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5章 公告牌雜誌的秘密

正文卷

第175章 公告牌雜誌的秘密

「《Bellyache》是一首令人驚嘆的曲目,由一把原聲吉他引出,為一系列trap音樂元素鋪平了道路,而所有的這些元素,都專註於傳達碧梨那充滿厄運的歌詞。」

「提到這首歌的創作靈感源泉,碧梨解釋道:『當我寫詞的時候,我會試圖成為不同的角色。你可以寫一首關於謀殺的歌,但不必真的殺人。《Bellyache》就是這樣的一首歌,不過,其實它的主題,更主要是跟後悔與內疚有關』。」

「很明顯,碧梨實現了她的目標,因為歌詞的確達到了一個深不可測的黑暗程度,對於一個如此年輕的音樂家來說,這似乎是很難實現的一種藝術造詣。『.我將我的絞索佩戴,就像項鏈一般』、『也許是在下水道里,我把我的戀人留在了那裡,多麼昂貴的命運』……所有這些圍繞著絕望與犯罪展開的暗黑深淵,與她妖嬈而又甜美的聲音形成了鮮明對比。」

「在視覺上,《Bellyache》的MV採用了一個簡單的背景,並且將之運用得非常出色。碧梨的態度與酷感吸引了攝像機,在美麗而空曠的沙漠公路場景中,構建了一個並不複雜但卻十分完整的敘述鏈路。MV里的女孩顯然在逃避著什麼,但她的態度卻是如此漫不經心:一邊數錢、一邊跳舞。在逃亡的路上長途跋涉,卻穿著惹人眼球的一身明黃。」

「這種成熟而冷漠的畫面感官,使MV與音樂保持了一致性與連貫性,也展現出碧梨-艾利什擁有的,比許多更年長的藝人還要強大得多的鏡頭表現力。接近第一段dance break的時候,碧梨在畫面里的舞蹈動作為觀眾提供了一種極為奇妙的反差,歌曲的陰鬱與MV的歡樂,相當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

「《Bellyache》是碧梨與她的哥哥菲尼亞斯一起製作的諸多優秀作品之一。接下來,她的首張個人專輯,必然會為我們帶來更加起伏跌宕的情緒過山車體驗。」

「不要忘記,這個把數百萬播放量收入囊中的小姑娘,還不到十五歲。」

念完稿件里的最後一句話,韓易深吸一口氣,頗為滿意地點點頭,將手機收回西裝內兜里。

「寫得很不錯。」

坐在他右手邊的喬丹-布羅姆利抿了一口維斯帕,給出讚許的答覆。

其他團隊成員,帶著碧梨和麥迪遜馬不停蹄地趕往奧蘭多完成下一場演出。而韓易和他最信賴的法律顧問,則留在了邁阿密。

此時此刻,二人正在比斯坎灣幽靜避世的麗思卡爾頓酒店泳池邊,被無數由陽光烤製成蝦皮顏色的,衰老的蒼白皮膚環繞,在這個距離「工作」、「奮鬥」以及「職業生涯」等辭彙相當遙遠的度假勝地,繼續他們這次來到佛羅里達州的下一個重要行程。

「哪家媒體的稿子?」

「Billboard.,來自傑森-利普舒茨。」

「2500美元?」

「3500美元。」韓易想了想,補充道,「包含在《Bellyache》三萬美元的媒體宣傳包里。」

《Bellyache》這首歌,作為碧梨-艾利什出道單曲《O Eyes》的接棒之作,被瀚音樂寄予厚望。《O Eyes》在短期內,能夠衝到的最高席次,應該就止步於第57位。而節奏更加輕快,歌詞更加勁爆,宣傳噱頭也更加豐富的《Bellyache》,本來就有更深厚一些的商業潛力,再加之承接了上一首單曲延續的藝人熱度,在瀚音樂的宣傳團隊看來,躋身Billboard的前40名,並不算是一個特別誇張的目標。

