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合作

正文卷

第35章 合作

許多魚的合作方式很簡單:「我們出人出力出工具,你們出種子出地。等到秋收,我們拿走總收成的四成。」

李風第一反應是拒絕:「光稅收便要十之有三,若是因秦趙兩國交戰,王上增加稅賦,我那六成都不一定夠家中嚼用。」

「但你那是白得的。若沒有我們,你的田地也是空著,一樣要交稅。」

李風連連搖頭。

人便是這樣,少佔便宜就覺得虧。

許多魚退讓一步:「李郎君顧慮的無非就是稅收,擔憂王上會加稅。那不如,稅收和收成,我們都五五開。」

聽上去比剛剛的提議要好,但心裡為什麼這麼不舒服呢?這田地難不成算兩家共有的?

李風遲遲下不了決心。

「還有最後一種合作方式,我們按照往年佃農給你們交租的平均數,給你們租金。無論產量如何,稅收如何,這個數都不變。」

許多魚咬牙,似乎這就是最後的底線。

李風沉思,這種合作方式穩賺,但如果產量較以往高,或者王上減稅……

不,王上不可能會減稅的。至於產量,再高能高到哪裡去?雖然按照平均數,租金只有三成,但這可是穩賺不賠的。

「喏!」李風當場與許多魚簽訂契約,並對天發誓。

戰國時期,民眾還是很信奉天上神明的。

就連行軍打仗都一套敬神儀式,出發前要敬神,翻山越水要敬神,打勝仗後也要敬神……

神靈無處不在,誓言就像另一種法律,具有約束性。

李風得到滿意的結果,將禮物留下後,便回家復命。

廉小夫人掰著手指頭算,越算越迷糊:「多魚,我們是吃虧了嗎?」

「若是遇上天災,或者王上加稅賦,我們便虧了。」

廉小夫人皺眉:「家中錢糧還夠,何必自尋苦惱?」

因為這是趙國五年內,最後一次豐年。

這次秋收之後,趙國不僅要面對天災,還要經歷人禍。糧食,將成為最要的物資。

「今年秋收後,我要填滿家中的糧倉,免得嫂嫂每日都要查庫房,不然睡不著覺。」許多魚笑嘻嘻道。

廉小夫人兩頰飛霞,嗔怒道:「你這小潑猴,竟連嫂嫂都敢打趣!婆母,您可快管管管她。」

廉老夫人故意板著臉道:「依我之見,多魚所言不虛。」

「婆母!」廉小夫人嬌嗔,「就知道婆母有了新人,便忘了舊人。」

許多魚在師娘面前插科打諢,逗得師娘和嫂嫂笑得合不攏嘴。

而歸家途中的李風,遇到境遇一樣艱難的陳家,劉家。因三家是世交,且沒有利益衝突,李風便將和許多魚合作之事托盤而出。

「李郎君,明日還要拜託你引薦一番。」

「正是,這合作方式,甚好!」

三人約定,明日清早一同去拜訪許多魚。

春耕時間緊迫,多耽擱一天,都會影響到收成。因而,三人一大早就攜帶重禮前來拜訪。

「你們也想合作?」許多魚盤算手裡的人和農具,一時無法判斷是否能吃下這麼多田地。

劉家二郎頗會看眼色,見許多魚為難,心裡一咯噔:「我願取租子的最低值!」

劉家二郎昨夜便將家中歷年來的租子盤算過一遍,即便是最低值,也能達到兩成半。

這豎子!陳家老幺後知後覺,心中暗罵。

「陳家也願取最低值!」陳家老幺心疼得直滴血。陳家田地不如劉家肥沃,租子也沒他多。

李風在一旁暗自慶幸,多虧昨日沒猶豫,晚下手一天,損失的可不是一星半點。

許多魚沒立即應下來,而是命人去傳許行,專業的事還是得交給專業的人。

得知具體情況後的許行,掐指算了好幾遍,這才對許多魚點頭。

「可!」許多魚和兩家人當場立契,而許行則急忙安排人手去春耕。

整個封地,不僅是流民,就連上次抓捕的山賊都被調去種地了。

「黑豚,你這幾日抽空去巡查周邊,看看是否還有山賊。」兩個人最起碼能負責十畝地,這哪是山賊?明明是移動的田地!

黑豚猶豫:「府中護衛人手不足,我若不在,何人能守衛女君安危?」

許多魚擺擺手:「我就在府中,哪也不去。」

恰好最近兩軍動靜頻繁,自己可呆在書房,安靜地推演思索。

「喏!」

被許多魚惦記的廉頗,不捨得浪費土豆,就讓士兵在輪休之時,將土豆種在河谷處。

趙軍的動靜,很快就被王齕得知。

「春耕?」王齕將這情報加急傳到咸陽。

秦國攻打上黨之後,韓國上黨地區的百姓棄秦投趙,廉頗在長平地區收留了這些上黨的貧民百姓。

這一點,讓秦國上層非常生氣,加上山東之內趙國最強,因而秦國與趙國終有一戰。

但廉頗的舉動,給王齕的心情覆上一層陰霾,難道廉頗要選擇固守龜縮?

這絕對不是秦國想看到的局面。

遠在咸陽的秦王得信後,召范睢前來前來商議。

「土豆?是公子政和那位女郎種出來的?」范睢對這女郎印象十分深刻。

秦王一時卻想不起這二人是誰。

范睢:「公子政是子楚與趙姬所生。那位女郎是藺相如養女,廉頗的親傳弟子。廉頗出征後,封地事宜全部由她代管。」

秦王厭惡地皺眉,藺相如和廉頗都是他厭惡之人,跟人品無關,純粹是立場不同,這兩人為趙國效力,給秦國添了不少堵。

范睢想起樓緩的私信,決定為許多魚美言幾句:「這女郎雖年幼,但智力超群,農家和齊墨都為其效力。」

秦王沒把齊墨放在眼裡,但是農家……

「農家許行?」

「對。許行隱姓埋名多年,這次高調復出,必是有所依仗。依仗之物,莫非就是這土豆?」范睢將土豆的重要性提高一個等級。

秦王閉目沉吟片刻:「無礙,他們不過是為我們做嫁衣裳。待我們攻下長平,一切都是我們的。」

范睢想跟秦王說一說齊墨在邯鄲的所為,轉念一想,這點小事值得一提嗎?

此時的秦王和范睢都沒想到,這兩個弱小如螻蟻的孩子,會步步想到自己前面,甚至轉念間,便能顛覆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