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天之驕子

正文卷

第322章 天之驕子

「是啊,我有興趣……興盛資本也有興趣。」

面對韓易拋來的問題,約書亞-庫什納眼神閃爍兩下,看得出有思慮與猶疑。但片刻之後,他最終還是給出了一個誠實的答案。

約書亞的興盛資本,哪怕再過七年,也只能算是華爾街的輕量級選手。在風險投資領域,最有價值的顧問,都是經驗豐富,見證過多個繁榮和蕭條周期的專業人士,而興盛資本擁有的,則是一個不斷擴充的,由二十多歲的新近畢業生組成的年輕團隊。

另一方面,約書亞背後那個著名的家族,既是保護他在華爾街不被群狼分食的火把,也是阻止他成為頭狼的絆腳石。他的哥哥賈里德於2009年迎娶了現任共和黨總統候選人的大女兒,並積极參与到了岳父的競選工作當中,包括美聯社和在內的不少新聞媒體都認為,賈里德-庫什納,才是坐鎮第五大道721號的競選經理,而不是擺在明面上的凱莉安-康威。

進入二十一世紀,美國的政治兩極分化亂象愈演愈烈。國會山的政客,以及他們的競選團隊,從1970年代開始逐漸總結出一套規律:沒有人喜歡模糊立場的溫和派,候選人必須持有鮮明而強烈的立場,才能吸引到選票。聯合公民訴聯邦選舉委員會案後,超級政治行動委員會全面合法化,富豪、企業、工會和其他影響力團體,通過無上限的捐贈資金,將兩個政黨的政策平台進一步推向意識形態極端。

更重要的是,作為一個不折不扣的移民國家,美國各個社群在意識形態上的差異是天然形成且根深蒂固的,每個族裔都有各自的文化傳統、政策訴求和投票偏好,若沒有一個積極的融合進程,那麼長此以往,必然會形成政治立場的極化。再加上聯邦境內所有的有線新聞台都是由私人資本持有的營利性企業,出於牟利的天性,這些電視台必然會選擇能讓它們吸引最多觀眾,並讓這些觀眾沉澱下來,成為收視基本盤的播報方式——製作帶情緒性、故事性、嘲諷性和戲劇性的「新聞劇本」,而不是傳統意義上不偏不倚的中立報道。

看看有線新聞台的收視率排行就知道了,最右傾的福克斯新聞台收視率最高,最左傾的MSNBC緊隨其後,而骨子裡中間偏左,表面上非要擺出客觀態度的敬陪末座。

為了保住廣告主,為了生存,各家新聞台展開了向地獄衝刺的惡性競爭。新聞越來越離譜,評論越來越偏激,嘉賓越來越像政治恐怖分子。所以,自然而然地,以立場大於事實的有線新聞台為主力,個人博客、政論類Podcast和靠點擊率吃飯的在線新聞平台做幫手,2010年代的美國,從意識形態上來說,已經分裂成了兩個社會、兩個國家。

回過頭來看,在這樣的時代大背景下,賈里德-庫什納的岳父自共和黨一眾建制派中脫穎而出,簡直可以說是命中注定的事情。美墨邊境隔離牆、中東國家旅行禁令,還有那句向里根致敬的負載口號「Make America Great Again」,每個都能讓他的支持者變得愈發狂熱,也讓他的反對者態度更加消極。

對於約書亞-庫什納來說,非常不幸的是,他的資產管理公司涉足的業務領域裡,MAGA的反對者,遠遠多於支持者。

從2015年6月開始,一直到今年——特別是今年下半年——約書亞發現,他彷彿陷進了一潭自己壓根就沒有涉足過的泥沼里,寸步難行。跟創業者會面的時候,他不僅需要打消對方心中對興盛資本規模的疑慮,還要竭力向這些人證明他跟家族的政治活動毫無瓜葛。

要知道,在這之前,約書亞-庫什納的身上本來就掛著許多標籤。高大帥氣的華爾街花瓶,不學無術的上東區繼承者,跟內衣模特廝混在一起的花花公子……不管他在多少人面前摘下過這些標籤,每次走進一間新的會議室,它們又會神奇地再次出現,牢牢粘連在他身上。

2010年進入這個行業,見過熱臉,也貼過冷屁股的約書亞-庫什納,總結出了屬於自己的一套處事方法。就像他自己所說的那樣,「當你意識到那些你認為是朋友的人其實並不是你的朋友。那麼,試圖給他們留下深刻印象還有什麼意義呢?」

