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0章 幽河大赦,東君追兇

正文卷

第250章 幽河大赦,東君追兇

「幽河禁雨三年,乃是有法可依,有例可循,何來違背天理人倫之說?」占天司的東神君看向滿朝文武,聲音好似從牙齒縫兒里擠出來一樣,一字一句。

而這會兒,啟元帝也是輕輕皺眉,看向這袞袞諸公。

——幽河到底禁不禁雨,實際上於他而言並沒有那麼重要。

真正讓這位陛下心頭膈應的是,原本應當各為一派的滿朝文武,這會兒竟往同一個方向使勁兒——這讓他彷彿又回到了十多年前的那個時候,文武百官在大夏三聖的帶領下和自個兒爭鋒相對。

而在那東神君質問之下,且看那工部尚書上前一步,也不避諱了,直接將昨兒晚上做的那個噩夢給說了出來。

「所以這幽河禁雨一事,到底是不是有違天理人倫,東君說了不算,本官等人說了也不算。」

工部尚書緩緩搖頭:「但太上託夢,誰敢輕視?你敢?」

東神君都愣了。

這他娘都什麼跟什麼?

太上陛下?

人幾百年前就死了,這會兒怕是爛得骨頭渣子都不剩下了,這世道又是人鬼殊途,陰陽相隔,他老人家拿什麼給你們託夢去?

「陳尚書,太上陛下早已仙去,你們昨晚那夢怕不是什麼太上託夢,而是遭了妖邪入侵啊!」東神君搖頭,厲聲道,「既然如此,占天司就更要徹查清楚,斬妖除魔了!」

「妖邪入侵?」

戶部尚書的站了出來,一臉冷笑:「這大夏朝廷文武百官,一夜之間通通都遭了妖邪入侵?東神君可當真會說笑話!再說了,若當真是妖邪作祟,這妖邪既不圖錢財,也不圖血食,更不圖天材地寶,就為了一個讓幽河縣下雨?本官不煉炁,也未曾入道,但敢問東神君,這是什麼妖邪?莫不然是那水妖河泊么?」

這話一出,大伙兒也是微微點頭。

倘若真有妖邪,廢了那麼大力氣,去入侵了諸多大臣的夢境,結果啥都不圖,就是為了讓幽河下雨?

——人家是妖邪吶,又不是菩薩!

占天司東神君被懟得臉色青白,正欲出口反駁。

卻突然聽那一直從未開口的宋相道:

「雖本官未曾夢到各位大人所夢,不知是否真有什麼妖邪,還是太上陛下當真顯靈。

但本官要說的是,倘若真讓那妖邪入侵文武百官之夢,肆意作亂。那你們占天司……是吃乾飯的么?

我堂堂大夏京城,人道至聖之地,天子腳下,三山九脈中樞,有你們占天司一國師,四神君,八相大將,無數煉炁士日夜坐鎮,卻還是讓什麼妖邪入侵了,你們占天司還有存在的必要麼?!」

聲聲擲地,振聾發聵!

大伙兒文武百官一聽,更是不由道一聲。

——妙啊!

要不說人家能是三聖之一呢?

要不說人家是宰相呢?

且先不論那個人實力和運籌帷幄的謀略,單單是這反應,這嘴皮子,這攻擊性,這殺人不沾血的幾句話,就足以讓這些老油條嘆為觀止了。

大伙兒這還在爭論文武百官做的夢到底是太上託夢呢,還是妖邪入侵呢?

他老人家直接一句,把高度上升到了占天司疏於職守的高度上!

死將一軍!

——你說這會兒吧,東神君要是繼續說是妖邪入侵,那就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就是證明占天司疏於職守,竟讓妖邪入侵了大夏京城文武百官!

但他倘若說他承認這是太上託夢,那就是自個兒打自個兒臉,反正怎麼著討不得一點兒好。

於是東神君的臉色,那一瞬間變得無比難看。

「陛下,還請定奪。」宋相卻看也不看他,而是抬頭,望向帝座上的啟元帝。

但正當這時,一直眼觀鼻,鼻觀心的國師,突然抬起眼帘,開口道:「占天司並未發現任何妖邪入侵的痕迹,先前應當是東君妄言了。」

這話一出,原本氣勢洶洶的東神君立刻像是那乖巧的小雞仔一般,低下頭去。

「所以應當是太上顯靈,如此一來,既然太上託夢,說那幽河禁雨有違天理人倫,那老夫的意思與諸公一樣,便可解除其懲罰。」

國師說到這兒,突然話鋒一轉,

「但諸公應當也有所聽聞了,占天司八相將之一的震將在幽河身死道消,魂飛魄散。

老夫認為,太上陛下愛民如子,哪怕是化作英靈託夢,也不至於會殺死一位忠心耿耿的臣子。

所以對於震將之死,老夫還是認為有人借太上託夢之際,渾水摸魚,殺我大夏忠臣!

