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9章 互挖牆角

正文卷

信陵君的撤退,退而不潰。

許多魚和王齕乘勝追擊,一舉收復河東郡。雙方在上黨地區再次展開激戰。

戰場上的爭鬥,是白刀子進,紅刀子出,赤身肉搏,簡單粗暴。

大國局勢,朝堂風雲,則是刀不血刃,你來我往,暗中挖坑。

「魏王分兵,趁機攻下陶邑。」王齕決意暫緩攻勢,因為現在的勝負已經不由戰場的勝負決定,而是看高居廟堂上的君王們的鬥爭。

陶邑是秦國一直用來噁心三晉的。

它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地區,象徵意義和地理位置都極為重要。

它一來是秦國參與五國伐齊的戰利品,二來是秦國二十幾年來用來夾擊三晉,特別是魏國的橋頭堡,三來它還是當時天下最為富庶的地區。

秦國丟了這塊地盤,損失不可謂不大。

許多魚望向對面的信陵君部隊,他們也鬆懈許多,想來彼此都心知肚明,這場戰爭實質上已經結束,剩下的就看大人們的和談了。

等待結果的時間是無聊的,雙方默認休戰之後,在緩衝地帶竟然形成一個小小的臨時集市。

上一刻,秦卒還和楚魏廝殺,恨不得當場打爆對方的頭。

下一刻,楚人,魏人就說著帶口音的秦語,在同秦卒交易。

「50錢!不能再少了!」

「用秦甲同你換!」楚兵鬼鬼祟祟地從一個草叢裡拖出一副秦甲。

秦卒仔細翻看,皮甲正中心有一個圓咕隆咚的孔洞,四周是沁入皮子中的暗紅色血跡。

「善!」

在這個小集市裡,混得風生水起的是商人喜和士卒陶。

士卒陶做代購,總有膽小的秦卒擔心集市不安全,或者顧慮軍法,不敢前來,於是交一筆小小的費用給士卒陶,就能將貨物兌換出去。

有了士卒陶的貨源,商人喜的買賣越做越大,不過四日,就佔了集市交易總額的半數。

表現如此突出,自然會進入許多魚的眼帘。

「阿兄,回巴蜀後,記得提醒我,將這二人拉入商會中。」

「阿妹放心。」巴亞牢牢地將這件事記入腦海中。

許多魚坐在離集市不遠的山丘上,燥熱的夏風拂過,帶著一股熱氣,腦門上布滿晶瑩的汗珠。

「女郎,擦一擦。」

一張潔白的方形錦布出現在許多魚眼前。

許多魚循著指節分明的手,向旁邊望去。

來人眉眼冷峻,唇邊的笑意亦是冷的,銳利的眉目,雖含殺氣,生得卻極其出挑。

夕陽餘韻映著他的容顏,使其柔和了幾分。

他高高騎在馬上,伸出手,遞上一張錦布。

「信陵君?」許多魚沒有接錦布,隨手一拂,拭去額間的汗珠。

信陵君跳下馬,收回錦布,在離許多魚幾步遠的地方席地而坐。

「當日在汾城,是你率兵衝擊我的軍陣?」信陵君的聲音不似他的長相那樣冷硬,反而如山間清泉,拂去他人心中的燥熱。

「是我。」許多魚原本以為門客眾多,傳出仁義之名的信陵君,是個溫文爾雅的翩翩君子,沒想到竟是這般個性鮮明的人物。

信陵君扭頭,細細打量許多魚,良久之後,輕聲嘆道:「真是個年輕的女郎啊。我曾聽廉將軍提起過你。」

許多魚的瞳孔一縮,師傅……

信陵君的眼角彎了彎,菲薄的唇角微微上揚:「廉將軍說你,淘氣似潑猴。闖禍之後,便去抱著廉夫人哭泣。可我觀之,女郎同廉將軍所言相差甚遠。」

許多魚歪著腦袋道:「人都會長大的。只不過,信陵君同我想像中的,亦是不一樣。」

兩人四目相對,心中都在暗自吐槽,老狐狸!小狐狸!

「我同廉將軍交情匪淺,你既是他的徒弟,亦是我的晚輩。王齕將軍此戰大敗而歸,恐不好與秦王交待。秦王這人,眥睚必報,女郎回咸陽,恐是要被連累的。」

信陵君這一番話,像是發自肺腑,一片拳拳之心,字字都是對後輩的關愛。

許多魚雙目含淚道:「信陵君自身難保,還要勞累您替我擔憂,實在是我的不是。」

信陵君真誠的神色一僵,看到許多魚眼中閃過的一絲狡猾。

許多魚知道信陵君這是在下套,能將自己拐走最好,如若不能,便在自己和秦王之間下蛆。

可是,信陵君的處境又能好到哪裡去?

竊符救趙,無論成敗,他回魏國之後必定會被治罪!

「趙楚魏三國,隱隱以魏王為首。魏王立下如斯功績,你猜,他可會善待功臣?尤其是聲名赫赫的你?」許多魚的每一句話,都像一根根銳刺,插入信陵君的心中。

「真是不可愛的女郎。」信陵君小聲嘟囔道。

空氣突然安靜,兩人都知道,誰都說服不了誰。

如果有下一次見面,兩人仍會是在戰場上,相互捅刀,毫不手軟。

夕陽西下,集市上的人群一一散去,許多魚拍拍屁股,頭也不回地離開。

信陵君直到太陽消失在地平線,夜幕降臨,這才回到營地。

自此以後,信陵君將有家不能回,有國不能歸。

許多魚一回到壁壘,就碰到等候在大門處的王齕將軍。

「魏國佔據陶邑。上黨歸趙魏,楚國實質掌控泗水。我們退出河東郡。」王齕面無表情地宣布最後的政治博弈結果。

「退出河東郡?!」許多魚不敢置信道,「為何?我們明明已經奪回河東!」

「不知道,尊令便是。王上命我們押解王稽入咸陽。」王齕心情糟糕至極!

拱手讓出河東郡,不僅打擊秦人士氣,更是讓他想樹立力挽狂瀾,立功的打算落空。

此番入咸陽,秦王會藉機扶持蒙驁,自己的處境不妙!

許多魚心中忐忑,秦王竟然還沒死?明明根據密信,他的身體已經油盡燈枯,政事由太子柱處理。

他驕傲自負,氣性又大,得知秦軍打敗,又在和談一事上,受到魏國「委國聽令」的大恥,他竟然還堅強得活著?

許多魚眸色晦暗,遠遠看著咸陽的方向,那裡漆黑一片,彷彿盤踞著一頭張牙舞爪的巨獸。

既然還不死,那就只能啟動另一個方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