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章 長島之行

正文卷

第78章 長島之行

「寶貝,這就是你夢寐以求的場景,

她的每一個動作,都火花四射。

所有人都在注視她,

但她眼裡只有你……」

與永遠湛藍明媚,熱力灼人的洛杉磯不同,毗鄰三州交界處的紐約,擁有著與西海岸大相徑庭的新英格蘭氣候。夏季溫暖、潮濕且多雨,冬季寒冷、多雪並伴有強風,一年到頭,局部陰天最為常見。

2016年4月28日,就是一個最為常見的陰冷天氣。53華氏度,體感溫度還要再低一些,從懸在天邊的烏雲到I-495E長島高速兩旁的好市多超市、集體公寓與低矮辦公樓,一切都與《計程車司機》時代的紐約別無二致。

對於來自蓉城的韓易來說,溫度和濕度都很熟悉,但是某些小細節卻總能提醒他,自己目前身處北美大陸,而不是萬里之外的家鄉。

第一個細節,蓉城的陰天,是漫天雲朵遮天蔽日,把整個天空都染成乳白色,絕不可能漏掉一點。而紐約的烏雲,比起家鄉來說顏色要深上許多,但因為靠近大西洋的緣故,海風推著雲層向內陸前進,總有幾處斑點能夠漏出天空原本的碧藍。

陽光從這些縫隙中鑽入,給靠近空洞的雲層邊緣鑲上一道銀邊。

這便是英文隱喻silver lining的來源,烏雲背後的幸福線。

駕駛座上的韓易抬頭看了一眼這樣的天空,深吸一口東海岸的濕潤空氣,踩下油門,任由耳膜里灌進第二個與家鄉不同的細節。

不間斷播放歐美流行音樂的車載電台。

今天出行,韓易並沒有選擇讓皮埃爾酒店的禮賓車接送。行程繁多,司機跟著他們整個大都會區跑來跑去,實際上有諸多不便。更重要的是,皮埃爾酒店只採購了捷豹轎車供賓客使用,對於四個人的長時間乘坐來說,還是顯得逼仄了些。

韋弗利餐館之行後,四人又去西村的爵士俱樂部當了一回邁爾斯-戴維斯與比莉-霍利戴的愛好者。第二天要帶三人返回長島,麥迪遜-比爾便順理成章地在皮埃爾酒店住了下來,跟小如分享那張放四個她們都富餘的大床。

沒帶卸妝用品?趙宥真的化妝包里什麼都有。沒有換洗衣物?麥迪遜的身材跟徐憶如相去不遠。

多了一位同行者,思來想去,韓易最終還是勞煩他的蓋蒂套房管家莫里斯-丹瑟爾為他們租了一台SUV。租賃的東西沒有獎勵也無所謂,純黑色的賓利添越,2795美元/天的租賃價格,對於現在的韓易來說就跟沒花錢一樣。這種豪車租賃,只有前125英里包含在套餐里,如果超出了還要收費,而且必須得年滿24歲,才能達到駕駛要求。

當然,對於22歲就住在蓋蒂套房的韓易來說,所謂的年齡限制都是有彈性的。

提前支付全款,又買了個兩百美元的臨時全險,韓易載著徐憶如、趙宥真與麥迪遜-比爾,朝傑里科進發。

這種氣候,在高速公路上以七十邁的速度向東疾駛,自然是不可能開窗。添越的私密性足夠出色,密閉的空間里,車輛行駛的雜訊幾乎可以忽略。只有1920瓦特、21聲道揚聲器支持的賓利特製Naim音響系統播放出的電台音樂,如涓涓溪流般在轎廂內流淌。

「Baby 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Lightning strikes every time she moves.

