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危險遊戲

正文卷

第67章 危險遊戲

直接投資一部電影,聽上去是一個利潤豐厚,又能讓身為有錢人的你在朋友面前獲得炫耀談資的佳話。但實際上,它可能是一場極端複雜且險象環生的絕命冒險。

尋找適宜的卡司陣容,管理製作成本和接洽高效的分銷商,只是影視投資者在作品製作過程中,需要與製片方共同面臨的幾個不太麻煩的現實障礙而已。若擁有足夠的行業經驗,或能聘請擁有豐富從業經歷的專業人士來把控風險,這些困難是可以被有效解決的。

電影真正的成敗,有時候並不取決於物質條件。陣容再強大,製作再精良,都有可能成為《九》那樣的商業炸彈。因為這個世界上最難衡量和界定的,正是影院觀眾捉摸不透的觀影偏好和電影評論家們發出的聒噪雜音。

畢竟,口味是善變的,在這個十年具有廣泛吸引力的故事,到了下一個十年就可能會變得平淡無奇。

若能獲得商業成功,製片公司不僅可以把一部電影變成三部曲、系列電影甚至是電影宇宙,還能從國際銷售、家庭娛樂、付費電視、免費電視、影視流媒體、周邊商品甚至是主題樂園授權費上大撈一筆。但如果電影遭遇票房慘敗,它也有可能造成大量的傷亡。

什麼傷亡?

當然是從製片公司幕後團隊,到製作人和導演,再到編劇以及主演等所有人的職業生涯。

大多數人只能看到《阿凡達》、《泰坦尼克號》、《復仇者聯盟》和《侏羅紀世界》所斬獲的不世功績。動輒十數億美元的全球票房,還有數額同樣可觀的下映後收入,能催生出令多少納斯達克上市公司也望塵莫及的單片毛利。

做個最簡單的跨界比較,韓易收購UTA的直接談判對手,美馳投行,2015年整個公司的毛利潤是5.52億美元。

而《侏羅紀世界》世界範圍內的總收入呢?16.72億美元!

扣除所有的製作成本、宣發成本、演員分成和院線與流媒體分賬,最終能落到片方手中的,仍有4.74億美元的——凈利潤!

這便是好萊塢向外部世界展現出的亮麗光鮮。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看著漫威宇宙年復一年收割全球票倉,羨慕嫉妒得眼球血紅。

這種迫不及待想要投身暴利行業分一杯羹的急切心情,跟基金經理們看到泰勒-斯威夫特的新專輯與世界巡演為環球音樂集團帶來的天量利潤時如出一轍。

但他們忘記了最致命的一點,不管影視工業還是音樂產業,都是勝者為王的野蠻叢林。媒體的聚光燈,永遠只會打在大贏家的身上。而鏡頭到哪裡,關注點就轉移到哪裡,如此一來,人們自然而然地便忽略了角落裡堆砌如山的戰敗殘骸。

我們提到過音樂行業的一九定律,而在影視圈,這個比例也好不了多少,甚至可以說還要再糟糕一些。

好萊塢與資本媾和數十年,到現在,積攢在各大影視公司桌上的電影草案至少上萬份,斃掉90%,還有接近一千個項目在同時籌備。這些項目里,大概有60-70%能夠最終完成,這意味著每一年,光是好萊塢,就會向全球電影市場輸送600-700部電影。

一天兩部新片,再大的院線,也承載不了這樣的上映數量。因此,在數百部電影中,實際上只有不到三分之一的片子能夠拿到不錯的排片場次、發行矩陣和宣傳曝光。

換句話說,還沒到變現這一步,好萊塢就已經淘汰了98%的項目,以及98%的項目投資人。

用房地產行業做個對比,如果一家地產公司在貝弗利山花費1000萬美元開發一個高端住宅項目,那麼它的期望可能是獲得50%的毛利率,也就是把建成的房子以15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給消費者。若能完成這一目標,地產公司便會認為自己達成了預期的營收目標。

