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時間線矯正

正文卷

第173章 時間線矯正

「噢,是的,8月的19號、20號、26號,還有9月的4號、9號、10號、16號,對嗎?沒記錯的話,莫跟我講過。」

克里斯-康姆斯塔克當然不會記錯,他用Marshmello這個IP開始接洽商演,也就是最近半年的事情,而Mad Det則是一口氣與他簽下最多演出合約的主辦方,沒有之一。

一場12000美元,一連七場。

看起來好像不是很多,但只需要七個小時的工作時長,Marshmello就能拿到比美國家庭中位數年收入還高出45.7%的報酬。

還有什麼,比看得見摸得著的現金,更能對起步階段的Marshmello和莫-沙利茲產生衝擊的呢?

這就是超前布局的重要性,要是再等上三年,到那時候再想要給棉花糖和他的管理團隊留下深刻印象,這個數字至少需要再翻個百倍。

而現在,84000美元,就足以讓克里斯與莫在他們的演出結束後留在VIP包廂里,耐心聽取韓易開出的簽約條件了。

「對,不過那只是北美地區的場次而已,我跟托馬斯有溝通過,我們也希望你能加入到10月份Block Party在巴塞羅那、倫敦和巴黎的歐洲巡演中來。」

「非常樂意,從我開始做……呃,自出道以來,托馬斯就相當支持我。你知道嗎,我做的第一個電台mi,就是Diplo&Friends在BBC Radio 1的特輯。」

「是嗎,那可真湊巧。」韓易挑挑眉毛,笑容可掬地頷首應道,「什麼時候的事情?」

「去年七月份,我上傳了幾個Jack U的remi到Soundcloud上,然後Mad Det的團隊就來聯繫我,問我有沒有興趣參加他的電台節目。後來,他和Skrille還帶我跟Jauz一起上台演出……總的來說,莫跟我都對托馬斯非常感激。他是第一個向我們伸出援手的電音巨星。」

「誰會不愛托馬斯呢?」

即使是韓易,有的時候也不得不感慨,將收購Mad Det作為進軍音樂領域的第一步棋,確實能稱得上是一次妙到毫巔的商業操作。不僅把電子音樂界最具影響力的人物之一綁到了自己的事業戰車上,還通過他獲得了廣泛深厚的人脈,與相當程度的便利。

有些機遇,再是心思縝密、算無遺策的穿越者,可能都很難預料到。

比如,Diplo&Friends這檔電台節目,居然能夠幫助杜阿-利帕的《Hotter Than Hell》攀升到BBC電台播放榜第二位。

再比如,Diplo對Marshmello的提攜與幫助,很有可能會成為克里斯-康姆斯塔克點頭應允HMG邀約的勝負手。

這不正是與名人合作的意義所在嗎?

也許他們的報價要高很多,但這些人用一整個職業生涯打造的聲譽、名望與地位,經過時間的沉澱,所顯現出的回報絕對會讓你如獲至寶。

一個Diplo在電子音樂領域就能撬動這麼多難以想像的資源與合作,那西海岸的嘻哈傳奇Snoop Dogg呢?連蘋果公司都要拉攏的唱片大亨Dr.Dre與吉米-約文呢?

想要成為主宰音樂工業甚至整個娛樂行業的亞瑟王,麾下就必須聚齊能上天入地的圓桌騎士。

現在他所接觸到的這些權勢人物,只能為他揭開這個詭譎世界的冰山一角,而這,還遠遠不夠。

要知道,在不列顛人記在的不同歷史版本里,亞瑟王最多的時候,甚至擁有一百五十名圓桌騎士。

進入一個行業多麼容易,註冊一家公司,伱就是從業者。但想要真正在一個行業站穩腳跟又是何其艱難,特別是在好萊塢這種流淌著蜂蜜、牛奶與黃金,人人覬覦的應許之地。撒出五億美元的韓易,甚至都還沒能讓極力追趕的那三座大山轉過身來,真正重視起異軍突起的瀚音樂集團。