And everybody''s watg her,

but she''s looking at you,ohh,ohh」

被有意壓縮的主歌部分很短,高潮部分的Drop驟起,這首混合Future House、Tropical House和Diva House元素的流行舞曲,讓車上的每一個人都隨著四四拍的強勁節奏與恰到好處的人聲切片不自覺地打起了節拍。徐憶如和趙宥真還能控制自己,麥迪遜-比爾直接在副駕駛座手舞足蹈地蹦了起來。

「哇噢,Riri的新歌嗎?」作為蕾哈娜的忠實粉絲,麥迪遜在人聲響起的第一刻便識別出了她的特質,那對狐狸眼裡跳躍起期待的光點,「之前從來沒有聽過。」

「是的,來自Calvin Harris和Rihanna,《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

韓易看了一眼右側的麥迪遜,回答的聲音與電台主持瑞安-西克雷斯特的介紹同時響起。每周一到周五的東海岸時間早上十點到下午兩點,是瑞安的音樂節目On Air With Ryan Seacrest的播出時間,從洛杉磯的KIIS-FM,到四人現在正在收聽的紐約WHTZ,都會同步播出瑞安-西克雷斯特在曼哈頓錄音室的直播。

「歡迎回到On Air With Ryan Seacrest!瑞安在這裡,用一支來自蕾哈娜和卡爾文-哈里斯的炸彈單曲向各位說早安。《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明天凌晨零點,會在各大流媒體平台上線。」

瑞安-西克雷斯特的聲線是最符合二十一世紀美國商業電台要求的模板,張揚跳脫、音調較高,給人一種充滿活力的親切感。

流行音樂電台蓬勃發展到現在,早就生成了一套專屬規則。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不管電台主持多受歡迎,都必須將談話環節的時間縮到最短。如果想要聽冗長的說教,宗教電台明顯是個更合適的選擇。那些把調頻換到FM100.3的紐約司機,想要的就是那些能夠幫他們打發通勤時間的流行音樂。

兩首歌之間的承接儘可能快速,才能最大程度上留存聽眾。

「你現在正在收聽……紐約第一熱門音樂電台,Z100。」

一段預先錄製好的呼號後,瑞安-西克雷斯特開始介紹下一首單曲。

「OK,今天是周四,希望大家這一周都聽了不少好音樂,我知道至少我是這樣的。接下來,向各位介紹一首全新的單曲,來自一位十五歲的音樂人……伱能想像嗎?十五歲!」

「現在,Billie Eilish,《O Eyes》。」

聽到這句話,駕駛座的韓易和坐在他斜後方的趙宥真精神一振,同時向對方投去興奮的目光。

「電台宣發上線了!」趙宥真的聲音十分罕見地出現了些微顫抖。

「是的。」韓易拍了拍方向盤,笑了起來,「開始了。」

「I''ve been watg you for some time,

''t stop staring at those o eyes.

Burning cities and napalm skies,

Fifteen flares ihose o eyes」

「這是碧梨的單曲?」麥迪遜指著大屏幕上Z100音樂電台,也就是WHTZ推廣用名的標誌,驚訝地問道。

「是的,瀚音樂第一首正式發行的單曲。」韓易依然止不住笑,規劃布局是一回事,聽到會議安排落地變成現實又是另一回事,「《O Eyes》,by Billie Eilish……宥真簽的第一位藝人。」

