城大部分的工廠做配套。」

「都不是一時半會能成的,都是要先研發才能推出完善的產品。」

「泡麵、火腿腸的利潤投資於這些研發,保持整個公司賬面上盈利不高的狀況。」

秦淮茹專心聽他的計畫,心裡默默記下來,以後聊天的時候不會雲里霧裡一無所知。

院里人明天都有活動要參加,各家各戶睡得早。

她今晚來前院,本想是來練車的,有單獨的小灶學習,練車也就被她拋之腦後了。

按婁曉娥跟她說的,在港城壓根沒機會開車,都有司機負責,一大群保安圍著。

開車也就是一項愛好。

心滿意足的秦淮茹回家後。

李銘偷摸去了城西。

2號院別墅區。

周曉白的被窩裡。

李銘緊抱著小美女,「曉白,我給你講個小故事吧!」

周曉白開心道:「好呀!」

李銘用了個很經典的開頭,「很久很久以前。」

「有一對夫妻結婚好多年了,有一天睡到半夜,老公突然轉過身緊緊的抱住老婆。」

「老婆醒來後問他怎麼了?老公說,這輩子太短了。老婆聽到老公這句話,感動得眼眶裡直冒淚水。」

「你猜老公接下來說什麼?」

周曉白嬌憨道:「我猜不到呢。」

「你隨便猜猜嘛。」

「是不是為以前做錯的事道歉?」

李銘嘿嘿笑道:「他從沒做過錯事。」

「說起了以前的承諾么?」

「不逗你了。那位老公說,換一床被子吧,我都蓋不到腳了。腳腳冷!」

被打趣了的周曉白輕輕掐了他兩下,「我哪裡能知道你今晚會來!你以前都是2號3號才來。」

「先前用的那床被子拿去加工店重新彈棉花了。我自己一個人就湊合先用這床的。」

彈棉花啊,彈棉花,半斤棉彈成八兩八喲!舊棉花彈成了新棉花喲!

李銘齜牙咧嘴道:「怪我。我下次提前通知你。」

「我以後不給你開門了!」

「沒關係,我還會撬鎖扒門栓卸窗戶,你的門窗攔不住我的。」

「你怎麼什麼都會啊!你這都從哪學來的?」

「抓到了小偷,不得讓他到案發現場還原作案過程么?我看他們操作,多看幾次就學會了唄。」

「有什麼事情是你不會的?」

「這個世上沒有能難住你男人我的事。」

這麼牛逼的話,熱戀中的周曉白也覺得理所當然。

「對了,好些兼職的研究員跟我說,他們可能要回單位去上班了,研究所後面估計會少好些人。」

李銘估摸道:「他們是看澱粉火腿腸的工藝改進難以有新進展,失去耐心了吧?」

周曉白猜測道:「可能是因為聽說了,你要在軋鋼廠建火腿腸加工廠。他們以為你已經放棄了改進工藝,他們也就跟著想放棄。」

李銘嘖了一聲,「我還想讓他們幫忙研究各種食品添加劑呢。」

火腿腸和速食麵都需要用到好些增色、增味、防腐的食品添加劑。

大規模的現代食品工業就是建立在食品添加劑的基礎上的。

顧客對食物的外觀品質、口感品質、方便性、保存時間等方面提出了比較嚴苛的要求。

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大部分的食品會很難看、很難吃、也很難保存,或者是價格高昂(例如有機蔬菜)。

這兩種情況,大多數的消費者是無法接受的。

商家為了迎合消費者的需求,也就會想盡辦法用各種食品添加劑裝點食品滿足顧客。

由於發生了數不勝數的各種食品安全問題。

再加上所謂健康食品的從業者的各類恐嚇軟文,某些流量媒體的焦慮軟文。

很多人對食品添加劑,有了恐懼心理,好像是看到了魔鬼。

典型的例子。

明膠:添加劑,有毒有害!

豬蹄:膠原蛋白,好東西!

