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藥方(加更一)

正文卷

第85章 藥方(加更一)

中藥藥方,三味葯的屬於小方,九味葯的方子屬於中方,而十三味葯以上的就屬於大方了,每一個方子無論大小,君臣佐使配伍都有極其明確的分工。

傷寒論中一百多個方子,大於十二味的才只有一個,金匱要略被稱之為方書之祖,醫方之經,全書共有二百多個方子,大於十二味的也只有四個。

只要不是疑難雜症,十味葯以內的方子是最常見的。

而這也引起了很多人的誤解,包括中醫大夫本身,許多人都對中小處方情有獨鍾,對大處方很反感,認為方子越小,代表著精準的辯證能力和高超的醫術水平,而開大處方往往是辯證不準確,雜亂無章和水平低下。

似乎中醫藥處方不論疾病的輕重,都不應該超過十二味葯,最好是十味葯以內就能搞定,如果中小處方沒有效果,那就是辯證不準確,醫術不精。

十二味葯以上的大處方即使是治好了也得不到讚許,認為是瞎貓碰了死耗子,不代表中醫水平。

其實大方在治法上往往多法兼備,其處方既寓有巧思,而配伍又極其精密,臨床上有一些頑固性的疾病,病程冗長,纏綿難愈,病機複雜,虛實夾雜,證候多變,確實需要通過大方重劑,方能達到綜合調治的目的。

現實中也有醫生為了故弄玄虛,不顧病人病情開出三五十味葯,甚或上百味葯的「大方」,真正是能嚇死個人,完全不考慮葯鍋子能不能塞的進去那麼多葯,而這也是引發大小方爭論的一個重要原因。

其實早在黃帝內經中就有關於大方的論述,書中認為對複雜病症用中小方如果不能奏效時,可應用重方治療,這裡的重方指的就是大方。

看一個方子是否是大方不僅僅是看藥味組合的多寡,還包括用藥的劑量大,以及用藥持續時間長。

就像李唐之前治療的那些癌症病人,他們現在是回家了沒錯,但用藥並未停止,每三個月或者半年還要再來複診一次,根據體內病情的變化,適當的調整用藥,這種情況要持續一年或者幾年的時間。

現在楚老提到的讓李唐盡量不要劍走偏鋒,指的就是他先前治療那些癌症病人時所開的方子里,還包括有十八味葯的大方,以及一些禁忌葯。

楚老行醫幾十年,他對藥方的理解肯定不會那麼偏激,但幾十年來,他開出的大方也是屈指可數,跟師兄的這個小徒弟動輒就是十五味葯的大方比起來,簡直就是小巫見大巫,所以他不得不提醒一下。

「師叔,您所說的劍走偏鋒是指……」

「比如說你上次給一個直腸癌患者開出的葯里有砒霜,劑量還不小,雖然你是利用它的攻伐藥性,而且還用別的葯綜合掉了其中的毒性,但有的時候,有些病人,我們卻不得不避免此種操作。

沉痾需要用重葯的道理大家都懂,可有的時候我們也可以換一種思路,比如少量多換,原本喝五天七天的方子我們換成三天的,及時掌握病人的病情,隨時換方,是不是也能起到作用。」

!!!

聽罷,李唐挑了挑眉頭,這倒是個新鮮,可能這就是面對不同病人的不同思路吧。

像關老,他一直都是隨堂坐診大夫,面對的都是上門來求醫的病人,這病人如果需要慢慢調理,你讓他三天來複診一次,隨時換方,持續個一年半載的,估計那病人能把這個大夫罵死,我的時間就不是時間了嗎?

可楚老不同,他面對的患者情況就不同,他這裡是上門服務,別說三天一換方了,就是早上一方下午一方,他也得做到。

「謝謝師叔的提醒,我記得了。」

「不用謝,面對不同的病人,我們及時調整自己的手段嘛。」

說完後楚老低頭看了眼手腕上的表,見時間還早,就指著北邊說道:「我印象中昨晚過來的時候看到街道在那邊是吧?」

「對,往那邊不到二百米就是鎮街道。」

「走吧,陪我過去轉著看看。」

「好的師叔,今天正好是陰曆二十三,我們這裡逢三逢九趕集,現在街道上挺熱鬧的。」

「那剛好,我都好久沒趕過集了,正好看看這裡跟四九城周邊的集市有什麼不一樣的。」

楚老那略有些興奮的模樣讓李唐想到了他師父和師娘。

二老也是這樣,只要鎮上有集市,不管買不買東西哦都必須要去轉一圈,有時候恰逢下雨集上沒人,老兩口還要埋怨半天呢。

陪著楚老在鎮街道上逛了一圈,什麼也沒買,快十點鐘倆人才回到招待所,而李唐也終於見到了病人。

「李大夫,辛苦伱了。」

房間內除了病人外還有四個人,一個是病人的隨身特護,還有一個應該病人身邊的工作人員,另外兩名據楚老介紹都是醫生,不過是西醫,懂中醫的西醫大夫。

現在醫院裡這種醫生挺多的,去看病先給你把脈,能不能摸准不清楚,反正接下來的檢查和治療也是中西醫結合。

病人十分客氣,說話也很溫柔,得知年輕的李唐就是她此行要見的醫生後,臉上沒有絲毫驚訝的表情。

「您不用客氣,請坐。」

略微有些蒼白的臉色,失去了光澤度的灰白頭髮,以及舌頭苔黃質厚膩,無一不在說明病人的身體情況。

右寸脈數急如豆狀。

幾分鐘後,李唐在心裡默默的嘆了口氣後,收回了手。

將病人請回裡間後,他也沒說什麼,直接就坐在桌邊拿出筆開起了藥方。

在寫藥方時他猶豫了一下,最後還是按照師叔剛才叮囑的將心中的方子稍微調整了一下,把原本應該開十六味葯的方子調整成了十三味。

但這一改也讓原本應該五天就出效果,也變成了十天後才能初見端倪。

開完方子,簽好自己的名字後,他將藥方遞給了一直站在旁邊看的師叔。

楚老接過去後只是隨口問了幾個問題,就也簽上了自己的名字,然後是另外那兩位醫生,同時,其中一位還在本子上將這個藥方又抄了一遍,四個人原樣又簽了一遍名後,這張方子才算是開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