為了完成這一目標,瀚音樂投放了超過200個歌單,在YouTube平台上預埋了MV的推流廣告,也提前聯繫好合作關係越來越緊密的電台,讓《Bellyache》可以在發行當日便進入播放列表。

所有想要在歐美音樂工業里出人頭地的從業人員都必須明白一點——Billboard音樂排行榜,是埃爾德里奇產業公司全資控股的公告牌雜誌推出的商業性榜單。

而公告牌雜誌,跟埃爾德里奇產業公司旗下的其他媒體品牌,比如好萊塢報道一樣,都是以盈利為目的與發展導向的私營企業。

換句話說,運營音樂排行榜,對於公告牌雜誌來說,必須是一件有利可圖的事情,才有可能數十年如一日地堅持下去。

如何盈利呢?

一本行業交易雜誌,最主要的資金來源自然是用戶訂閱收入。每月17000本實體雜誌和1520萬獨立訪問用戶,足以支撐雜誌的人員開支與日常運營。

不過,想要提高利潤率,讓公告牌雜誌的盈利能力和資產估值跟進一步,還有一個變現渠道不容忽視,那就是廣告。

無論是其他領域的品牌在網站或者實體雜誌上投放的商業廣告,還是各類業內機構購買的宣傳稿件與媒體資源包。

而後者,對公告牌雜誌的收入貢獻,明顯要更大一些。

不用去猜測為什麼音樂公司要在Billboard的網頁版或者app版上投放廣告,他們下定決心花這筆錢的原因,跟你想的一樣——上榜。

作為一家1913年便開始發布音樂類榜單,在全世界範圍內都享有盛譽的權威機構,公告牌雜誌其實相當愛惜自己的羽翼。旗下最核心的榜單,包括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和Billboard 200單曲榜,都嚴格按照收集到的數據,放入公式中計算出積分,再以此為排名標準。

尼爾森BDS提供的電台播放數據、尼爾森Sounds提供的銷售數據,和流媒體平台提供的線上播放數據,三者加在一起,綜合評出當周最熱門的單曲與專輯。

看到這裡相信你應該已經明白,Billboard的榜單之所以能保證基本的公正性,因為它背後的資本,實際上想要做的,是通過人人趨之若鶩的榜單,來壟斷一個行業的數據統計工作,從而推高尼爾森本身的估值。

想要體現一個數據統計機構的價值,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讓其統計的數據準確無誤,令行業內外信服。

就像標準普爾那樣。

因此,Billboard的核心榜單,是很難像DJ Mag的百大DJ排行榜那樣,通過購買一些行業資源包就能躋身前列的。但是,這並不代表公告牌雜誌沒有給排名留出可操作的空間。

不管是尼爾森BDS還是尼爾森Sounds,每周收集到的數據里,都會有一定比例的「異常活動」。隨便舉個例子,如果某位藝人同一首單曲,上周在阿肯色州的電台播放頻率排名是第68位,這周卻突然跳到了第1位,尼爾森BDS很可能會懷疑這首單曲是否觸犯了Payola Act,也就是商業賄賂法。按照美國法律規定,唱片公司如果付款給電台播放某首歌曲,那麼通過這種方式產生的播放次數,只能算作「贊助播放」而不是「普通播放」,不能被納為榜單排名的數據參考。

這些被懷疑的數據,尼爾森會標亮提交給公告牌雜誌,由後者進行獨立調查與核實。

按照公告牌自己的說法,就是「Billboard會與MRC Data一起,對報告數據進行標準審核,並連同數據合作夥伴,共同識別和解決異常情況」。

換個角度來看這個問題——

如果兩首單曲的數據一模一樣,但其中一首單曲10%的數據被懷疑異常而不被採信,另外一首單曲的數據全部正常,那麼後者的榜單排名,一定會比前者高出不少。

現在知道為什麼要給公告牌雜誌交保護……媒體推廣費了嗎?

