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清天

正文卷

第四百六十三章 上清天

一百年後, 上清天。

上清天浩蕩無邊,難尋邊界,哪怕是上清門人, 亦不知天高地闊、海深水遠, 只知目之所及,永無邊境。

青冥之上,上清石碑矗立高空, 蒼茫古老, 卻難掩光華。

石碑之下,卻是萬千靈島、無盡仙山, 雲蒸霞蔚,不似人間。

浩瀚宮殿,星羅棋布,共居高空,或隱或現,或光輝萬丈,或泯然雲中。

然而無論是仙宮還是靈山群島,與這蒼茫廣袤的上清天比起來,都不過只是滄海一粟。

正因上清天如此曠闊無邊, 因而除了洞玄殿以及其餘各脈的主島主山附近,很少能見到大量修士的身影……但是今天,卻顯然是一個例外。

只見茫茫雲海中, 忽有一個道人坐著一個青色葫蘆,若流星一般朝某個方向划去。

這道士屁股底下坐著一個葫蘆, 細長脖子上掛著一個葫蘆, 寬鬆的腰帶旁別著一個葫蘆……就連腦袋上, 都立著一個青色的葫蘆玉冠。

「從遠處瞧見這滿天的葫蘆雲,我就知道是葫蘆道友,果然不出我所料!」

葫蘆道士對梅花道士諄諄教誨道:「梅花道友,你以往總在洞府苦修,兩耳不聞窗外事,縱然所栽梅花有諸多妙用,卻也無人得知,實在可惜……梅花道友,需知修鍊一途,資財亦不可少,此次太無真人的建宮宴便是一個好機會,若能在此次建宮宴中打響你所種梅花的名聲,與太無真人的諸天商會建立供貨關係,到那時,修鍊資財,必將源源不斷地湧進你的錢袋……」

「葫蘆道友!」

梅花道士傻了眼:「葫蘆道友……」

這葫蘆道士坐在葫蘆上,所過之處,連渺茫的白雲都被他給捏成了葫蘆狀,他正百無聊賴地拿起腰間的葫蘆,「咕嚕咕嚕」地喝起了酒,忽然聽得後頭傳來了一個聲音:

「葫蘆道友、葫蘆道友!」

說著說著,葫蘆道士就習慣性地開始推銷起了自己的商品。

「梅花道友何必妄自菲薄?」葫蘆道士說道,「你所栽梅花種類繁多、功效各異,太無真人創立諸天商會,此次建宮宴後,亦會舉辦交換會,太無真人既然邀你,必然是你的梅花有足夠的價值,或是欣賞你的為人……」

也算是名副其實了。

隨著葫蘆道士和梅花道士二人越發靠近目的地,周圍繽紛的流光也越發多了起來。

只見雲海中划過兩道流光,瞬間就在此處消失了蹤跡,只留下原地漫天的葫蘆雲和梅花雲。

看到這副熱鬧的景象,梅花道士不禁嘆道:「昔年我與太無真人相遇時,太無真人尚是與我等一般的破虛境修士,沒想到百年之後,便已凝成上清宮,後來居上,位列真人,實在是讓我等汗顏啊……」

見到梅花道士驚訝的樣子,葫蘆道士不自覺微揚下巴,有些得意地說道:「這還多虧我早早就把握了商機,把我種的葫蘆送到了太無真人的諸天商會中……」

葫蘆道士倒是洒脫:「這幾百年來,我遊歷各大世界,所見如太無真人一般修鍊迅速者,數不甚數,想來是時逢際會、天命所趨……太無真人與所修之道契合,加之天賦不凡,能有此修鍊速度,卻也正常,你是沒看到其他世界的修行者……」

原來此人竟是他百年未見的故友——梅花道士。

寒暄過後,梅花道士便好奇問道:「葫蘆道友莫非也是為參加太無真人的建宮宴而來?」

梅花道士:「真人如此邀我,倒是愧煞我了……」

而同他們一般的修士,還有很多。

故友相逢,自然是喜不自禁。

有駕鶴而來的白須老人,有御劍飛行的瀟洒劍仙,有乘龍而至的紅衣少女,有騰雲駕霧的宮裝麗人……

上清天自成一番天地,雖顯化於三清大世界,實則隱於萬界之中,凡三清門人,破虛境之上,得三清天門戶者,皆可通行。

見到葫蘆道士,梅花道士同樣喜上眉梢,遙遙地便喊道:

梅花道士聞言,深覺有理,與葫蘆道士相視一笑,一切盡在不言中。

意識到梅花道士不是那些小世界的客戶,葫蘆道士才咳了一聲,收回了廣告詞,再次微揚起下巴,洋洋得意地說道:「現在我的葫蘆,可是小世界居民中最受歡迎的商品之一!」

葫蘆道友哈哈笑道:「自是如此,傳聞太無真人交遊廣闊,果然名不虛傳,沒想到向來足不出戶的梅花道友你也收到了太無真人的請帖。」

梅花道士也不愧梅花之名,只見他頭上戴著梅花簪,腰間別著一束梅花枝,背上背著一簍梅花瓣,就連身上穿著的衣服也綉滿了梅花。

葫蘆道士聽得這聲音有點耳熟,轉過頭一看,心下頓時大喜。

聲音由遠及近,梅花道士的身影也出現在了葫蘆道士的面前,伴隨著梅花道士而來的,還有他腦袋上綻放的梅花香。

聽到葫蘆道士分享的經歷,梅花道士也不禁心馳神往,就這樣,葫蘆道士一邊向梅花道士傳授著賣葫蘆的經驗,一邊與梅花道士一同朝目的地趕去。

「攻防一體、兼任儲物,功能繁多、妙用無窮,實乃居家出行的不二之選……」

雖然衣服還是一樣的款式、一樣的顏色,但是衣服材質遠非昔年可比,相當於凡俗蠶絲和深海鮫紗的區別,袖口衣領處更是金光燦燦,像是用朝陽的光輝織成的錦,所佩戴的玉佩瑪瑙更是不必多提,除了聚金道道士手中,他還沒見過那麼美輪美奐的玉石。

「更何況,如太無真人這等天命所趨者入我道門,總比我們眼巴巴看著別門興旺要好!」

你這是發財了啊!

不過只是一百年沒見,明明大家原本都是兩袖清風,怎麼葫蘆道士突然就暴富了?

甚至連後面背著的劍, 都是葫蘆一般的波浪狀。

「每年都不知道會收到多少分成!」

因這道士如此鍾愛葫蘆,故而這道人在同門中還有一個別稱——「葫蘆道士」。

漫天流光,數不甚數,竟有萬仙來朝之象。

故而即便有些人身在其他小世界,收到太無真人的請帖之後,亦可以進入上清天。

「我的葫蘆,不僅有儲物的功效,而且堅硬無比,可當板磚使用,揍人無壓力,又可大可小,防禦無敵,甚至還可以收人……」

梅花道士聞言,有些不好意思地說道:「只是當初太無真人攜友遊歷萬界的時候,恰好經過我道府,與我有論道之緣罷了……我亦未想到太無真人竟會給我發來請帖……」

「梅花道友!」

「葫蘆道友,你……」梅花道士聞言訝然地看向葫蘆道士,這不看則已,一看,梅花道士便發現,葫蘆道士的衣著穿戴和過去樸素的樣子比起來,實在是大變模樣。

那麼多道友來參加太無真人的建宮宴,其中不乏有相識之人,於是不少人還沒到太無真人的上清宮,就三三兩兩開始交談起來,就連梅花道士和葫蘆道士,也看到了許多數年未見的故交,開始寒暄。

眾修就這麼一邊聊一邊朝太無真人的上清宮飛去。

大約過了兩炷香,眾修忽聞鈞天之樂乘風而來,令人耳目清明,抬頭望去,只見浩蕩無邊的蒼穹中,有五色妙光籠罩天地,五色朝霞遍布雲海,霞光中央有一處仙宮,神霄絳闕,璇霄丹台,雲階月地,瑤草琪花,仙宮之外,龍翔鳳舞,鸞鶴爭鳴,奇珍異獸盤旋雲間,光芒萬丈。

無數流光如漫天飛星,倏忽而至,入此宮中,化作無數道人,或平冠黃帔,或玄冠絳褐,或單衣墨幘,或輕塵凈衣,面容各異,說說笑笑,卻個個仙風道骨、超凡脫俗,姿容不凡、塵世難尋……

三清一體,洞玄太無真人凝成上清宮,來恭賀的,自然不只有上清道士。與葫蘆道士交談的梅花道士,便是太清中人。

很快,梅花道士和葫蘆道士這一幫人也來到上清宮中,成為這無數道人中的一個。

人群中有人嘆道:「我初見太無真人時,他不過只是煉神境修士,再見,便是破虛境,還是換成了煉玄之後的破虛境,如今不過是第三次見面,卻已然要喚他一聲『真人』了……」卻是昔年在朝陽小世界參加過瓊池盛會的道士。

