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二章 物理學家們

第二卷 西北王

「請問是慕光先生嘛?」

剛剛在居里夫人實驗里完成一天工作的嚴濟慈才走出實驗室的大門沒有多久,就被兩個一身中山裝的同胞給堵住了。

「你們是?」

嚴濟慈眼裡只有他的實驗,因此,在法國的熟人很少,對於眼前的兩人更是一點印象都沒有。

「不好意思,我似乎不認識你們。」

「是的,您不認識我們,但是您一定聽說過西北理工。」

對面兩個人中相對年長的那個恭恭敬敬向嚴濟慈解說著。

「我們就是西北理工資助的歐洲留學生。」

一聽說是自己的後輩,嚴濟慈的神情開始放緩了。

「我們有些問題想請教慕光先生。」

「哦,是這樣。」

嚴濟慈看著兩個年輕的後進那靦腆的樣子,不由得想起了自己當年求學時的模樣。

「你們也是學物理的吧?」

兩個人急忙點點頭。

「物理可是博大精深的,我也不是什麼都懂,有什麼問題,咱們邊走邊探討吧。」

嚴濟慈並不知道,眼前這兩個看似鑽研學問而不惜冒昧求教的西北學子實際上還擔負有獵頭的重任,他們除了請教學問之外的最終目的是要將自己這個第一位獲得法國國家科學博士學位的中國人誘拐到西北去。

「錢老師。」

門房老大爺一看到準備下班的學校的物理老師錢臨照,立刻叫住了他。

「錢老師,這裡有您的信,才送來的,剛才上課沒敢打擾您,現在您收一下吧。」

「老吳多謝了。」

錢臨照並不因為自己是知識分子就對門房老吳吆五喝六,他接過信隨手在接收簿上籤了個字。

「西北理工,西北理工!」

錢臨照急切的扯開信封,掏出裡面的信箋當場看了起來。

「太好了,老吳,我要去西北理工了。」

「什麼,錢老師您要走?」

老吳從門房間探出頭來。

「真可惜,這裡的學生可都喜歡上您的課。」

「不,不,我自己學得還不夠,怎麼可能繼續誤人子弟呢?」

錢臨照急匆匆的把信揣進自己的懷裡。

「現在好了,西北理工同意聘用我為物理系助教,這下我就有機會當面向那些德國教授就近請教了。」

什麼助教、什麼教授,這話老吳可聽不懂,但這並不妨礙他目送著錢臨照眉飛色舞的返回學校向校長先生遞交辭呈。

「真可惜,這學校也邪性,怎麼好的老師一個也留不住呢?」

正好一個留著分頭,油頭粉面的老師目不斜視、趾高氣昂的走過老吳身邊,老吳憤憤的衝著小分頭的背影就啐了一口。

「狗眼看人低!」

「西林兄、剛復兄。」

在南京國立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的一間會客室里,所長丁贊林和主要研究員胡剛復正在會客。

