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棉花糖

正文卷

第172章 棉花糖

「謝謝你們,日出市!」

《Cold Water》的尾奏消散,在埃里克-洛佩茲「20秒介紹」的提醒聲中,麥迪遜小口喘著粗氣,左手按住胸口,試圖平復自己因為劇烈運動和極度興奮,而瘋狂跳動的心臟。

這已經是她踏上巡演征程後,第二次唱響這首歌了。

兩天前在亞特蘭大的首演大獲成功,不需要做什麼抽樣調查、回訪問卷,光從歌曲結束後現場觀眾製造的分貝數上來看,就知道這首歌給台下的7100人帶來了怎樣的驚喜與衝擊。

優質的派對音樂,總是會在喧囂與歡愉塵埃落定之後,予人一種意猶未盡,想要再舞一曲的悸動。

不少觀眾舉起手機,想要用Shazam識別音樂,但令他們感到失望的是,這首《Cold Water》,的確像麥迪遜介紹的那樣,還沒有公開發行。

聽到好歌卻不能收藏下來反覆欣賞,無疑是一件不幸的事。

但換一個角度思考,來參加Future Now:The Tour的電子音樂愛好者也是幸運的。

因為同等質量的電音佳作,他們一次性能聽到兩首。

都來自麥迪遜-比爾。

「我能看出來,你們確實知道如何派對……」

麥迪遜揮手跟台下那群站在鐵馬前,舉著左邊寫有「Madison Beer」字樣,右邊貼滿了她各種照片的紙板,正朝她放聲尖叫的小粉絲們打著招呼。

在亞特蘭大隻看到有碧梨的狂熱粉絲到場,心裡不管怎麼說都還是有點羨慕的麥迪遜,沒想到這麼快就能看見自己的名字被舉在半空中揮舞。

雖然只有……四個人,但已經是個特別好的開頭了。

加油,麥蒂!

在心裡給自己打氣的麥迪遜-比爾,口中的介紹一秒鐘也沒停下來,因為耳機里的舞蹈監督,一直催命似地在做著倒計時。

「十秒倒計時,《No Promises》伴奏準備。」

「接下來,要給大家帶來的最後一首歌,是我和Cheat Codes的最新合作……」

說到這裡,麥迪遜稍稍揚起下巴,把目光投向位於BT&T中心中間夾層的,那間正對自己的VIP包廂。

「一首關於不要構築起對彼此的期望,免得毀掉愛情魔力的歌曲……《No Promises》,here we go。」

「如同利刃般將我割裂,

那疼痛的感覺深入骨髓。

想要戒掉你,

但伱知道的,

這隻會讓我愛你更多……」

《Cold Water》,歌如其名,給人帶來的感官體驗,就像是站在冰島的黑沙海灘上,身前是似乎隨時都會凝結成冰的青色海浪,腳下是火山灰與細沙百萬年來混合交纏形成的黑色土地,懷裡是那個剛被你從海中奮力救起,奄奄一息的愛人。

無論周遭環境多麼險惡複雜,都絕不放手的堅定選擇,最為動人。

而《No Promises》,這首Tropical House,也就是熱帶浩室,忠實於人們對這種音樂風格的貼切命名。當不疾不徐,115bpm的4/4拍鼓點響起,再搭配上水晶般晶瑩剔透的lead音色,即使從來沒有去過熱帶的聽眾,也會被瞬移到一座在美夢裡存在已久的世外海島。

對於日出市的聽眾們來說,她們對這首歌的體驗,要更簡單一些,也要更身臨其境一些。

因為,他們本來就生活在美國最接近熱帶的地方。

日出市,邁阿密大都會區布勞沃德縣的下屬城市,緊鄰大沼澤地國家公園,也許是整個邁阿密離海岸線最遠的城市。

但即便如此,從演唱會的舉辦地BT&T中心驅車前往勞德代爾堡的海灘,也只需要不到二十分鐘的車程而已。

每天都呼吸著海風的佛州人,自然更能感受到熱帶浩室的魅力。

邁阿密的音樂場景,與這裡的民族構成一樣豐富多彩。古巴人帶來了康加和倫巴,海地人帶來了康帕和祖克。多米尼加人帶來了巴恰塔和梅倫格,哥倫比亞人帶來了瓦萊納托與坎比亞,巴西人帶來了桑巴,西印度群島與加勒比人,則將雷鬼、索卡、卡里普索和鋼盤音樂連同他們的偷渡行囊一起,打包帶到了這片海岸線上。