哪家唱片公司和推廣機構的屁股都不幹凈,要認真調查起來,一多半的上榜單曲都能擠出相當比例的水分。

只有把公告牌餵飽,他們才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

想要通過榜單積累業內名望與市場聲量,向第四大音樂集團穩步邁進的HMG,必須交這筆錢。

並非為了內幕操作,而是為了不被內幕操作。

不僅如此,在公告牌雜誌購買推廣資源包,也還有另外一些看得見摸得著的好處。

首先,公告牌雜誌的線上粉絲總數超過1200萬,一個樂評稿件,再加上全渠道推廣的宣傳包,確實能夠讓《Bellyache》在新歌推廣期獲得一定助益。

其次,公告牌每年都固定會發布一些影響力比較大的特刊、深度報道與行業論壇,比如8月29日發布的「夏日音樂回顧」,9月4日發布的「秋季發行回顧」,9月19日的「40 Under 40」,以及11月28日舉辦的巡演論壇與頒獎典禮。通過數個《Bellyache》這樣的單曲推廣計畫跟公告牌雜誌繼續拉進關係,讓瀚音樂旗下的藝人和團隊成員參與到這些項目中去,勢必會對HMG進一步走入行業核心圈層起到推動作用。

再者說,雖然Billboard Hot 100單曲榜和Billboard 200專輯榜,得靠硬橋硬馬的真實數據才能擠進去,但公告牌雜誌發展了一百二十二年的時間,到現在為止,名目繁多的各類榜單數都數不過來,每個排行榜的評選規則亦有很大差別。

作為一首流行電子,《Bellyache》可以參與舞曲/電子分類的榜單評選。在這個分類里,有一個名叫「Dance Club Songs」的榜單,每周會選出全美夜店播放次數最多的熱門曲目。

數據從哪裡來呢?由公告牌雜誌認證的夜店DJ,提供他們每周的播放列表。

就這麼簡單。

一些網路類榜單的排名方式更是簡單粗暴,比如「Weekly - Hot Trending Songs」,選取的是「一周內在Twitter上討論次數最多的音樂」。

想要在這種分榜上動動手腳,實在是太容易了。

沒錯,很少有正常人閑的沒事會去關注這些子榜單,但作為看得見摸得著,有權威機構背書的履歷放進藝人PDF里,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藝人管理團隊和演出經紀公司對外的議價能力。

蚊子再小也是肉,何樂而不為呢?

最關鍵的是,跟公告牌雜誌建立友好緊密的媒體夥伴關係,也能讓HMG更有機會參與到由公告牌的現場演出部門舉辦,與ABC簽下六年轉播合同的公告牌音樂頒獎典禮各類獎項的評選中。

這個由公告牌雜誌官方組織,完全沒有任何權威性和歷史底蘊可言的頒獎典禮,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三贏項目。公告牌通過ABC的電視轉播協議賺得盆滿缽滿,每年接近1000萬的收視人數讓ABC一晚上就能賺到超過三千萬的廣告收入,比艾美獎也差不了多少。

至於藝人,在一千萬人的注視下捧起的獎盃,即使只是暗箱操作的空殼,也會被賦予閃耀的光環。

韓易不喜歡這種毫無意義的所謂評選,但他不得不承認,這確實是藝人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商業價值最快也最有效的方法。

半個小時走一遭紅毯,三個小時坐在台下鼓鼓掌,一分鐘上台發表獲獎感言,就能帶來五六位數的身價提升。

這是現階段的HMG不能錯過的曝光機會。

基於這五個方面的商業考量,《Bellyache》的推廣項目,只會是瀚音樂與公告牌雜誌合作的開始,接下來,瀚音樂的子廠牌已經為《Cold Water》協商好了一個十萬美元的全方位宣傳計畫。只待7月29日單曲上線,Billboard的所有平台都會同步進行推廣。

