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寫故事的人(中)

正文卷

第264章 寫故事的人(中)

「他還跟著呢?」

「還跟著。」

韓易向後看了一眼,費亞穆-德爾維希正在他的斜後方,不遠不近地吊著。於是,他將手機屏幕往阿爾巴尼亞保鏢那側偏去,好讓芭芭拉看見。

「嗨,費亞穆!」

「他聽不見你說話。」

韓易敲了敲佩戴齊整的耳機,笑道。

「有什麼關係?你看,他能看見。」

注意力時刻放在僱主身上的費亞穆,第一時間發現了屏幕里那個跟他招手的熟悉面孔。大個子露出和善的笑容,同芭芭拉點頭示意。

「在尼斯逛街,其實有沒有安保都差不多……不要深夜一個人到火車站周圍去閑逛就行,別的地方都很安全。」

躺在沙發上有一口沒一口地拿即食胡蘿蔔片當零食吃的芭芭拉-帕文,悠閑得就像是在看一檔實時直播的旅行綜藝。她揚揚下巴,說道:

「你看從伱身邊走過去的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遊客,沒有本地人會在下午這麼熱的時候在碼頭邊閑逛。而且就算是本地人也不危險,住在這裡的一半在養老,一半開餐館旅店,錢多得撿都撿不過來……事實上,除了那種小村鎮之外,大城市裡我覺得最安全的就是尼斯了。」

「我能看得出來。」韓易與從自己身邊經過的一對老夫婦相互微笑頷首,光看他們身上寬大的Old Navy汗衫,就知道這是兩位來自美國,大概率在蒙大拿或者南達科他某個偏遠鎮子享受退休生活的夕陽紅遊客。

「但這是他的工作……我不好拒絕。」

事實上,韓易只說了半句實話。

前半句。

法國的糟糕治安,跟美國的槍支泛濫一樣,已經是舉世皆知的事實。機場安檢員開箱零元購、高鐵上丟行李、鐵塔下被摸包,甚至是從奢侈品店拿著白色紙袋出來直接被飛車黨一把奪走,這類報道已經成為了各大媒體提及法國時的傳統保留節目。

這次遊艇展之行,是韓易第一次造訪法國,精神高度緊張的他,在摸清楚情況之前,絕不會讓費亞穆離開自己半步。

之所以帶上費亞穆-德爾維希而不是基安-格里芬,也是相當有講究的一件事。具體原因,跟他上次去伊比薩和倫敦的時候相差無幾。在美國,非裔美國人好用,在歐洲,阿爾巴尼亞人好用。不管是西班牙、英國還是法國。

羅姆人小偷小摸,孟加拉人鑽研法律漏洞,只有這幫雙頭鷹悍匪,盡挑大事干。軍火交易、藥物販賣、非法移民偷渡、名牌盜版銷售,什麼賺錢做什麼。以色列以西,南美洲以東,阿爾巴尼亞的犯罪家族基本形成了壟斷態勢。

所以,在歐洲,遇見羅姆人可以高喊「Attenzione Pickpocket」,遇見孟加拉人罵上兩句也沒什麼關係,只有看到阿爾巴尼亞人,得儘可能繞著走。

正好,費亞穆-德爾維希右肩上就紋了一個雙頭鷹,那是他在特種作戰團留下的印記。

平時用衣服蓋住,需要的時候亮出來,比槍還管用。

「哈哈,別擔心,下次……」

芭芭拉本來想說「下次我帶你甩掉他,我有一百種方法」,但話到嘴邊,最後還是咽了回去。

因為她很清楚,真正與韓易同游南法的概率,怕是微乎其微。

至少,這是她一直在竭力避免發生的情況。

今天,隔著手機屏幕發生的一切,不過是一場隨時可以終止的假想劇而已。

「下次有經驗就知道了,這是一座很值得……放下所有警惕,去用心感受的城市。」

「是啊,我能看出來。」

韓易瞄了一眼對岸鱗次櫛比、顏色鮮艷跳脫的六層公寓樓,以及半山腰上明顯現代許多也奢華許多的別墅群落,又將目光轉回到身側的各式餐廳與咖啡館。與今日的摩納哥一樣,尼斯的天氣晴朗得像是套了一層不真實的湖藍色濾鏡,打開手機隨意拍一張照片,都能呈現出一種在其他地方,必須精心修圖之後才能凸顯的繽紛。

