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5章 變身

正文卷

吳念祖帶著老婆和老道士再往裡面走去,便已經可以看到布下了陣法,正在進行獻祭儀式的秦始皇等人。

這個陣法,會通過特效做出來一個兩儀大陣的效果,秦始皇站在陽儀,而玉漱公主,則是位於陰儀。而且到時候還要通過特效,製作出此時玉漱公主身上的能量正在被抽取,一絲絲都在往秦始皇江文身上所匯聚。

在大陣的旁邊,則是站著一位仙風道骨的老法師,就是秦始皇麾下的道士,正在主持著陣法的運行。

大陣中的秦始皇和玉漱公主也都能看到闖過來的吳念祖等人,江文只是淡漠地瞥了一眼吳念祖,而玉漱公主看到吳念祖後,則是不由又是欣喜又是擔憂。她深知始皇帝有多強大,怕吳念祖有性命之危。

吳念祖在遠遠地看到了高台上的情景之後,也是不由大喊了一聲玉漱,就想要衝上去營救她。

但是就在這時,吳念祖的前行步伐卻是被攔住了,只見一位身形魁梧,披著鎧甲的大將擋在了吳念祖面前,赫然正是留著大鬍子的于榮光。

于榮光經過了幾個月鍛煉,身形也又恢複了健碩,同時身上的鎧甲也增加了他威武的氣質,再配上這大鬍子,更顯得成熟兇悍,一看就不好惹。

于榮光手持一把大劍,其實一開始本來想給他的武器設定成刀的,這樣的話每個人的武器就能夠完全不同,區分開來,不過後來老謀子還是投了反對票。

老謀子拍戲一般都是比較考究的,秦朝的大將基本是沒有人用刀的,都是執劍之士。而到了漢朝以後,刀才開始大規模地登陸戰場。這一點是因為和當時的冶煉技術有關,刀消耗的金屬比劍更多,因此到了漢朝冶煉技術提升之後,刀才開始大規模出現。因此這裡就給於榮光的武器設定成了一把重劍。

于榮光的氣場也是很強大,一出場就能給人一種高手的氣勢。而他看著吳念祖,口中喃喃道:「轉世之身么?」

顯然,這裡就是他認出了吳念祖,或者說兩人在2000年前就是老相識了!

吳念祖看到了于榮光之後,頓時腦海里浮現了一段回憶,前世的時候,自己就是被此人梟首的!

吳念祖想到前世的事情後,就不由面色凝重起來,顯然也是知道面前的人不好對付。

不過這一下自然就是新仇舊恨加在了一起,吳念祖也不能再墨跡,玉漱公主還等著他來救呢,便衝上去和于榮光又打到了一起。

但是于榮光比前面的張晉和巴特爾更強大,不僅身手敏捷,武術高超,同時也是力大無比,對於衝過來的吳念祖露出淡淡的嘲諷笑容,然後輕輕鬆鬆就揮舞著大劍擋住了吳念祖的進攻,沒幾下便把吳念祖給一腳踢飛出去。

這場吳念祖和于榮光的打戲,應該說是全片中最精彩的一部分對打了,畢竟江文那邊的身手不行,就算是進組跟著練了幾個月,也只是門外漢水平,因此于榮光這裡就要承接著和吳念祖對打的重頭任務。

在把吳念祖踢飛後,于榮光還露出一個失望的表情:「你的轉世之身可比以前差遠了,以前的你還能給我帶來一些麻煩,現在這種水平可不是我的一合之敵!」

這裡的于榮光設定就是如此,一邊打一邊說話裝逼,凸顯自己的強大,當然他本來就很強。

吳念祖聽完後,又站起來朝著于榮光衝去,而這次兩人乒乒乓乓碰撞了幾下之後,于榮光更是一劍橫掃將吳念祖擊飛,連他手中的武器都給磕飛掉了。

顯然,于榮光的武力值很高,他再次裝逼地嘲諷道:「放棄吧,我能殺你一次,就能殺你第二次。你是打不過我的!」

想讓吳念祖放棄,顯然不可能,畢竟祭壇上的老情人玉漱公主還等著他去解救呢!

