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7章 神仙打架

正文卷

第397章 神仙打架

當悠長的片尾曲響起,銀幕上開始滾動字幕,李唐有些恍然。他不是第一次看這部電影,之前還看過粗剪版,當時第一個反應就是這部電影很像前世他看過的一部德國的喜劇片《冒牌上尉》。

那部電影講的是一個戰場上的逃兵本來要被處死,結果因為撿到一件上尉的制服,從此獲得了開掛的人生。每去到一個地方,那裡的人就對他馬首是瞻。儘管這件制服里的「內膽」,只是一個十九歲的新兵。

當初李唐看劇本時還沒想到這部電影,但當他看到銀幕上呈現出來的畫面,腦子裡馬上就冒出來。

原因可能就是在於這兩部電影的內核是一樣吧,大概就是一開始當你獲得新的制服,你得扮演新的身份。但後來發現,你都沒開始演了,別人都已經自動入戲了。

當然和《冒牌上尉》比起來,刁一男的這部《制服》low的一批,而且以李唐的專業眼光來看,裡面的演員根本就沒有任何演技可言,木訥、空洞,沒有激烈的情感爆發。

而恰恰是這種沉默、呆板,甚至是絕望,卻深刻地反映了周圍的人對這身象徵著權力的制服所帶來的崇拜和恐懼。

這種在國人看來可能是司空見慣的事情,卻深深地觸及到了李唐前世的思維,同樣也觸及到了MK2的朱麗葉.施拉梅克。

當銀幕逐漸暗去,燈光亮起之時,這位金髮碧眼的外國娘們熱烈地拍著手,甚至眼中還閃爍著晶瑩。

「拍的太好了,太震撼了,太有力量了……」

激動之餘,這娘們握住刁一男的手,嘰里呱啦從口中吐出一連串的法語,速度快的讓李唐這個半吊子的法語翻譯都來不及翻譯。而被握著手的刁一男更是一臉懵。

好在朱麗葉及時反應過來,說了聲抱歉之後,用英語複述了一遍。

法國人的讚美通常極其誇張。在她的描述中,《制服》這部電影洋溢著充滿抒情意味的現實感,可謂是一種抒情現實主義。導演從他獨特的角度描繪了中國城市的生活質感,以及年輕人的迷失情感和在自我尋找中的迷茫,以導演的敏感點燃了一個普通人潛在的激情云云。

聽完李唐的翻譯,刁一男愣了半天,可能連他都沒想到這個外國娘們能夠從自己的電影中解讀出他自己都沒有意識到這些內容。

其實說白了這就是一部實驗性質的電影,他就是看著身邊的朋友一個個都當導演了,眼紅了,然後就想自己也試試。

他的本意和當年的賈科長差不多,就是想把自己看到的和經歷過的這個社會表象表現出來。他電影中所表現出來的內核的東西可能在神州大地上每時每刻都在發生。

實在沒想這麼多啊!

不過好賴話他還是能聽明白的,他握著朱麗葉那隻骨節分明的手,配合自己木訥的表情連聲說著:「謝謝!」

盛唐影視和MK2上一年度的帳已經結了,《開往》加《第三個人》的年度分成是一百四十萬歐元,換算成美元是一百六十八萬,摺合人民幣是一千三百九十八萬。

目前歐元和人民幣的匯率差不多在一比十左右,但依舊還是要先換成美元再兌換成本國貨幣。

相比去年的小三千萬,今年差不多少了一半,但對於盛唐影視來說依舊是一個超預期的結果。畢竟《開往》作為一部純愛情片和懸疑題材的《第三人》相比,無論是藝術純度,還是劇情以及觀賞性都差了不少。

最明顯的就是《第三人》去年在日本和北美很受歡迎,而《開往》基本只能在歐洲藝術院線放映。

經過這一年多的合作,盛唐影視和MK2那邊彼此都有了一定的信任,這次曾佳特意邀請和MK2方面和公司對接的朱麗葉.施拉梅克來公司看看。

千萬別以為老外不講究人情往來,他們也許更注重規則,但規則之外無外乎人情,這個全世界都通用。大家在條件同等的情況下,當然更願意和自己熟悉的、信任的人合作。

朱麗葉並非第一次來中國,因為工作的關係,她之前來過中國的灣灣和香港,這次來到大陸卻是第一次。

刁一男這種帶有強烈個人的作者電影,除了走海外參展路線,別無他路。而且說實在話,這種題材的電影擺明了是通不過審查的,為此曾佳還特意在香港設立了一家公司,以這家公司的名義出品從而規避審查。