作為整個中南美洲乃至世界西語圈嚮往的迦南美地,邁阿密是這個世界上熱帶音樂發展最為蓬勃的地區,也是最鍾情於熱帶浩室的地區之一。

看看今天台下7251名觀眾就知道了。

小到被父母抱在懷裡的學齡前幼童,大到陪孫子孫女來看「迪士尼明星」的白髮老人,每個人都知道該如何伴隨這種肆意悠揚的鼓點翩翩起舞。

「我們總是太容易陷入情網,

只希望你別讓我獨自沉淪……」

總體來說,麥迪遜-比爾表演《No Promises》時的狀態,比上一首《Cold Water》要鬆弛自然得多。不僅是因為Cheat Codes這首歌沒有編舞,她只需要專註於演唱本身就好,更因為《No Promises》里與她合聲應答的,不是敬而遠之的賈斯汀-比伯,而是越來越讓她著迷的韓易。

「噢吶吶,別把這當做兒戲,吶吶。

愛情里沒有簡答題,吶吶。

向我保證,不做保證……」

Eb-Gm-Bb-F-G的和弦演進中,一幅屬於夏日海岸的浪漫愛情畫卷在觀眾耳膜間跳躍振動,徐徐展開。極地里拯救迷失靈魂的守護天使,此刻化身為只求享受當下歡愉的情慾凡人。麥迪遜的嗓音變得更加甜膩可人,Drop階段張開雙臂在舞台上蝶翅蹁躚的俏麗模樣,投在大屏兩側,配合著鼓風機撩起的棕色長發,讓在場大多數觀眾,無論男女,都有些恍神。

要知道,上一世麥迪遜-比爾那3800萬Instagram粉絲,跟她的音樂作品關係不大,都是靠她那張100%符合歐美主流審美的臉蛋一點一點積攢下來的人氣。

「Sunrise!Lemme see your hands in the air!」

「她可以成為一個相當出色的MC,我保證。」

在麥迪遜高亢的吶喊聲中,BT&T中心像兩天前亞特蘭大的飛利浦體育館那樣,陷入了電流迅速蔓延的歡樂海洋。正對舞台的半開放式夾層VIP包廂里,一位全身上下包括球鞋都是雪白的暗金髮白人青年,站在韓易身邊,發出了這樣的感慨。

雖然沒有佩戴那標誌性的垃圾桶頭套,但只要是稍微對電子音樂行業有些了解的人,應該都不難猜出他的身份。

棉花糖,Marshmello。

是Spotify十三首播放量破億的熱單製造機,是第一位與《堡壘之夜》舉辦虛擬音樂節,吸引1070萬觀眾在線觀看的音樂家,也是電子音樂類藝人拉斯維加斯駐場價格的歷史記錄保持者。

兩年,100場演出,6000萬美元。

60萬美元/場的出場費,不僅比同為DJ的卡爾文-哈里斯高出整整20萬,還吊打了一眾流行樂界的天王天后。詹妮弗-洛佩茲2014年簽下的35萬/場的好萊塢星球酒店駐場協議,以及席琳-迪翁的47.6萬美元/場、埃爾頓-約翰的50萬美元/場,甚至布蘭妮-斯皮爾斯的50.7萬美元/場,都在棉花糖面前相形見絀。

世界上最能盈利的匿名人士,這個頭銜放在Marshmello身上,再合適不過。

為了保護這個頭套的商業價值,Marshmello和他的團隊實行了嚴格的保密政策。棉花糖從不會在不戴頭套的情況下出現在有相機拍攝的公眾場合,哪怕是在演出現場,也會跟能接觸到他真實面貌的主辦方簽署保密協議。