「這首歌……」

麥迪遜極為認真地側耳傾聽。

「I''m scared,

I''ve never fallen from quite this high,

Falling into your o eyes……」

「編曲簡潔有力,人聲旋律的記憶點也很足,而且……後期真的很棒!」

很清楚電台對音質壓縮有多嚴重的行內人麥迪遜真誠地輕聲讚歎。

「即使在電台里,混音都聽不出半點問題,真是無可挑剔。」

「得感謝我們的羅馬尼亞朋友,不是嗎?」韓易再次轉過頭,沖趙宥真微笑頷首。

「你現在聽到的後期,是塞爾邦-迦納的傑作。」

「你們請到他了?」

麥迪遜驚奇的語調又高了半度。塞爾邦-迦納是音樂後期製作界的傳奇,能讓他的魔手為單曲附上點睛之筆,是任何流行音樂人都夢寐以求的事情。

「布勞恩先生跟他合作過很多次……跟比伯先生和愛麗安娜。」

「他將與瀚音樂展開長期合作。我們希望為每一位簽約藝人都提供最出色的製作服務。」

韓易將「每一位」這個詞咬得很重。

跟斯庫特-布勞恩和其他經理人不同,他不需要在工作中觀察藝人的真實上限,逐步加大投入……他願意簽約的每一個人,都早已在未來綻放過光芒。

提前入場的他,只用把桌上的籌碼壘高即可。

因為,這是一場對他來說,不太刺激的賭局。畢竟每位玩家壓在手心裡的牌面,他都能看得一清二楚。

不需要對麥迪遜-比爾有所隱瞞,他就是想讓對方知道,自己會為旗下藝人傾注怎樣無可比擬的心力與資源。

韓易重點加強語氣的辭彙,顯然讓麥迪遜有所觸動。接下來的時間裡,她安靜地坐在副駕駛位上,望向窗外,時而隨著音樂的演進看一眼她與韓易二人中間的車載屏幕,不知道在思考些什麼。

「歌單推廣那邊,應該也都上線了吧?」韓易決定趁熱打鐵,在車內繼續展示瀚音樂的推廣矩陣。

「上個周五就都上位置了。」趙宥真瞬間就理解了韓易的真實意圖,她揚起聲調,清晰無比地用英文朗聲回答,「一百零一個歌單,Spotify有七十個,Apple Music有三十一個,總共接觸到的用戶857.8萬人。」

「到現在為止的播放量呢?」

「光在Spotify,就有40.5萬次。」趙宥真看了一眼手機上收到的,來自流媒體平台推廣經理豪爾赫-阿爾法羅的工作郵件,「平均每天的播放量是67326次,當然,是一條穩定向上的增長曲線……在只有六個官方歌單加持的情況下。」

「應該上排行榜了吧?」

「本周Spotify美國區第196位,全球範圍內是第171位。」

趙宥真身體向左傾斜幾分,瞟了一眼坐在正前方的麥迪遜。從她的位置看過去,宥真只能看到一根扎在腦後的棕色馬尾。

「凱倫說,在冷啟動的情況下,能夠取得這樣的成績是一件很值得驕傲的事情。如果第一周就有這樣的表現,接下來可以預見的是,我們至少可以靠歌單推廣的方式擠進前一百。這是最保守的預測。」

趙宥真語速放緩,每一個詞都盡量字正腔圓。

「你們說的歌單推廣……」雖然知道這是對方公司的內部事務,但這關係到自己未來的職業生涯,在心中來回拉鋸數次後,麥迪遜還是轉過身來,扶著椅背,看向趙宥真,認真地問道,「是什麼意思?」

「每個流媒體平台,用戶都會上傳很多自製歌單。過去的一兩年里,這些歌單中的佼佼者,開始獲得越來越多的關注……也就是說,會根據歌單推薦收聽音樂的人,不再僅是創建者本身。」與韓易一道研究這個推廣領域已經一月有餘,趙宥真早就可以條理清晰地闡明歌單推廣的本質,「用戶歌單,開始越來越多地承載電台的傳統功能,也就是推薦歌曲。只不過,電台推廣結不了版稅,而用戶歌單的每一次有效推薦,都能在平台上直接帶來流媒體收入。」

「是收費,還是免費的?」

「當然是收費的……嗯,有一小部分也會看在歌曲質量的份上選擇免費推廣,這因人而異,畢竟這種推廣方式對於所有人來說都還很新奇。」

「也就是說,傳統的官方推薦,是給使用這些音樂服務的用戶強行灌輸來自公司的思想,或者說利益。」受教育程度遠遠不及同行的其他三人,但這並不代表麥迪遜-比爾在自己鍾愛的領域沒有敏銳的洞察力,「而用戶歌單,是用戶主動創建、主動搜尋的東西。而只要他們是自己邁出的這一步,所找到的音樂他們會認為是『自己發現的』,從而反覆收聽,甚至把自己視為『探索者』與『支持者』,持續不斷地為音樂人接下來的作品提供宣傳能量……我可以這樣理解嗎?」

「不能說得更好了。」韓易給了她一個認可的眼神。

「誰……」麥迪遜坐回副駕駛座上,有些出神地看著韓易,「誰先想到的這種宣傳計畫?」

雖然是一個疑問句,但就麥迪遜眼神的朝向來說,她的心裡已經有答案了。

這符合長島姑娘對韓易的第一印象,和此後不斷夯實加強的標籤。

天馬行空,敢想敢做。不像來自這個星球,或者這個時代的人。

「我只是擅於觀察和總結而已。」韓易實在拉不下臉,大言不慚地說這是他的首創。且不說靈感的來源,本來就是作弊式的七年超前信息。就算只看現在,Spotify、Apple Music和凱倫-郭口中的各大主流廠牌,都已經在這方面展開了積極主動的嘗試。