有需要直接提,有訴求當面說,約書亞發現,這種鍥而不捨的真誠,比那種虛與委蛇的客套更讓他受益。具體原理如何,他自己也不清楚。或許是因為他父親查爾斯-庫什納曾因為捲入政治鬥爭,被時任新澤西州地區檢察官克里斯-克里斯蒂送到大獄裡去蹲過14個月,讓所有庫什納家族成員的身上都背負了非法競選捐款、偷稅漏稅和干擾證人的罪名,讓外人很難認真對待從他們口中說出的漂亮話。亦或是因為含著金湯匙出生的他,三十年以來都在這個國家最私密最尊榮的場所工作、學習、生活。華爾街、哈佛大學、上東區,人們——包括就在這些地方居住的人們——對他的刻板印象,就是目中無人、高高在上,滿嘴冠冕堂皇的道德,沒有一句切題的真話。

不管以上兩條原因,哪一條發揮的效用最大,不繞圈子,誠實以待,確實是約書亞-庫什納獲得合作方信賴的最佳方式,沒有之一。

「明白,喬什。」韓易微微頷首,沉吟片刻,「那麼,伱的興趣從何而來呢?我對此很好奇。」

「我很想說是我對音樂產業的深刻理解,讓我成為了世界上第一個發現瀚音樂商業潛力的投資人,但你我都知道,這不是真的。」喬什-庫什納把掌心覆在坐到他身邊的卡莉-克勞斯手背上,「第一次看到瀚音樂這個名字,還是在綜藝雜誌的網站上,不過是另一篇報道……Snoop Dogg出任你們旗下那家嘻哈廠牌的報道。」

「神殿廠牌。」

「是的,神殿廠牌。」

過去一年裡,韓易為瀚音樂完成的收購案不在少數,動輒上千萬美金,花錢如流水。但是真正能夠吸引到主流圈層關注的,還是請狗爺當CEO這種有梗有噱頭的舉動。

《瀚音樂注資1800萬美元,與獨立歌手霍爾希共同成立合夥企業》,跟《Snoop Dogg職業生涯新起點,三百萬美元年薪出任嘻哈廠牌CEO》。這兩篇新聞,換你選,你會點哪個進去看?

「剛看到這篇文章的時候,我還沒有特別留意。後來,《Cold Water》在公告牌上面……我記得是連續三周拿到冠軍,對吧?」

「沒錯。」

「這真是一項了不起的成就,在我的印象里,好像還沒有哪個獨立於三大音樂集團之外的唱片公司,能夠完成這一壯舉。」

「阿黛爾的《Rolling in the Deep》和《Someone Like You》都算吧。」韓易想了想,回答道。

「哥倫比亞唱片幫他們在美國做的渠道發行,所以不能完全說是獨立於三大之外。」

「嗯……Macklemore,《Thrift Shop》和《''t Hold Us》。」

「也是華納音樂集團的ADA幫他弄的渠道。」

「你還說你對音樂產業不了解,喬什。」韓易調侃道,「明明是個專家。」

「這些都是我之後惡補的知識,因為我真的……非常欣賞你從零開始搭建起來的這個音樂王國。」約書亞與卡莉含笑對視一眼,接著說道,「《Cold Water》奪冠之後,我便開始研究瀚音樂,發現你完成了一系列精妙的布局,先是投資聯合藝人經紀公司,把變現渠道打通,隨即入股了幾家音樂管理公司,捋順了上游的藝人通路。然後是一系列的高管挖角,加上音樂製作團隊的搭建,讓公司有了內部造血的能力……不過,你最讓我佩服的還不是這些。你最讓我佩服的,是你居然能在這麼短的時間裡,在保持獨立姿態的前提下,跟三大音樂集團展開密切合作。」

「你說Interscope嗎?」

「Interscope,但不止是Interscope。」

約書亞-庫什納對韓易的調查不可謂不詳盡,順藤摸瓜,他甚至搜索到了南加州大學約文與楊學院剛剛設立的一個獎學金項目——創新者賦能基金。總額度1000萬美元,由慷慨的校友韓氏夫婦捐贈。

當然了,約書亞-庫什納並不認為這個所謂的韓氏夫婦就是韓易本人,根據他的推測,「Mr.& Mrs.Han」應該是面前這位華裔富豪的父母,曾經也在南加大求學。在韓易以Legacy Student的身份進入母校之後,他們大手一揮,開出千萬美元支票,為兒子未來在音樂工業內的職業生涯鋪路。

約書亞很熟悉這種套路。

1998年,他的哥哥賈里德被哈佛錄取之前,父親查爾斯也開了一張兩百五十萬美元的支票寄給學校。

因此,當約書亞在約文與楊學院的官方網站上,看到吉米-約文與安德烈-楊聯署的感謝信時,他對韓易以及瀚音樂的興趣,一下子變得無比濃厚。

這不是一個臆想靠「勤勉」和「奮鬥」在壟斷行業里獲得成功的愣頭青,而是一個家庭背景深不可測,每一步都有貴人為他保駕護航的天之驕子。

就像約書亞自己一樣。

他對自己有非常清醒的認知,雖然成績優異,但是如果沒有父親的七位數捐贈,進入哈佛的希望依然渺茫。雖然能力出眾,但是絕對沒有出眾到剛畢業就能從喬爾-阿特勒和他的通用催化風險投資公司那裡,拿到五百萬美元作為起步資金的程度。