但這個世界上再嚴密的牆也有縫隙,電子音樂圈的從業人士,對Marshmello的真實身份可謂是心知肚明。站在韓易身邊的這個白人小夥子,克里斯-康姆斯塔克,不戴頭套的藝名叫Dot,就是棉花糖本人。

2016年7月,距離Marshmello在他的個人廠牌Joytime Collective發行出道專輯《Joytime》已經過去了整整半年的時間,那首真正讓他進入主流視野的熱單《Alone》,亦於上個月13號在加拿大電音廠牌Mo發行。

雖然還沒有進入Billboard榜單,但韓易清楚,兩天之後,這首已經在電子音樂圈內初具聲量的Trap+Future Bass單曲,將迎來真正的迅猛增長期。

7月3日,《Alone》那支妙趣橫生的MV就要發行,而它所承載的音樂,也將成為統治未來電子音樂舞台至少兩年的時代之聲。

上個月,包括EDC拉斯維加斯主站的登場機會在內,Marshmello只接到了五場演出。而七月份,這個數據便擴大到了十一場。包括不列顛哥倫比亞省的FVDED In The Park音樂節,賓夕法尼亞州的Camp Bisco音樂節,還有比利時布姆小鎮的Tomorrowland,和伊利諾伊州芝加哥市中心的Lollapalooza。

Future Now:The Tour的熱場機會,只能算是十一場演出里規模與檔次不上不下的那一個。

換句話說,這是在棉花糖事業徹底騰飛之前,抓住他的最後窗口期。

幸運的是,韓易並不需要從零開始與Marshmello建立聯繫。只要留心觀察一下就會發現,他將近5億美元構築的事業版圖,處處都與棉花糖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

首先,Marshmello簽約的演藝經紀公司,叫Circle Talant Agency,CTA,電子音樂領域最大的獨立經紀機構之一,僅次於Paradigm Talent Agency,PTA。而這兩家經紀機構,特別是Circle,正巧被韓易劃定為聯合藝人經紀公司的主要收購目標。

CTA跟UTA的關係相當緊密,經常通過世界第三大演藝經紀公司的資源網路為旗下藝人預定演出,比如這次在日出市的熱場嘉賓演出,就是UTA從自己的指縫裡漏給CTA的吃食。

如果按照正常的歷史軌跡發展,這兩家經紀機構會在未來兩年的時間裡越走越近,並最終於2018年中向外界公布併購的消息。這一世,韓易自然不可能讓收購案拖上兩年的時間,也絕不會把增強UTA音樂部門實力的功勞拱手讓給他人。

吃下Circle,再買進Paradigm,讓UTA在音樂領域火力大增,在電子音樂和嘻哈音樂兩個細分領域對WME和CAA實現彎道超車,不僅是韓易提升聯合藝人經紀公司實力的有效方法,也是讓他在機構內部的話語權與影響力迅速提升的大道陽謀。

誰把黃油、麵粉與糖帶到派對上做的蛋糕,誰就有權吃下最大最美味的那一塊。

光從經紀領域的業務發展角度來看,努力與Marshmello簽下360合約,是一件雙向獲益的事情。簽約棉花糖,能夠讓韓易以及UTA與CTA產生更緊密的合作關係。而在與CTA拉近關係並順勢完成收購後,Marshmello與HMG的綁定也會更深更強。

當然了,Marshmello令資本家著迷的地方,絕不僅僅是他在現場演出領域的超強吸金能力。棉花糖版權庫里的熱單能夠為HMG旗下的簽約歌手,比如麥迪遜-比爾或者杜阿-利帕,帶來的事業上升契機,以及版權庫本身在資本市場里飛速上漲的估值,也是對韓易來說極具吸引力,絕對不能錯過的資產。

上一世,也是在2018年,Marshmello與Kobalt音樂集團簽下一紙發行合約,據說光是保底金額就有八位數之多。實際能夠為Kobalt帶來的估值提升,至少在三四個億美元左右。

跟霍爾希合作的《Be Kind》,邀請安妮-瑪麗演唱的《FRIENDS》,以及可以丟給集團內部任何一位明日之星的《Wolves》、《Here With Me》和《Happier》……