說白了就是洗電影。

而且這一招正是跟賈科長學的,賈科長的衚衕製作就是一家註冊在香港的電影公司,這幾年他的作品《小武》、《站台》、《任逍遙》所謂的故鄉三部曲,包括之前由余力為執導,刁一男出演的那部《明日天涯》,都是由這家衚衕製作出品的。

所以賈科長的這些電影名義上好像都是禁片,但他本人並不受影響,不會受到禁導的處罰。

如今刁一男的這部《制服》用曾佳的話來說就是既然不能通過審查,總不能砸在手裡吧。這次請朱麗葉過來,一方面是聯絡一下感情,另一方面也是想通過她給《制服》這部電影找找門路,最好能夠去戛納走一遭。

此時看到朱麗葉在看完電影后如此激動的樣子,李唐不由和曾佳對視了一眼,妥了。

曾佳試探著道:「朱麗葉,你看這部電影有希望報名戛納電影節么?」

戛納是法國的電影節,作為法國最大的藝術電影發行公司MK2有很大的影響力。

「戛納?為什麼不是柏林呢?」朱麗葉卻出人意料道。

「柏林?你是說今年的柏林?」李唐一愣。

「對啊!這種社會題材的電影在柏林更有優勢……」

朱麗葉話音未落,李唐連忙道:「不是,今年的柏林電影節報名期限不是截止了么?」

今天已經一月八日了,而今年的柏林國際電影節將於二月六日開幕,報名期限早在去年十二月末就已經截止了,而且不出意外的話入圍名單很快就要公布了。

如果從一開始就瞄準柏林電影節,讓刁一男趕一趕後期可能還來得及。但是李唐和曾佳覺得如果通過MK2關係,把目標瞄準戛納可能希望更大一些。而且戛納電影節一向關注度最高,強大的媒體宣傳確保入圍作品可以立即向全世界觀眾推介。

「報名期限是已經截止了,不過……」朱麗葉朝著李唐雙手一攤,聳了聳肩膀一臉得意道:「不過什麼事情總會有例外的,不是么?主競賽單元肯定是不可能了,但是青年論壇單元還是很有希望的。」

曾佳有點不甘心道:「那戛納呢?」

在她看來戛納明顯要比柏林的影響力大的多。

「戛納?我不知道!Kay,我剛才已經說了《制服》這種社會題材的電影更適合柏林,也許能拿個獎什麼的。但是在戛納的話,我只能說可能是重在參與吧。」

多說一句這個「Kay」是李唐給曾佳取的英文名字。

堂堂盛唐影視的總經理經常要和老外打交道怎麼能沒有英文名字呢?說實話,這年頭國人給自己取的一些英文名字,比如Lily或者Tom什麼的,其實就相當於翠花、建國這種的,俗氣的很。

而「Kay」這個名字來源於拉丁語和古英語,是一個有著悠久歷史的女孩名字。而起這個名字給人一種有個性、獨立和自信的印象,是一個簡單但高冷又霸氣的名字。

李唐覺得這個名字非常適合曾佳的個人氣質。

聽完朱麗葉的這番話,李唐明白她的意思。歐洲三大電影節都有自己獨特的風格,比如剛剛朱麗葉提到柏林電影節一向注重政治和社會題材。

而威尼斯電影節則提高電影藝術水平,鼓勵創新,尤其偏愛先鋒題材,評判的標準很純粹就是藝術性。這也是張一謀導演能夠兩奪金獅,包括李唐能夠憑藉《第三人》獲得威尼斯小影帝的最大原因。

至於戛納么,更注重電影作為一種藝術的進程中扮演重要角色的電影作品的質量。

總之一句話:柏林是政治教管所,威尼斯是先鋒茶話會,戛納是噱頭拍賣行。

《制服》作為一部社會題材的作品,顯然更適合柏林。

李唐和曾佳對視了一眼,又同時看向刁一男。雖然他倆是投資方,但這種事也必須要尊重導演意思。

刁一男的英文水平一般,剛剛只聽懂戛納還有柏林什麼的,看到李唐和曾佳望過來,一臉呆萌道:「那啥,怎麼回事?」

李唐只好把剛剛和朱麗葉對話的內容簡單複述了一遍,大致意思就是MK2方面可能幫忙讓《制服》報名參加今年的柏林電影節,而且參加柏林電影節的獲獎幾率要比戛納大,然後看你怎麼選?