歐洲人酷愛戶外體驗,只要不下雨,一家餐館的室內必然只有零零散散兩三桌,其他人全都擠在店家佔用人行道開闢的露天區域里。尼斯也不例外,從碼頭上岸之後,沿著海堤一路走來,只要有座位的地方,就有人在那裡翹起二郎腿,悠閑地啜飲咖啡或者雞尾酒。

一座海濱城市遊人如織,意味著這裡必然氣候宜人、風景如畫,且交通便利、商業發達。與此同時,如果還能見到漫山遍野的百萬豪宅,說明它的宜居程度亦不會低,並不是來一個騙一個的旅遊陷阱,而是真正經得起時間考驗的人間仙境。

按照這兩個指標來判斷,尼斯確實無愧於美好之城的昵稱。

「你現在走到哪兒了?」

「我不知道,剛從碼頭下船,繞了一圈,前面是……看不出來是什麼。」

「鏡頭轉過來,讓我看看。」

韓易依言照做。

「啊,還在勞巴卡佩碼頭的街上,往上走兩分鐘,馬上就能看到堤岸和尼斯的老城區了。」

「碼頭的名字你都還記得?」韓易有些驚訝,「你這是來過多少次了?」

「進入這個行業之後,每年都會來……嗯,不光是尼斯。聖特羅佩、摩納哥、昂提布、戛納,一直到馬賽那邊。很多品牌的活動和拍攝都會選在蔚藍海岸,想不熟悉都難。」

「那你第一次來豈不是才……十三歲?」

「不是,我……可能是表達有誤,應該說,自從進入這個行業,且小有成就之後,每年都會來尼斯。」芭芭拉-帕文皺皺鼻子,笑道,「十三歲的時候可不行,十三歲的時候……我還住在日本呢。」

「What?!」

韓易的聲音大到把自己都嚇了一跳,他連忙捂住嘴,向身邊經過的遊客眼神致歉。

總的來說,歐洲人並不習慣在公眾場合跟人視頻聊天,但韓易這種戴上耳機不會打擾到其他人的方式就還好。更重要的是,尼斯是一個每年要接納五百萬觀光客的旅遊勝地,看到美景打開Facetime或者其他視頻通訊軟體跟家人或者朋友分享,是一種當地人司空見慣的現象。

但這一切都要建立在互不干擾的前提下,韓易剛才脫口而出的驚呼,顯然就有點失禮了。

不過,路過的那一家人倒沒有太過介懷,反而笑著跟屏幕里的芭芭拉揮手問好。四口人里明顯擔任父親角色的那位有些禿頂的中年男人還不忘停下腳步,拍拍韓易的肩膀,補上一句:

「你怎麼不跟你男朋友一起來?他看起來很容易害怕的樣子。」

Typical dad joke。

「你怎麼沒跟我一起來,芭芭拉?你明明知道我不敢一個人出門的。」

韓易感覺有趣,索性直接拔掉了連在手機上的耳機插頭,問道。

「受不了這份尷尬。」芭芭拉眼珠一轉,對圍上來的四位臨時觀眾說道,「上次萬聖節出去玩,他嚇得直接鑽我懷裡去了……我們去的是迪士尼,路過的是米奇妙妙屋。」

「這不公平,親愛的……誰不會被會說話的老鼠嚇到?」

韓易是一個非常開得起玩笑的人,開得起別人的,自然也開得起自己的。他為一家人偶遇陌生人後捧腹大笑的歡樂火苗又添了一把柴,隨後跟四個人道了聲「祝你們今天過得愉快」,便繼續端著手機里的芭芭拉往堤岸進發。