其實吧,豬蹄含有的膠原蛋白質,在烹調過程中一樣轉化為明膠。

發生過的食品安全事故,基本上是無良商人把化工原料用到了食品生產過程,而不是食品添加劑的緣故。

食品添加劑是人類歷史上一項非常偉大的發明,是我們生活質量的保證。

當然,嬰兒比較脆弱,應該盡量避免任何食品添加劑,沒錯,任何食品添加劑。

周曉白詢問道:「食品添加劑?是你說的那些調味料么?」

李銘否定道:「不是,是那些保鮮增色增味的東西。」

「哦!人家要回單位上班,咱們也攔不住呀。」

「我看可能要成立一個真正的研究所,招幾個化學、生物的學生來幫忙好了。」

有方向的仿製工作,不需要什麼大能高手,合格的科研民工就能完成,最多多花點時間多試幾次。

周曉白替他擔心,「火腿腸加工廠你都花了一萬塊了,你又想花錢養人啊?我都在想你要是沒錢了的話,你放在我這的2000塊錢也先拿去用。」

「你放心好了。我還有錢。」

「大棚菜已經賣完了吧?你就不要每個月給我500塊了,你自己留著用。」

「我去年就跟你說大棚菜賺了好幾萬,我手裡還很多錢的,你就安心收著。」

周曉白認真道:「你給我,我也沒什麼用呢。」

「而且那錢被我媽翻柜子的時候看到了,我把事情原原本本的告訴她了。」

「她說我不該收這個錢,要我找機會還給你。」

李銘岔開話題道:「你媽幹嘛翻你的柜子,她是想找什麼?」

「今天不是收拾我的被子么?除了我的日記鎖著,其他的都沒鎖,她想要看什麼都能看到。」

「你的日記寫了什麼?」

「不告訴你。」

「說說嘛。」

「都是些想你的話。」

「哎,我沒有寫日記的習慣,想你的話我都是當面說。」

「你的臉皮厚得不得了,沒人能跟你比。」周曉白沒有被他繞走,「你別打岔,真不用再給我錢了,你自己留著用。」

李銘溫柔說道:「給你零花錢,代表你是我的人。」

「那也算是聘禮,我打算一直分期付款到你嫁給我的時候。」

周曉白心裡甜絲絲的,「哪有那麼多聘禮的哦!」

李銘繼續哄道:「就這還給少了呢。你在我心裡是無價之寶。我還琢磨娶你的時候用什麼禮物亮瞎你爸的眼睛。」

「幹嘛要亮瞎他的眼睛?」

「他打劫咱們的那套速食麵生產線,到現在還沒付款呢!」

胳膊肘朝外的周曉白攬下了催款的活,「我找個時間問他。」

「公家的錢,該要的要,咱們公私分明。跟你爸說咱們沒有發票可開,不過可以開收款的收據。」

「知道啦。你出一萬塊錢集資建火腿腸加工廠的事情,不曉得我爸知道了沒有。」

錢來得光明正大,李銘無所謂,「京城這麼大,你們都是在大院里生活,跟衚衕有明顯的區隔。」

「你爸你媽工作又都是部隊上的事,估計暫時還沒注意到吧。」

周曉白商量道:「我是不是要提前告訴他們一聲?雖然我爸媽知道你很有錢,但他們不知道你出錢建廠的事。」

「那你就提前告訴他們,讓他們心裡有個底。」

蠢蠢欲動的李銘又催促道:「還有其他什麼問題沒有?」

周曉白還沒反應過來,「沒有問題啊!」

李銘抓著她的小手往下摸索,嬉皮笑臉的說:「現在要辛苦你了。」

周曉白赧顏道:「真是的。」

。。。

七摸八摸

。。。

一連幾天,李銘都很忙碌。

5月7日,午後。

港城聯邦大廈的星辰公司。

負責公共關係的黃福義顧問跟董事會三人彙報獲得的最新消息。

「青洲英泥廠的管理層前天宣布要關廠、遣散工人就是個煙霧彈,其實是想給員工施壓。」

「實際上廠方和員工代表在港島總部正在協商談判。不涉及薪資福利,這次能談成的概率很大。」

「倒是新蒲崗那裡的人造花廠廠主特彆強硬,毫不妥協,昨天雙方鬧得太大了,警隊出動了大量人員。」

「警隊這次偏向性很大,抓了20多個人,抓的人都是員工那邊的人,沒有抓廠主和管工那伙。」

「根據阿海給我們彙報的消息,有傳言說,好像是因為廠主有總探長的關係。」(有資料:這個分廠是李某某的,總廠在西環)

大舅哥插話道:「腦子有毛病吧?這種時候還搞偏袒。我看啊,是想火上澆油呢。」

黃福義笑著附和道:「誰說不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