李唐話音剛落,就見刁一男滿臉激動道:「這還選什麼呀,肯定上柏林啊……」

他一開始的想法很簡單,只要把電影拍出來就行。後來聽說公司有意想把這部電影報名參加戛納電影節,這對於他來說絕對是意外的驚喜,心裡還在琢磨著能夠走到戛納就是勝利。但此時聽到說如果參加柏林電影節的話,居然還有希望獲獎,這簡直跟做夢一樣,他哪能不激動呢。

但話剛說了一半,他馬上反應過來,看著李唐和曾佳,這才神情訕訕道:「李老師、曾總,您二位覺得呢?」

李唐笑笑道:「上柏林就上柏林,不過咱們把話先說清楚,去柏林主競賽單元肯定沒戲,頂多能入圍青年論壇單元。」

「沒問題!」刁一男迫不及待道。

他的偶像賈科長當年就是憑藉《小武》一舉奪得柏林電影節的青年論壇大獎才聲名鵲起。他不敢奢望能夠複製賈科長的輝煌,只要能沿著偶像的腳步向前,對於他來說已經是莫大的榮幸。

曾佳在得到李唐肯定的眼神後,轉身笑著對朱麗葉道:「朱麗葉,非常感謝您和貴公司的幫助。」

朱麗葉報以狡黠的微笑:「OK!Kay,那讓我們談談接下來的合作吧!」

《制服》這種社會題材的藝術片說實話很小眾,但勝在生命力持久。就好比賈科長的《小武》至今還在歐洲的藝術院線上映,但票房很有限,常常會以訂票的形式,比如每周放映一兩場的那種。

所以如果依舊沿襲之前代理髮行分成的合作方式,對於盛唐影視來說可能是個漫長的過程,剩下就是買斷海外發行的版權。

這個價格就不好說了,電影節上絕大部分小成本藝術片成交價可能也就幾萬或者十幾萬美元的樣子。除非能夠斬獲大獎,就像《小武》當年就曾賣出過八十萬美元的高價。

但這次朱麗葉和MK2方面幫著把《制服》送到柏林,且能如願入圍青年論壇單元的話,如果你還捂著遲遲不賣,非要等到開獎以後再談價格,就顯得很不地道。

以後還怎麼合作?

而且這還是把雙刃劍,開獎後萬一啥都沒得著,你可能連十幾萬都賣不上。

經過曾佳和朱麗葉的一番討價還價,最終《制服》以二十萬歐元成交。這對於拍攝成本只有五十萬的《制服》已經是大賺特賺了,同時朱麗葉和MK2方面也非常滿意,二十萬歐元買斷一部很有獲獎潛力的優秀藝術片除大中華地區以外的發行版權絕對是佔了大便宜。如果單純按歐洲的製片成本來算,這點錢估計只能勉強拍一部極小成本的電影。

一月十二日,當李唐準備啟程前往胡建之時,第53屆柏林國際電影節公布了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影片名單。

當李唐看到網上第一時間轉載名單,不由倒吸了一口冷氣:嚯,今年的柏林電影節簡直就是神仙打架啊!

雖說入圍本屆電影節的亞洲電影僅有三部,其中華語電影就佔了兩部,分別是張一謀導演的《英雄》和一位叫李楊的新人導演的中德合拍片《盲井》。

導演的《英雄》很早就獲得了柏林電影節的邀請,入圍主競賽單元是情理之中。另外一部入圍主競賽單元的則是日本著名導演山田洋次執導的《黃昏清兵衛》。

在今年的入圍名單中有個顯著的特點是美國影片特別多,在全部入圍的二十二部影片中居然佔據了六席,似乎和柏林電影節一向以反好萊塢的傳統嚴重不符。

但當看到這些片名之後,才會讓李唐發出「神仙打架」的感慨。

這六部美國電影分別是:斯派克.瓊斯的《改編劇本》;史蒂芬.戴德利的《時時刻刻》……

《時時刻刻》這部電影有必要多說一句,裡面的三位女主角分別是梅麗爾.斯特里普、妮可.基德曼和朱莉安.摩爾。如果李唐沒記錯的話,這部電影將在兩個月後的奧斯卡金像獎中獲得九項提名,妮可.基德曼就是憑藉這部電影斬獲了奧斯卡影后,從而徹底擺脫了前夫阿湯哥的陰影。

另外四部同樣大名鼎鼎,分別是:史蒂文.索德伯格的《飛向太空》;喬治.克魯尼的《危險思想的自白》;黑人導演斯派克.李的《第25小時》,以及艾倫.帕克的《大衛.戈爾的一生》。

感冒了,狀態不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