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

正文卷

第893章 胡濙的謀劃

「胡尚書,祝你們一路順風!」

西京火車站,朱瞻壑率領著文武官員,親自為胡濙等大明使團送行。

「謝殿下,胡某這次收穫頗豐,也希望大漢日後能夠派出使團,出使我們大明!」

胡濙這時也鄭重的向朱瞻壑行禮道。

「哈哈,出使大明的事我已經讓人準備了,另外我母后還特意叮囑我,讓我代她向伯娘問好,而且她還親自準備了一些禮物,到時還望胡尚書你幫忙轉交給伯娘!」

朱瞻壑再次笑道,雖然韋皇后與張太后以前不和,但畢竟是妯娌,而且這麼多年沒見,以前的恩怨也早就不放在心上了,畢竟對於他們這個年紀的人來說,同輩的人逐漸逝去,在世的人也越來越少了。

「殿下放心,我定會將皇后娘娘的心意親自交給太皇太后的!」

胡濙立刻保證道,隨後兩人又寒暄了幾句,使團的其它官員也和大漢的官員告辭,最後他們才在朱瞻壑等人的目送下,登上火車離開了西京。

第二次乘坐火車,相比上次的新奇,這次胡濙他們更能靜下心來體會火車帶來的便利。

比如他們不但人多,而且還有不少大漢送給他們的回禮,光是韋皇后私人送給張太后的禮物,就有兩大馬車,但在火車上只佔了小半個車廂,如此驚人的運力,光是拉貨都能帶來巨大的收益。

「胡公,修建鐵路雖然是好事,但朝中的大臣會支持嗎?特別是太皇太后那邊,您有把握說服她嗎?」

火車上,吳策一邊欣賞著窗外的風景,一邊低聲向旁邊的胡濙問道。

畢竟修鐵路這件事關係重大,最重要的是花費十分驚人,現在大明那邊花錢的地方可不少,比如兩座皇陵的修建,另外還有北疆的軍事等,想要從中擠出錢修建鐵路,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放心吧,別人我不知道,但內閣那邊我卻有把握,只要說服了內閣眾人,太皇太后應該也不會反對,至於花費的錢財,也不是沒有辦法解決。」

胡濙卻微微一笑道,看樣子似乎是胸有成竹。

「胡公,您不會是開玩笑吧,修鐵路這麼大的花費,除了國庫出錢,還有什麼辦法解決?」

吳策卻是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問道,雖然大漢沒有給出具體的數字,但他們看過大漢修建鐵路的資料,因此吳策深知,每一寸鐵路可都是用錢鋪出來的,而且每年也需要一筆不小的維修費用。

所以鐵路好用是真的,但花錢如流水也是真的,除了像大明和大漢這樣的國家能支撐得起,其它的小國就算送給他們一條鐵路,恐怕他們也用不起。

「你還記得當初太子殿下還是漢王世子時,是怎麼鼓動別人出海的嗎?」

只見胡濙微微一笑,隨後壓低聲音向吳策問道。

「鼓動別人出海?」

吳策聞言也仔細的回想了一下,當時他還在地方上任職,而且就在天津旁邊,因此對這件事知道的很清楚。

「我想起來了,當時太子殿下聯絡了許多勛貴,讓他們一起入股出海,等到賺了錢後,給所有人分紅,記得當時許多勛貴都大發橫財!」

吳策忽然一拍大腿興奮的道。

「沒錯,太子沒用朝廷的力量,而是集合了各家勛貴的財力、物力和人力,最終組織了一支船隊出海,直到後來看到有利可圖,朝廷才加入了官方的船隊。」

胡濙嘿嘿一笑繼續說道,當時他還受朱棣的指派,四處尋找朱允炆的下落,也正是因為這件事,他曾經和朱瞻壑打過交道,畢竟對方可是掌管著東廠和錦衣衛。

「我明白了,胡公您是打算利用勛貴們的財力,把這條鐵路修建起來!」

吳策終於露出恍然的表情道。

「光是勛貴可不夠,畢竟鐵路雖然也能賺錢,但收益可遠比不上海貿,所以我打算藉助民間的力量,畢竟在開海之後,民間可是有不少人發家致富,只要利用得當,別說修一條鐵路了,修十條鐵路都不是問題!」

胡濙最後信心十足的說道。

「那胡公您打算怎麼發動民間的力量,需要屬下幫忙嗎?」

吳策這時也十分殷勤的問道,修建鐵路不但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好事,同時也是一樁巨大的政績,所以吳策也十分眼饞,主持修建鐵路肯定輪不到他,但從中撈一點政績還是不難的。

「放心吧,日後如果有用到伱的時候,我肯定不會忘了你,不過這件事我打算讓銀行出面,以銀行的名義來為鐵路籌集錢款!」

胡濙對吳策還是十分信任的,這時也沒有隱瞞,將自己的想法也講了出來。

「銀行?好辦法,銀行本來就是管錢的,又歸戶部管轄,而且與民間來往密切,如果由銀行出面籌資,再許以幾年的收益分紅,應該會有不少人願意出錢!」

吳策雖然不是戶部的官員,但聽到胡濙的話也立刻明白過來,事實上銀行本來就有籌資的功能,當初朱瞻壑把銀行搞出來,除了利用它發行紙幣,吸收民間錢款外,也沒少為一些大工程籌備錢財。

畢竟當初大明花錢的地方可太多了,國庫里的錢再多也不夠花,多虧了銀行才能籌集了不少錢財,為當時的朱棣解決了不少經濟上的問題。

「說起來銀行也是太子殿下當初在大明時創立的,我也是按照他留下的方法有樣學樣,太子雖然不在大明了,但依然讓我們受惠至今啊!」

胡濙這時也有些感慨的道。

他身為戶部尚書,接替的是夏元吉,而當初夏元吉在世時,戶部與朱瞻壑關係緊密,因此胡濙在接掌戶部後,也是深切感受到朱瞻壑留下的恩澤。

「誰說不是啊,要是太子殿下能留在我們大明,說不定大明與大漢就能合二為一,到時……」

「慎言!」

沒等吳策把話說完,就被胡濙打斷道,這讓吳策也是一驚,因為他這些話已經有些僭越了,所以他也立刻閉上了嘴。

不過胡濙其實也在想,如果當初朱棣改立朱高煦為太子,那現在朱瞻壑就是大明的太子了,以朱瞻壑的能力,大明哪還需要主動派使團交好別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