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三章 外蒙(二十二)

第二卷 西北王

「大哥、志生!」

顧長清從車廂里走出來,一眼就看到那個記憶中幾度依稀的人影站在自己的面前,再回首這十幾年的歷程,一切彷彿在夢幻之中一樣。

「終於又見面了!」

多少將要噴涌而出的話到了嘴邊就變成了淡淡的一句。

「真是太好了!」

「是啊,真是太好了!」

戴季良上去動情的緊緊抱住他。

「好兄弟,這十幾年苦了你了。」

說話間,曾志生也走了上去,一句話不說,只是將兩人一同攬在了懷裡,三個人哭哭笑笑,若不是一旁虎視眈眈的衛兵隔離著,周邊的旅客還以為遇到了一群瘋子。

「好了,好了,不要在這丟人現眼了。」

好半天,戴季良回過神來,拍著兩個人的肩說道。

「回家吧,回家後咱們再好好聊聊這些年的經歷。」

「好!」

顧長清點點頭,隨手給戴季良介紹著。

「大哥,馨芬就不用介紹了吧?」

戴季良和曾志生笑著給已經是中年婦女的謝馨芬招呼著。

「這是樂囡。」

顧長清把大女兒指給兩人。

「樂囡,給你大伯和三叔見禮。」

已經二十歲的顧樂囡給兩個叔輩恭恭敬敬的就是一躬。

「這是樂囡的夫婿,陳睿陳柏年。」

「志生,看來咱們兩個的願望都落空了。」

戴季良跟身邊的曾志生說笑起來。

「還想著囡囡將來能成為咱們兩家的媳婦呢,現在名花有主了。」

這話一出,曾志生倒沒什麼,顧樂囡和陳睿臉上倒是一片的尷尬,還好,戴季良只是說笑而已,手還是伸了過去和對方緊緊的一握,讓對方這才有了點自信心。

「長清啊,這是洛生和美生吧?」

戴季良指著兩個七、八歲的小傢伙問著顧長清和謝馨芬,在等到他們的確認之後,戴季良蹲下來。

「歡迎啊,兩個美國朋友。」

兩個孩子倒一點也不認生,大約是顧長清夫婦在一路上跟他們反覆說起過戴季良和曾志生這個他們父親的最好朋友吧,見到戴季良伸出手來只是老練地跟他握了握,倒是讓戴季良和曾志生唏噓了好一會。

「好了,既然已經認識了,那就走吧,李沅和志生那口子還等著給你們洗塵呢。」

不過這頓飯戴季良也沒有好好吃,酒宴剛剛開始不久,他就被宋成叫了出去,直到大傢伙吃完了,他才回到飯廳。

「不好意思啊,長清,現在北面的事還有些尾巴,南面川中又鬧開了,所以連頓飯都吃不好啊,馨芬和孩子們都安頓好了嘛?」

「大嫂都已經安排好了。」

顧長清看著匆匆扒了幾口飯的戴季良,深有感情的說道。

「大哥這些年也有些見老了。」

「老?」

曾志生湊過來看看戴季良。

「我怎麼沒發現?二哥,你不知道,大哥是龍馬精神,上馬能練兵理政,下馬能出入花叢。」

這傢伙說著說著就變調了。

「人活得滋潤得很,怎麼可能見老呢?倒是二哥鬢角有白髮了。」

「是啊,長清,這次回來,我發現你老得很快,一個人在美國做這麼大的事業,可苦了你了。」

戴季良放下手中的碗,很快,仆佣將桌子上的一切收拾乾淨,隨即替三個人沏上新茶。

「我呢無以為報,這邊有半個工廠,就作為囡囡的嫁妝吧。」

說著戴季良把已經放在手邊的芝寶廠的股權證明遞了過去。

「是兄弟的就不要推脫。」

「好,我不推脫。」

顧長清也不客氣,雖然他前前後後接受了差不多幾百萬美金的酬勞,但他明白,若是不收下戴季良這片心意,恐怕戴季良是絕對不會放他過門的。

「大哥,我知道你忙,這幾天就讓志生陪我走走看看吧!」

「這樣也好!」

戴季良明了的點點頭。

「你在美國也累了許久,正好回來散散心。再說幾個孩子怕是還沒見識過西北的風光吧?這次讓大哥安排一下,讓你們一次玩個夠。」

說完這些,戴季良微微一笑。

「不過你可別怪大哥這個萬惡的資本家想要壓榨你的剩餘價值,等你這一圈逛回來,大哥還有要事和你慢慢談。」

在莫斯科所有人都知道,參加在斯大林別墅酒宴意味著這個人已經進入了赤俄的最高權力圈,而且從斯大林別墅酒宴上傳出來的小道新聞更是那些期盼登上權力天梯的邊緣人所津津樂道的。