老套、經典,且安全。

但在電影公司這邊,同樣是一部花費1000萬美元製作的電影,要是能有發行商願意以同樣的價格支付預付款進行渠道發行,那就已經是一件值得製片方彈冠相慶的大喜事了。因為這意味著他們至少擺脫了虧損的局面,無論未來賺不賺錢,都已經是那2%的階段性贏家。

好萊塢的冰冷現實即是如此,電影也好、音樂也罷,哪怕連電視節目都亦如是。拿成堆的屍骨,才能堆出一位榮耀滿身的將軍。這就是為什麼好萊塢只有六大電影公司、三大音樂發行集團和三大公共電視網的原因。

在一個盈利跟賭博一樣找不到定數的行業里,資本熱錢當然會迅速聚集在最安全的地方。

抱團取暖,才不會在看不清方向的狂暴風雪裡獨自凍斃。

不過,即便如此,六大影業的經營也都時刻處在如履薄冰的艱難境地之中。哥倫比亞影業的母公司索尼影視娛樂集團就是個正在上演的悲劇,黑客攻擊、票房慘敗,再加上維基解密泄露的機密文件,不到一年的時間,孤星基金和花旗集團就迅速拋棄了負面新聞纏身的索尼影業,促使後者陷入了更深層次的財務危機。

兩大投資者集體退出,索尼影業的流動性幾近枯竭,母公司索尼娛樂,包括母公司的母公司索尼美國,以及最終大Boss曰本索尼集團的現金儲備也恰好處於歷史低位。截止2016年3月31日,索尼集團全部的現金儲備只有160億美元,同比減少6.67%。值得注意的是,2015年的3月31日,現金儲備便已經同比下降了8.65%。

對於這種級別的泰坦巨人來說,160億美元,實際上跟普通人身上的160美元紙鈔相差無幾。

在這種情況下,上級集團自然是不可能有辦法在短期內調配足夠的資金,幫助索尼影業渡過難關。更雪上加霜的是,進入2010年代,國外預售的情況越來越不穩定,許多依靠海外發行商預付款項來推進位作進程的製片公司,比如韋恩斯坦影業,都陷入了深重的財務危機之中。

雖然除了海外預售之外,影視公司還可以通過缺口融資或者超級缺口融資的方式獲得資金,但是,這是一條比拿自己的現金來莽還冒險的道路,特別是在公司已經失去流動性的情況下。

缺口融資實質上是夾層債務融資的一種形式,以未出售的海外地區放映權和其他權利作為抵押,來完成電影的融資方案。這樣做的好處,是不需要大費周章真正把發行權賣出去,就能拿到一筆救命錢。

但壞處也是顯而易見的,如果電影票房遭遇滑鐵盧,海外地區的收入無法償還缺口融資的貸款,那麼製片方就把自己套進了更深的債務陷阱里。

帶利息的那種。

救命錢,隨時都能變成索命債。

因此,在目前的好萊塢融資市場上,私募資本成為了大型電影公司在現金捉襟見肘的情形下幾乎是唯一的選擇,而這就是銀行賬戶快要見底的索尼影業迫切需要做的。

他們不得不儘快找到新投資人,補上那些不被看好的影視項目的窟窿,然後祈禱那些熱門項目,比如《蜘蛛俠:英雄歸來》和《太空旅客》,能夠在商業市場上大獲成功,幫助索尼走出谷底。

但投資者不是傻子,特別是被好萊塢年復一年坑了數十載的影視投資者。那些索尼影業和哥倫比亞影業自己內部都不看好的項目,怎麼可能輕易找到接盤俠?

因此,當韓易出現,挾1.9億美元收購聯合藝人經紀公司的餘威,通過凱文-哈特向索尼影業提出投資《勇敢者遊戲》的意向時,索尼影業製作部門、財務部門和商業發展部門的各位同事,差點高興得背過氣去。

對於這部改編自1981年出版的兒童幻想讀物,整條故事線與桌面遊戲息息相關,原版主演不到兩年前才剛去世的重置版電影,索尼內部是什麼看法?

