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5章 第一次上大朝的公子政

正文卷

子楚大笑三聲:「好!甚好!極好!」

華陽夫人面色十分難看,許多魚立下這樣的大功,堪稱秦國的大英雄,子楚獎賞她,哄她還來不及,怎麼會在這個時候去刺她的心?

羋衿深深垂下頭,眼底滿是憤恨和不甘。楚國上次被白起打得被迫遷都,這次又被許多魚打得分江而治,秦國人為何偏要跟楚國過不去?!

夏姬在一旁抹淚,原來女子不必靠父兄,不必女扮男裝,也能闖出自己的一番天地!只要你足夠優秀,站得足夠高,性別之分並不重要。

趙姬的心情就很複雜了,許多魚的功績啪啪打臉,理智上知道她這般強大,政兒的勝算就更多一分,可是,為何自己心中這般不爽?

子楚可不會管她們心中的想法,命她們回宮,消停呆著,同時在第二日大朝會開始商討攻下的楚地該如何治理。

「喏!」蔡澤知道,自己是最後一次參加大朝會了。

公子政為何會來得這樣及時,全是蔡澤通風報信的緣故。而這,是任何一個帝王都無法容忍的。

若非許多魚立下大功,看在她的面子上,子楚這才會放蔡澤一碼。但兩人心照不宣,大朝會結束後,蔡澤就會主動辭任,推薦呂不韋為相。

第二日,參加朝會的大臣們驚訝地發現隊伍中多出個公子政。

不知情的大臣左右觀望,並未找到公子成蛟的身影:「莫非這是想立儲?」

公子政老神在在,並未因第一次參加大朝會顯得緊張或興奮,一舉一動盡顯王族風範。

朝臣們心中讚歎,龍生龍,鳳生鳳,即便自幼在趙國為質,渾身的氣度風華不比公子成蛟差,相反,因幼年經歷坎坷,公子政更加威嚴鋒利。

這是公子政第一次參加大朝會,並非是子楚器重他,而是沾了許多魚的光。

公子政簡單掃一眼大殿,這裡是章台宮的主殿。

大殿壯麗非凡,僅用以支撐穹頂的負棟之柱就有120根,柱粗需兩人環抱。

其內部也十分華麗,以清香名貴的木蘭為架梁之椽,裝飾著鎏金的銅鋪,直欄橫檻上雕刻著清秀典雅的圖案,敞開的門扉上有玉飾,杏木鋪就的地板一塵不染。

殿側有一排編鐘,上百名身穿絳衣的樂官悄然入座。渾厚的編鐘聲響徹大殿,琴瑟和鳴,猶如一場現代恢宏的交響樂。

隨著樂聲響起,本來還在交頭接耳的朝臣們恭敬拱手站立,垂眸靜候。

公子政知道,這是專供大朝會用的雅樂。

「入殿!」

公子政緊隨朝臣們,有序魚貫而入。

自秦昭襄王遭遇刺殺一事之後,所有人都在入殿前都要去掉腰間佩劍,脫掉鞋履,露出潔白的襪子。

高大整齊的旌旗儀仗隊分列兩側,這群精挑細選的關中子弟雄赳赳氣昂昂,守衛在主殿前。

公子政踏著音樂的節奏聲,走入殿內。殿內亦有不少郎衛,只不過這群郎衛身著黑色鎧甲,手中卻無兵器。

如若發生上次的事情,郎衛們只能用身體護衛帝王,同刺客們肉身搏鬥。

公子政瞥一眼朝臣站位,就對朝中局勢有了大概了解。站位體現出朝臣的官職地位和受帝王信任的程度。

武將們按照爵位官職的高低依次列於西面,面向東。

文官以丞相為首,同樣依次列於東面,面向西。

自雅樂聲響起,朝臣們便謹遵禮儀,緊閉嘴巴,連喘氣都不敢大聲。

大殿側面的執法御史而不是吃素的!大庭廣眾之下,被執法御史拎出來,大家不要面子的嗎?

公子政神色冷凝,對這種肅穆的場合極其適應,或許這就是血脈的力量,或許他天生為權利而生。

秦王端坐於步輦上,由強壯的內侍一路抬入殿內。

「大王萬年!」

群臣齊齊跪拜,整齊劃一的呼聲是對帝國最高統治者的臣服。

公子政不著痕迹地掃一眼坐在最上首的秦王,身體瘦弱的他穿上袞服之後,是說一不二的威嚴!

是什麼給了他底氣?是那至高無上的權利!

公子政的心臟在劇烈跳動,似乎要撞破胸腔。

今天的這一幕,給他造成很大的刺激。

如果說,最開始他想追求權利,只為了讓自己和許多魚活下去。

回到秦國之後,則是為了自己和許多魚過得更好,想要給許多魚提供更多施展的空間。

那麼今天,公子政終於看清楚了自己的心!對權利的追求,是出自一個男人的本能!是深入他骨髓的渴望!

公子政目光灼灼,自己離那個位置那樣近,它理應是自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揮斥方遒,統御寰宇,成就九州第一偉業,這是自己的使命和追求!

公子政扯扯嘴角,眼眶微紅。

他想起幼時,許多魚總同自己說:「阿政,你不要懼怕眼前的困難,這些不過是磨礪你的絆腳石。你日後可是要一統六國的男人啊!」

「阿政,眼光放長遠些,格局要大!六國之外,還有匈奴,匈奴那頭還有大片土地。我們要讓全世界都說秦語!」

多魚,你是對的。原來,你比任何人都要了解我。

公子政張了張口,卻沒發出聲。

他說:「好。」

這是對多年前的許多魚,作出的回應。

「免禮!」

秦王揮手讓眾人起身,群臣們回到自己專屬的席位上,有腳步幾不可聞的內侍們為群臣們獻上美酒。

蒙騖作為秦昭襄王留下來的心腹武將,坐在最靠近秦王的位置。

與其相對的文官集團,理應由蔡澤坐,沒想到卻是公子政。

這番變動讓群臣們想入非非,是蔡澤失勢了?可他最擅明哲保身之道,會因何事惹惱大王?或許是為公子政造勢,想立他為儲?

站在公子成蛟那邊的大臣們心急如焚,這到底是發生何事了?竟然一點風聲都沒聽到!華陽夫人也沒給傳信。

好在,早就憋不住的秦王沒有讓大家等太久:「今日第一項議題是如何處理楚國南地事宜。」

群臣???楚國南地跟我們大秦有什麼關係?

感謝20171113021402530,zt小說迷,潸流的推薦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