但是這裡能看出吳念祖打不過眼前攔路的于榮光,甚至可能有性命之危。

實力不夠怎麼辦?

這時候就有很經典的套路了,要麼爆種,小宇宙爆發,要麼就得靠場外支援。

這裡吳念祖的場外支援就來了,在老道士的傳授之下,伊芙琳念動咒語,施展道術,類似於大祝福術,以愛提升了吳念祖的力量。別問愛為什麼能提升力量,電影里都是這麼演的!

收到了自家老婆愛的祝福,吳念祖三維屬性皆大幅提高,實力增強很多。同時,老道士在這時候還取出了一把寶劍扔給他,一看這賣相就不俗,到時候特效給加上後,一眼就能讓觀眾看出來是一把神兵利器。

有了老婆愛的祝福,又有了神兵在手,吳念祖衝上去再次和于榮光大戰到一起,這次明顯不同於剛才,他壓著于榮光打,打得他節節敗退,招架不住,口吐鮮血,頭髮散亂。

于榮光也是怒了,加大攻勢,但是可惜他不是主角,就算爆種也沒用,反而有種急了亂了方寸之感,最終一番大戰後,被吳念祖給幹掉。

在接連闖過了這三關之後,吳念祖終於帶著團隊來到了這獻祭的大陣之前。此時大陣之中只有三個人,在陰陽兩儀的秦始皇和玉漱公主,以及主持大陣的一位反派法師。

反派法師看了他們一眼,並沒有搭理,依舊主持著陣法的運轉。

吳念祖等人想要闖入大陣也沒那麼容易,被大陣外的一層光圈所阻,這時候就是一路跟隨的隱世門派老道士出場的時候了,施展道術將這個大陣打開了一個缺口,讓吳念祖得以進去。這大陣和道術自然還是需要特效製作,無需多說。

吳念祖衝到了大陣裡面後,立馬看向了玉漱公主,只見此刻她已經有些虛弱了,面色蒼白,但是見到吳念祖過來之後,還是露出了關心和擔憂的神色。

高園園還對吳念祖喊著讓他不要再管自己,帶著老婆遠走高飛就行了,言下之意是你們鬥不過強大的始皇帝的。

吳念祖自然不會願意了,然後轉身又朝著秦始皇江文看去,這也是吳念祖第一次直面秦始皇。

江文的秦始皇展現出一股威武霸道的氣質,他腰間懸掛著一把寶劍,手中持著傳國玉璽。

江文此時也是凝視著吳念祖,口中冷哼一聲,淡淡說了一句:「罪臣!」

隨後通過傳國玉璽的感應,秦始皇知道外面他的兵馬俑大軍正在和聯合部隊戰成一團,受著不斷的炮火打擊。

秦始皇抽出了腰間的寶劍,將其插入地上維持陣法。說到秦始皇的這把寶劍,那也是非常出名,名曰轆轤劍或者軲轆劍。

唐朝詩人皇甫曾《贈老將》中,這般評價秦王劍:「轆轤劍折虯髯白,轉戰功多獨不侯」

「青絲系馬尾,黃金絡馬頭。腰中轆轤劍,可值千萬餘」,詩中所說的「轆轤劍」,指的便是秦始皇的佩劍,也稱為秦王劍。這把劍可不簡單,當年荊軻刺秦,荊軻就是被秦始皇用這把劍給斬殺,因此,這把劍也被稱為「背手劍」,當年白起被秦昭襄王賜劍自刎,用的也是這把劍,因此,這把劍也被稱為「宇宙鋒」,秦始皇駕崩之前,將這把劍交代給了大臣匡洪,趙高篡權,指鹿為馬,最終被匡洪用秦王劍斬殺,這便是「劍斬趙高」的典故。

這時候,秦始皇因為看到了外面的場景,便也不想要再麻煩,對著他手下的法師道:「維持法陣,待我掃平亂臣賊子!」

隨後只見他腳一蹬地衝天而起,搖身一變,身形膨脹,頭似牛,角似鹿,眼似蝦,耳似象,項似蛇,腹似蛇,鱗似魚,爪似鳳,掌似虎,體長足有數十上百米,渾身還長滿堅硬如鐵的鱗片。