用索尼影業集團主席兼CEO湯姆-羅斯曼的話來說:

Jumanji is not Jurassic。

「《勇敢者遊戲》,不是《侏羅紀公園》。」

韓易重複了一遍克里斯托弗-查森的話,細細咀嚼。

「所以他們的意思是?」

「索尼那邊的想法是,看你願不願意做slate deal。」克里斯托弗張了張嘴,似乎是在思考如何將接下來的這句話以儘可能柔和,不觸怒韓易的方式講出。但不管怎麼努力,他都找不到比直率講出更好的手段,「3億美元,30部電影,5年期限,25%的份額。」

「3億美元?」韓易以為自己聽錯了。

「是的,3億。」

「其他的條件跟孤星和花旗的保持一致?」

「沒錯。」

「他們知道我……清楚之前的交易細節吧?」韓易有些好笑地雙手抱胸,「他們也沒有把上一筆交易當成機密隱藏,網上到處都是具體數字。」

「當然知道。」克里斯托弗攤了攤手,無奈地抿抿嘴,「但這依然是索尼提出的初始條件。我詢問了關於投資單部電影的情況……但他們很聰明,原則上不接受對單一影片的投資。就算要投資,也是以過橋資金的形式,短期拆借。三到六個月之後全額返還,按比銀行高一點的利率計算。這對我們來說,意義可能不是很大。」

「我明白了。」韓易看了一眼喬丹-布羅姆利,「看樣子,我們得跟他們當面談談。」

「毋庸置疑是這樣的。」

喬丹微微頷首,說道。

「但見面的時候,應該儘可能地隱藏我們的真實目的。」

「正確,這正是我的想法。」

韓易的眼神裡帶上了一絲訝異之色,即使早就對喬丹-布羅姆利的敏銳頭腦有所了解,但後者卻依然能不時讓他驚艷。

「我是通過凱文才了解到《勇敢者遊戲》這個項目的。」韓易向凱文-哈特描述他將在與索尼影業會面時啟動的借口,「我的目的,是跟凱文-哈特和巨石強森兩位大明星搭上線,幫他們順利完成這個項目,以便更好地開展其他方面的投資合作……至於片子本身,我不知道它是否會盈利,也不在乎。」

「這個時代,誰想玩桌面遊戲呢?」聰慧過人的凱文也立刻聽懂了韓易的意思,他聳聳肩,詼諧地調侃道。

「是的,正經人誰還玩桌面遊戲。我們都從沒去過i。」

韓易微笑著附和道。在商業談判中,佔得先機不是比誰牌桌咆哮的聲音大,而是比誰戴上的假面更栩栩如生。儘可能詳細準確地了解對方的意圖,並萬分小心不向對方透露自己的真實想法,才能讓交易在自己設想的既定軌道上進行。

既然索尼自己都對《勇敢者遊戲》持懷疑態度,那麼他們也沒必要知道自己對這部影片的看好。

項目的預估價值越低,擁有者願意出讓的份額越多。

「但如果這樣操作的話,你可能不得不吃下一些爛片,易。」喬丹-布羅姆利補充道,「伱知道的……作為偽裝。」

「也許吧,但我想我們應該可以把一攬子協議控制在五部影片左右,而不是三十部。他們想要分攤風險,我們可不想幫他們這麼做。」

韓易想了想,才繼續說道。

「我想確認一下,喬丹……slate deal不光可以是電影和電影之間的吧?只要是同一個集團旗下,應該電影和電視劇,甚至是真人秀節目,都可以捆綁到一個協議里?」

「當然,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份融資協議。」喬丹-布羅姆利點點頭,詢問道,「你對索尼旗下的哪部電視劇有興趣?或者說真人秀?」

