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斯威夫特計畫

正文卷

第253章 斯威夫特計畫

「泰勒……斯威夫特。」

徐憶如知道韓易的想像力豐富且跳脫,但沒有想到,竟然跳脫到了如此大膽的程度。

泰勒-斯威夫特是什麼級別?

生活在2016年的徐憶如,無從得知未來的泰勒,會變成怎樣一位超越流行音樂,甚至大眾文化的局限,能夠對一個城市乃至一個國家的消費市場與經濟提振,產生重要影響的歷史級巨星。

超越芭芭拉-史翠珊,成為歷史上冠軍專輯最多的女性音樂人。

一場巡演,全球四大洲,146站,總票房14億美元,比埃爾頓-約翰2018年開始,持續了整整五年,超過330個單場的告別巡演還高出整整5億美元。無論是場均銷售額,還是巡演總營收,都是前不見古人,後也難見來者的斷崖式領先。

根據財富雜誌的估算,2023年開始的The Eras Tour,每位觀演粉絲在門票、機票、住宿和餐飲方面的平均開銷是1300美元,也就是說,把所有的附加消費拋開不談,光是計算這幾個類目,泰勒-斯威夫特就能在美國境內創造超過50億美元的消費者支出。僅憑一己之力,便將黑天鵝事件之後的美國消費市場,從蕭條的邊緣拯救了回來。

拿The Eras Tour全球巡演的第一站來舉例,在亞利桑那州的格倫戴爾市,泰勒-斯威夫特的演唱會為本地商戶帶來的利潤,比一個月前的第五十七屆超級碗還要多得多。

如果泰勒-斯威夫特是一個經濟體,那麼她在一年裡創造的GDP,要高於整整五十個國家和地區。

這就是巨星經濟與體驗經濟充分而完美的融合之後,所能迸發出的巨大能量。

一位五十年內都再難得見的音樂巨星,孕育出一場百年之後仍會為人津津樂道的曠世巡演。

2016年的泰勒-斯威夫特,雖然還沒有達到七年之後那種拔劍四顧找不到一個對手的,孤獨求敗的巔峰狀態,而且最近一兩個月,還因為跟坎耶-維斯特和金-卡戴珊關於歌曲《Famous》的種種糾紛,被全網以蛇蠍之名霸凌,名望一時間跌入谷底,但即使在這樣一個,職業生涯最為艱難的時刻,泰勒-斯威夫特依然是那位「一個人養活了半個環球音樂」的流行現象。

2014年發行的《1989》,首周摺合銷量129萬張,11周專輯榜冠軍,連續一年排名前十。泰勒-斯威夫特憑藉這張專輯,成為歷史上第一位連續三張專輯首周銷量超過100萬張的藝人。2015年年中開始的同名巡演,10個國家89場演唱會,其中還包括在上海梅賽德斯-賓士中心的三天檔期,每一張門票,不管是山頂、內場還是VIP包廂,都銷售得乾乾淨淨一張不剩,毫無懸念地以單場平均票房472.4萬美元,53場演出2.5億美元的總營收,問鼎2015年Pollstar世界百大巡演第一位。

拿同級別的巨星來做個對比,阿黛爾今年2月剛剛開始她第三張專輯《25》的世界巡演,平均每場演唱會的票房是381.1萬美元。更重要的是,Adele Live 2016的單張平均票價為109.59美元,而The 1989 Tour的單張平均票價則是110.15美元,兩者在均價上沒有質的差距。

這意味著,泰勒-斯威夫特所選擇的場地檔次,以及單場可容納的觀眾人數,比阿黛爾要高出23.96%。

雖然不能粗暴地將這一數據跟兩位音樂人的商業價值劃等號,但泰勒比阿黛爾更能賺錢,這一點相信沒人會有異議。

那麼,再考慮到阿黛爾改換門庭時,跟索尼音樂簽下的是一份總價值9000萬英鎊的歷史最貴合約,換算成美元,足足有1.3億之多……如果韓易想要從環球音樂挖角泰勒-斯威夫特,先不考慮難度問題,光是簽約條件方面,他得開出多麼驚世駭俗的待遇,才能吸引到泰勒的垂青?