然後只見這東方巨龍一下就飛到了外面的戰場上,天空中電閃雷鳴,異象大作,巨龍騰雲駕霧,口吐能量波,然後冰火雷電交加落到了聯合軍隊處,將這軍隊轟的七零八散,一下就垮掉了。

隨後巨龍一個擺尾,朝著吳念祖看來,這一對視就讓吳念祖心中狠狠揪了一下,知道下一刻對方的目標就是自己。

吳念祖的心提了起來,但是他知道自己不能逃跑,必須迎面幹上去。不過他對於秦始皇能夠變身這點也是早有準備的。只見吳念祖從懷中取出一枚彈藥吞下,然後對著隨他而來的老道士大喊道:「還請道長助我!」

老道士也是念動咒語,然後對著吳念祖施展道術打在了吳念祖的身上,在道術和金丹的雙重作用之下,只見吳念祖的身軀也開始原地膨脹變形,由人朝著獸變去!

對於這裡吳念祖要變成什麼怪獸和秦始皇一戰,之前劇組方面討論了不短的時間。因為龍在華夏古代神話中,就已經是很強大的生物了。

當然,也並非沒有能夠和龍對抗的物種,就比如經常說的龍虎鬥,還有龍鳳斗,龍蛟斗之類的,其他如什麼金鵬大翅鳥,甚至像斯蒂芬這個老外乾脆就提出了大猩猩,金剛么,在國外還是相當有名的!

不過大猩猩這個方案肯定是會被否決掉的,既然拍的是華夏文化,怎麼可能會用這玩意兒?那當然還是得在華夏神話中去找了!

其實在華夏老百姓最普遍的認知中,能和龍打的那還是老虎,畢竟虎是百獸之王,龍虎爭霸這個說法也是在民間流傳甚廣,被普遍接受。但是有一點就在於,老虎這個物種是現實中真實存在的,它對觀眾來說真的沒有啥神秘感,就算用特效製作出一隻百米長的大老虎,那又能怎麼樣?

觀眾想看的就是一個新奇感,不管是東方觀眾看到特效龍的興奮,還是西方觀眾看到龍產生的神秘和新鮮,都是老虎不能媲美的。

不過好在,華夏神話傳說中的生物挺多的,比如上古四凶獸的說法,混沌、檮杌、饕餮和窮奇並稱為「四大凶獸」。

這四凶獸中,混沌形象如同巨大的狗,這肯定不行,巨大的狗有啥意思?

饕餮是人頭羊身並且腋下長眼睛,外加虎齒人爪,這形象真要做出來,其實是很毀眼睛的,一點都不帥,和龍完全沒法比。

檮杌是人頭虎腿並長有野豬獠牙,這也是非常怪異的一個形象,吳念祖這個主角總不能變成這樣摸樣吧?

而最後的窮奇,相對來說就正常了很多,按照《山海經》:窮奇狀如虎,有翼。也就是外貌像老虎,大小如同牛般,長有一雙翅膀。

因此,劇組在商量了一番之後,吳念祖的變身乾脆就往窮奇上去靠,以老虎為藍本,再加上一對大翅膀,同時還要再進行加工一下,讓其儘可能變得霸氣,能夠和龍媲美。這樣的話既能符合華夏這邊龍虎爭霸的說法,同時也能滿足觀眾的視覺效果。

吳念祖原地變身後,只見其形如虎,腰背間生出一對巨大的羽翼,翅膀上布滿了一看就堅硬的羽毛,閃耀著耀眼的光澤,同時四爪寬大健碩,肩部和四肢都如同機甲一般,有著一塊塊的堅硬鱗片保護著,口中也是如同劍齒虎一般生出利齒獠牙。在他變身的時候,周身還不斷生出電花火光,閃耀著光芒,看著很是炫酷。

在變身完成後,吳念祖一聲虎嘯威震天地間,兇狠的目光盯著江文變身的巨龍,張開翅膀衝天而起,迎著空中的巨龍而去,一場龍爭虎鬥就此展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