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封爵左更!

正文卷

王齕站出來為眾人解惑:「楚國南地為巴蜀郡尉許多魚所攻下,理應併入巴蜀郡,由其管轄!」

???

什麼玩意?誰?攻入哪?什麼時候的事?為什麼我們不知道?

群臣面面相覷,滿臉困惑,我在哪?我是誰?我是錯過大朝會了嗎?

反正是最後一次參加朝會,蔡澤也就沒打算隱瞞自己的立場:「臣附議!江水源遠流長,岸邊渡口城市眾多,唯有許郡尉麾下有優勢水師,能護住戰果。」

雖然不明白他們在幹什麼,但敵人支持的,我們就要反對。公子成蛟的支持者站出來:「水師誰都有,憑什麼說只有許郡尉才能做到?」

王齕不屑,冷哼一聲,在秦王的默許下將許多魚的文書傳遞給眾人看。

嘶嘶嘶。

即便有禮儀御史在側,看到文書的群臣們都忍不住抽冷氣,交頭接耳。

「許是我老眼昏花了,這文書上寫的什麼?!這離佔下鄂邑才多久,她就把楚南給佔了?!」有文臣不停地揉眼睛,這完全顛覆他的認知!

「你沒看錯!這文書怕不是假的?」說話之人很快反應過來,撒這種謊是覺得自己命長嗎?

「這不可能!楚南兵卒人數再少,也有十幾萬之眾!就算十萬頭豬,這麼短的時間內也抓不完啊!」這是不知情的功勛武將。

「這到底是怎麼做到的?!」群臣們十分不恭敬地猜測,這莫不是大王為了公子政,在作假?

秦王得意地揚起嘴角:「蒙騖。」

蒙騖站出來,擲地有聲道:「此戰,許郡尉居功至偉!」

蒙騖詳細地將此戰的過程描述出來,中途還穿插了自己的見解和上百字的彩虹屁。

他的話將群臣從雲端拉下來,能聽懂的武將們雙目泛光,恨不得立刻跑去巴蜀拜師,聽聞巴蜀在籌備軍事學校,自己不能去當老師,去當個學生也行啊!

聽不懂的臣子們,看著王齕驕傲上天的得瑟模樣,再看看武將們如獲至寶的樣子,便知道這事是真的!一個不曾被大家放在眼裡的女郎,居然真的創造出來了奇蹟!

一個被臣子們視作死亡之地的巴蜀,即便有巴蜀商會名揚天下,也改不了眾人對巴蜀的窮酸印象。結果,它居然製造出領先時代的戰船!

而這一切的改變,都避不開一個人——許多魚!

有公子成蛟的支持者想要拿許多魚無詔行事做文章,猛然想起先王曾給她擅專權!

吐血!許多魚是屬耗子的嗎?好東西就過不了夜!前腳剛拿到擅專權,後腳就把楚南給拿下了!權利不用,怕過期作廢嗎?

「楚南形勢複雜,多為吳越小貴族管理。若將其併入巴蜀,恐不服管教。何不如讓他們稱臣,繼續管理當地?想來他們能在楚國下,老老實實,歸入秦國後,亦不會反叛。」有文臣提議。

這個提議倒不是針對許多魚,而是諸國的普遍做法。

秦國對巴地,邊境地帶差不多都是這樣做的,有點類似土司制度。

在歷史上,秦始皇統一六國後,對吳越地帶也是交由原先的貴族管理。這就導致,秦始皇身逝後,由大秦任命的當地主官要麼被底下人殺死,要麼主動叛變。

所以對於很多小貴族,或者少數民族而言,被秦國,還是被楚國佔領都不重要。反正,對他們都沒什麼影響。

蔡澤:「不可!這樣做,我們拿下楚南的意義何在?巴蜀形勢比楚南更複雜,許郡尉不一樣將巴蜀治理得很好?」

許多魚是巴蜀實際掌控者的事,大家心知肚明,只不過不曾拿到檯面上討論。

如今,她都干出更驚天動地的大事了,這點布扯下來也沒關係。

「蔡相說的有理!許郡尉能將巴蜀建設成為天府上國,新府城號稱第一城,想必也能發展好楚南的土地,為大秦增加新的糧倉!」

蔡澤瞥一眼說話之人,不知他是不是在捧殺。天下誰人不知,江水兩側的土地黏糊,易遭水患,不宜耕種。

若真是良田,楚國豈能拱手相讓?

公子成蛟的支持者們交換眼神後,紛紛支持:「聽聞許多魚同農家關係莫逆,想必改造楚南是輕而易舉。」

「當初許郡尉帶著土豆奔秦。自從有了土豆,我們的糧食產量翻了兩倍有餘!」

「她在巴蜀推廣再生稻,亦是增產不少。不然怎麼會有那麼多秦人從事商業?」

「想來楚南歸入巴蜀郡後,許郡尉不會掃敝自珍,定會為其盡心謀劃。」

這些話看似是將許多魚高高捧起,實際上字字都是告狀,句句都是埋坑。

就連對政治不太敏感的武將們也聽出其中有詐。按他們的意思,許多魚治理好楚南是分內之事,治理不好那就是藏私!

蔡澤最是機敏,反正不打算幹了,能害怕得罪這些同仁?

蔡澤冷嗤:「照你們這意思,凡是要管理楚南的人都要立下軍令狀,不將楚南變為糧倉,就要請罪?我身為秦相,竟然不知我大秦任用官員,還有這流程?」

蔡澤的這番話將方才說話的人,說得啞口無言,面紅耳赤。

按這思路下去,在座的諸位不都要立下軍令狀?何人還敢在秦國為官?

眾人這才想起,蔡澤最開始揚名的就是智辯啊!他的嘴皮子厲害著呢!

見沒人再叭叭,蔡澤這才轉向秦王:「有功者賞,有罪者罰。我們大秦既然以法治國,為何還在此事上有異議?」

「許郡尉攻下楚南,為真。她治理有方,亦為真。按照慣例,她拿下楚南,就該得到封賞!你們若是有異議,應該拿出條陳,而不是在這裡胡攪蠻纏!」

武將們興奮地滿臉通紅!說的好!果然還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貴為秦相,吵架的氣勢都不一樣!

吵架還得靠文臣!武將們同他們吵,十場九輸!

「臣附議!」

「臣附議!」

武將們附議的聲音亮如洪鐘,充分表明自己力挺許多魚的態度!

秦王沒多做考慮,直接下令:「封許多魚為左更!楚南歸入巴蜀,繼續由許多魚管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