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章 比爾一家

正文卷

第79章 比爾一家

「向右轉……就在那裡了。」

順著麥迪遜-比爾所指的方向看去,在水蠟樹組成的,只及腰部的翠綠灌木隱私籬後,是一座法式折衷主義的白色實木大宅。

「Home,sweet home!」

深吸一口欣納科克灣吹來的清新海風,腦海里的所有思慮似乎都在這一刻被全數清空,這是韓易認識麥迪遜-比爾以來,女孩顯露出最輕鬆愜意的表情。

沒有什麼地方,能比家鄉更讓人感到舒適的了。

特別是當你的家鄉在漢普頓的時候。

「這可不是傑里科,女士。」

韓易把食指和大拇指放在手機屏幕上,縮放著地圖,皺起眉頭啞然失笑。

「雖然我對紐約不怎麼了解……但這明顯不在一個地方。」

「人們都會成長……我媽媽也是。」麥迪遜打開車門,像小鹿般一蹦一跳地來到家門口,為三人推開僅有裝飾作用的扇形乳白色木門,「隨便停哪裡都可以。」

韓易掃視一圈周遭的環境,這條名叫佩爾漢姆街的柏油小道上,沒有交通劃線,更沒有停車位的說法。

行駛的汽車對於這條街來說都是稀罕物什,從道路最北端看到最南端,將近1.5英里的距離,哪怕是停在路邊的車輛也就兩三台。

非公共假期、非周六日的漢普頓,就是這樣的光景。

隨意將車靠在灰色路肩上,韓易隨手關門,便要踏入比爾宅邸。若不是細心的小如提醒,可能連鑰匙都會忘在駕駛座上。

當然,在這裡,哪怕把車鑰匙放在擋風玻璃上,也不需要太過擔心。

不僅是因為人少,更是因為人富。

提到紐約的豪宅市場,不在這裡常住的人,一般都只會想到曼哈頓。對紐約稍微了解一些的,則能分出上東區、上西區、翠貝卡和億萬富豪街的區別。但實際上,在紐約本地人的心裡,漢普頓才是真正的富豪名流應該居住的地方。

不管哪座城市,豪宅的選址都與地理條件的稀缺性掛鉤。絕大多數社區地勢十分平坦的洛杉磯缺乏能俯瞰全城的高地,因此房價最高的鉑金三角便建在山上。而狹窄逼仄的紐約極少能找到靜謐悠然的廣闊私人空間,因此,位於長島最東側,地廣人稀,鮮少有外來客闖入的漢普頓,便理所應當地成為了東海岸資本家與各界名人趨之若鶩的夏季隱居之所。

從十九世紀末期開始,漢普頓逐漸從一片片種植土豆的濱海農田,演化為一棟棟聯通天海的奢華莊園。咆哮的二十年代,住在這裡的不止有了不起的蓋茨比,還有當時主宰整個聯邦的實業巨頭。經過二戰、越戰與石油危機後,那位給美國經濟鬆綁的演員總統幫助漢普頓迎來了二次騰飛的機遇。

隨著八十年代金融業與傳媒業的高速發展,漢普頓的房產價值被推到了一個難以想像的高度。時至今日,幾乎每一位被人們熟知的美國巨人,都有一棟作避暑之用的漢普頓莊園。

邁克爾-布隆伯格、羅納德-佩雷爾曼、喬治-索羅斯、大衛-格芬和拉爾夫-勞倫,不管從事哪個行業,每年六七月紐約最酷熱難耐的時候,都能在長島東端的私人海灘上看到他們的身影。

平日在曼哈頓的頂層公寓便於通勤,周末和暑假在漢普頓度假,有什麼急事可以乘坐直升機或者遊艇往返,而臨近聖誕節假期,則會像候鳥一樣舉家遷移到佛羅里達的棕櫚灘享受陽光。

這就是數十年來紐約富豪們「一成不變」的奢靡生活。

拜訪過比爾家後,韓易的下一場會面,恰好也是在漢普頓。

不過,那位大人物的地產,在最靠近海邊的美度徑,南漢普頓的腹地,真正面朝大海、春暖花開的迦南美地,絕非面前這棟連海岸線都看不見的內陸腹地別墅可比。

當然,這並不代表比爾家的宅邸不能成為普通人眼中的豪宅,只要還在漢普頓的行政區域內,這種佔地接近1英畝的房子,就不會低於五百萬美元。

隨著麥迪遜-比爾的步伐向內走去,這座別墅的主人,麥迪遜的母親特蕾西-比爾,正在前院門廊迎接他們。

「媽媽!」

麥迪遜投入特蕾西的懷抱,扭頭看向韓易與跟在他身後的徐憶如和趙宥真。

「向你介紹我的朋友們,易、格蕾絲和宥真。」

「很高興見到你們。」特蕾西打招呼的方式,是不少美國白人看到亞裔的習慣性動作,雙手合十,微微鞠躬。在他們的觀念里,世界那端的人們互相之間都是這樣問候的。

特蕾西-比爾不是一個食古不化,一輩子沒有離開過北美大陸的狹隘之人,恰恰相反,她造訪遠東的次數絕對超過普通美國人許多。但不知道為何,見到韓易,她卻下意識地用這種方式問好。

