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9章 兵出無終!(求訂閱)

正文卷

秦二世二年,十一月。

無終城。

韓信的大軍就駐紮在此。

如今的遼西早已大雪紛飛,天氣苦寒。

而昔日為韓廣佔據的郡衙,如今已為韓信接管,此刻郡衙大堂里燈火通明,爐火正旺,發出噼里啪啦的聲響,大堂內只有韓信一人,他看著一張羊皮製成的堪輿圖,不時蹙眉深思。

距離關東大亂已一年有餘。

經過這一年多的動蕩,關東局勢已徹底明朗起來。

魏地主要由魏咎、魏豹兄弟,韓地則是韓成、韓信,趙地是趙歇跟陳余,齊地則是田儋、田榮,楚地倒是頗為雜亂,主要由項籍、宋義等人,至於燕地則是臧荼,此外還有一些數千人的反叛勢力,像是申陽、共敖等人。

這些主要的反叛勢力,都為韓信一一標註出來。

在這張地圖上,韓信也標了兩條行軍路線,一條是直接南下,滅陳余,而後攻略齊地,解劉季、蕭何等人的燃眉之急,而另一條則是西進,滅趙歇,先盤活三晉之地,而後聚兵,將六國反叛勢力,逼到一起,再一併滅之。

兩種方案都有可行性。

不過。

按朝廷最初制定的戰術。

當南下。

只是韓信並不怎麼情願,遼東遼西畢竟是苦寒之地,養不了太多兵,一旦開始南下,幾乎就要長久陷入到作戰之中,糧草供給是一個很大的問題,他並不怎麼想向朝廷索取。

這時。

大堂外響起了腳步聲。

「將軍,陛下下達了詔令。」

聞言。

韓信眉頭一皺。

他並不喜,別人對自己的事,指手劃腳。

韓信眼中閃過一抹厲色,冷聲道:「送進來吧。」

「諾。」

嚴不識進到大堂。

他微微掃了眼韓信,眼神帶著幾分懼色。

隨後將一份文書放在了案上。

韓信並未去看。

目光依舊放在那張地圖上。

見狀,嚴不識眉頭一皺,卻已不敢再多嘴,緩緩的退了出去。

他已經在韓信這吃過一次苦頭了。

甚至差點喪了命。

之前,在韓信的領兵下,他們的大軍,勢如破竹,很輕易的就掃滅了在遼東舉事的韓廣,而那時嚴不識主動的將戰報稟告給了北原大軍,也正是這一個舉動,徹底激怒了韓信。

韓信暴怒之下,直接要行軍法。

將嚴不識殺了。

只是最終為樊噲等將領聯手阻攔,更是多次出言相勸,這才讓嚴不識撿了一條命,但也因此挨了五十軍棍,在榻上躺了整整大半月。

至於為何韓信會這麼暴怒。

韓信只有一個解釋。

他們奉朝廷之命,南下平亂,已經脫離了北原大軍,也不再聽命北原大軍,自不用傳信。

軍事之事,不可謀於外人。

嚴不識此舉,是在泄露軍事機密。

自當軍法處置。

韓信治軍極為嚴格,也十分注重細節。

自己麾下的校尉,犯下如此重罪,自不該輕饒。

尤其其他人都不以為意,也都認為嚴不識沒有做錯什麼,還一致認為是韓信在小題大做,更是讓韓信大為震怒,對於軍中這些人的想法,他根本不敢苟同。

兵者,國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看似合乎情理的上報,卻是會將大軍的實際情況給泄露出去,也會將大軍的實際戰力為外界知曉,雖然未必真會出什麼事,但多一個人知曉,就多一份風險跟危險。

一旦為其他反叛勢力有了警覺,日後出兵,想要收復關東其他地方,無疑會付出更大代價。

這是韓信極為厭惡的。

最終。

除了嚴不識,樊噲等求情的人全部被杖打。

這也導致軍營中,不少將領對韓信怨念頗深,都認為韓信太過冷血,也不近人情。

對此。

韓信根本不在意。

他也不屑去跟這些人解釋。

在審視了一遍地圖後,韓信這才將朝廷送來的文書拿起。

他眉頭緊鎖,很不情願的將文書打開。

只一眼。

韓信就眼睛一亮。

隨後,臉上不由露出大喜之色。

朝廷終究還是沒讓他失望,也並未強行要求去做什麼。

只讓他自己便宜行事。

韓信朝大堂外高聲道:「來人,去通知遼東、遼西的主官,讓他們即刻開始,準備五萬大軍開拔的糧草,同時,除了必要維持治安的士卒,其餘士卒全部歸於我帳下。」

韓信的吩咐很簡練。

也很快就傳到了其他人耳中。

軍中士卒為之一震,而遼東的大小官吏,卻一臉茫然無措。

他們自是明白韓信此舉在做什麼。

是想繼續動兵了。

但將遼東、遼西所有兵力,抽取一空,是否太過冒險了?

