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嗶哩小說 > 都市小說 > 風起2005 >

第166章 探店,探店

正文卷

第166章 探店,探店

2006年1月1日,馬涼這個創業小老闆可沒資格享受元旦假期。

工廠已經全部改建完畢,兩家新的門店正在裝修中。即使有管理團隊分擔,他也不可能當甩手掌柜,完全放任不管。

人員招聘,財務支出,設備採購,這些細節的事情最後還是要他來拍板簽字。

畢竟管理團隊才剛剛上手,公司的運營也未完全成熟。沒有可借鑒的參考標準,他這個老闆就只能繼續親力親為。

所以馬涼也顧不上考試複習,打算考前隨便翻翻書算了。

反正已經不稀罕拿什麼獎學金了,只要不發生掛科的糗事就好。

上午剛去食材加工廠轉了一圈,看著程婷婷剛招了一批職工進來開始培訓,他終於不用再擔心產能問題了。

下午則又快速轉戰到南京東路店,看著相關設備進場安裝。

人民廣場來福士店進度要更快一些,再有個兩三天兩家店就可以一起開業了。

總得來說,除了南京東路店的轉讓費稍微貴了點,兩家新店的開拓還是十分順利的。

馬涼對南京東路店的期待,一點兒都不比來福士廣場店差。畢竟這裡是步行街的另一頭,人流絲毫不會比商場內少。

今天他不只是跑來看串串店施工的,而是和人約在了這裡。

下午三點,在南京東路店不遠處的咖啡館,馬涼見到了約見之人,正是東海電視台《案件聚焦》欄目組的戴大導演。

「馬總,過了過了,那個節目提案領導們已經審批同意了。」一見到馬涼,戴倪飛就激動地說道。

而口中的節目提案,正是之前在龍之夢店採訪時馬涼告訴他的。

馬涼對電視節目其實並不專業,他不過是把前世的某個超火的節目創意告訴了對方而已。

之所以這麼好心,是因為這個電視節目一旦播出後,將會給【紅唇串串香】巨大的賦能。

這個在前世一經播出立刻就收視率爆表的節目,正是東海電視台星尚頻道在2007年1月1日推出的《人氣美食》。

此節目以美食榜單、人氣小店、民間美食、烹飪廚藝和飲食風俗為主要內容。

起初節目時間並不長,每期只有半小時左右。

可偏偏就是這短短的半小時,就讓無數觀眾在吃飯的時候守在電視機前等候。

一邊吃一邊看,晚飯都感覺更香了不少。

上輩子《人氣美食》剛播出時,並沒有什麼烹飪廚藝和飲食風俗那些內容。

唯一的節目形式,就是在魔都的大街小巷搜尋各種美食小吃,採訪報道出來。

就類似於十幾年後無數美食博主在短視頻平台爭相模仿的內容——探店。

美食探店,這種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爛大街、也養活了無數美食博主的內容創意,現如今在國內卻還未有人嘗試過。

