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2章 從天堂降落

正文卷

第212章 從天堂降落

縱然對《Cold Water》的歌曲質量、合作陣容與宣發矩陣都深具信心,瀚音樂和下屬的Mad Det,也沒有將首周的目標定得太高。能在Spotify和Apple Music的趨勢榜上登頂,再看周二的時候,能不能躋身Hot 100單曲榜前十就行。

這是韓易反覆在單曲宣發會議上強調的問題,他不希望團隊太執著於所謂的榜單成績,而忽視了歌曲本身的良性發展。音樂宣發就像一場長跑,有的人第一周就遙遙領先,空降冠軍,有的人要跑過兩三年,才能最終登上榜單,每首歌都有它自己的成長曲線。可以用豐富的宣發資源最大程度上激活一首歌的商業潛力,但在不合時宜的情況下一味堆砌曝光,將手頭的牌一股腦地全部打出去,反而會讓本來可以歷久彌新的經典因為過度宣傳,而招致公眾惡感,最終泯然眾人。

人類天性如此,他們喜歡新鮮事物,但不喜歡有人直接往他們的喉嚨里塞新鮮事物,iTunes與U2失敗的聯合宣發就是一個明證。2014年,U2樂隊的新專輯《The Songs of Innoce》正式發行,蘋果將這張專輯作為宣傳iTunes和當時還未被Apple Music取代的流媒體平台,Beats Music,的一種手段。在與蓋伊-奧謝里和環球音樂集團協商後,蘋果向環球支付了5200萬美元的專輯下載費用,然後,把這張專輯,免費放進了所有iTunes用戶的「已購買」資料庫里。

聽上去像是聖誕老人給孩子發禮物的美妙童話故事,對嗎?

但用戶的反應,並不像U2、環球和蘋果想像的那樣熱烈,相當一部分人極為反感蘋果這種,未經允許,便將專輯放進他們私人資料庫的行為,認為這是一種對隱私的侵犯。如果蘋果可以隨意往他們的資料庫里添加或者刪減東西,就意味著這家公司隨時都可以翻看他們的已購買曲目,甚至是存放在iTunes上的私人影像和錄音。

這場聲勢浩大的音樂宣發事件,最終演變成了流媒體時代苟延殘喘的iTunes,抵在自己太陽穴上叩響的扳機。大批用戶開始放棄iTunes里積攢十幾年的音樂,轉投Spotify。畢竟,如果私人資料庫里的文件都可以隨意翻看,都不能完全屬於自己,那還不如直接在線聽歌。

而U2樂隊,也從原來完全沒有黑點的殿堂級樂隊,忽然變成了「那群闖進你家裡逼著你聽歌」的詭異老頭子。對職業生涯造成的負面影響,甚至直到2023年還在延續,主唱博諾數次公開道歉,都無法挽回U2在商業聲譽上的巨大損失。

快要在音樂上封聖的博諾,一著棋走錯都是這樣的待遇,Major Lazer、賈斯汀-比伯和麥迪遜-比爾,自然更要謹慎。賈斯汀-比伯不用說了,吐槽大會彷彿就在昨天,他在安妮-弗蘭克紀念館留下的那段自大到無以復加的留言,以及過去幾年內讓他成為全民公敵的種種行為,依然深切地影響著他的風評,以及與他相關的任何藝術作品。

全面轉向流行電子後,《Where Are U Now》、《What Do You Mean?》、《Sorry》讓他重回巔峰,《Love Yourself》更是讓他獲得了超越《Baby》的商業成功。用《Purpose》這張專輯打了個漂亮翻身仗的賈斯汀-比伯,又瞥見了一縷昔日的榮光。但就是這種離山巔只差半步的時候,更需要如履薄冰,慎之又慎。最近幾個月,賈斯汀-比伯在各家電視網的日間和深夜訪談節目中頻繁露臉,維護他改過自新的良好形象。因此,他近半年的公眾曝光度本就已經居高不下,再加上他全球五大洲162場規模空前的巡演,更是讓他線上線下的聲勢與風頭一時無兩。