一旦前方戰事不利,遼東遼西也就成了『空城』,根本無兵可守,輕易就會被奪走,而且遼東遼西養不了這麼多兵,之所以能聚起這麼多兵,很大部分是收編的韓廣士卒,還有就是各地官府零零散散聚攏的士卒。

這些人並無太多戰力。

不過。

韓信並不在意。

只是讓地方官府按自己所說去做。

並直言是陛下特許。

隨著韓信的命令下去,遼東遼西兩郡,也是運轉起來,即便是大雪紛飛的時間,軍營中,卻時刻都有操練的士卒,這也讓軍中很多士卒對韓信怨念更深了。

嚴不識等人也很是不解。

如今已是冬季。

大雪封山、封路、封水,根本就沒有行軍的可能,他們也不信韓信會在這時動兵,那現在練兵的意義何在?而且練得很多還是遼東遼西的地方亭卒,還有就是一些流氓,這些人真能堪大用?

這不是純純浪費糧食?

不過在韓信麾下這麼久,加之又有之前被杖打的事,他們雖心中不滿,卻也不敢表露出來,只能聽憑韓信吩咐。

冬季過得很快。

而在韓信的強勢命令下。

遼東遼西兩地的官府,也不得不將去年本該上交朝廷的田租,轉為了行軍糧草。

在韓信的練兵下,地方的亭卒、流氓,也大有起色。

就在冰河消解的那一刻。

韓信出兵了。

在臧荼還沉浸在溫柔鄉時,就直接率領五萬大軍,以極快的速度兵出漁陽、上谷,臧荼根本就沒有反應過來,就韓信率領的五萬大軍,就已兵臨薊城城下。

也是這時。

嚴不識、樊噲等人明白了,為何韓信會在冬日練兵。

為的就是攻其不備。

大雪封山之下,臧荼很難打探到遼東遼西的實際情況,又因道路不通暢,糧草運送困難,基本上,整個冬季臧荼都會很放鬆,也正是有了這一層的大意,給了韓信可乘之機。

他趁著冬日練兵,再趁著冰雪剛消融之時,直接出兵,打了個臧荼個措手不及。

等臧荼反應過來,早已是兵臨城下。

薊城已是一座孤城。

嚴不識、樊噲等將領暗中想了下,若自己是臧荼,恐也會大意,畢竟誰能夠料到,冰雪剛剛開始消解時,道路依舊不通暢的情況下,韓信會直接出兵?而且會這麼迅速,兵力也遠超之前的預估。

一念至此。

眾人也是冷汗涔涔。

對韓信不由得越發的敬畏。

只不過就在嚴不識等將領,一致以為韓信會下令攻城時,韓信卻劍鋒一轉,直接下令樊噲率領三萬大軍即刻南下,兵出廣陽、恆山,去攻打陳余。

並沿途發出消息。

臧荼已降。

這個消息,不僅傳到了薊城,落入到了臧荼之耳。

也傳到了趙歇、陳余之耳。

城中的臧荼,聽到這個消息,先是一愣,隨即滿臉不屑。

他乃燕國舊將,豈會投降秦人?

就在臧荼想據城而守,等待著其餘六國貴族馳援時,麾下的一名謀士的話,卻讓臧荼一下冷靜了下來。

「將軍,現在不是你信不信的事了,而是其餘人會不會信。」

聞言。

臧荼一臉不屑道:「其餘人又怎麼可能不信?我臧荼過去乃燕將,如今也是我一手促成了燕地起事,其他貴族又怎麼可能信我投降了秦人?」

謀士冷笑道:「將軍,此言差矣。」

「在下認為,將軍如今,只怕已為其他貴族,認為投降了秦人。」

「無稽之談。」臧荼拂袖怒喝。

謀士一片鎮定道:「將軍,且聽我說,如今城外圍城的秦軍,應該有一兩萬人之眾,而最開始圍城的秦軍至少有四五萬之多,而這韓信對將軍是圍而不攻,在五六天前,更是主動撤走了一些士卒,還直接放出了話,說要去攻打陳余。」

「將軍可知,為何韓信會放出這些消息?」

「又為何會傳將軍已降?」

臧荼眉頭一皺,凝聲道:「這是為何?」

「因為其餘貴族一定會認為將軍已降,因為韓信過去為外界知曉的,就只有兩三萬士卒,如今這兩三萬士卒都去攻打陳余了,這豈不是說明,將軍並未對韓信做出過任何阻攔?」

「而且如今剛入春,韓信就攻到了廣陽、恆山,這豈不是說明,韓信在將軍的地盤,如入無人之境?」

「什麼情況才會這樣?」

「唯有將軍在冬季時,暗中投降了韓信,才能有此效果。」

說著。

謀士苦笑一聲道:「如今,陳余恐已跟韓信的大軍交上手了,只怕這時也早就將將軍罵了個遍,將軍眼下在六國貴族心中,已被認定是投降了秦軍。」

聞言。

臧荼臉色微變。

他已意識到了問題所在。

「這我該怎麼辦?」臧荼一臉不安的問道。

謀士搖了搖頭,道:「將軍眼下傳不出任何消息,也就沒辦法為自己爭辯,而且就算將軍能傳出話,其餘貴族恐也不會相信將軍的話,而將軍想傳出話,唯有跟韓信出城一戰,但這個謠言,如今早已傳遍漁陽、上谷,只怕其餘城池,早就開門降了,將軍就算殺出去,又能去哪裡?」

「事已至此,不若真就降了吧。」

「也算順水推舟。」

聽到謀士的話,臧荼一腳踢開大案,怒喝道:「你這是找死!」

謀士閉上眼,引頸待戮。

見狀。

臧荼眼中閃過一抹殺意,最終臉色變了又變,頹然的癱坐在了地上。

「且為之奈何?」

「韓信,你這廝害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