還有很長的路要走啊。

所以,只要能簽到手的藝人,一個都不能放過。

「他是最棒的。」

「不,他不是最棒的……據托馬斯所說,你才是最棒的那個。」將近半年的時間裡,幾乎每天都在跟各色人物磨練嘴上功夫的韓易,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的技能已然點到了最高級別,「而且說實話,我也同意他的看法。你的Future Bass確實有很多屬於風格強烈的個人印記,哪怕只聽一遍,也會令人記憶猶新。」

「就是一些自己捏制的音色而已,沒什麼特別的。」

克里斯-康姆斯塔克啜飲一口杯中的啤酒,靦腆地笑了笑。韓易見過的絕大多數電音製作人,都像生活中的Marshmello這樣內向拘謹,跟Migos這種狂放不羈的嘻哈歌手簡直是天差地別。前者一件白T恤一條牛仔褲,全年一百場演出都不換造型,而後者恨不得每場演出戴八條金項鏈上台,扔一條買一條。

這也是韓易願意跟DJ們多聊聊天,卻盡量讓其他人去處理Rapper相關事務的重要原因。

製作人們能抓著你,興緻勃勃地分析某段Drop的音色分析兩三個小時。而跟Rapper們在一起,你不在鼻尖沾點白色粉末,根本融入不進他們的談話氛圍。

「不是你的音色,是你的思維。」

韓易點了點自己的腦袋。

「只要有宿主和插件,誰都可以在電腦上捏制音色。但那份對電子音樂和流行音樂的獨到理解,並不是單純靠技術就可以做到的。而那才是我和托馬斯都認同的天賦。」

「我不想對你的職業生涯指手畫腳,但從個人的角度來看,這首《Alone》本來就是極為出色的流行電子舞曲。不管它的流派和風格是trap還是future bass,內核都是流行化的。」

「我必須得說……我很同意你的觀點。」許多製作人認為流行是一個不可接受的辭彙,是對他們獨一無二音樂品味的一種侮辱。但克里斯-康姆斯塔克顯然不是這樣的製作人,要知道,在變成Marshmello之前,他的舊身份Dot,本來就是跟Saymyname、Kayzo、Yultron或者Slushii一起做bass和trap音樂的。

如果不想走主流路線,他完全沒有必要戴上這個頭套。

「電子音樂流行化是關鍵。」克里斯沉吟片刻,這樣說道,「不僅對於電子音樂的發展有莫大助益,我相信,對於流行音樂的持續革新也是至關重要的。大衛-庫塔、Afrojack還有……托馬斯他們,已經在做這件事了,而我相信我能夠在新時代接過他們的旗幟。」

「在新時代接過他們的旗幟,我喜歡這種自信。」

韓易揚了揚手中的聚乙烯杯,對克里斯的心態表示讚許。

「我們身後的那群人,也都很欣賞你的自信。」

「莫被包圍了。」克里斯-康姆斯塔克看著自己那位正在同時開展五個領域的商業談判,看起來負擔頗重的藝人經理人,輕聲笑了起來。

他倒是不擔心這個跟自己共事超過一年,光從臉部的膠原蛋白來判斷,還有些稚氣未脫的波斯小夥子。藝人管理似乎是中東人與生俱來的天賦,The Weeknd的經理人瓦西姆-斯萊比是黎巴嫩裔加拿大人,麥當娜的經理人蓋伊-奧謝里是出生在耶路撒冷的以色列人,而莫-沙利茲,則是伊朗裔美國人。