「她現在發展得這麼好,沒有意外發生的話,應該不會考慮換廠牌的事情吧?」徐憶如字斟句酌地謹慎表達著自己的觀點,在儘可能不唱衰瀚音樂的前提下,講出她的疑慮,「我不曉得是不是真的喔,但以前做課題的時候,有看過她的一些專訪和報道,沒搞錯的話,泰勒現在簽約的廠牌,應該她爸爸是有股份的才對喔?」

「只有4%而已啦,她爸爸是個小股東,當年賣……嗯,平時董事會都很少參加的。」

徐憶如做過跟泰勒-斯威夫特有關的課題,韓易也做過,而且還不止一次。索頓音樂學院音樂產業的教授們,對於泰勒-斯威夫特幾乎可以用推崇備至來形容,從韓易2012年入學開始,見到過的每一位本專業教授,都會鼓勵他去深度研究泰勒-斯威夫特和她背後的運營邏輯以及推廣理念。

韓易至今都還記得,MUIN372「音樂產業商業與法律分析」這門課程的保羅-楊教授,對泰勒-斯威夫特的評價。他說,只要研究透了泰勒-斯威夫特,就能對現代音樂產業的遊戲規則形成具有洞察力的深入見解。韓易很欽佩這位老師,也忠實地踐行了他的理論。在本科的最後四個學期里,韓易林林總總寫了三四篇跟泰勒-斯威夫特有關的分析論文,哪怕回到了國內,也一直在通過各種業內渠道,追蹤泰勒的職業發展軌跡。

可以說,上一世,無緣踏入好萊塢的韓易,就是以泰勒-斯威夫特為紐帶,維繫著他與歐美流行音樂工業之間的認知鏈接。

所以,雖然不敢號稱是這個世界上最了解泰勒的人,但韓易很有自信,他對這位流行天后各方面信息的掌握程度,絕對夠他寫一本以泰勒-斯威夫特為主題的音樂商戰書籍。

從2005年初遇斯科特-波切塔,與大機器唱片簽下六張專輯的唱片合約,到因為母帶版權問題跟老東家鬧崩,兩億美元天價轉投共和唱片,再到2021年宣布重製六張專輯,上演流行音樂歷史上最離經叛道的絕地反擊……韓易對這個時空里還屬於絕密的協議內容和商業數據瞭若指掌,甚至可以精確到小數點後三位。

而這,正是重活一次的韓易,敢於向那片未知的深水區勇敢拋出釣魚線的最大底氣。

泰勒-斯威夫特,是環球音樂集團進入2010年代以來最寶貴的資產,也是保證他們未來二十年內穩定增值的壓艙石。泰勒從大機器唱片跳槽到共和唱片,看似鬧得沸沸揚揚、滿城風雨,但明眼人都清楚,這兩家廠牌隸屬於環球音樂集團旗下。作為集團親女兒的泰勒,只不過是跟爸爸手底下的某個小弟產生了矛盾,再由爸爸親自出面安撫,調到了另一家公司工作而已。

從泰勒-斯威夫特第一次要求從大機器唱片那裡買回母帶版權,到2018年11月共和唱片官宣泰勒加盟廠牌,整整一年時間裡,另外兩大巨頭索尼和華納,愣是沒敢有什麼多餘的小動作。

因為他們很清楚,每個集團都有絕對不能觸碰的核心利益。泰勒-斯威夫特,就是環球音樂集團的核心利益。想要從他們手上撬走泰勒,就必須先承受IPO當日一度衝到626億美元估值的業內第一巨頭,那毫無保留的怒火。

如果沒有萬全的把握,哪怕有備忘錄的協助,韓易也絕不可能打泰勒-斯威夫特的主意。

假使這個世界上真的有那麼多新鮮玩意兒,能供他買個不停。就算韓易不會對過度消費產生膩煩感,永遠保持強烈的正面情緒反饋。即使財富積累的速度比現在再快上三五倍……在2018年就跟環球音樂集團正面對抗,就為了一個藝人,即便這個藝人是泰勒-斯威夫特,也不是一個明智的舉動。

韓易是準備跟誰結仇?

年營收248億的波洛萊集團?