譬如時任蘇聯副陸海軍人民委員和蘇聯革命軍事委員會主席,兼任工農紅軍裝備部部長的米哈伊爾·尼古拉耶維奇·圖哈切夫斯基和蘇聯陸海軍人民委員克利緬特·葉夫列莫維奇·伏羅希洛夫醉酒後打架。

以及俄布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監察委員會主席、蘇聯工農檢查人民委員、勞動與國防委員會副主席、人民委員會副主席、最高國民經濟委員會主席奧爾忠尼啟則酩酊大醉後經常痛哭流涕等等等等。

可以說從斯大林別墅里流出的一切大大的豐富了赤俄人民的茶餘飯後。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我們和中國軍閥的戰爭已經引起了相當嚴重的後果。」

不過今天,酒宴後的氣氛卻因為斯大林的一句問話而變得沉重起來,作為無條件支持斯大林的中央委員、內外貿易人民委員米高揚此番回答斯大林問題時顯得極其的沮喪。

「由於相當的財力被挪用到跟中國西北軍閥的作戰上,內外貿易人民委員會已經減少了採購國外機器、引進國外技術的投入,而且那些萬惡的資本家因為帝國主義的宣傳,對咱們心生懷疑,原本答應給予我們的貸款,現在也暫緩了下來。」

「尊敬的斯大林同志。」

匆匆從遠東飛到莫斯科的瓦西里·康斯坦丁諾維奇·布柳赫爾原本是來參加政治局擴大會議的,不過現在看來所謂的政治局擴大會議不過是個幌子,一切都將在斯大林的私宅里得出結論。

「目前偉大的紅軍已經在蒙古和中國西北的新疆累計投入了10個步兵師、6個騎兵師和獨立炮兵、工兵、航空兵在內十八萬人,損失了其中的5萬人,當然這是修正過的數字,而且技術兵器的損失一字未提。」

「不過我跟圖哈切夫斯基同志、伏羅希洛夫討論過,都認為這也已經是目前紅軍動員的極限了。」

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蘇聯正全心全意的投入社會主義建設,總兵力已經下降到二百萬人以下的赤俄赤軍的力量根本不足以發動一場全面的戰爭,何況這個時候赤軍的裝備還留置在一戰的規模,根本不足以在補給線漫長的外蒙和新疆發動更大規模的戰鬥。

「除了戰鬥人員不足以外,紅軍的力量正在被烏克蘭、高加索和突厥斯坦的暴亂所牽制,歐俄部分的赤軍要用來鎮壓烏克蘭的動亂,高加索方面也是一樣,而遠東要防備新近得了滿洲的日本人得隴望蜀,所以僅僅憑著力量最小的西伯利亞和草原兩個軍區,對付西北和中亞的叛亂委實有些捉襟見肘。」

「不儘快平息內部的叛亂,蘇聯紅軍將無法繼續在新疆、蒙古發動攻勢。」

而要平息內部的叛亂,留滯在蒙古和中國邊境的十餘萬紅軍又是必不可少的,這就形成了兩難的結果。

「而且中國西北匪軍利用在庫倫的前線機場對我西伯利亞鐵路進行有預謀的轟炸,造成西伯利亞和遠東的交通時常為之癱瘓。」

布柳赫爾表情凝重。

「以上還不是最危險的,通過蒙古同志的了解,日本帝國主義也把觸角深入了東蒙。」

「我這邊有中國西北方面的談判條件。」

外交人民委員馬克西姆·馬克西莫維奇·李維諾夫這個猶太人是赤俄領導層中的異數,不過一來斯大林現在需要他的外交才華,這個人至今還不是聯布的中央委員,在赤俄政治版圖中的地位很低,所以才容忍他到現在。