「也不知道教育部一年給你們多少經費?五萬塊?」

說話的人舉起一個手掌,丁、胡二人尷尬的搖搖頭。

「五千塊?」

結果還是否定的。

「天哪,這麼重要的研究機構一年經費只有五百塊?」

「宣仲兄,你就不要胡猜了。」

丁安林苦笑一聲。

「事實上除了我們幾個研究員的薪水,教育部和財政部去年一年給咱們的研究經費攏總加起來只有一千二百一十塊一毛三分。」

「西林兄、剛復兄,既然南京這麼不重視你們的工作,要不到我的西北理工來吧?」

西北理工的校長趙元任這才圖窮匕見了。

「別的我不敢打包票,但物理研究所一年的研究經費絕對不會少於十萬元。」

這個數字讓丁、胡二人的眼皮一跳,十萬元,一個高等的師範一年的教育費也未必有這麼多,這不是在做夢吧?「不過這是有條件的。」

這才合理嘛。

「第一、研究成果要首先署名西北理工物理實驗室。」

這是理所當然的事,人家花了大代價,自然是為了揚名嘛。

「第二、國內的物理學教授,你要幫我多挖幾個過去。」

這個也沒有太大的問題,有這麼好的研究環境,估計沒有人會不願意去西北的。

「第三、你們還要帶學生。」

「沒有問題!」

胡剛復急切的站了起來。

「什麼時候可以走?」

「剛復兄不要著急,你家不是在上海嘛?回去把家人都接上,西北可不比南京,兩地分居嫂夫人該怨死我了。」

趙元任開著玩笑。

「我還要去工程研究所找子競兄(周仁)談談。」

西北這是準備徹底撬了南京的牆腳。

「此外還要去廈大和北京,你們要是真急,我給你們留封信,拿著信西北方面會有人招待你們的。」

「科次兄,依我之見,集美學校和廈大的開銷龐大,已非現在的你能夠堅持的了。」

去年美國股市崩盤,連帶著世界市場一片混亂,在來勢兇猛的經濟危機大環境下,陳嘉庚的橡膠園的生意一落千丈。

若不是還有西北之前的訂單,恐怕他一早就支持不下去了,不過到今年,市面並不見轉好,經濟危機愈演愈烈,陳嘉庚於是愈加的窘迫了。

「不如減少逐月匯給集美和廈大的經費,否則我看你是堅持不下去的。」

「你們以為我倒了?」

陳嘉庚搖搖頭。

「我也從窮孩子走到今天的,我吃稀粥佐以花生仁就能過日,何必為我擔心!至於集美學校和廈大的經費,只要我這個人還活著,就絕不減少其中的一分錢。」

「科次兄,好消息!」

眾人正為陳嘉庚的頑固而嘆息不止的時候,一個意想不到的消息傳了過來。

「有一位司馬先生邀您去西北商談一筆大買賣。」

「司馬?」

陳嘉庚眼前一亮,是啊,自己跟西北的合同還沒履行完呢,怎麼又有一單大買賣等著自己了?他接過電報一看,只見上面寫得並不仔細,只是讓自己儘早動身,於是他想了想。

「去幫我定張船。」

民國十九年12月5日,在南京和上海流連了大半個月的張學良終於起身返回東北了。

這一次他將沿津浦路北行至徐州轉道隴海路,然後與戴季良在鄭州會面之後再通過平漢路返回平津,一時間關於西北和東北的聯盟被傳得沸沸揚揚,以至於南京方面對此也深表關切。

「漢卿啊。」

握著張學良的手作依依不捨狀的蔣中正就差沒有抹眼淚了。

「我和美齡真想留你在南京過聖誕呢,可惜華北新定,你也重任在肩,實在是不宜在南京久留啊!」

說了幾句,蔣中正的話鋒一轉。

「你此去鄭州,千萬要當心了。」

看著張學良微微變色的臉,蔣中正挑唆著。

「這幾年我一直在研究戴季良,此人擅於趁火打劫,又擅於躲在眾人背後。你看,當年先是段祺瑞、接下來又是吳佩孚、現在又是閻錫山,漢卿你還年輕,我怕被人利用啊!」

「大哥不說我倒也沒有注意。」

張學良眼珠轉了轉,說到底他也是經過張作霖多年教誨的,絕不是一個蹩腳的挑撥離間就能說服的。

「我這個老把叔什麼都好,就是沒有進取心。」

這話一出讓蔣中正的臉上的肌肉微微一顫。

「我也在琢磨,要是換了我會怎麼做?可是總是想不明白,明明有好多次西北有機會逐鹿中原,可我這位老把叔卻一門心思往西面去。搞不懂啊,真是搞不懂!」

「戴志翔是個絕頂的聰明人。」

蔣中正很快調整了自己臉部的表情。

「坐山觀虎鬥,不,應該說,他喜歡別人替他火中取栗。」

蔣中正的話里透著濃濃的寒氣。

「馮煥章、閻百川就是吃他這個虧啊,現在太原的兵工廠也落到他的手裡,接下來,誰又能猜出下一個倒霉的是誰?前車之鑒,不可不防啊!」

「大哥的好意我心領了。」

張學良自傲的笑了笑,他覺得有手中這幾十萬東北軍在,再加上蔣中正的人馬在一邊虎視眈眈,這種三足鼎立的情況下西北絕對不會冒天下之大不韙而輕舉妄動的。

「不過,老把叔要見我,做晚輩的當然不能失了禮數,到時候見招拆招吧,想拿我東北軍當擋箭牌也不是這麼容易的。」

「據我方在武漢、長沙、南昌等地的情報人員報告。」

由於中原大戰持續時間過久,以至於共產黨武裝蓬勃發展,不但鄂豫皖、湘鄂西、湘贛等地出現了赤色割據區,而且成立了所謂的一三軍團,並隨即發展為方面軍。

「南京策動的對湘贛赤區第一次圍剿已經失敗,前敵總指揮湘軍第18師長張輝瓚下落不明。」

「萬木霜天紅爛漫,天兵怒氣沖霄漢,霧滿龍崗千嶂暗,齊聲喚,前頭捉了張輝瓚。」

戴季良不知道腦海里怎麼會冒出這麼一句來,一時間心神失守,居然沒有聽清楚樂怡接下來的報告。

「冶情啊。」

戴季良無力的閉上眼,自己這算不算逆歷史潮流啊,將來會不會釘上恥辱柱呢?不過,現在已經騎虎難下了,也只好一條道走到黑了。

「你要和粱州省、陝西的保安司令部多聯繫,豫西、川北和鄂西北可都是赤軍喜歡的山地,咱們要防患於未然呢!」

「鈞座,交際處有個想法。」

樂怡小心的看著戴季良的臉色。

「現在我方囤積的鎢礦許多都在赤匪的控制區,赤匪又缺醫少葯,缺少槍彈,而咱們又要拖住南京的手腳,您看是不是可以用咱們繳獲的那些廢槍炮?」

「你自己去和司馬商量吧。」

戴季良揮揮手。

「不過,記得,不要養虎成患,也不要讓南京抓住了馬腳!」

「是!」

樂怡應了一聲,悄悄的退了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