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言情小說 > 思美人 >

第53章 第53話 人頭稅

正文卷

第53章 第53話 人頭稅

得了許氏的許諾,王蓮兒又假意伺奉了一盞茶的功夫,臉上露出疲倦之色來:「婆婆,時辰也不早了,您早些歇息吧。您身子本來就不好,公公不在了,您就是我們唯一的老祖宗,可得好好保重身體。」

王蓮兒就是會說話,將話都說到她心裡去了。許氏點頭答應:「好好好,我都聽你們的。你們也早些回去休息吧。」

僕婦將門關上,李鋒攜著妻子,與老丈人王秀才一道走了。

卻並沒有各自回房休息,而是又走進同一間房。

王蓮兒剛坐下,就急切的問:「范鹽官怎麼說?」

王蓮兒口中的范鹽官,乃是提舉出賣解鹽司的范鹽官,開封府的提舉出賣解鹽司,乃是掌管開封府界諸縣等處運解鹽官賣。李鋒就是在范鹽官手下做事。

李鋒搖頭:「今日派阿添去了,阿添說范家下人告訴他,范鹽官這幾日忙得不可開交,三過家門而不入。」

王蓮兒嗤了一聲:「以前他倒是日日邀你去吃酒咧,如今公公既去,他倒是忙起來了。」

王秀才感嘆了一聲:「人去茶涼,說的就是這個道理。」

尤其是像李家這樣在京都里沒有根基的,更是見盡人間冷暖。

李鋒的臉上露出幾分忿忿:「狗眼看人低。」

王秀才又勸解道:「賢婿倒也不必如此,我們久居京都,早就習慣了。莫說李家,便是世家皆有起起伏伏,遭人白眼的時候。」

李鋒聞言,心情才又好了些。其實他也聽說,王家祖上很是顯赫,可現在不也淪落到日日在女婿家打秋風的地步?不過這些話李鋒是不會說出來的。若是說出來,怕是王蓮兒要將他的臉都撓破。

王蓮兒握了李鋒的手:「郎君莫急,我們與那范鹽官,是同一條船上的人。他要是忘了我們,我們定然不會讓他好過。」

李鋒臉上烏雲驟散:「沒錯。」

王秀才這時朝女兒使了個眼色。

王蓮兒心領神會,與李鋒道:「郎君先回去歇息罷,我與爹爹還有些體己話要說。」

李鋒自然知道王蓮兒要和王秀才說些什麼話,他立即起身走出去。李鋒走後,王蓮兒從袖袋裡取出一張五十貫的銀票,遞給王秀才:「爹爹,從今兒起,您可得節約些用錢。我這公公離世,家中錢財可不如之前那般好拿了。」

王秀才笑眯眯地接過銀票,收進袖袋中:「好女兒,阿爹這在外頭應酬,不都是為了你嗎?咱們王家就得你一個獨生女,阿爹百年之後,還不都是你的?」

最好是。王蓮兒心中如此想,但面上不顯。她爹的性子她還不知道,錢財擺第一,親情都往後。不過看在當初為了讓她順利嫁給李鋒,她爹出了不少力氣的份上,她就不計較了。

眼看都快寅時了,李家的人才精疲力盡的躺下。

穆霆輕輕一點腳,就翻過了東跨院的圍牆。

姚二郎在圍牆下等他。

姚二郎並沒有作聲,而是靜候著少主的吩咐。

穆霆倚著圍牆,慢慢地琢磨著李鋒等人的對話。

他平素只待在軍營,對京都的官職不算了解。但鹽關乎民生,他對鹽官之類的官職還算熟悉。大盛的鹽並不多產,鹽是官府專賣的。鹽商須得到官府買鹽引,才能買鹽,還不能跨區域售賣。

憑方才的對話,他敢肯定,李鋒與那范鹽官,定然有見不得人的交易。

李鋒是李庄的長子,李鋒與范鹽官有糾葛,那李庄,在裡面充當什麼角色?