「之前怎麼沒發現你是個天生的即興演員?」韓易一邊將耳機插回去,一邊笑著嘆了口氣。

「你也不賴。」芭芭拉開心得在沙發上蹬腿,今天這次Facetime視頻,是她近段時間做過的,最隨意、最放鬆也最有趣的事情。

「說認真的,你真在日本住過?」

「是啊,2006年幫Spur雜誌拍了一組內頁之後,我在日本和亞洲地區就有點名氣了。為了找到更多的工作機會,當時的經理人就安排我到日本常駐,這樣就不用飛來飛去了。夏天要去、冬天要去,任何有假期的時間都會過去。到後來拍攝任務變多了,我甚至一年有七八個月時間都待在那邊。」

「那你……是轉學去了日本?」

「沒有,怎麼可能,我當時英文不好,一句日語都不會說,去那邊上學的話就完蛋了。」芭芭拉掩嘴偷笑,「學校允許我請假,只要年終考試在就行。」

「那很難跟得上進度吧?」

「特別難!朋友會幫我記筆記,然後發給我看……但你知道的,一個人在國外,怎麼可能看得進學校里的東西。」

「看動漫的習慣就是那個時候養成的。」

「差不多吧,在日本我們統一住公司安排的公寓,當時我簽的還是I,他們在東京……我也不知道什麼地方,租了兩間門對門的公寓,大概有七八個女孩子住在那裡,來來去去。」

「那應該經常出去玩才對吧。」

「全部來自不同國家,有一半的人英語都不會說幾句。而且我是裡面最小的一個……雖然大家都很小,但我是真的小得很誇張,第一次去日本的時候,對,就是十三歲。」芭芭拉長舒了一口氣,回憶道,「哪裡都不能去,也哪裡都不敢去。對於那個時候的我來說,單獨出門到711買東西都是一件很恐怖的事情。」

「為什麼?」

「真的會有人一路追著看,甚至要跟蹤我回家,看看我到底住哪裡的。」

「不至……」韓易本來想說,東京這種國際大都會,應該不會對外國人這麼好奇,但看著芭芭拉-帕文的臉,一切疑惑都隨風而逝。

她之所以被追著看,跟是不是外國人沒關係,純粹就是長得太符合亞洲人的審美了。

二十三歲的芭芭拉,尚且會被認為是只有十七八歲,青春感十足。十三歲的芭芭拉,對一向喜愛幼態審美的日本人殺傷力有多大,可想而知。

難怪她的模特生涯是從這個極東島國起步的。

「我能理解,這可能是他們從小到大,第一次看到漫畫里的仙女活過來。」

「漫畫里哪有長得像我的呀。」

成為模特,特別是踏上維密舞台以來,芭芭拉聽到了無數次、無數種對她外表的稱讚,早就發展出了強大的免疫力。但即使如此,韓易誇她的時候,芭芭拉心裡還是會冒出許許多多綿密又甜膩的粉色小氣泡。

她就喜歡韓易這種平鋪直敘,不帶絲毫情緒波動的陳述式誇獎法,讓人感覺這就是他內心最真實的想法,是他眼裡無可辯駁的現實。

「不過,他們確實喜歡給我畫一些……很可愛的妝,每次拍攝都要塗好幾層粉底,就像嫌我還不夠白似的。」

「東亞那邊是這樣的。」韓易點點頭,「不過我還是更喜歡你現在這樣。」

「現在是什麼樣?」芭芭拉用手撐住脖頸,側躺在沙發上,挑挑眉毛,問道。

「運動、健康、自然。」韓易認真地打量著手機里偶爾會卡頓一下的匈牙利姑娘,「你現在……感覺比起我第一次見你,要曬得更小麥色一些了。」

「工作需要。」芭芭拉撩起袖子,給韓易展示她的手臂肌肉,「體育畫報想讓我膚色再深一些,看起來跟泳裝更配……最重要的是,他們還不想讓我減肥,希望我就保持自然的體態。出道以來,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類似的要求。」

「但確實自然的體態更好啊。更有美感,也更有張力。」

「你已經看過了,對吧?」

「我看到堤岸了!」

「問你話呢。」

「哇噢,這裡海水的顏色……怪不得叫果凍海!」

韓易鐵了心要裝聾作啞。他切換到後置攝像頭,給芭芭拉分享他現在的第一視角。

韓易乘坐交通船上岸的朗皮亞港與尼斯老城之間,隔著一座城堡山。遊客們必須沿著海堤繞個J型的圈子,才能抵達各自的目的地。此刻,韓易就站在J字彎鉤的開端,眺望著堤岸之外的天使灣。