在亞洲地區巡演即將展開的前夕,賈斯汀-比伯需要的,是《Cold Water》幫他再加一把柴,而不是往火爐里倒汽油,直接一把火把整棟房子燒個精光。Play it safe,做最傳統最穩健的宣傳推廣,是斯庫特-布勞恩SB Projects團隊的強烈要求。

在商業電台、流媒體平台,和某些目標城市的線下廣告點做宣傳就行,別整過於新奇、過於宏大的市場營銷。

另一方面,雖然跟賈斯汀-比伯的境遇不同,但Major Lazer和麥迪遜-比爾對《Cold Water》宣發的要求,在某種程度上也可以說是殊途同歸。Major Lazer去年11月才憑藉《Lean On》登頂Spotify歷史播放榜第一名,現在依然保持著明顯的優勢。這個組合現在需要做的,只有一件事,那就是告訴流媒體平台的樂迷,他們發行了一首與《Lean On》風格不同,但質量同樣出眾的新單曲,然後通過Spotify和Apple Music兩個管道,平穩地將《Lean On》的流量輸送到《Cold Water》上即可。任何過於花哨的推廣,都是畫蛇添足。

至於麥迪遜-比爾,人予管理對她的定位很準確,一個社交媒體上有熱度,音樂領域幾乎相當於一張白紙的,不是新人的新人。她在《Cold Water》錄音室版本里的唱段很少,過於誇張的營銷會讓損害她還沒有完全建立起來的第一印象。除了幾篇著墨於她的通稿之外,麥迪遜應該乖乖站在賈斯汀-比伯和Diplo身後,讓聚光燈在她臉上能灑到一點,就算是勝利。

這與所謂的性別平等無關,純粹是她與兩位男性合作者之間的商業價值與行業地位差距而已。

三位藝人的個人因素與發展訴求,再加上瀚音樂對自身的清晰認知,讓《Cold Water》最終選擇了一個最穩健的宣發套路。社交媒體發幾條推文吸引關注,利用賈斯汀-比伯和Major Lazer的知名度在商業電台方面打開通路,配合Spotify與Apple Music的各類歌單,通過過硬的歌曲質量來贏得口碑即可。

不用大談歌曲的勵志意義,也不要拿任何一位藝人的所謂人生故事出來賣慘搏關注。告知粉絲有這麼一首名叫《Cold Water》的流行電子新單發行,接下來的工作,交給旋律、歌曲與編曲即可。

當然,不搞新奇營銷,不走怪異路線,純粹讓音樂說話,並不代表瀚音樂為《Cold Water》布置的首周宣發矩陣就會比其他單曲更加孱弱。事實上,與同期發行的新單曲相比,《Cold Water》所能享受到的推廣資源,完全可以稱之為最強。

沒有哪個商業電台經理,會對賈斯汀-比伯的新單說不,特別當這首單曲的製作人是Major Lazer的時候。許多電台,包括洛杉磯的102.7 KIIS FM在內,甚至還提前進行預告,並在7月22日的零點進行了新單首播。直到7月26日公告牌放榜當天,《Cold Water》在榜單電台數據供應商Luminate能監測到的140個城市的商業電台里,反覆播放了13925次,預計覆蓋到的聽眾人數4312.2萬人,名列本周電台播放榜的第三位。

周五才上架,周二就能拿到電台榜第三位,難怪那些想要打入美國市場的歌手,總會想盡辦法讓賈斯汀-比伯來一段feature了。

這個名字,就是美國電台的黃金通行證。

電台渠道,已經鋪到了瀚音樂力所能及的極限,而《Cold Water》的線上銷售成績以及流媒體表現也沒有令人失望。以16.9萬次付費下載的成績,打破賈斯汀-汀布萊克新單曲《''t Stop The Feeling!》長達九周的壟斷,登頂Billboard數字音樂榜冠軍。流媒體榜單方面,《Cold Water》接棒的是同屬UTA的嘻哈藝人,Desiigner的現象級單曲《Panda》。首日全網播放量突破700萬,五天內達到2200萬次,《Cold Water》以十萬播放量的微弱優勢,將《Panda》壓在第二位,拿到Billboard流媒體播放榜的第一名。

