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0章 道理有點歪但很真實

正文卷

第590章 道理有點歪但很真實

董大爺看著棋盤,琢磨棋路,嘴上還沒閑著。

「老劉也是的,他本來就是在車間上班,還有個小組長的職務嘛,又不是被一擼到底的趕回車間。」

「許大茂可是糺察隊副組長,被趕回宣傳科放映組當放映員,比老劉慘多了。」

閻埠貴也趕緊回頭看棋盤,仔細檢查以防被動了手腳。

「老劉不是說了么,是許大茂給他整下來的。」

「許大茂又說是老劉散播他在咱們院與大家合不來的消息,導致他下來了。」

「倆人這次的仇不小,一時半會兒是不可能和解。」

董大爺閑聊點評道:「許大茂在背後整老劉,這事我信。」

「說老劉在後面拖許大茂的後腿,我是不太信的。傻柱干這個事的可能性都比老劉大多了。」

平常的口碑就是起這樣的作用。慣偷說沒偷東西,一般人是不信的。

又一人扶著自行車回到前院。

閻埠貴抬頭看到,「剛好吳名下班回來了。」

吳名停下腳步,笑問道:「三大爺您有啥事么?」

閻埠貴打聽問道:「許大茂真是被後院你二大爺給弄下來的么?」

吳名確定的說:「沒錯啊!許大茂他們糺察隊專案組的陳組長親口說的,是二大爺說許大茂在院里不能跟群眾打成一片。」

「我們廠里就決定了,脫離群眾的人還是回到群眾中比較好。」

董大爺奇怪道:「那個陳組長為啥會去問你二大爺呢?」

吳名搖頭道:「這個我就不清楚了。」

「不過,二大爺說的都是實話,怪起來還是他許大茂自己的問題,怪不到二大爺頭上。」

「陳組長要是問咱們院里的任何一個人,照實說都是那麼句話。」

董大爺點頭道:「是這個理。」

吳名笑呵呵的打趣道:「三大爺。許大茂和二大爺都下來了。」

「咱們大院的人,現在可都歸三大媽的領導了。」

董大爺樂呵呵道:「他三大爺,作為領導的家屬,要以身作則吶。」

家庭地位下降好多的閻埠貴鬱悶道:「還有小銘在呢。」

吳名笑道:「小銘他忙得很,沒空管院里的事。大夥還是得聽三大媽的。」

閻埠貴岔開話題問道:「小銘辦的那個火腿腸加工車間建好了沒有?」

吳名回答道:「哪有那麼快啊!那些水泥的模板還沒拆掉呢,聽說是等拆了模板就立馬裝修。」

「三大爺,您家解成這次也沒有抽到名額呀?」

吳名意思很明顯,您著急啥呢?