這要是不盡全力抓住,韓易就可以直接再重開一次了。

更重要的是,韓易也需要用跟Marshmello的合作,來為Circle Talent Agency的音樂人打個樣。畢竟,他想要從這家獨立演藝機構里淘到的金子,可不僅限於棉花糖一個人。

舉兩個簡單的例子,鳳凰Illenium和霸王龍Ecision,這對龍鳳呈祥組合,從唱片到版權發行再到現場演出甚至是音樂節舉辦,都有太多太多可以挖掘的潛在增長點。

很多人會覺得,只有七年的時間,想要從無到有成為音樂圈四大,無異於痴人說夢。

但熟諳行業發展脈絡的韓易知道,整整七年,再加上他深不見底的財力支持,四大只是一個起步的跳板而已。

他需要做的,就是找到時間與空間複雜交織的網格里,那一個個足以影響和改變事態發展的關鍵交匯點。抽絲剝繭地將它們逐一收入囊中,從而在不知不覺中成為掌控全局的主宰。

Marshmello,跟奧斯汀-羅森的Electric Feel、本-莫森的TaP還有Diplo的Mad Det一樣,就是那個牽一髮動全身的關鍵交匯點。

因此,為了保證與Marshmello的簽約工作有條不紊、萬無一失地進行,韓易不僅帶來了人予管理的趙宥真、瀚音樂的凱倫-郭,就連瀚發行的阿德里安-努涅斯、瀚現場的席琳-約書亞,以及HMG的法律總顧問喬丹-布羅姆利都一齊出席了今天的演唱會。

這些大忙人絕不是來看麥迪遜-比爾或者碧梨-艾利什的開場set的,他們今天,有且只有一個任務,那就是拿下棉花糖的經理人,這個頂級電音IP的幕後主腦莫-沙利茲,讓他帶著克里斯-康姆斯塔克一道加入HMG的生態鏈條。

永遠要記住一點,簽藝人,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不能只簽他一個人。很多時候,幕後的管理團隊,才是IP能夠成功運作的關鍵所在。

莫-沙利茲就是這樣一個人,Marshmello所有震撼業界的商業運作,包括《堡壘之夜》專場音樂節和拉斯維加斯的駐場協議,都是由莫-沙利茲主導談判落地的。不僅如此,上一世,憑藉對棉花糖品牌的成功運作,沙利茲還為自己吸引到了Afrojack、Alesso、Getter等業界前輩的垂青,並成功培養出Jauz、Svddeh等電音新秀,硬生生把一個單人項目,擴充成了電子音樂界管理公司領域的第一梯隊——沙利茲集團。

這種狠角色,如果能加入人予管理,絕對能讓HMG旗下本來就人才濟濟的藝人管理團隊更具創造力。

一個團隊,同時捧出過艾麗-古爾丁、拉娜-德爾雷、杜阿-利帕、Diplo和Marshmello……

哪怕是斯庫特-布勞恩或者蓋伊-奧謝里這種傳奇經理人,面對這樣的管理組合,也會敬畏三分。

於是,演唱會開始之後,本來以為自己只是來現場給藝人加加油打打氣的莫-沙利茲,突然發現自己陷入了重圍。

五位業內人士把他團團包圍在VIP包廂里,看那個陣仗,應該是對他和他的藝人勢在必得了。

布局鋪到現在,韓易已經不需要像起步階段那樣事事親力親為。這種級別的談判,交給重金搭建起來的精英團隊搞定就好。

韓易需要做的,就是優哉游哉地跟Marshmello坐在包廂最前排的真皮座椅上,有一搭沒一搭地扯點閑篇,再不經意地丟一兩顆震撼彈,讓藝人對他神秘莫測的實力心生嚮往即可。

「對了,克里斯……」

想到這裡,韓易清清嗓子,一邊為完成最後一首歌曲的演唱,正在向全場觀眾揮手謝幕的麥迪遜-比爾鼓掌,一邊轉頭看向Marshmello,稍稍提高音量,問道。

「Block Party的巡演,莫那邊跟你提到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