而星尚頻道的《人氣美食》節目,在美食探店領域堪稱這一內容的開山鼻祖。

前世節目播出以後,收視率節節攀升,迅速成為了星尚傳媒三大王牌資訊節目之一,也成了魔都人民尋找美食最權威的指南。

在短視頻時代到來之前,不知道有多少餐飲小吃店都恨不得被《人氣美食》採訪報道一次。

後來星尚傳媒甚至把這個節目做成了一個商業模式,不僅要付費預約採訪,而且有錢還不一定排得上號。

除了美食探店,《人氣美食》節目後來又增添了改造生意不好的小店、人氣店不定期回訪測試、失敗店挑刺找原因、市民訪吃團等街頭小型真人秀板塊,使節目形態更趨完整。

因此在魔都的很多知名美食小吃店,經常會看到店門口掛著一個大招牌,上面用特大字體寫著「《人氣美食》」幾個大字。

有些豪橫的老闆,甚至在店門口放一到兩台液晶電視,滾動播齣節目採訪的視頻。

但凡被《人氣美食》報道過的美食小吃店,第二天就會有無數客人蜂擁而至,不辭辛苦地排隊購買,生意一時間好到爆。

可以說正是《人氣美食》這個節目,進一步把魔都吃貨們的排隊文化推向了更高峰。

由於節目的火爆,創意也很快被其它省份的兄弟台借鑒了過去。

上次因為《案件聚焦》的深度採訪,馬涼就順帶著找機會把《人氣美食》的想法告訴了戴倪飛戴大導演。

他並不是憑空創造一個新的節目,而是充當了一回時空搬運工。

不過是把2007年1月1日播出的《人氣美食》,提早了一年讓其在東海電視台誕生而已。

戴倪飛那天聽完了馬涼的創意,回去後立刻撰寫節目策劃書,第一時間提交給了上級領導審核。

結果不出意外,但凡是個腦子正常的領導都不會否決了像《人氣美食》這樣好的節目創意。

提案不僅成功通過了領導審批,而且下令儘快把這個節目的製作提上日程。

於是乎戴倪飛就順利地從《案件聚焦》欄目組借調了出來,成為了《人氣美食》節目的製片人。

從導演到製片人,不僅是戴倪飛職位上的提升,對他來說更是一個極為寶貴的跨越式發展機會。

一旦節目熱播,他的功績自然是最大的,也是會被領導們紛紛看在眼裡。

作為大功臣,戴大導演以後是否會平步青雲暫且不論,但在東海衛視走路帶風是肯定沒問題的。

所以戴倪飛第一時間約了馬涼,剛碰面就分享了這個好消息。

最關鍵的是,後續的節目拍攝製作,還需要和馬涼進一步溝通一下。

因為當初馬涼提前和他作過約定,節目創意免費給他,但《人氣美食》第一期節目必須要採訪【紅唇串串香】。

而且還不能粗製濫造地製作,這第一期的經費必須給足了,且派最有實力的團隊來拍攝。

畢竟在馬涼的印象里,早期的《人氣美食》節目製作就很粗糙。

製作質量那麼粗糙,都能讓收視率爆表,要是內容做得更精良一些,那【紅唇串串香】豈不是要徹底火遍整個魔都?

這才是馬涼和戴大導演約在此地見面的最重要原因。

他笑著奉承了一句:「那就恭喜你了,戴製片人!」

「馬總,這話見外了!

我這邊欄目團隊都快組建好了,您的串串店什麼時候能開業啊?」戴倪飛異常急切地問道。

畢竟早已經已經約定好第一期採訪【紅唇串串香】,戴大導演也不好反悔。

他可是知道馬涼的背景,哪敢輕易得罪。

可節目組已快要萬事俱備,只等著串串店開業這個東風到來,立刻就可以開始拍攝製作。

馬涼篤定地回道:「別著急,三天後兩家門店就會同步開業。」

「太好了!那我就安排在5號下午,讓攝製團隊過來採訪。」戴倪飛聞言都有點迫不及待了。

馬涼點了點頭回應道:「如果不出意外的話,沒問題。」

於是二人又就著採訪錄製的過程,溝通了很多細節問題,馬涼又幫著出了不少主意。

兩個小時後,戴大導演終於神情激動地離開了。

而對於《人氣美食》的報道,馬涼自己也很期待。

雖然上次因為天價索賠案,已經被東海電視台和東方衛視報道過一次了。但不管是新聞節目還是《案件聚焦》這樣的法制節目,覆蓋的觀眾人群還是有限的。

而且從廣告投喂的精準性角度來說,那兩次報道比起《人氣美食》節目根本不是一個數量級。

畢竟喜歡看美食節目的觀眾,多半都是吃貨。

而且《人氣美食》不光會詳細介紹【紅唇串串香】的小吃特點,還會隨機採訪串串店的客戶,詢問排隊和試吃的體驗。

單從這一點看,客戶見證的效果簡直無敵了。

前世的《人氣美食》節目之所以那麼有號召力,正是靠著隨機採訪客人這個魔性的內容。

因為這個方式很難作假,讓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一看就覺得真實。

在電視中看著現場的客人說好吃,吃貨們分分鐘就會輕易地被帶了節奏。

所以馬涼才煞費苦心把這個節目創意告訴了戴倪飛,為的就是利用這個節目給【紅唇串串香】造勢。

如果只是現有的幾家門店,他根本沒必要搞得這麼麻煩。

可馬涼的目標遠不止於此,因為他要的不光是目前幾家門店生意紅火,而是要【紅唇串串香】以後無論在魔都什麼地方開店,開一家就會火一家。

必須藉助《人氣美食》節目造勢,才能讓串串店達到這種知名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