也許是因為這是麥迪遜-比爾第一次帶亞裔朋友回家……

也許是因為,她從google上搜索到的,關於韓易的新聞。

1.9億買下UTA的神秘富豪。

「您好,特蕾西,很榮幸認識。」韓易以同樣的動作回禮,對於這種友善而不具攻擊性的刻板印象,他通常都是順而應之,「麥迪遜跟我們講了很多跟您有關的事。」

「希望沒有什麼太令人難為情的事。」特蕾西低頭看著麥迪遜,摸了摸女兒的臉蛋。不需要太細緻的觀察,就能看出她對麥迪遜的深厚感情。

這是她生命中最珍視的兩件寶物之一。

「只有令人欽佩的事。」

韓易將左手輕輕按在右胸,微笑回應道。對於面前這位單身母親,他懷揣的只有敬意。

無論是身上穿著的全套J.Crew,還是背後這棟漢普頓房產,都能淋漓盡致地展現特蕾西-比爾的優秀與勤勉。

購置這座別墅的費用,與那位2003年就離婚的前夫羅伯特-比爾無甚關係。作為室內設計師的她,擁有一間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設計師事務所,以及一家名為tour Hanger的,專門生產衣架的公司。

與普通的晾衣架不同,特蕾西-比爾專門為女性設計的衣架不僅能托住肩部,更能固定其他部位的布料,讓各種材質、各種造型的服飾都能長時間懸掛而不走形。

這一看似微小卻極為實用的發明,在美國境內頗受歡迎,而這也成為了特蕾西支撐整個家庭在漢普頓生活的底氣。

同樣父母離異,同樣與母親更加親近,更湊巧的是,兩人的媽媽還恰巧都是室內設計師。如此多的巧合累積在一起,也難怪麥迪遜-比爾與徐憶如能夠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成為同床共枕的親密好友。

在家庭關係上,麥迪遜跟徐憶如唯一的區別就是,前者依然還和父親是好朋友,而後者……

不知道自己的父親現在在哪裡。

「從麥迪遜的描述來看,您是一位值得我們所有人學習的獨立女性。」徐憶如扶著前院的欄杆,仰頭望著五層木階盡頭的特蕾西-比爾,麥迪遜那雙攝人心魄的榛色狐狸眼,確實是自她遺傳而來,「據我觀察,確實如此。」

「噢,格蕾絲,伱真是個甜心……快請進。」特蕾西放開麥迪遜,微微側身,將三人迎進室內。

「希望你們不會覺得這裡不太舒適。」

「這就是我夢想中的漢普頓該有的樣子,女士。」

韓易掃視一眼客廳,誠摯地讚歎道。作為室內設計師,特蕾西-比爾的審美確實無可挑剔,法國南部風格濃郁的裝潢與配色,搭配上簡約北歐風格的木質傢具,在極佳的採光條件襯托下,讓這間室內面積遠超過五千平方英尺的屋子,在保留尺度感與奢侈感的同時,又富有適宜居住的人情味。

「優雅的設計。」趙宥真點點頭,輕聲應和道。

「謝謝,我很為此感到驕傲……這花了我們兩年的時間,麥迪遜和她的奶奶也有深度參與。說到這裡……」

特蕾西-比爾在客廳的L形布藝沙發前站定,把雙手輕輕按在一直坐在這裡的那位銀髮女性肩頭。在眾人進屋這半分鐘的時間裡,後者一直坐在沙發上擺弄手機,未曾注意到來訪的客人。

「洛莉安-亞倫,麥迪遜和瑞德的奶奶。」

「噢,嗨,各位!」專註的洛莉安明顯被特蕾西的動作嚇了一跳,她轉過腦袋,定睛看了幾秒,才露出那口白到有些晃眼的烤瓷牙,「抱歉,剛才在試著搞懂為什麼推特會自動幫我取消關注……麥蒂!」