閻埠貴很有把握的說:「小銘的能耐,不用我多誇。我等著他再次招人呢。」

董大爺也贊同道:「三大爺說的對,下一次招人估計要不了多久。可以提前準備了。」

聊起火腿腸加工廠話題就多了。

前院聊得火熱。

後院,劉海中家。

二大媽見劉海中回來了,湊上前說:「我今天給你蒸了饅頭吃,馬上就要蒸好了。」

劉海中沒有回應,不聲不響的坐到餐桌旁。

劉光天也早早下班回來了,怕挨揍不敢繼續躲在房間裡面,跟著坐到了客廳。

二大媽知道劉海中為啥悶悶不樂,「要我說,那李主任也真是的,就給伱留了個小組長。」

「車間主任不能當,給你個車間副主任總行吧?」

劉光天附和道:「沒錯!現在我找人相親都變難了。」

「我之前對人說我爸是車間主任,別人還以為我是撒謊呢!」

劉海中忍不住說道:「李主任在廠里也沒辦法一手遮天。」

這話是從李主任那聽來的解釋。整頓工作作風,精兵簡政乃是大勢所趨。

從上往下減,不是一個兩個人的事,沒有直接回去當工人,還能有個小組長已經是儘力了。

「要不是許大茂背後坑我。我就沒這個事的。」

「我居然還想讓他幫我查背後造謠的人,這才遭了他的道了。」

劉海中是越說越生氣。

二大媽給劉海中倒好茶水,「你也是,好好的,幹嘛要去說許大茂的不是。」

「招惹了許大茂那人,背後睡覺都睡不安穩。」

劉光天也抱怨道:「就是。許大茂他光內部電影就看了不知道多少,什麼陰謀詭計沒見過。」

劉海中反駁道:「廠里糺察隊專案組的陳組長找我談話,我能不說實話嗎?」

「我要是幫許大茂用謊話遮掩。到時候他們不找許大茂的麻煩,改找我的麻煩,我找誰說理去?」

貌似是這麼個道理。

劉光天指出關鍵問題,「要我說,最奇怪的就是那個專案組的陳組長。」

「咱們院里那麼多人在軋鋼廠上班,幹嘛偏偏找您問話?」

「前院小銘比你官大多了,他怎麼沒去問小銘?」

「中院的一大爺、秦淮茹,前院的吳名,外院的閻解成這些人他怎麼沒去問?」

「最重要的,傻柱跟許大茂是死對頭。他怎麼沒去找傻柱?」

劉海中喝了口茶,「我當時有提了一嘴傻柱。」

「傻柱跟許大茂不對付,他是最了解許大茂的。」

「人家陳組長說了,傻柱這種不對付的人,有個人情緒在那,會添油加醋的打擊報復,傻柱說的話不能拿來服眾。」

「我既是廠里的車間主任,還是院里的管事大爺,說出來的話有說服力。」

劉光天叫屈道:「合著這個坑是專門給您挖的!這叫什麼事吶!」

「我上回的委員職位也是被人坑下來的。這下好了,咱們家全都被坑了。」

劉海中心裡還是有一絲絲希望的,「李主任跟我說了,讓我好好表現,後面有機會就會把我提拔上去。」

二大媽知道些以前的事,「你有沒有去找小銘?」

劉海中可惜道:「小銘現在在廠里的威望有點高,他跟李主任的關係沒以前那麼融洽。」

「他不合適在李主任面前幫我說情。」

這些話都是從李銘那聽來的。

李大科長不想幫忙,就找了些似是而非的借口打發人。

第二天。

4月29日。

周六。

港城紅磡的馬頭圍道,青洲英泥廠。

一名澳國工程師駕車回廠,一輛正在檢修的貨車沒有給這名工程師讓路。

工程師居然駕駛水泥攪拌車朝貨車撞去,修車工人立馬跑開。

這名工程師覺得還不夠解氣,衝上去要毆打修車工人。

附近的工人看到了,趕來喝止,澳國工程師見惹了眾怒立刻跑路躲進辦公樓里。

100多名員工直接把工廠圍了起來,不許工程師跑了。

下午2點,又一名澳國管工駕駛一輛汽車沖向圍廠的員工。

圍廠的員工氣憤值那是直線飆升。

不是一次兩次了,員工方面要求廠里正視這個問題。

廠方打算低調處理,找了警隊來協調。

這個事看起來像是比昨天人造花廠的更大。

後續還有明星演員到場表演助陣。

實際上,廠方願意讓步,雙方多次談判協商,最終算是圓滿的解決了。

李銘當時在忙火腿腸加工廠的籌備會,他也就沒到港城。

等他聽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已經是4月30日的午後,星辰公司董事長辦公室。

李銘更多的是無語。

那些人稍微把普通員工當人看,只需要稍微,要求真的不高,肯定沒有這麼多破事。

顧問黃福義繼續說:「英泥廠今年已經是第二次了。」

「上次是2月初的時候,起因是廠里要削減員工的薪資福利,協商了一個月才談妥。」

「事情過去還沒有兩個月。」

婁曉娥蹙眉道:「他們至於嗎?那樣能削減多少啊?」

黃福義笑著回話道:「英泥廠好像有2000名員工,還是能省下不少的。」

婁曉娥隨口算道:「每人減少20塊好了,一個月也才4萬塊。」