此外,在公告牌其他三個流量較大,以線上播放量和折算銷售總額為基準的分榜,美國俱樂部舞曲榜、美國熱門電子舞曲榜和美國主流Top 40榜上,《Cold Water》都是以王者姿態空降冠軍。

顯然,瀚音樂和Mad Det,都低估了賈斯汀-比伯和Major Lazer的聲勢、《Cold Water》這首單曲的洗腦程度,以及《Lean On》、《Sorry》、《Love Yourself》等冠軍單曲為其鋪設的市場期待值。

當《Cold Water》首周便衝上Apple Music全球榜第一位、美國榜第一位,以及Spotify全球榜第一位、美國榜第二位時,再是心態平穩的人,也會忍不住去暢想一場,單曲榜空降冠軍的美夢。

周一下班,周二上班時,整個星薈大廈1000室,悄然蔓延著一股被努力抑制住的躁動情緒。每個人,從坐在開放式辦公區最偏僻角落的實習生,到總裁辦公室里的韓易,都會在電腦上同時打開Spotify、Apple Music和公告牌官網,時不時地刷新一下,欣賞《Cold Water》在流媒體平台不可撼動的霸主地位,也翹首以盼新一周單曲榜的發布。

因此,雖然對《Cold Water》的首周成績要求不高,韓易也刻意在各類會議上壓低大家對排名的期待,但本周的公告牌榜單公布後,1000室依舊瞬間被兩種極為矛盾的聲音填滿。

首周獲得亞軍的歡呼,以及首周沒能拿到冠軍的嘆息。

有人先歡呼再嘆息,有人先嘆息再歡呼,也有像凱倫-郭這樣的瘋批一拳砸在屏幕上,大聲咒罵公告牌單曲榜扭曲的計算公式。

《Cold Water》本周數字銷量第一、流媒體播放量第一,僅僅因為電台播放量排在第三位,還有……MV沒拍出來,便丟掉了唾手可得的冠軍席位。

冠軍是誰?

是一首跟《Cold Water》兩極分化的單曲。

Sia與Sean Paul的《Cheap Thrills》。

《Cold Water》是兩組冠軍藝人之間的強強聯手,《Cheap Thrills》的主創Sia,年過四十,還沒嘗過公告牌登頂的滋味。合作的說唱歌手Sean Paul,職業生涯的黃金時期也早已遠去了多年。

《Cold Water》首周下載流媒體雙冠軍,《Cheap Thrills》首周全球榜和美國榜一個沒進,在英國榜上也只排在第175位。鑒於Sia這張新專輯《This Is Ag》首支宣傳單曲《Alive》在商業方面的糟糕表現,極度慢熱的《Cheap Thrills》一度到了要被RCA直接放棄的地步。

在無人看好的情況下,《Cheap Thrills》走出了一條昂揚向上的頑強曲線。以第81名的成績首次進入公告牌單曲榜後,《Cheap Thrills》足足攀爬了六個月,才最終在7月的最後一個周末成功登頂。

《Cheap Thrills》140個市場的七天播放量16526次,觸及聽眾量4990.4萬人,比《Cold Water》多出將近600萬人。對於相當重視電台播放的Hot 100單曲榜來說,這600萬人的差距,足以抹平《Cheap Thrills》在流媒體和數字下載方面的劣勢。另外,從2013年開始,美國區的YouTube視頻播放次數也被納入統計範疇,這無疑讓2月11日發行了正式版MV,3月21日又發了個舞蹈版MV,兩版MV同時吸量的《Cheap Thrills》佔盡了便宜。

於是,2016年7月26日公布的新一周榜單里,《Cheap Thrills》位列第一,《Cold Water》空降第二,連續十周置頂的《One Dance》終於退到第三。卡爾文-哈里斯和蕾哈娜的《This Is What You Came For》、賈斯汀-汀布萊克的《''t Stop the Feeling!》,以及The smokers和達雅的futurebass單曲《Don''t Let Me Down》,則分別向下降了兩位。