隸屬於波洛萊集團旗下,作為環球音樂集團實際掌控者的維旺迪?

還是目前正在進行初步接觸,2020年IPO之前入局集團的騰訊和潘興廣場資本?

泰勒-斯威夫特的續約,是環球音樂集團上市前最重要的戰略落子,沒有之一。為了勸說泰勒留下,環球音樂甚至讓渡了未來所有專輯的母帶版權。對於旗下巨星無數的環球來說,這無疑是喝下了一杯毒酒,泰勒-斯威夫特起了個頭,這之後所有還在進行續約談判的明星,都會把保留母帶版權這一條款作為全力爭取的重點。

但就算負面影響如此重大而深遠,環球音樂依然選擇捏著鼻子一飲而盡。之所以會如此「短視」,正是因為入局的各家資本,根本不關心環球音樂上市之後何去何從,各位聯合創始人和高管的關注重心,只落在上市當日或者上市之前,該如何有條不紊地安全變現上面。

變現撈金的最後衝刺階段,把最肥美的綿羊薅走了,別人還不直接跟你拚命?

其中任何一家,都夠韓易好好喝上一壺,別說四個加在一起了。

但反覆權衡之後,韓易還是最終打定主意要邁出這一步,正是因為他知道其中最隱蔽的利害關係、最細微的商業陷阱。

有大量與天眼無異的超前信息相助,韓易自忖……應該有30-40%的概率,能夠在時空亂流中閃轉騰挪,用各種環球看不見的暗招,神不知鬼不覺地讓泰勒-斯威夫特投入瀚音樂的懷抱。

雖然需要他提前兩年便開始布局,而且每一步棋都得務行謹慎,一個落子都不能錯。但韓易很清楚,過程越是艱難,美好結局能給他帶來的正面反饋,就越是強烈。

他重生回來,不就是為此而活的嗎?

「喬丹跟泰勒那邊有一些業務上的往來——泰勒不是他的客戶,但是泰勒的律師,唐納德-帕斯曼,跟喬丹合作過不少音樂類的項目。唐納德前幾個月有暗示過喬丹,讓他去問問看有沒有下家願意接手泰勒……明年新專輯發行,泰勒約滿之後,離開大機器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事情。」

「喬丹說的?」趙宥真饒有興緻地問道,她從沒聽韓易提起過這件事。

「是的,他說泰勒這邊想要拿回母帶版權,但是斯科特-波切塔不放手,兩邊鬧得很僵。」韓易不知道泰勒-斯威夫特現在有沒有開始與大機器唱片就續約問題展開初步談判,但掐指算算,離《Reputation》還差一年,差不多該是時候了。

就算信息不準確,也無所謂,反正是跟可以絕對信任的兩個女孩子在學校里的閑聊,所有的信息來源亦被一股腦地推到了喬丹身上,韓易信口胡謅也沒問題,反正作為韓易的代理律師,喬丹既不能承認,更不能否認。

「所以啊,跟海莉-威廉姆斯簽約,我也是想儘可能跟泰勒-斯威夫特把這個直接溝通的橋樑搭建好。海莉是她在音樂圈裡最親密的朋友之一,除了賽琳娜-戈麥斯之外,應該就是她了。賽琳娜兩年前才跟Interscope簽約,我們又不可能從老朋友手上搶人。」韓易口中的老朋友,自然是許久未見的吉米-約文。不光是瀚音樂跟Apple Music有流媒體方面的戰略合作,新成立的瀚現場也跟蘋果這邊有個大項目在籌備,想要在音樂領域接近泰勒-斯威夫特,思來想去,除了海莉之外還真沒有其他更好的選擇了。

「簽下海莉,通過海莉跟泰勒那邊建立聯繫。不光是她本人,她本人的意見只不過是最終決策時的一個部分而已,她不是一個能夠自己拿主意的人……她的律師、她的媽媽、她的爸爸,她的貓……任何有助於我們跟她達成合作的相關方都要爭取。與此同時,還得想辦法給公司多做點成績出來,獲得對方的關注和認可。不奢望超過環球,至少要儘可能靠近。」