這個世界就是如此不公平,絕大多數年少成名的商業精英,背後都站著一個高山般穩固的家族。

而約書亞最喜歡結交的,就是這類人造的奇才。

家境優越,說明他們不會為了蠅頭小利鋌而走險,做出違背商業道德的齷齪之事。背景強大,說明他們的發展之路必定要比普通人順暢得多。

有哪個風險投資經理,會不喜歡這種安全係數高、發展速度快的初創企業呢?

瀚音樂近期加諸於身的一系列光環,也都逐一證實了約書亞的猜測。

「舞台上這位才華橫溢的姑娘,麥迪遜-比爾的新單曲《Bad Things》,是Interscope的重點項目。霍爾希的《Closer》,跟索尼合作,也許會成為今年最熱門的音樂。再看看Mad City的陣容……I mean,bro。」約書亞攤開手,輕聲笑了起來,「尋常樂迷也許不會在意這些,但是做生意的人應該都看得分明。如果沒有你在幕後織造的這些關係網路,怎麼可能請得到坎耶-維斯特、Dr.Dre、阿姆、Snoop Dogg和賈斯汀-比伯,這些自己就能把體育場售罄的巨星一齊加盟?」

「所以說,真正吸引我的,不是瀚音樂的成功,而是你的頭腦,易。從你所展現出的洞察力,對局勢把控的清晰程度,還有商業布局的全面性和準確性上來看,我相信,不光是音樂行業,你在你想要涉足的任何行業里,都能闖出一片天地。」

約書亞-庫什納神情和語調都顯得無比誠懇。他說的顯然是心底的真實想法,但卻不是全部的真實想法。畢竟還有一個重要的原因,約書亞沒有直接講出來。

那就是頭腦之外,韓易展現出的另一項卓越能力。

財力。

職業生涯起手的第一招,就是1.9億美元收購世界第三大演藝經濟公司40%以上的股權。

這種玩法,哪怕是從小就在塔尖圈層里浸淫的約書亞也聞所未聞。

不說資金盤總共才13億美元的興盛資本了,哪怕是他的父親,今年想要在澤西市搞一個2.5億美金的豪華地產項目,都得先找CIT集團借1.4億美元的抵押貸款,又從中國申請EB-5投資移民簽證的富人那裡募集5000萬美元,最後再從家族的現金賬戶里划出3000萬美元,才湊夠灣街65號所需的全部資金。

因此,與其說約書亞-庫什納對他不熟悉的唱片行業感興趣,不如說他是對韓易這個幕後實控人感興趣。不管釋不釋放份額,釋放多少份額,只要能跟這個華裔富豪搭上線,讓他對跟自己合作產生興趣,那麼興盛資本也許就有機會在明年超額完成募資目標。

約書亞不知道對方的家族究竟發源於何處,是廣袤神秘的大陸,高樓林立的港島還是位於馬六甲要衝的星城,但他能肯定的是,選擇來美國闖蕩的韓易,必然需要一些有權有勢、有根有基的合作夥伴。

合作夥伴不能太少,至少每個領域得有一個,雞蛋才不會在同一個籃子里被打碎。

合作夥伴也不能太大,避免在發展初期因為實力對比懸殊而被強人拿捏。

在約書亞看來,興盛資本目前的體量,正好適合與韓易一起並肩作戰,共同成長。

他很篤定,韓易的野心,絕不會只在音樂行業內展現。

「我可不敢說自己有什麼頭腦,喬什。」韓易抿了一口可樂,不置可否地笑笑,「只不過正好遇到了一些不錯的項目,正好有人願意帶著我一起玩而已……不聰明,也不機警,純粹靠運氣。」

「我必須得說……至少有一個人不會同意你對自己的看法,易。」

此時,卡莉適時加入了談話,以情商見長的她,知道什麼時候該裝作玩手機神遊物外,什麼時候該站出來調整節奏。

「誰?」

「芭比。」

卡莉朝卡座區的邊緣揚揚下巴。

「她對你可是讚譽有加。」

「的確如此。」約書亞順著女友的話往下講,「上個星期我們一起吃飯的時候,整整兩個小時,她就沒聊過別的話題,一直在跟我們說你有多厲害,有多了不起。」

「噢,是嗎?芭比總是對我那麼……友善……」

韓易心頭猛地一跳,但表情卻依然維持著鎮定。

他下意識地抬起眼,朝芭芭拉-帕文所在的方向看去,卻發現本來正與瑪格特-羅比愉快交談的,姿態各異的三個姑娘,都不約而同地在偷瞄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