賈斯汀-比伯加Major Lazer,就算掛在首頁或者直接給個推送通知,也不會有用戶覺得突兀。

這種錢,是最容易賺,也是公告牌雜誌最想賺的。

當然,能夠準確把握歷史進程和發展脈絡的韓易,對於公告牌雜誌,以及其他相關的娛樂媒體,還有他自己的一套盤算,不過,得等到時機更加成熟,才能開始落子布局。

「三萬美元送給公告牌雜誌聽上去有點誇張,但這筆錢花得值得。」

喬丹-布羅姆利微微頷首,贊同面前這位馬納特娛樂新晉大客戶的商業決策。

「企業創造價值的方式,除了利潤,還有『面子』。每個行業里,都有這種靠打造和販售』面子『為生的組織,而公告牌就是音樂工業這類組織中最關鍵的一個,也許比學院還重要。」

喬丹口中的「學院」,自然是評選頒發格萊美獎的國家錄音藝術科學學院。

「或早或晚,伱都得跟他們打上交道,而我認為《Bellyache》是個再合適不過的載體了。碧梨跟……菲尼亞斯,對嗎?菲尼亞斯的創作,還有現場表演能力,真是令人嘆為觀止。入行這麼多年,他們是我見過最富才華與獨特氣質的孩子。」

「No。」

韓易笑著瞄了他一眼,搖頭輕笑道。

「什麼?」喬丹有點迷惑。

「我的意思是,你應該沒有看到他們的表演吧。」韓易指了指自己的太陽穴,「沒記錯的話,昨晚他們演唱這首歌的時候,你正跟莫辯論得面紅耳赤。」

「能責怪我嗎?我為瀚音樂流幹了最後一滴血。」喬丹-布羅姆利攤開手,詼諧地將他剛才略顯浮誇的稱讚一筆帶過,「好吧,我的確沒能欣賞到那兩個孩子的表演,但那並不是沒有回報的……莫對我們的合作提案挺感興趣,而且很明顯,您也給克里斯本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們下個月從歐洲回來之後,會找個時間到星薈大廈來拜訪一下,到時候跟我們討論具體的簽約條件與發展規劃。」

「8月30日是全國烤棉花糖日。」韓易好整以暇地眺望著身側常春藤牆外一望無際的私人海灘,「在那之前,我能得到一塊嗎?」

「那將是我下個月優先順序最高的任務。」

說到這裡,喬丹停頓下來,思忖片刻,才試探性地擠出一點他的想法。

「用六七位數的360合約吸引藝人簽約,這種事任何拿到法學博士學位的律師都能輕而易舉的做到……但是,易,我想我們應該在額度和……形式上,再謹慎一些。」

「為什麼這麼說?」韓易饒有興緻地反問道。

「從第一次見到您開始,我就知道您是一個在音樂方面造詣很深的專業人士。我見過絕大多數在三大供職的高管,而您對於這個行業的認知與剖析,遠遠超出他們每一個人。」

這就是喬丹-布羅姆利滴水不漏的說話方式,在提出自己的看法之前,總是會先把對方捧到飄飄然的高位,在談話對象是客戶的時候尤其如此。

「但是……」韓易偏偏腦袋,等待喬丹的轉折。

「但是……」

「我不知道您是否跟我有相同的看法……360合約,還有整個傳統廠牌的架構,在我眼裡,都處於快速崩解的過程中。也許再過五年或者六年,就不會再有這種合約形式存在了。」

「就像您之前所做的那樣,革新宣傳方式,把重注放在歌單上,然後集中火力收購有價值的版權,才是另闢蹊徑、迅速增長的最佳方式。」

「如果我們瀚音樂想要成為跟環球、索尼與華納齊名的四大音樂集團之一,我們就必須給整個行業帶來變革之風,走在每個人的前頭,領先三年甚至五年,才能在幾乎沒有希望的情況下絕地翻盤,建立優勢。」

「而在藝人,特別是新藝人身上投入……如此誇張的數額,只會降低我們作為初創企業的策略和財務靈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