瀚音樂內部,情緒宣洩只持續了不到十五分鐘的時間。很快,在互相傳遞的鼓勵與掌聲里,1000室重新投入到了緊張的工作中。既然已經到了第二,那就沒有理由不更進一步,爭取下一周把《Cheap Thrills》從山頂上踹下來。

韓易非常清楚這一任務在時間上的緊迫性,如果不儘快衝到榜首,而是讓《Cheap Thrills》繼續壓在《Cold Water》頭上,那等流行電子商業化的巔峰之作《Closer》發行,《Cold Water》再想要摸到冠軍寶座,就難如登天了。

更重要的是,霍爾希、Major Lazer和麥迪遜-比爾,手心手背都是肉,與其彼此之間為了單曲榜榜首的位置打得死去活來,不如好好利用這個時間差,讓RCA下周笑不出聲。

全球同步發行的《Cold Water》,雖然在美國沒能完成空降冠軍的壯舉,但恐怖的流媒體數據,讓它不需要到其他國家做單獨推廣,也能直接屠榜。澳大利亞、奧地利、比利時、巴西、加拿大、捷克、芬蘭、愛爾蘭、義大利、荷蘭、紐西蘭、挪威、葡萄牙、斯洛伐克、瑞典、瑞士,還有美國本土之外最具影響力的英國單曲榜,十七個國家,同一時間斬獲頭名,《Cold Water》作為一首商業化的流行電子,質量多高、認可度如何、受眾幾許,可見一斑。

受到海外市場十七冠的激勵,在三方管理團隊的一致同意下,瀚音樂從7月26日開始擴大了宣傳規模。電台方面,維多利亞-懷特-梅森拿著排行榜第二的成績與電台談判,要求他們給到與排名相匹配的播放量。誰能把《Cold Water》排到歌單第一位,誰就能拿到Diplo或者賈斯汀-比伯下個月的電台宣傳排期。流媒體平台不必說,本來就掛在全球榜第一位,拿首頁banner和明星歌單自然不在話下。

線下地推板塊,七十二小時的華爾道夫巨幅海報,是一個作為社交媒體打開噱頭的臨時性奇觀。實體推廣矩陣里,佔比較大的部分,還是豎立在各個都會區交通要道的廣告牌。曼哈頓四塊廣告牌,二十萬美金;洛杉磯西好萊塢十塊廣告牌,三十萬美金;芝加哥河沿岸十四塊廣告牌,二十一萬美金。再加上舊金山、邁阿密、拉斯維加斯、達拉斯、休斯頓、華盛頓DC、西雅圖等其他大城市,還有鳳凰城、奧蘭多、印第安那波利斯這類二線城市,以及達文波特、尤金、傑克遜這種十萬人口上下的小城鎮,《Cold Water》這次的線下推廣,光是在各類紙質和數字廣告牌上就耗費了兩百三十多萬美金。

不計較一時的得失,韓易看重的,是能否在一個星期的時間裡,讓瀚音樂打破三大的壟斷,拿到創立以來的第一首冠軍單曲。公告牌登頂後隨之而來的人氣、知名度還有商業價值,也能讓Major Lazer和麥迪遜-比爾,從其他方面,幫集團把投進去的錢賺回來。

周二賴到中午才起床,拉開華盛頓市中心萬麗酒店套房窗帘的麥迪遜-比爾,獃獃地看著不遠處13街與L街路口掛起的那幅深藍色的《Cold Water》宣傳海報,以及位於海報左側的自己,驚訝得半天合不上嘴巴。

然後,把手機的飛行模式關掉,潮水般湧出的新消息讓麥迪遜無所適從。她只好將所有的推送通知全都調灰,再一條條查看。

除了p上,團隊、家人、好友,甚至不知道多久之前在傑里科中學加的普通同學發來的祝賀信息,絕大多數的推送,都來自推特和Instagram。

這還是在她關掉了陌生人消息通知的情況下。

meghantrainor開始關注你了【Following】

itsbennyblanco開始關注你了【Following】

kygomusic開始關注你了【Following】

martingarri開始關注你了【Following】

honeymoon開始關注你了【Following】

都是我曾經單方面關注的人啊……

等一下。

Honeymoon是……

拉娜-德爾雷!