李銘打斷道:「別人家的事情,先不管了。我們管好我們自己的事。」

「等下開會的時候,要速食麵廠和火腿腸廠務必注意管理人員的操行。」

「保安公司是講紀律的,但也要關注他們內部關係,拉幫結派搞欺凌的,除了立刻開除,還要移交法辦。」

火星貿易就在婁曉娥的眼皮子底下,她肯定不會允許亂七八糟的事,李銘沒有專門講。

婁曉娥贊同道:「嗯。每個廠都有設置意見箱,他們瞞不住我。」

李銘又想到個遺漏之處,「對了,還有荃灣工廠的工地。」

「也要建築公司注意管理層的操守。不要求他們能做得有多好,只要他們最起碼的把普通員工當人看。」

「大哥你來負責這個事。」

在旁喝茶的大舅哥保證道:「你放心。我們有盯著他們發放工資的事。」

「只要工資到位,大夥的脾氣也就不會那麼沖,萬事好商量。」

李銘點頭道:「錢給到位了,可以安撫好大部分人。」

「也有些人是寧願不要錢,也不受那份氣。」

「讓建築公司盡量別給我們沒事找事。」

不願受氣的人,大有人在,大舅哥應聲道:「我知道了。不過,過兩天我要去日笨出差。」

「跟他們說過了就行。不可能一天到晚盯著他們。耽誤了工期再要他們好看。」

大舅哥笑道:「進展挺快的,又邀我喝酒,估計是要談工程進度款的事。」

李銘不合適說,婁曉娥告誡道:「你不要刁難人家,按規矩和合同該給的就給。」

大舅哥不以為意道:「黃顧問和文經理也都在呢。」

「你們放心,咱們不拿捏他們兩下子,他們會覺得心裡不自在、不習慣。」

「像咱們這樣願意爽快給錢的主顧不多。」

道理雖然有點歪,但是『欺負好人』確實很真實。

李銘沒有多扯,眼神示意婁曉娥還有事沒有?

婁曉娥會意道:「沒其他事了。明天就是5月的第一天。」

「5月份的泡麵抽獎活動還需要修改嗎?」

港城的勞動節不放假,一年總共只有6天有薪假期。

春節2天,中秋1天,再加上冬至或者元旦的1天(由僱主選擇),有1天是女王的生日4月21日,還有1天是光復的8月30日。

今年將會發生的事情,讓港府明年增加了清明、端午等節日作為有薪假期。

「按原計畫實施吧。」

碰頭會結束,李銘趕回了京城。

提早把三大媽弄去了街道辦做事,前院安安靜靜的。

他每次進出95號四合院已早經能做到無人察覺。

明天是勞動節。

京城的大街上紅旗飄揚,歌聲嘹亮,節日的氣氛濃濃的。

李銘一溜煙回到了軋鋼廠保衛科。

軋鋼廠同樣在準備明天的節日活動。

打掃衛生、出黑板報、刷新標語、重新張貼大字。

廠愅委會下達了任務:全廠要煥然一新。

李銘像往常一樣拿了塊抹布帶著保衛科的人打掃衛生。

不是那種應付式的擦兩塊玻璃就到處溜達,美其名曰指導工作,這時候得真的幹活。

他向來以身作則,青年突擊隊都參加過好幾次。

主人翁氛圍的勞動,他覺得更像是一種集體活動,也就愛參與。

廠里的其他領導,包括很會做表面工作的李主任等人同樣要帶頭勞動。

要不然,下次開會的時候就等著被批評吧,有好幾名普通工人升為了不脫產的廠領導。

想服眾必須要有些真東西。

紅星軋鋼廠算是比較輕鬆的。

有好些單位的愅委會安排得更為細緻。

單位領導們,三分之一的時間在機關工作,三分之一的時間在基層調查研究,三分之一的時間參加集體勞動。

為的是不脫離群眾、不脫離實際、不脫離勞動。

有這樣的制度,很多工廠上下同心協力,生產屢創新高。

『上嗨儀錶廠創造生產新記錄。』

『貴省紅岩化工廠化肥質量全部達到一級品標準。』

『晉省的煤炭生產出現了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

打掃完衛生,李銘又回辦公室喝茶看報。

手下人對火腿腸加工廠的事情很好奇,老是找他探問。

問得多了他就懶得說了,最近經常在辦公室躲清凈。

他習慣性的瀏覽標題。

一個大大的標題吸引了他的眼球。

報紙看完,廠里沒事需要忙。

李銘開上小貨車下鄉去向陽花大隊。

熟悉的小貨車直接停到了大隊部的門口。

感謝您的訂閱!

感謝您的投票支持!

感謝書友南王北呂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白鼬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此生勿復見山水不相逢的月票支持!

感謝書友20210301106536487872的月票支持!

請您多提寶貴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