「奶奶!」麥迪遜飛奔到洛莉安面前,在她腦袋上親了一口,又把臉蛋貼在對方的髮根上,笑意盈盈地向三人介紹道,「這是我全世界最愛的人……我更願意叫她瑪麗安。」

「洛莉安、瑪麗安,一碼事,隨你高興。」洛莉安-亞倫站起身來,理了理看不出品牌,但光從質地判斷就價格不菲的白色女士襯衫。

這時,韓易才發現,即使坐在室內,洛莉安也戴著一副入時的銀色雷班太陽鏡,還把衣領給立了起來。如果是在曼哈頓街頭看到她,韓易一定會將她誤認為是某家時尚雜誌紐約辦公室的總編輯。

「易、宥真、格蕾絲……中午好。」洛莉安摘下墨鏡,仔細打量著三人,「嘿,麥蒂,從哪裡弄來的這麼多超模?」

爽朗的聲線加上誇張的語調,讓整間客廳被笑聲充斥。不管是韓易、徐憶如還是趙宥真,都對這位又酷又潮的老太太頗有好感。

「您好,洛莉安。」在吃不準奶奶對哪些社交動作有忌諱的情況下,韓易選擇微笑頷首致意,「我現在知道麥迪遜的時尚基因是從哪裡遺傳的了。」

「噢,她還有很多要學的呢。」洛莉安撇撇嘴,擺手調侃。

「奶奶儘力教,我儘力學。」麥迪遜一點也不在意,反而挽過洛莉安,靠在她的肩頭,笑著回應道。麥迪遜-比爾與母親這邊更親近,但洛莉安-亞倫是個例外。光從她保留自己姓氏的行為就可以看出,洛莉安是怎樣一位強大自主的女性,即使在那個充滿壓迫與歧見的年代,也能堅持她的價值觀。

這樣的強大婆婆,當然會欣賞如特蕾西-比爾一般的企業家媳婦,也會更親近麥迪遜-比爾這種十幾歲就開始自己賺錢的小孫女。

「你就是那個買了半個UTA的音樂大亨,是嗎?沒猜錯的話。」洛莉安摘下墨鏡,仔細打量著韓易,「麥蒂反覆叮囑我要小心說話的那個。」

「奶奶!」麥迪遜瞪瞪眼,扯了扯奶奶的衣袖,嘴巴微微翕動。

顯然洛莉安沒把麥迪遜的提醒聽進去。

「是的,就是我。」韓易倒是一點也不介意,落落大方地點頭應承下來,「您應該就是麥迪遜口中那個女版卡爾-拉格菲爾德了,沒猜錯的話。」

「噢,聽聽看,終於有個行家了。」

洛莉安雙手攤開,頗為優雅地轉了一圈。

「我其實更願意稱他為男版洛莉安-亞倫。來,易,還有兩位可愛的小精靈,到餐廳來,我們可以開飯了。」

像任何上了年紀的老人一樣,洛莉安走路時總會顯得胯部扭動得很僵硬,同一個零件反覆使用數十年,很難不產生磨損問題。不過,這一點也沒有阻礙她風風火火的性格。洛莉安一邊招手示意眾人跟上,一邊彷彿自說自話般繼續說道。

「嘗嘗我做的牛肉薯泥餅……不對,不是我做的,是我給他們的配方……不,技術上來說也不是我的配方,是我的奶奶傳給我的,但毫無疑問非常美味……」

「抱歉。」

跟在奶奶身後,經過韓易身邊的麥迪遜咧咧嘴。

「她一直都是這樣。」

「我很喜歡,非常酷。」韓易聳聳肩,側身讓徐憶如與趙宥真兩位女士走到自己身前,才邁開步子。

「希望接下來的午餐,也能跟她一樣美好。」

「這是你們第一次吃家庭猶太食物嗎?」麥迪遜倒著走路,詢問道。

「貝果和煙熏牛肉三明治算嗎?」

「當然不算,那是外面餐廳賣的東西。」

「那麼……是的,沒吃過。」韓易點點頭。

「我也沒有。」徐憶如附和。

「我吃過。」

看到韓易投來的訝然眼神,趙宥真淡定地解釋道。

「去以色列旅遊的時候,吃過以色列沙拉配鷹嘴豆泥……挺減肥的。」

「好吃嗎?」韓易跟她並肩而行,換成中文,小聲問道。

「不好吃。」

趙宥真不禁多看了韓易兩眼。

你覺得我說『挺減肥的』,是為什麼?

「好吧。」韓易輕聲嘆了口氣,在心中給自己加油打氣。

一頓午餐而已。

不好吃沒有關係……畢竟今天的主要任務,是簽下麥迪遜-比爾,而不是尋找整個漢普頓最棒的猶太廚師。

忍一忍,會過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