秦想想起得不算早。起來的時候難得的春光已經照到了窗戶旁。

起來的時候王婆子已經在倒梳洗的水了,見她走進來,王婆子趕緊道:「大娘子,思萍今早醒了一回。」

「哦,那她的高熱可退了?」秦想想問。

「退了,勞煩娘子記掛。」王婆子對秦想想還是感激的。這樣的思萍便是以後傷好了,也是個廢人。大娘子願意養著她,還替她治傷,簡直是傻……啊不,大善人一個。

「那你好好照料她,得空再出來幫忙。」秦想想說。她今天仍舊是只做晚食。一口吃不成個胖子,賺錢的事情得細水長流。

今日秦家食肆的早食是餃耳。餃耳的餡兒是豚肉韭菜,秦想想是主力,紅袖和添香跟著學。紅袖學得快,添香學得慢。秦想想一眼便瞧出了,添香並非是不聰慧,不能幹,她只是排斥。碗筷都是紅袖和王婆子洗得多,添香一直在假裝忙碌,可纖纖玉手是半點油膩都不沾。

秦想想不動聲色,只將包好的餃耳放上蒸籠,只一刻鐘的功夫,香味便飄了出來。

海叔雖然豁了牙,人又老,但挺勤快,一大早就拿了掃把將店裡掃得乾乾淨淨。餃耳香味飄出來時,他正好和馬叔合力將門扇卸下來。

「香,真香!」海叔說。

馬叔眯了眼:「跟著大娘子,有福。」

餃耳蒸好,秦想想讓紅袖先給海叔馬叔二人各裝了一大碗。

海叔和馬叔滿嘴流油地將餃耳快吃完時,門口來了兩個穿青色圓領窄袖長衫、系著黑色腰帶,頭戴黑色紗帽的白面書生模樣的人。

海叔和馬叔都是秦家的老人了,一眼便看出這二人,是官府中的小吏。

其中一個小吏看了一眼海叔,語氣倒是和藹:「秦家食肆的店家何在?」這個小吏肚子微微凸出來。

另一個則道:「你們店廚藝倒是不錯。這餃耳聞著怪香的。」這小吏倒是身材苗條,眉清目秀的模樣。

海叔一時摸不清他們的來意,趕緊抱著碗,站直了道:「官爺請稍等,老朽這就請我們店家出來。」

凸肚子小吏卻擺擺手:「不必了,還是我們進去說罷。」

說著二人便已經進了食肆。

秦想想迎出來,笑意盈盈:「兩位官爺,可用過早食了?」

凸肚子小吏也笑:「店家娘子客氣,我們已經用過了。敢問店家何在?我們有要事與店家相商。」

秦想想道:「妾身便是店家。官爺只管說。」

只管說,但不一定要做。

凸肚子小吏和秀氣小吏互相看了一眼,凸肚子小吏便毫不客氣地在長條桌旁坐下:「我們乃是提舉出賣解鹽司的。這來貴店呢,是送鹽引憑證來。」

秀氣小吏從袖袋中取出一沓憑證,放在長條桌上。秦想想看得清清楚楚,那的確是加蓋了大印的鹽引憑證。

秦想想仍舊笑著:「官爺,小店已經有足夠的鹽了,暫時不需要鹽。」

凸肚子小吏眯了眼,也笑著:「店家娘子剛來水車巷子,這不知曉水車巷子的規矩也是情有可原。我這就給店家娘子解釋一下,水車巷子里所有開店的商賈,都要買鹽引。」

他的手輕輕壓在那沓鹽引憑證上,笑容可掬:「每月三十貫的鹽引,店家娘子都要買。若是店家娘子不得空,我們就辛苦辛苦,親自給店家娘子送過來。」

文中的扁食就是麵粉搓成面片兒,滾水煮熟,撈進濃湯、澆上各式各樣的碼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