一直將拉娜視作偶像的麥迪遜呼吸都停止了幾秒。

隨即,她緊咬下唇,死命抑制住差點脫口而出的尖叫聲,點開私信界面。

【OMG,拉娜,我愛死……】

不行。

麥迪遜搖搖頭,刪掉對話框里的半句話。

這也太不矜持了,拉娜會看不起我的。

【您好,德爾雷女士,我是麥迪遜,很高興你關注了我,我只想告訴你我有……】

太正式,太古板,哪有藝人這樣介紹自己的?

【嗨,拉娜。注意到你關注了我-真的很榮幸。多年來,你的音樂一直是我的靈感來源。希望有天我們能聊聊,甚至合作。希望你一切都好。】

這樣應該可以,第一次聊天,沒那麼官方,但也很有禮貌。表達出了自己對她的敬意,又不會顯得太掉價。

應該是可以的吧?

在床上翻來覆去猶豫了十分鐘,麥迪遜才將信息發送出去,然後立刻抱緊枕頭,把臉埋在蓬鬆的棉花里,只留下一雙眼睛,一眨不眨地緊盯著手機屏幕。

【嘿,姑娘。】

出乎麥迪遜的預料,沒過半分鐘,拉娜便給她發來了一句問候。

【恭喜你,新單成績很好。】

還沒等傻笑著的麥迪遜打出「謝謝」兩個字,拉娜便又發來兩段文字。

【聽說你有興趣合作。有個很酷的demo給你聽,我讓本發給你的經理人。】

【如果喜歡,等我從魁北克回來,我們可以定個錄音室,找找感覺:)】

拉娜-德爾雷的文字內容,和緊隨其後的笑臉表情包,讓長島姑娘的心都融化了一半。

【Absolutely!等不及聽你的demo了!】

【洛杉磯見!】

退出私信界面,手指在那個互相關注的標誌周圍不停摩挲,反覆確認了好幾遍。

「LANA LOVES ME!!」

麥迪遜跪坐在床上,緊握手機,如剛剛將敵人打暈的墨西哥摔角手般振臂高呼。似乎是感覺這樣還不夠宣洩內心的興奮之情,她乾脆直接站起身來,像是回到了五歲時傑里科那個溫暖的家,與還說不清楚話的弟弟瑞德一起在嬰兒床上蹦蹦跳跳。

直到右踝扭了一下,精疲力竭、氣喘吁吁地跌倒在床上,麥迪遜-比爾才消停下來……說消停,也沒完全消停。她用被子把自己裹成一隻毛毛蟲,在國王床上滾來滾去,一會兒直愣愣地瞪著天花板,一會兒把臉埋在被子里一通亂扭。

不管在做什麼動作,她嘴角咧開到最大程度的燦爛笑容,就沒消散過。

又過了約莫一刻鐘,感覺自己臉頰僵到發疼的麥迪遜終於恢複了正常。等不及趙宥真回覆p,她直接給經理人打去電話,在話筒這頭聽完了一整首《Beautiful People Beautiful Problems》的demo。

懷著最大的熱誠,與宥真討論了半個小時後,掛掉電話的麥迪遜-比爾,這才把手機扔到一旁,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好讓自己額頭上細密的汗珠慢慢乾涸,好讓自己過速的心跳逐漸放緩,也好讓升上天堂的自己,徐徐降落人間。

忽略仍不停傳至耳畔的振動聲,麥迪遜將心中的日曆往回翻頁,一天一天地細數,一刻一刻地品味,回顧自己從拿到小島唱片和SB Projects禮貌卻冰冷的解約函後,到今天接到偶像拉娜-德爾雷的私信前,這一年以來的酸甜苦辣、起起伏伏。

How did I get here?

當這個問題的答案逐漸清晰,麥迪遜翻身坐了起來,在床上急切地翻找著手機。

當視線再一次落在泛著微光的屏幕上,麥迪遜沒有再去關注Instagram和推特主頁瘋狂增長的粉絲數。她打開p,點擊那個永遠都在第一排的頭像,發送出兩個再簡單不過的單詞。

「Thank y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