於是人群中便有另一人笑道:「說不得你四見這位太無真人,便要喚他一聲『真君』了。」

三清七境,從凡人起,依次為脫凡入道、食氣煉神/煉玄/煉真、破虛飛升、三清宮、三清妙境,而這最後一境,便稱為「得道」,亦可稱「不食」,「食氣者神明而壽,不食者不死而神」,從食氣轉變為不食,便是三清修鍊體系的最高境界——得道不食。

凝成三清宮者,可稱「真人」,開闢三清妙境者,可稱「真君」,而得道不食者,便稱「天尊」。

然而成就真人者數千年可見,成就真君者雖少,但萬載之內,依舊可尋,但是成就天尊者,已有數千萬年未出一例了。

眾道談笑著進入太無真人所建上清宮,便見華美宮殿中、青翠柳木間,走出無數輕盈侍女,美貌無暇,肌膚如雪,手持燈盞,言笑晏晏,收下眾道所攜賀禮,並將眾道引入宮殿內。

又有無數道童手持果盞而來,宴會之上,儘是仙果奇珍,種類繁多,尺頰生香,舉世少見,不禁令人眼花繚亂、口齒生津,大嘆太無真人之財力。

梅花道士隨葫蘆道士入座,背後是一株株清翠蓊鬱的柳木,與三洞大世界的柳樹比起來,太無真人這裡的柳木顯得格外生機勃勃、蒼翠欲滴。

不知怎的,梅花道士入座之後,忽然感覺心頭一跳、骨肉發寒,渾身上下陰冷無比,他連忙往這陰冷之氣傳來的方向望去,卻見這上清宮的西方,突然出現了一股森森鬼氣,幽冷陰寒,莫名讓人心驚肉跳、膽顫難停。

這森森鬼氣、幽幽寒意,突然出現在這太無真人仙氣飄飄、滿目清靈的上清宮內,實在是顯得格格不入。

這鬼煞之氣如此刺骨陰冷、鋒利冰寒,梅花道士還以為是那幽冥鬼道見不得他們道門好,故意派人來砸場子了,連忙站了起來,緊張地拿起梅花枝,卻見周圍道友們該吃吃該喝喝,說說笑笑,就跟沒有看到這鬼氣一樣。

「這……」梅花道士迷茫地拿起梅花枝站在宴席上,茫然不解,便被旁邊的葫蘆道士又一把拉著坐了下來。

「傻站著這裡幹什麼呢?還不快吃,這可是少有的天材地寶!太無真人可難得這麼大方!」

卻見說話間,葫蘆道士已經用嘴巴解決了兩個果盤,又拿起一壺桌上的瓊漿玉液,偷偷倒入自己的葫蘆中。

「葫蘆道友,」梅花道士看了看西邊越發陰冷刺骨的森森鬼氣,疑惑地問道,「這鬼煞之氣……大家都沒反應的嗎?」

「哦,這個啊……」葫蘆道士一口吞下一個臉盆大的果子,又往嘴裡塞了五六個手掌大的果子,口齒不清地說道,「你不知道嗎?太無真人與九幽度朔王乃至交好友,傳聞兩人自凡人起便已相交,感情深厚……」

「這麼陰寒鋒利的煞氣,想必是幽冥度朔王到了。」

「度朔王?」雖然梅花道士不問世事,但他身為太清道士,對於這幽冥中赫赫有名的度朔王,卻也有所耳聞,傳聞這位度朔王,乃是九幽之中修鍊時間最短、升遷速度最快的鬼,不過短短几百年,便突破了通幽境,進入了下一境,從幽都府君升為一方君王,掌管九幽中第七、八重幽冥……至於為何他一鬼掌兩重幽冥,那則是因為第八重的郁孽王知法犯法,被度朔王關到了鬼獄鎮壓,於是他就暫代郁孽王管理第八重幽冥,直至第八重幽冥新的王誕生或者郁孽王刑滿釋放。

因為度朔王的存在,現在幽冥中一度對攜帶聚煞之體的人類改變了看法,以往聚煞之體的人大多會變成惡鬼之王,惡貫滿盈、罄竹難書,來到地府後唯一的去處就是無邊鬼獄,不是人道毀滅就是鎮壓個千萬年,所以即便看到了還沒有作惡的聚煞之體人類,大家也總免不了偏見,但是現在,大家普遍認為,也許這些攜帶聚煞之體的人只是被命運戲弄的可憐鬼,他們註定是要走地府正統鬼修之道的,只是命運讓他們走錯了路……