也許是中東地區的男人在傳統社會裡鍛鍊出的,說一不二的霸氣與決斷力,又或許,是他們習以為常的誇張式修辭手法,和隨口就來的大話空話,確實很適合藝人管理行業。

誰知道呢?無論哪種原因,2010年代的歐美娛樂圈裡,躋身第一梯隊的中東經理人確實越來越多。

莫-沙利茲是Marshmello從業以來見到過的最會處理人際關係的八面玲瓏手,也是他見到過的最不怕在壓力下工作的千斤頂型硬漢。面對的挑戰越大,他越興奮。

克里斯很清楚,同時跟五個專業人士車輪戰,並不會讓莫感到畏懼,反而會讓他腎上腺素飆升。

有些人,天生就是吃這碗飯的。

「他很快就會開始享受這種被包圍的感覺。」韓易拍拍克里斯的肩膀,「而這也是我想為你創造的環境,克里斯。卓越的創作者需要跟同樣卓越的創作者在一起,才能有更大的機會為這個時代奉上值得銘記的作品……不管我們未來以什麼樣的方式合作,我都希望能為你引薦HMG旗下的簽約音樂人們,他們是真的、真的……非常出色。」

今晚跟Marshmello見面,他想要達成的最低預期目標,就是這個。

全球範圍內拿下35個白金認證的《Silence》,需要哈立德和棉花糖一起作曲方能問世。

全網播放量10億級別的現象級單曲《FRIENDS》,沒有安妮-瑪麗的演唱就少了靈魂。

更不用說那首上一世由賽琳娜-戈麥斯演唱的《Wolves》,除了克里斯-康姆斯塔克之外,Electric Feel的全明星創作團隊傾巢出動——安德魯-瓦特、阿里-坦波西、布萊恩-李和路易斯-貝爾四個人一道通力合作,才把這首Future Bass從創意落地成了現實。

既然韓易整體收購了Electric Feel,讓奧斯汀-羅森和他麾下創作天才們的發展偏離了軌道,那他有責任也有義務,想盡辦法幫助他們結識應該結識的人脈,以免上一世膾炙人口的經典被扼殺在襁褓之中。

「我聽過HMG很多藝人的作品。相信我,我其實很期待跟他們合作……比如,現在在舞台上的這位。」

說到這裡,克里斯-康姆斯塔克瞥了一眼隔壁包廂,正悄悄破壞演唱會不準錄像的規則,架著單反相機認真拍攝著一對兒女的奧康納夫婦,以及坐在他們上面一排,雖然麥迪遜的表演已經結束,但仍然非常捧場地欣賞著演出的比爾一家。

韓易包下的,從亞特蘭大前往邁阿密的灣流G650很大,足以容納19名乘客。因此,再多載上六個人,根本不是問題。

通常來說,亞特蘭大到邁阿密這種飛行時間不過一個半小時的短途航程,執飛的私人飛機應該只有飛鴻300或者豪客800P這種小機型而已。但幸運的是,FleJet正好有一架G650要從肯尼迪國際機場出發,去邁阿密接赫伯特與妮可-沃特海姆夫婦回曼哈頓,在亞特蘭大做個短暫中轉,捎上韓易賺賺外快,也無可厚非。

可以坐藝人商務車,但沒必要。

克里斯當然不知道,坐在他旁邊的這個億萬富豪,包個私人飛機居然還有獎勵可拿。因此,此時此刻,他的心裡,只有對韓易殷實錢袋的感慨。

「碧梨嗎?你聽過她的音樂?」

「當然了,這首《O Eyes》最近熱度很高……旋律線的編寫和歌詞傳遞的信息都很有水平,很難想像這是一個十五歲孩子的出道作品。

「十四歲半,還有半年才滿十五。」

韓易雙手抱胸,輕舒一口氣,用那更像是父親而非兄長的寵溺眼神,注視著場館盡頭,那個眼眸半閉,低吟淺唱的小不點兒。

與麥迪遜-比爾從頭炸到尾,引爆全場氣氛的流行電子set不同,碧梨-艾利什為Future Now:The Tour觀眾帶來的,是截然不同的獨立流行體驗。

無論是在她之前登台的熱場嘉賓,還是正在候場的兩位主咖,他們的音樂風格,都與這個全身明黃的銀髮女孩大相徑庭。

「我對你的關注,

已有些時日。

海洋般的雙眸,

總讓我忍不住凝視……」

《O Eyes》已經在Billboard榜單上呆了差不多一個月的時間,最高57位,本周排名64位。比不上誰都能整兩句的《Panda》,更沒法碰瓷不知道在榜首呆了多久的《One Dance》。但全網快要逼近500萬次的流媒體總量,還有YouTube上140萬次的MV播放次數,足以讓海洋之眼成為一首聲勢不錯,正在逐漸引領碧梨走向大眾視野的小熱單。

