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榮耀調整

正文卷

榮耀面臨的困難有很多,比如他們自研架構的64位晶元,要融合嵌入式神經網路處理器NPU,要做到高性能低功耗,還要找到一條可以持續迭代不斷進化的路,一點不比高通的Krait(環蛇)三星的Mongoose(貓鼬)簡單。

沒錯,這個時候高通三星都在基於ARM V8架構學習蘋果搞自研架構晶元,高通去年還提了「Zeroth」晶元,可能是最早的NPU概念,能夠不依賴編程、而是通過反覆的「觀察」和「自學習」,實現程序、性能的自我進化。

展訊的星宿晶元提前配置了高通的「AI加速器」,與AMD合作開發的高性能GPU,優秀的ISP圖像處理晶元,算是一顆混合AI的處理。

為了趕時間,優先完成架構設計,確定大方向,然後計算核心可以採用公版架構魔改,融入他們自研的架構中,有些類似高通驍龍820的Kryo架構。

做出這樣的決定,曲黎肯定做了一番努力,他知道ARM公版架構的強大,榮耀晶元開發人才不如蘋果和高通,那麼高通做不到的事情,他們能做到?正因為難以突破,所以明明已經努力兩年了,還是達不到蘋果A系列處理器的水平,只好轉變思路。

曲黎願意創造奇蹟,但並不相信奇蹟,所以給了展訊團隊更多時間去試錯,現在是市場優先,確保自研晶元不落後蘋果A系列晶元太多,和高通旗艦要互有勝負。

以後等他從AMD等晶元企業多挖一點人,效果可能會更好。

既然晶元不給力,那麼總要從其他方面彌補,比如KOS改用F2FS文件管理系統,菊花廠後來自研了EROFS(可擴展只讀文件系統),兩者結合能夠解決安卓系統長期使用後的卡頓問題。

其中F2FS是專門為基於 NAND的存儲設備設計的新型開源 flash文件系統,遷移到手機難度不大。EROFS實質是讓用戶不能修改操作系統,不能root獲得超級許可權,也就變得更加安全。現階段而言,不是做不到,是不能做,安卓的優勢是自由度很高,這個時候讓系統變成只讀文件,顯然會變得越來越封閉。

曲黎了解到的情況大致就這樣了,再深入他也不了解,避實就虛,他更應該了解榮耀的管理,組織架構,企業文化這些。

作為一家跨國企業,大量海外僱員,但大多數歐美精英都不願到國內工作,所以啟動了新加坡總部,桑傑賈安排人過去主持工作,他自己留在國內。

現在的榮耀組織架構複雜,至少是曲黎看來挺複雜的,各部門繁多,權責劃分不明確,也就公司很大,能夠容納些許損耗。

比如說最大的部門肯定是智能手機部,但操作系統和晶元部門同樣重要,還有兩家晶元設計公司,展訊和未智,分布在全球的研發中心。操作系統分為手機、智能設備和汽車。

然後系統部門還有一個Klun語音助手,涉及到語音識別,人工智慧,還要服務於語音音箱等。哦,還要為汽車設計晶元。

既然管理層級變長,有時候會出現鞭長莫及的狀況,那就要做出調整,曲黎不喜歡考慮各種勢力範圍,先動大框架,再安排人去填充各部門。

榮耀董事會、監事會層面就不動了,只動公司,分成經營管理委員會和人力資源委員會,聽名字就知道大概負責的範圍。

經營管理委員會下轄:負責產品的設計和開發硬體工程部門(包括晶元/手機/平板/電腦/無人機等);負責產品維護和服務的硬體技術部門;軟體(包括操作系統,各種應用);人工智慧(Klun語音助手等);能源(動力電池/儲能/光伏電廠等);全屋智能家居(語音音箱等)。剩下就是市場、運營、銷售、零售、法務等。

長城華冠劃分到投資板塊,現在獨立運營以後可能獨立上市。未智只保留晶元設計業務,地圖劃分到軟體部門,行車記錄儀等劃分到長城華冠。

「我們要加強各部門之間的協助,保證企業的創新能力。」曲黎的態度很明顯,為了創新將手機、無人機、智能手錶等部門劃分到一起,還有一個單獨列出來的設計部門平起平坐,保證榮耀所有的產品都要符合榮耀的設計美學。

另外汽車部門被取消,大多數業務分散到各部門,實際上重要的智能駕駛車規級晶元,還是由榮耀團隊在開發。

各部門劃分好,接著就是人員調整,公司雖然是曲黎的,但不是他在管理,所以「三省六部」都需要討論著來,既要維護雷君的權威,又要保證公司的活力,不能一家獨大。

輪崗制度暫時沒有執行,李一楠讓他不放心,一個身價幾百億的還要去炒股,未來的內幕交易可能真不是冤枉他。另外桑傑賈等海外高管,在中美交鋒的背景下,到底有多少忠誠,曲黎不敢賭,所以只好限制他們的發展。

曲黎藉此機會,和榮耀中高層見面,聊天,凡是他不滿意的,都要重新考驗,提拔問題可以稍後。藉此機會,人力資源管理委員會算是正式運營起來,以後的人員晉陞需要組織討論。

這麼做的壞處是各方會尋求(相互妥協)也就是權利尋租,最後形成內部腐敗,時間長了都沒法根除,曲黎只能勤快點,多動手,多了解各國情況,然後做精準打擊。

兩個管理委員會,實際上是將個人決策變成了集體決策,曲黎還是那個有特權的人,想做什麼基本不會有阻礙。比如說汽車,曲黎以前很想做,投資人不讓,現在反過來,曲黎又不願意了。

榮耀內部組織架構調整,消息還沒有傳出去,也不知道放棄「電動車業務」的行為,會不會被質疑:曲黎當年求著說要造車的時候,會不會想到這麼一天。

「有沒有」想到,今天還不知道,可以確定的是曲黎接下來會很忙,和各路高管見面,篩選出優秀人才。另外就是招募員工,不管哪個渠道,九月份開始校招都是非常重要的一環,這次面試只是補充,屬於臨時的個人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