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8章 對手是少年派

正文卷

第788章 對手是少年派

世紀城,福克斯大廈。

掛著《PI》銘牌的辦公室內,導演李安放下了手裡的《好萊塢報道》,說道:「媒體都在為《逃離德黑蘭》造勢。」

製片人吉爾-內特接話道:「這片子口碑好,符合主流需求,再適當運作,不容小視。」

他提醒道:「影片製片人雖然掛的是格拉漢姆-金和露易絲-梅爾的名字,但據我所知,真正主導這一項目的人,是馬丁-戴維斯。」

聽到這名字,李安想到了當年的《斷背山》,就是因為馬丁追著希斯-萊傑片場差點撞到他與安妮斯頓不放,導致《斷背山》丟了一個最佳男主角提名。

甚至,他覺得《斷背山》在最佳電影上面輸給《撞車》,跟這件事有直接關係。

吉爾-內特說道:「馬丁-戴維斯是運作奧斯卡的好手,我們的《少年派》,目標也是這屆奧斯卡,首要衝擊獎項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主要競爭對手就是這部《逃離德黑蘭》。」

這一次又與馬丁-戴維斯的影片撞上,李安不可能迴避:「他們有優勢,必然也有弱點,不可能百分之百拿獎。」

吉爾-內特贊同:「這片子政治意味太過濃厚,將一段本來較為平淡的營救,誇張成傳奇,這樣確實增加了影片的吸引力和商業屬性,但也讓影片的內容遠遠脫離事實,這在頒獎季會成為致命傷。」

李安之前兩次衝擊奧斯卡全部有所斬獲,明白吉爾-內特的意思:「當年韋恩斯坦對付《拯救大兵瑞恩》,關鍵就在於找二戰老兵證明影片內容失實。」

兩人找來各自的親信助手,讓他們去做這些前期工作。

露易絲將可能的競爭對手貼在了白板上面。

格拉漢姆補充道:「我看了《林肯》的試映,角色沒有問題。」

商業成績出眾,暫時可以放在一邊,頒獎季已然開始,他們要重點討論沖獎。

影片毫無疑問的取得了商業上的巨大成功。

憑藉良好的觀眾口碑和專業口碑,《逃離德黑蘭》的票房走勢非常穩健。

迪士尼製片廠,劇組工作室里。

馬丁早有逼數,說道:「《逃離德黑蘭》的首要目標是最佳導演和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上面,我只要一個提名。」

吉爾-內特說道:「找人打探一下他們的具體地址,需要的時候,我們隨時可以接觸。「

他很清楚公關對於沖獎的重要性,完全贊同吉爾-內特的意見。

馬丁、大衛-芬奇、露易絲-梅爾和格拉漢姆-金四個人匯聚一堂。

露易絲拿起金屬棒,指了指《林肯》的海報,說道:「從四月份開始,丹尼爾-戴-劉易斯就從英國搬來了洛杉磯居住,到現在的半年多時間裡,一直混跡在評委團體當中,本身他就是學院最喜歡的那種演員,幾乎不接拍商業電影,公關開始的比任何人都早,優勢非常明顯。」

現在已經快11月份了,寬泛意義上的北美電影頒獎季,從九月份就拉開了序幕,奧斯卡近在咫尺,肯定要儘快行動。

「確實如此。」吉爾-內特想了一下,說道:「我們先做好準備,看看具體情況。」

算上之前四個工作日的收穫,北美票房累計9213萬美元。

影片在北美渡過了第二個周末,雖然周末票房榜冠軍被《颶風營救2》搶走,但《逃離德黑蘭》的次周末票房只下降了不到四成,報收2789萬美元。

…………

格拉漢姆-金說道:「雖然很多影片尚未上映,但大多舉行了試映,根據收集到的相關信息,基本能確定這些將是我們在頒獎季面對的主要競爭對手。」

李安提醒一句:「前幾天看《逃離德黑蘭》的首映報道,我記得當年經歷過的很多人,都參加了首映式。」

突破1億也就兩三天的事。

李安的前兩次奧斯卡獲獎,公關也是關鍵上一次拿到最佳導演,陪評委吃飯吃到雞肉進入嘴裡都一股子塑料味。

大衛-芬奇的目光仍然落在《林肯》上面,說道:「斯皮爾伯格和他的這部影片我們要注意。」

露易絲和格拉漢姆也有類似的想法,斯皮爾伯格想再拿一次最佳導演也不是新聞,從《慕尼黑》到《戰馬》,接連數次嘗試。

但奇怪的是,投入的資源不算多。

這部《林肯》題材特殊,標準的奧斯卡沖獎命題電影。

馬丁卻從露易絲手裡拿過金屬棒,指在了《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海報上面,說道:「我覺得,應該重視這一部影片。」