「現在還沒有具體的想法,所以需要請你幫忙溝通一下。」韓易的指尖在桌面上划了個圈,「如果我們要跟索尼影業的人會面,希望他們在見面之前,挑選一些正在製作的影視項目資料。我們會根據他們提交的資料,來選定最後slate deal的範圍。」

「包在我身上。」

「索尼這邊我們聊得差不多了,我想我們必須等到見面,才能繼續決定下一步的打法。」

說到這裡,韓易將目光轉回到凱文-哈特身上。

「而在大軍出征之前,我們必須先把內部事務梳理清楚,不是嗎?」

「嗯哼。」凱文-哈特右手放在出道以來逾漸豐滿的腮幫上,腦袋不住地上下撥動,「訓練好馬其頓方陣,才是亞歷山大百戰百勝的秘訣。」

「那麼,讓我們來談談我們的馬其頓方陣吧……謝謝你,塔利亞。」韓易抬眼看了看正為他呈上第一道開胃菜雞蛋魚子醬的塔利亞,露出一個禮貌的笑容。等到塔利亞為四人都擺好餐點,輕聲介紹過一遍,韓易才在她轉身離去的剎那重新開口。

「剛才我跟喬丹簡單地交流了一下關於投資Hartbeat和《勇敢者遊戲》的具體方案。」

「我提出的想法是,我會使用和凱雷集團共同成立的娛樂投資基金,承擔《勇敢者遊戲》開放的投資份額的80%,另外,我希望能以增資擴股的形式向Hartbeat投資2500萬美元,換取25%的股份。」

韓易不打算將款項從凱雷集團取出,再以個人投資者的名義注資《勇敢者遊戲》,其中的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從企業體量和商業影響力方面來說,索尼影業即使有再多的花花腸子,面對凱雷集團也得乖乖地放在肚子里。

另外,凱雷擁有這個星球上經驗最豐富、能力最強的盡職調查團隊和項目監管團隊,從抵押品分析,到融資和渠道發行協議的審核,再到持續的電影製作監控與稅務合規性的指導,讓凱雷的專業團隊來負責影視投資後的所有細節事務,比自己臨時聘請僱員要划算得多,也要放心得多。

還是跟柏匯資本一樣的思路,先讓專家頂上,自己組建的團隊跟在他們身後潛心學習。

高盛、蘇格蘭皇家銀行、美林還有凱雷,這些華爾街巨頭,僅在2005年到2008年的三年間,就為好萊塢提供了高達140億美元的融資額度。其中對沖基金貢獻了40億,而私募資本貢獻了專項基金與夾層融資之外剩下的80億。140億美元堆砌而成的極致專業度,自然是值得信任的。

「這筆進入Hartbeat的投資款,我希望大部分能作為《勇敢者遊戲》另外20%的投資款項。剩下的資金,你可以自由分配。給管理團隊也好,留給你自己也好,反正是作為激勵獎金的形式發放給創始團隊。」

「也就是說,如果《勇敢者遊戲》的製作成本最終沒有超支,正好是9000萬美元,並且100%開放給我們進行投資,那麼我會以凱雷集團投資基金的名義單獨投資7200萬美元,然後通過Hartbeat,再投資剩下的1800萬美元。這意味著,你和你的團隊能一次性獲得700萬美元的激勵獎金。」

「另外,如此一來,你,和我,都能作為聯合出品方,把我們的名字放在製作名單上。同時,你也可以按照在Hartbeat的份額,分到應有的回報……除開你自己的片酬和主演分成之外,那部分的收益是完全屬於你自己的。」

韓易一邊說著,一邊從蛋殼裡舀出一勺黑珍珠般的鱘魚魚子醬,朝凱文-哈特揚了揚。

「凱文,這就是我為你提供的『魚子醬』。」

「對這個提案,你有什麼想法?」

這些內容真的不可能略寫或者跳過的…要看懂主角的操作、索尼的反打還有後面一系列的商業博弈,這些知識都是很重要的。我再說一下!絕對沒有複製粘貼百度google!全是自己一個字一個字根據韓易的影視投資情況打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