聽聽台下樂迷的合唱就知道了。

雖然不是全場每一個人都舉著手機,熱淚盈眶地一邊記錄,一邊哽咽發聲的宏大場面,BT&T中心會唱這首歌的人,加在一起也不超過一百個,在總佔地面積87.2萬平方英尺的場館內還是顯得有些稀疏寂寥,但這已然大大超出了碧梨的期待。

她原本以為,哪怕有人聽過《O Eyes》,也應該只是在電台或者流媒體平台的歌單里驚鴻一瞥,試聽了不到三十秒就切換到下一首歌,留不下什麼太深的印象。

沒想到,竟然真的有人,可以逐字逐句地,跟她一起旋律應和。

碧梨朝合唱聲量最大的區域揮了揮手,綻出一個驚喜非常的笑容,原本在現場環境下就不是特別穩定的聲線更顯顫抖。

不管她在過去的一個季度時間裡已經從無到有取得了多少成就,十四歲的孩子仍然是十四歲的孩子。目前的碧梨正處在變聲期的末尾,對嗓音的控制力自然會比正常的成年人要弱上許多,再加上情緒上的劇烈起伏,音準上有些許瑕疵實屬正常。

不過,趙宥真早就考慮到了這一點,跟在吉米-基默直播秀上的表演一樣,副歌部分的和聲音軌一個不落地全放了進去,還讓音頻工程師在主歌部分疊了一層主人聲的stem,達到半開麥的效果,再加上菲尼亞斯的和聲以及樂迷的配合,碧梨在日出市獻上的開場曲,並沒有讓現場觀眾聽出什麼問題。

「不公平啊,

你太清楚應該怎樣讓我落淚,

只需要那雙海洋之眼的一次凝視。

我好害怕,

我從來沒有淪陷得如此之深,

淪陷在你的海洋之眼裡……」

「這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作曲能力。」

VIP包廂里的克里斯-康姆斯塔克這樣感嘆道。

「最簡單的旋律線,加上最簡單的配器,居然能做出這樣的效果。」

「我還是堅持那個觀點……如果有機會的話,我很樂意為她做一個remi。」

「她的創作加上你的重新詮釋,會是天作之合……不過我覺得不是這首歌。」

聽到Marshmello的話,韓易抿嘴笑了笑,搖搖頭。

《O Eyes》一曲奏畢,台下響起的掌聲比歡呼聲更多。對於這種需要靜心凝神去欣賞的慢歌,尖叫和高喊是不合時宜的。

現場演出,主要看的還是一個氛圍,從這一點上來說,《O Eyes》和碧梨的第三首單曲《Si Feet Under》,在巡演路上的競爭力天生就要弱一些。

不過幸好,她還有一首關於犯罪與死亡的,冷漠黑暗、苦樂參半的,卻與此同時又輕快俏皮、朗朗上口,酷到連Z世代都得消化一段時間的流行電子音樂。

「下一首歌,你會更喜歡的。」

「它,才能代表我心中最好的那個碧梨-艾利什。」

還是想跟大家說個抱歉,實在是很不好意思,我沒想到家人去世之後會有這麼多要忙的事情,現在每天基本上都在外面跑,根本不在家,而且每個周末都還要出差帶巡演……所以這幾天的更新受到了影響,在這裡很誠懇地跟大家致歉,我保證把家裡的事情處理完了之後會恢複正常更新,加加油努努力爭取每天萬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