「我看,你說的最後一招,才是最有效的。」趙宥真略微思忖片刻,開口說道,「目光長遠是好事,但千萬不能……」

「好高騖遠。」徐憶如幫卡殼的韓國姑娘補上這句成語。

「是的,好高騖遠。瀚音樂和人予管理剛成立半年,團隊都沒搭建完善,內部很多機制也還有改進的餘地,而且我們……簽了那麼多藝人,拉娜這種已經成名的也好,麥蒂這樣剛有氣色的也好,都需要我們全心全意地服務。」

「我同意。」小如點點頭,附和道。在給韓易提建議這件事情上,兩個女孩都沒有要互別苗頭的私心,不讓韓易吃虧,盡量幫他避免彎路,是她們唯一關心的結果。

「服務呀,我沒說不服務。」韓易笑了笑,「泰勒這件事,說得文縐縐一點,就是『絕非一日之功』,想看到效果,那得到疫……過一會兒去了。放心,其他方面的事情我一點也沒落下,除了她之外,還有很多很多值得我們挖掘和接觸的人才呢。」

「而且,我對我們下半年的發行信心十足……下半年的新歌裡面,如果出不了三首……兩首,起碼兩首冠軍單曲,我把頭給你們。」

「叫伱不要講這些不吉利的話啦。」小如最不喜歡這種韓易嘴上沒個把門,老是咒自己的行為,大部分寶島同胞都特別忌諱這個。

「要你的頭有什麼用?」宥真也瞪了他一眼,只要韓易沒正形的時候,原本暗自較勁的她們,就很容易組成臨時同盟,「與其想接下來還有哪些冠軍,不如把手上這第一個冠軍先經營好……說到這個,《Cold Water》剪輯初版,今天晚上應該就能出來了。」

「總算弄完了。」《Cold Water》MV主要鏡頭的拍攝環節,這個月初便已經在加拿大殺青了。雖然百威的贊助合同都還沒走完,但8月11日之後就完全沒有任何空餘檔期的賈斯汀-比伯顯然等不到那會兒。而且,百威這種跨國大品牌的賬期都長得離譜,哪怕給贊助,都是後置贊助,也就是說要等項目全部完成之後,資金才會陸續到賬。

這次,百威在合作備忘錄里列出的支付時間,是項目完成之後的半年。

以工作日計算。

因此,《Cold Water》的製作費用只能由瀚音樂先行墊付,不過幸好跟尋常唱片公司不同,韓易領導的這家初創企業,什麼都可能仔細研究,但唯獨不會在款項支付方面猶豫半秒。八月初Major Lazer、麥迪遜-比爾和賈斯汀-比伯集體出現的畫面拍攝完畢,八月中Major Lazer和舞者補了一些鏡頭,八月底到加拿大巡演的時候,麥迪遜又抽空把她的個人戲份填充完畢,再加上三次拍攝,攝影團隊積累的B鏡素材,MTV錄影帶大獎開始的兩天之前,《Cold Water》終於送到了後期團隊那裡開始剪輯。

「今天出第一版,晚上一起開會審閱,然後返給他們,再……這麼一套流程下來,估計要這個月底才能正式發行了吧?」

「9月30號,這是我們擬定的視頻上傳時間。必須在這個時間之前完成後期製作,不然會影響到麥蒂接下來的新歌宣傳。」說到這裡,趙宥真用食指點了點自己的手機屏幕,「當天晚上,我們準備在好萊塢那邊做個MV的首映派對,看是跟夜店還是別的什麼地方合作……在你的提醒事項里記下來,別忘了,上次你沒去看她演出,麥蒂就有點不開心了。」

「9月30號嗎……」韓易輕蹙眉頭,「那隻能讓麥蒂再不高興一次了……9月30號我不在洛杉磯,嗯……我都不在這個大洲。」

「不在北美?」趙宥真幾乎是下意識地看了一眼徐憶如,「要去哪裡?」

「要去一趟歐洲……出差,跟安托萬。」韓易連忙補足這趟行程的三要素,免得產生能要他命的誤會,「要在摩納哥呆差不多兩三天、三四天時間吧,事情辦完就回來。」

「去摩納哥辦事喔……」

徐憶如凝視著韓易,低聲沉吟。

做演藝經紀和唱片公司的……

有什麼事情,需要去摩納哥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