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09章 精神病院的誤診

正文卷

第809章 精神病院的誤診

鍾名浩扒在窗戶口,遠遠看到馬路上不少學生都背著書包去上學了,眼神中充滿了羨慕。

看著看著,他的眼淚就掉了下來,抹了抹又坐回了床上。

這時候孟醫生進來了查房了。

剛一進房,孟醫生就看到鍾名浩正在把床頭櫃的水果全都扔到地上,嘴上還罵罵咧咧的。

於是皺著眉頭對後面的小醫生吩咐道:「病人躁狂發作,趕緊控制起來。」

精神病院的控制,那可是一點不講情面的,管你是老人還是小孩,你發病了那都是被捆綁在病床上。

病人呈一個「大」字,兩隻手,兩隻腳都會被綁帶用力繫緊,固定在病床的四角。

有一些嚴重點的精神病,還會被固定頭部,然後嘴上塞去去一個橡膠套,防止病人咬斷自己的舌頭。

具體要被固定多久,那可就不好說了,總之不會是一天兩天這麼短。

至於屎尿……一般是有護工來幫助處理,但護工又不是什麼勤快人,一天來給你換一次就不錯了。

所以說在沒有監督的精神病院里,有些病人的日子過得比渣滓洞都不如,非常慘。

反正病人家屬又看不到,不能探視,醫生也不怕被投訴。

當然站在醫生的角度這也是沒辦法,如果人都不能控制,病人要打砸傷人,醫生護士們的人身安全都不能保障。

關鍵是被精神病人打了,或者嚴重點殺了,那也是白死。

精神病人都是「有證」的,不用負法律責任,拿他們一點辦法都沒有,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捆綁固定住,大家都省心。

鍾名浩開始還不知道自己發生了什麼事情,但當他的兩腳兩手被捆起來後,他害怕了。

畢竟只有10歲,一害怕就哭了:「我要媽媽,我要媽媽~~~」

病人表現得越激動,醫生就越興奮,孟醫生對著旁邊的小醫生教導道:

「瞧瞧,病人這就是典型的發作期,這時候是很危險的,我們除了要防止病人的危險行為以外,更要快速控制病人的激動,所以這時候就需要鎮靜類藥物上。」

護士馬上就拿著氯丙嗪針和安定針走向了鍾名浩。

「伱們不要過來,我不要打針,我要媽媽,我要爸爸~~~~」

這一刺激,鍾名浩就更激動了,表現得怒目圓睜,全身掙扎,看起來非常可怕。

孟醫生大喊一聲:「快,你們幾個按住小孩,小李,馬上打針。」

啪啪,兩針下去,鍾名浩馬上就安靜了下來,嘴裡喃喃著:「我要媽媽,我要爸爸……」

睡著了。

孟醫生擦擦額頭的細汗,得意地對小醫生說道:「瞧見沒,病人這不就穩定下來了嘛。」

幾個小醫生點點頭,將病人癥狀和用藥情況都記錄在自己的小本本上。

突然,已經陷入昏睡狀態的鐘名浩小朋友在病床上又抽抽了起來,抽了幾下又安靜了下來。

這讓孟醫生心裡有點嘀咕,心想這抽筋是咋回事?腦子異常放電,難道還有腦損傷?

腦損傷屬於神經外科,而七院看的是精神疾病,兩個字反了一下,但治療方法卻是安全不一樣的。

想不明白孟醫生也不準備多想了,只是叮囑手下醫生道:

「這樣,每天常規使用舒必利、氯氮平外,再給病人加一點抗癲癇的卡馬西平片,我就不信了,治不好一個小屁孩。」

一周過去了。

小名浩也被雙手雙腳捆綁在病床上整整一周了,除非是被藥物鎮靜,清醒的時候他一直在喊著要爸爸要媽媽。

甚至他小小的年齡開始有點扭曲了,覺得是爸爸媽媽把他帶到這個魔鬼一樣的地方,讓他來吃苦的。

加上精神病類藥物對人體的副作用,本來鍾名浩是沒有精神病的,現在真有點被整出點精神問題來了。

轉機來自於周一的行政查房。

七院的副院長,也是主任醫師的林正紅前來病房裡查房。

當林副院長來到鍾名浩的病房時,孟醫生做為主治醫生正在嘰里呱啦做著病歷彙報。

而病床上的小名浩因為鎮靜類藥物的使用,整個人事實上是昏睡狀態的,這點在場的醫生都心知肚明。

但就在此時,小名浩身體在毫無徵兆下又開始了抽搐。

嗒嗒嗒~~~

小病號抽起筋來,連病床都發出了連續的響動聲,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這種抽搐只持續了10秒就停止了,小病人再一次陷入了昏睡,彷彿剛剛什麼也沒有發生過。