Baie des Anges,這是尼斯人為他們擁有的這片地中海,所冠以的浪漫稱謂。

確實如天使一般聖潔純粹。

若不是親眼所見,韓易難以想像這個世界上竟然會有如此澄澈的海域。最靠近海岸線的地方,是一抹近乎於天青色的淺藍,稍微向外延伸,又變幻出一層綠松般的土耳其藍。船兒要向大海的方向駛出兩三百米,身下的粼粼波光才會換作迷人深邃的波斯藍。

這是尼斯的鵝卵石海灘,經水流沖刷,細微顆粒從岩石上脫落,懸浮在水中,再通過丁達爾效應擴散光線後,產生的獨特奇觀。

一種極難在其他海灘看到的瑰麗景緻。

另外,尼斯市政府要求,市政管轄範圍內所有海灘的水質和衛生等級,都必須符合歐盟標準。特別是朗皮亞港以西的所有海灘,如果不能通過監測,獲得「good to ecellent」的水質評級,就得進行封閉整改。所以,除了公共海灘有市政府監管之外,私人海灘的擁有者們也會積極維護海面清潔和海水水質,保證遊客口碑與營業時長不會受到影響。

特別是每年六月到九月的旅遊旺季,整個天使灣每周都要做一次環境檢測,保證水質不會因為遊客暴增而下滑。

嚴格的管控措施,使得數百萬觀光客的密集造訪也無法影響這片海域的純凈。站在鍛鐵十字架為主要結構的尼斯戰爭紀念碑下,韓易離海面起碼有數十米的距離,但即使離得這樣遠,他也能清晰地看見海底的一切細節。

也許是生於內陸的韓易見識淺薄,但這確實是他第一次親眼見到如此乾淨透明的海洋。

果凍海,名不虛傳。

「是呀,果凍海,很生動的比喻。」看著屏幕里藍到甚至有些刺眼的天使灣,芭芭拉也不禁屏息。

「其實匈牙利也有這麼好看的水域。巴拉頓湖,我之前有跟你講過,也很乾凈、很美。但是……感覺不一樣的。」

「對我來說,巴拉頓湖是……家,是疲憊的時候會乘著小船去湖中央坐一天,在桅杆下發獃的地方。」

「但尼斯,尼斯不一樣,這裡……哈哈,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給我一種很貴的感覺。」

「很貴?」韓易眺望著不遠處的尼斯老城,清一色的棕紅色房頂,高度相差無幾,間或有一兩座明顯木秀於林的建築物,不是鐘樓就是教堂,跟伊比薩、里斯本,或者說大多數歐洲的海濱城市別無二致。

「你不覺得鵝卵石海灘就是一種很像奢侈品的東西嗎?能讓你盡情地享受海洋的一切美妙,卻不需要沾上一身細沙,很難清洗,稍不注意還會跑進鞋子、衣服或者頭髮裡帶回家。」

「你要這麼說的話,確實如此。」

「而且,你再往城區里走一些就知道了,沒人會開著豪車,戴著名表來尼斯度假,跟摩納哥或者戛納完全比不了,但是……有些東西是藏不住的,比如海邊那些遮陽傘下面的位置……一個位置就要四五十歐元,還沒算飲料錢,想躺第一排,不然就得早上八九點排隊等位,不然就得是他們的VVIP客戶,提前預留。」

「酒店也是……你看到海岸邊最大、最高的那座建築了沒?那個圓頂的。」

「沒有……啊,看到了,圓頂是棕紅,有點褪色的那個?」

「是的,就是那個,內格雷斯科酒店,尼斯歷史最悠久,也最奢華的五星級酒店。」

「看上去確實有些年頭了,這外牆。」韓易皺起眉頭,一邊向前邁步,一邊認真觀察。確實離得太遠,不全神貫注地看,甚至很難聚焦。

「我第一次來尼斯,住的就是那裡。」

「那算是我……頭一回領略到,什麼是真正的金錢和權勢。頭一回接近……」

「你的圈子。」

聲明:別想歪,不是你們想的那種領略和接近。放心,本書沒有那種毒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