格拉漢姆問道:「李安?」

大衛-芬奇琢磨起來。

露易絲站在馬丁旁邊:「說說看。」

「斯皮爾伯格已經拿到了兩個最佳導演小金人,想要再拿一次難度特別大。」馬丁專門提及一件事:「最近幾年,斯皮爾伯格的電影招致很多非議,過度煽情加模板化製作模式,導致他的作品在圈內評價一般。」

他想了想:「我跟他聊過幾次,斯皮爾伯格兩個最佳導演小金人在手,他本人並不像外界看到的那樣急迫,屬於再拿一次最好,拿不到也無所謂,這樣夢工廠會投入多少資源用於沖獎,很難說。」

格拉漢姆直接說道:「有時間我找斯皮爾伯格聊聊。」

大衛-芬奇問道:「我記得李安拿過一次最佳導演了?」

「《斷背山》。」露易絲想起一件事:「有些人認為,《斷背山》在最佳影片上輸給《撞車》,與馬丁追著希斯-萊傑不放有關係。」

馬丁聳聳肩:「這跟我有什麼關係?那傢伙磕多了,在片場差一點就把我撞飛,我還不能討個公道?」

幾個人都笑了起來當年的事他們還有印象。

馬丁正兒八經說道:「不要小看李安,一部《斷背山》,讓他在圈內某些特殊群體中,好感度飆升,很容易拉到票,圈內的情況你們都知道,特殊人群數量不少。」

露易絲接話道:「圈內很多人將《斷背山》拿下奧斯卡最佳導演,視為彩虹旗在好萊塢飄揚的轉折點,這些人對於李安有一份特殊的認可。」

馬丁又說道:「李安先後憑藉《卧虎藏龍》和《斷背山》,拿下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導演兩大獎項,這說明什麼?他對奧斯卡沖獎不但不是門外漢,還非常熟悉,深諳其中的規則,不容小覷。」

格拉漢姆仔細回想,說道:「李安前兩次沖獎均有收穫,這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大衛-芬奇也重視起來,問道:「《少年派的奇幻漂流》上映了嗎?」

「還沒有。」露易絲說道:「前段時間舉行過試映,發行商應該是環球影業。」

馬丁問格拉漢姆:「有沒有去看試映?」

格拉漢姆搖頭,同時拿起手機打了個電話,說了一段時間才掛斷,說道:「評論界的一個朋友,他參加了那部影片的試映,說是一部視覺奇觀,還夾雜著李安式的東西方結合的哲學之類的。」

他最後強調道:「我那位朋友問過同去的幾名評論人和專欄作者,都認為影片拍的相當不錯,質量還在《斷背山》之上。」

馬丁再次說道:「多關注一下這部影片和李安方面的消息。」

露易絲點頭:「我會的。」

格拉漢姆又說道:「如果影片再次試映,我想辦法弄幾張邀請函,到時過去看看。」

大衛-芬奇全程旁觀了去年奧斯卡的爭奪,雖然對內里情況不是特別了解,但也知道獲獎不止看自身,對手如何同樣重要,說道:「記得通知我。」

馬丁手裡的金屬棒再次指了指李安的海報:「抓緊收集相關的資料,等我們了解的更為詳細,再做針對性的布置。」

這場四人小會基本上統一了看法,本屆奧斯卡沖獎的主要競爭對手,確定為斯皮爾伯格的《林肯》,以及李安的《少年派的奇幻漂流》。

會議開完,馬丁跟著露易絲一起去了太平洋影業。

兩人要商議後續幾部影片的推進事宜。

太平洋影業一直與華納兄弟維持著合作,《黑暗騎士崛起》中也有露易絲的投資。

馬丁想要推動小丑的獨立電影,露易絲全力支持,也會通過她的渠道,向DC影業那邊施加壓力。

另外,露易絲還在推動《分裂》的劇本。

喬納森與比利-米利根見面詳談幾次之後,又去比利的老家和當年收容治療他的精神疾病中心實地採風,收集到了很多外人對於比利的看法與資料。

回到洛杉磯,喬納森閉門不出,開始改編劇本。

這位擅長創作精神不穩定的人物與劇情的天才編劇,為自己規划了十個月的創作時間。

後面兩天,凱莉-格雷從亞特蘭大來到了洛杉磯。

伊麗莎白陪著莉莉去參加藝術展,去了邁阿密那邊,馬丁在謝爾曼奧克斯露易絲的家裡留宿了兩晚。

三人彷彿回到了五六年前,腦袋裡沒有別的想法,只是盡情享受最原始的歡樂。

饒是馬丁戰鬥力驚人仍然被兩個浪貨折騰的不輕。

進入11月份,馬丁暫時放下手頭的工作,集中精力投入到了《愛樂之城》的拍攝當中。

這是他第一次嘗試歌舞類型片,有種非常新奇的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