幫為專業,林正紅馬上就意識到不對了,親自翻開病歷,看著上面的用藥道:

「舒必利、氯氮平、卡馬西平全上了,還有安定針每天都打,病人還會發生抽搐,這明顯就不能用精神類疾病來解釋,而且正是這些藥物的使用,反而可能會加重病人的抽搐。

小孟,我看病歷里明確寫著,病人在入院前就存在著抽搐的情況,現在你們已經用藥一周了,你告訴我,抽搐癥狀為什麼沒有消失?或者說頻率有沒有減少?」

孟醫生汗也下來了,其實經過一周治療,他內心也意識到自己翻車了。

但他不是那種惡劣醫生,為了自己的面子隱瞞病情,於是實事求是說道:

「林院長,病人入院後抽搐癥狀的確沒有減少,而且在他清醒的時候,仍然會出現罵人、情緒激動想要擺脫束縛的現象,治療一周,療效並不明顯,所以我還在想要不換藥上。」

林院長沒好氣地看了一下這個下屬醫生:

「還換什麼葯呢,病人不是精神病人,你再用藥也是無效的,病人的問題在腦子裡,這是腦外科或者神經外科的疾病,讓他出院吧,換家醫院瞧瞧。」

孟醫生趕緊點頭:「好的,我馬上通知家長。」

鍾恆源和杜文娟夫妻趕到醫院,從醫生嘴裡得知自己兒子得的不是精神病時,是又喜又憂。

喜的是不是精神病,那就不是最壞的情況。

憂的是診斷還不明確,沒有找到病因就沒辦法治療。

孟醫生認真說道:

「你們還是帶病人去人民醫院瞧瞧吧,現在人民醫院新開業,所有的檢查設備都是進口的,也是國內最先進的,可能還可以查出你們兒子到底得了什麼病。」

鍾恆源重重點頭:「好,我帶兒子去人民醫院。」

杜文娟則抱著兒子,輕聲在安慰她,但她發現兒子似乎變得更膽小,更內向了,甚至隱隱跟媽媽有一種抵觸情緒。

病情反而越治越糟了。

急於給兒子治病的鐘恆源和杜文娟馬上帶著小名浩來到了越中人民醫院。

剛進醫院門診大樓,兩夫妻就被裡面宏偉的大廳給震憾到了,表現得跟旁邊幾個農村大叔大嬸是一個樣的。

這種感覺,就跟後世的那些巨大的高鐵站候車廳是一樣的。

杜文娟回過神來有點發愁:「老公,我們該給小浩看哪個科?」

鍾恆源想了一下說道:

「孟醫生懷疑是腦子的問題,那就應該找神經科(這時候神內和神外還不分家,神外一般醫生不設立,因為開顱手術吃不消做)。」

「神經科,那哪個醫生好一點呢?」

「鬧,那邊有醫生的簡介攔,我們去瞧瞧。」

陳棋為了方便醫生就醫,同時也是為了宣傳醫生個人,所以給每位醫生都拍了照片。

這種照片可不是很土的證件照,面是穿著工作服,戴著卡牌,然後擺出一個個姿勢的藝術照,就跟後世牙科醫院的宣傳照一樣。

醫生照片下面則會詳細介紹醫生的職稱、畢業院校、工作經歷以及善長領域。

陳棋自己就排在最上方第一個位置,一個英俊的年輕醫生,戴著金絲眼鏡,側身回頭照,顯得非常帥氣,也非常自信。

這些照片如果僅僅是越中醫院的醫生肯定不夠分量,畢竟越中醫院的底蘊太差了。

所以陳棋把海東醫大來坐診的專家教授們的照片也全都放了上去,裡面還有海東省唯二的兩位學部委員。

好傢夥,那一排的教授副教授,絕對能唬住絕大多數病人,讓越中醫院顯得更加高大上。

鍾恆源和杜文娟在照片里尋找了半天,終於在照片里找到了神經內科主任夏華醫生。

照片上的小老太太雙手抱胸,正微笑著看著鏡頭,一看就是大教授的模樣,讓病人心生好感。

鍾恆源回頭看了一下,大廳的另一邊就是挂號窗口,於是趕緊過去:

「同志你好,請問夏華醫生的今天還有號嗎?」

「你好,夏醫生今天沒號了。」挂號工作人員態度很好,不像以前那種愛搭不理的樣子。

「那明天呢?」

「明天也沒了。」

「後天呢?」

「後天也沒有,最快也要一周後還有少量號。」

鍾恆源輕嘆一口氣,心裡有點小小抱怨,這越中醫院名氣幹嘛那麼大,外地病人太多了,搞得他們這些本地人想看病都掛不到號。

「那就給我來一個下周的號吧。」

「夏醫生屬於專家號,一個號要10塊錢噢。」

「這麼貴?」

鍾恆源又嚇一跳,以前看病一個號子只要1塊錢,這還是漲價後的結果,以前都是2毛、5毛,好傢夥越中醫院一漲就漲到了10塊錢。

其實這是陳棋的主意,故意這樣設置的。

普通號便宜,一個號1塊錢,鼓勵小病小災的都掛普通號,沒必要去佔領專家號,把專家號讓給更需要的重病人。

這樣小醫生們也有更多機會接診病人,有更多的鍛煉機會,臨床水平能快速提高。

至於說小醫生搞不定的病情怎麼辦?

那還不簡單,搖人呀,什麼主任、專家,甚至陳棋這位院長都能搖來,只要病情夠重。

鍾恆源咬了咬牙,「10塊就10塊吧,這說明夏醫生水平高,10塊錢的天價號都要排到一周後了。」

挂號窗口的工作人員也不多說,讓家屬填好病歷後,直接在電腦上劈里啪啦打字輸入了。

沒錯,就是電腦連接印表機,挂號單不再是以前手寫的號碼,現在列印出來的挂號單上是有病人姓名的,這也是最大限度防止黃牛囤號。

1991年就用微機挂號,越中醫院又走在了國內前沿。

當然微機化辦公僅限於挂號、葯庫、後勤倉庫等地方,醫生開處方依舊是用傳統的手寫處方。

因為目前國外的醫療軟體系統還沒有中文化,再加上醫生們普遍沒有學過電腦知識,所以電腦化辦公暫時還不能實現。

又過了一周,鍾恆源夫妻帶著兒子再次來越中醫院求醫。

當小名浩剛坐下,還沒等夏主任問診,小名浩開始發病了,直接將桌子上的東西全扔到了地上,嘴上還在罵著:

「蠢豬,你們都蠢得像頭豬!」

夏主任可不是一個好脾氣的老太太,氣得一下子柳眉倒豎,剛要發飈,突然她發現剛剛還在砸東西的小男孩又變成了一個安靜的樣子。

甚至還有點害怕,躲到了家長的懷裡不敢見人。

夏主任做為老牌醫生,馬上就意識到這小孩之前的打砸似乎有隱情,於是看向家長詢問:

「他,是這裡有病?」夏主任點了點自己腦子。

鍾恆源趕緊解釋道:「不是不是,夏主任,我們一周前從七院出來的,那邊診斷不是精神類疾病。」

這下老太太來興趣了:

「不是精神類疾病,一會兒表現得狂怒,一會兒表現得安靜,而且似乎這個狂怒還不是他能控制的,這是癲癇嗎?對了,這孩子有沒有腦外傷史?」

「應該是沒有的,大約是7歲左右無緣無故發生的,開始我們以為是調皮搗蛋,老師也是這麼認為的,但我觀察我兒子每次發作都是無意識的,而且每次發作完他都特別內疚,所以我認為這應該是一種病症。」

鍾恆源認真回答著,但語氣中非常信任自己兒子。

夏主任拿出神經科醫生最心愛的鎚子,這裡敲敲,那裡打打,反覆檢查有沒有什麼陽性癥狀。

就在夏主任檢查的時候,小名浩還是不斷做出各種奇怪動作,要麼突然站起來,要麼突然罵一句,要麼突然整個人抽動一下。

這讓夏老太有了破案的強烈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