故請陛下大赦,雖免除幽河禁雨之令,但震將之死一事,還請陛下容東君追查。」

幾句話,連消帶打。

先是承認了文武百官做夢乃是因為太上託夢,而非妖魔作祟,以此擺脫了占天司疏於職守的罪責。

然後又借「太上不會傷害臣子為名」,點出幽河殺死震將的另有其人。

讓啟元帝下令東君去追查。

既將宋相的質疑給頂了回去,又達到了占天司的目的。

——畢竟幽河禁不禁雨,對於占天司來說也沒什麼影響,他們真正心疼的,只是占天司一位神薹大將的死而已。

啟元帝被這一說,微微點頭,看向宋相:「宋愛卿,可以異議?」

宋相搖頭,沒說話了。

畢竟他雖然樂得看見占天司死人,但也不可能說震將徐雲子的死就是太上陛下乾的。

他要是真這麼說了,那國師鐵定反過來參他一本。

「既如此,朕便下令——幽河大赦,不再禁雨,另占天司東君聽令!朕命你前往幽河,查清徐雲子之死!」

「是!」

東君跪地聽令!

「有本啟奏,無本退朝!」

陛下環顧文武百官,袞袞諸公皆是躬身沉默。

最後在那大太監的一聲「退朝」之下,百官散去。

回程路上。

玄色馬車裡,宋相又將朝堂上的一番事兒,一一講給了那名為「子秋」的少年聽了。

然後,問他:「子秋,你認為這文武百官被託夢一事,究竟是太上顯靈,還是另有玄機?」

那年輕人目光清澈,直言不諱,「老師,學生認為,乃是後者。」

「有何依據?」宋相問道。

「太上陛下乃開國皇帝,既然託夢,最應當的乃是託夢於陛下才對。為何陛下卻沒有夢到他老人家英靈顯聖?

另外,學生聽聞先前老師所說,被託夢的都是一些有官品而不曾煉炁入道的文武百官,既然是太上託夢,何必分得如此清楚?

學生認為,只有一種可能,這所謂託夢,定是有人故弄玄虛,意圖讓解除幽州禁雨之令。而之所以不託夢於陛下、您、還有那位國師,當是因為入侵煉炁修道之人的夢境過於困難。

學生再猜,或許那在幽河殺死了占天司震將的人,就是那偽裝太上陛下顯靈託夢之人。」

這十六七歲的年輕人,條理清晰,絲毫不亂,娓娓道來。

聽得宋相也是滿意點頭。

「只是學生不解。」

那年輕人輕輕搖頭,澄澈的雙眸望向宋相:「既然您也知曉這託夢並非當真是太上所為,為何在朝堂之上,還要堅稱當真是太上託夢?這不是違心之言么?」

宋相看了他一看,才道:「子秋,你赤子之心,慧眼一雙,能將一切都看得通透,甚是難得。

但也正因如此,這紅塵之間許多事兒啊,你也看不明白。

太上託夢?有人作祟?都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

為師欲藉此事免除幽河禁雨之令,瞬間參那占天司一筆;

而國師只想追查究竟是誰殺了徐雲子;

文武百官估計也有人猜到那夢境並非太上顯靈,但幽河生死於他們沒有任何利害,只求一個安心;

至於陛下嘛……他老人家只想這事兒趕緊過去,滿朝文武再恢複到那各成一派的模樣。」

頓了頓,宋相眉頭輕皺:「只不過這作亂了滿朝文武夢境的幕後黑手,究竟是誰?是朝堂中人,亦或是江湖之人?還需留意了——畢竟一個能越過占天司的防守,將滿朝文武拉進夢裡的存在,還是頗讓人擔憂的。」

聽罷,那年輕人半懂不懂地點了點頭。

馬車,緩緩行去。

朝堂之上,一場風波落定。

但隨著啟元帝一張聖旨落地,幽河大赦!

卻是在整個京城掀起驚濤駭浪!

先前不是說了嗎,那市井之間,什麼白魚化書,深夜狐鳴的詭異事兒,都已經在街頭巷尾傳得那叫一個沸沸揚揚了。

大伙兒都是是幽河禁雨之事有違天理人倫,惹了老天爺發怒,這才顯露徵兆來。

而當皇宮聖旨一出,幽河大赦,更是讓無數百姓更加確認了這事兒!

是老天爺的旨意!

畢竟朝廷霸道,陛下金口玉言,當初說禁雨三年,就要禁雨三年!

這會兒雖說不上朝令夕改,但也絕對是打自個兒臉了。

而天底下還有什麼事物,能讓那位受命於天的無上陛下改變主意?

——那不就只有老天爺嘛?

與此同時,朝廷再度安排人手,上任幽河縣令,重建縣城,同時從戶部調去無數柴米油鹽,糧肉布衾,給那幾乎要廢了的幽河縣城帶去新的生機。

遠在幽河的百姓們聽聞了此事,更是歡呼雀躍!

苦日子,終於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