於是在人間偶然遇到這樣的人時,地府的人也會試圖把對方拉入正道……當然,無一例外,失敗了。

失敗了幾次後,地府的人便也明白了,也許度朔王,才是聚煞之體中真正的例外。

而聚煞之體雖然少見,但是在三洞大世界轄下的無數小世界中,因為人類基數過大,偶爾也會出一兩個。

這百年來小世界中就出現了兩個聚煞之體的鬼王,一路殺到了大世界,攪起無數腥風血雨,最後……嗯,被度朔王給無情鎮壓了。

度朔王也不愧是被譽為最冷麵無情的鬼,絲毫沒有顧及大家同為聚煞之體的同類身份,該打打、該殺殺,殺完之後就抱著這些年積累的案牘繼續跟好友去旅遊了,一邊批閱一邊遊歷,遠程辦公,其工作敬業程度,實在是讓人感動、讓鬼落淚,也難怪對方升遷那麼快了。

唯一對此感到不滿的,大概也只有度朔王那位明明說好一起去旅遊,但卻硬生生看著度朔王抱著一堆案牘回來的好友了吧?

雖然度朔王跑去旅遊了,但因為遠程辦公不得不繼續提心弔膽、戰戰兢兢,絲毫不敢有所放鬆的度朔王的下屬鬼吏們:其實,我們也……

當然,不滿是不敢有不滿的,他們只是感到有些絕望罷了。

不過此刻,度朔王的好友舉辦建宮宴,慶祝自己榮升為「真人」,這回,度朔王總算是沒帶著一堆公文過來了。

而聽完了葫蘆道士的解釋,梅花道士也終於從記憶的角落裡,翻出了他當時遇見太無真人時,見到的太無真人那位孤僻陰冷的鬼修好友。

當時他與太無真人在一旁談玄論道,共賞梅花、品梅酒,越談越是投機,如遇知音,而那位鬼修則陰惻惻地坐在一個偏僻角落裡,拿著一支筆寫寫畫畫,不知道在寫著什麼……因為對方煞氣太重,梅花道士不敢湊近看,他甚至一度以為那位鬼修是在給他和太無真人下詛咒,導致他全程都頭皮發麻、戰戰兢兢。

所以雖然他和太無真人相談甚歡,但由於他總感覺背後陰森森的,故而當太無真人邀請他一同出遊時,他還是委婉地拒絕了對方。

於是太無真人便遺憾地告辭離開了,離開的時候還拉著仍然在寫寫畫畫的鬼修。

現在想想,太無真人的那位鬼修好友,恐怕便是當時的幽都府君、現在的度朔王了,而度朔王當時的寫寫畫畫,怕也不是什麼詛咒……而是在批閱地府的公文。

而一旁,葫蘆道士又吞了一個臉盆大的果子,說道:「看來太無真人馬上就要到了。」

梅花道士奇道:「你怎麼知道?」

葫蘆道士嚼著果子答道:「度朔王到了,太無真人自然也就到了。」

果不其然,只見大殿之中,走來一位清俊道士,頭戴上清芙蓉冠,黃褐黃衫,身披紫帔三十二條,燦然若霞光,行走間雲霞涌動,斗星燦爛,岳勢巍峨,若列真之朝元。

步履所經之處,塵埃自散。

其人朱顏翠發,出塵脫俗,神清骨秀,光彩耀人。

又見其嘴角含笑,目光溫潤,清平和允,陽煦山立,一手持拂塵,輕雲涌動,仙氣飄渺,一手持銅錢,上書「通天」二字,歸位人間。

這人披雲戴霞而來,龍衣華服,德美可觀,殿上諸道見狀,紛紛站立而起,以道門之禮行道:

「恭迎上清洞玄太無真人!」

群道相賀,而那上清太無真人走向大殿主位,輕揮拂塵,含笑望向大殿眾人,笑道:「諸位不必多禮。」

「諸位同道今日來賀,實乃我太無之幸。」

「聞道有先後,我雖先於諸位道友得入上清宮,孰知諸位道友將來不能先於我焉?」

「此次建宮宴,亦是談玄論道與講學之會,還望諸位道友不吝賜教、共論大道,太無腆顏,願做這拋磚引玉之磚……」

「不過在此之前,望諸位道友與太無共享此宴。」

眾道:「喏,大善。」

應罷,便有樂師舞者魚貫而入,歌舞輕盈,人世難尋。

宴會中又變得熱鬧起來,而端坐主位、含笑望著這一幕的太無真人,不是林蘇又是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