利用時代優勢,提前半年開始實踐化操作,實在沒有任何值得炫耀的地方。

隨時保持謙遜與警醒,認清楚哪些是自身的優勢,哪些是重生的紅利,才能不在時空亂流中迷失方向。

「為什麼不跟平台直接合作呢?」麥迪遜想了想,繼續帶著飽滿的好奇心追問道,「難道他們還沒有意識到歌單的力量嗎?」

「意識到了,我們也正在尋求合作。」在這方面,韓易沒有隱瞞的必要,即使告訴了麥迪遜,沒有他這一系列複雜瑣碎的商業操作和重金僱傭來的頂尖團隊支持,絕大多數人都極難在短時間內跟Spotify或者Apple Music進行有效接洽,威脅到韓易接下來的計畫。

「舉個例子,Spotify 2014年就開始組建人工策展團隊。這個團隊的主要工作,就是在平台上建立大大小小的類型與風格歌單,以提升用戶的使用時間與依存度。現在這個團隊已經有接近50人了,總共創建了3800多個歌單。接下來,我們的A&R部門會跟他們一起合作,嘗試一系列有趣的歌單主題,包括我們的附屬廠牌,也都會參與到計畫中來……嘿,你還記得托馬斯嗎?」

「Diplo?」麥迪遜不需要努力回想,那頭暗金色碎發便在腦海里蹦了出來。

她和韓易都認識的,最有名的托馬斯,就是這個。

現在《Lean On》還掛在Spotify歷史收聽榜的第一名呢,想忘記也難。

「他現在是我們的藝人了。」韓易試圖讓語氣聽起來更輕描淡寫一些,「還有他的整個Mad Det廠牌。」

「你買了Mad Det。」麥迪遜被信息炸彈的衝擊波搞得腦袋有點發懵。

「是的,付出了不少,但是買下的也很多。」

不需要韓易再搬出吉米-約文和安德烈-楊,麥迪遜-比爾已經徹底服氣。她下意識地吞咽了一口口水,快速瞄了一眼徐憶如與趙宥真,通過兩人的表情,她能判斷出韓易絕沒有信口開河。事實上,自從歡迎派對上認識韓易以來,他所說的每一句話,幾乎都變成了現實。

即使那些還沒有成真的,麥迪遜也毫不懷疑它們會在未來某個時間點得到驗證。

這一刻,麥迪遜感覺自己之前那些顧慮與糾結,似乎都像是一個過時陳舊的笑話。

所謂小島唱片的A&R經理,有哪個人敢在吉米-約文面前挺直腰板說話?Island Records只不過是The Island Def Jam的一部分,而整個IDJ十八年來在音樂行業里攫取的勝利果實,也不足吉米-約文一個人的一小半。

而韓易,是能讓吉米-約文親赴宴會,為他拉抬身價的,更高級別的人物。

曾經如達斯-維達一般被自己所畏懼的斯庫特-布勞恩,在這個年輕的亞裔富豪面前,能有幾分勝算呢?

他能在前後相差不到半個月的時間內,接連買下UTA和Mad Det嗎?

就像烏雲背後的幸福線,此時麥迪遜眼前自己的音樂生涯,突然鑲上了一道依然微弱,但卻變得愈來愈明亮奪目的銀邊。

麥迪遜-比爾緊咬著食指的第二個關節,未曾發覺她已經把手指嬌嫩的肌膚上嵌出了一排清晰而深刻的牙印。

如果未來……託付於他,自己會變成夢中的那個人嗎?

「再一次,來自Billie Eilish的《O Eyes》,多麼美妙動人的憂傷旋律。」

「現在下載iHeartRadio應用,就可以即時免費聽到這首熱度急速躥升的最新單曲。接下來,兩個小時不停歇的流行音樂,只在On Air With Ryan Seacrest。」

「我們休息一下,稍後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