「他們要求:第一、偉大的蘇聯紅軍立刻撤出新疆和蒙古,取消蒙古人民革命共和國,建立由西北控制的外蒙自治政府,取締蒙古人民革命黨;第二、取消圖瓦人民共和國,並將其納入外蒙的範圍,同時歸還1914年後俄羅斯獲得的部分圖瓦地區。」

李維諾夫簡單的將巴黎談判的內容介紹給在座的幾位。

「雙方還在就這些問題進行磋商,不過由於中國軍閥得到英法等反蘇國家的支持,所以態度極其強硬。」

「蒙古的地位對我方非常重要。」

圖哈切夫斯基對此表示堅決反對,他的話可以代表一部分蘇聯軍官的想法。

「事實已經證明了,從庫倫起飛的飛機可以輕而易舉的威脅到西伯利亞鐵路的存在,因而我們必須保留對外蒙的控制權,因此,我建議尊敬的斯大林同志和政治局的各位同志授權調動歐洲的紅軍進入蒙古作戰,我們務必要控制關鍵的庫倫,當然圖瓦的位置也極端重要。另外,我建議中央接受圖瓦加入蘇維埃共和國聯盟以回應中國西北軍閥的狂妄。」

「外交人民委員同志。」

斯大林對於尚在俄國人手裡的圖瓦的歸屬早有定論,按照他的邏輯,被蘇聯這個無產階級大家庭吞下的東西是絕對沒有物歸原主的可能,至於那些尚在別人碗中的、不方便用武力搶奪的則就需要外交家去恫嚇了,因此,作為他的心腹之一的奧爾忠尼啟則知情識趣的問道。

「是否有可能以外交的手段從西北手中獲取庫倫呢?」

「應該說,中國西北那個軍閥具有強烈的民族主義,而且跟咱們談判的那位前外交部長先生也是一個典型的強硬派。」

李維諾夫用自己的語言作出了回應。

「若是英勇的蘇聯紅軍能解放這塊土地那就是最完美的了。」

「同志們!」

作為宴會的主人,斯大林聽了半天終於開口了。

「也許談判是必要的,若沒有當年列寧同志批准在《布列斯特-立托夫斯克和約》上簽字,也許就沒有蘇維埃的今天,現在我們也要面臨這樣的選擇了。」

斯大林當然明白外患和內禍孰輕孰重,他更明白下面有許多人正虎視眈眈的盯著自己的位置,他必須騰出手來先收拾了這些內部的敵人,當然作為擁有鋼鐵意志的他絕不會接受西北方面的全盤要價的。

「不過和談是一方面,蘇維埃是不能被訛詐的,因此,我建議繼續向伊爾庫茨克派出援軍。」

「我完全同意尊敬的斯大林同志的決定。」

中央政治局委員、蘇聯人民委員會主席維亞切斯拉夫·米哈伊洛維奇·莫洛托夫則自然明白斯大林的用意,能從談判桌上得到的那是最好,若是不能,那就用武力威脅,當然只是威脅,還沒有完成向工業化國家轉變的蘇維埃並沒有能力一再發動大戰。

更何況面臨民眾反抗的俄布還需要時間平息內部的紛亂,這也是統治階級在內外交困時共同的選擇。

「另外,我提議立刻擴充紅軍,以應對更多的外部威脅。」

「我也贊成!」

中央政治局委員、最高蘇維埃主席團主席米哈伊爾·加里寧這個好好先生、蘇聯人民的老祖父理所應當的舉手支持了斯大林的決定。

而且他對莫洛托夫的話也很是贊成。

「我們必須有保衛蘇維埃的鐵拳。」

「我也同意!」

政治局委員、中央委員會書記、列寧格勒州委第一書記和俄布中央西北局書記謝爾蓋·米洛諾維奇·基洛夫此刻也是斯大林的擁護者之一。

「中國方面接連發生的事件已經明確的提醒我們,帝國主義對滅亡蘇維埃的存在依舊沒有死心,他們將利用一切可能的傀儡政權對蘇聯大家庭進行挑釁,所以我們必須要有自衛的能力。」

「我同意!」

「我同意!」

雖然不過是飯後的閑聊,但斯大林的意志毫無意外的得到貫徹,但是這裡面有多少人是真心實意的呢?就連斯大林自己也在揣測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