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4章 交朋友

正文卷

榮耀和幾何都進入了新加坡市場,榮耀手機不用說,趁著當初供不應求的時候打通了全球主要市場的銷售渠道,現在不過是在完善和修補。

幾何電動車重複了榮耀的套路,這次和特斯拉開放專利,確定了兩家純電車企的行業地位。這時候的網友可不像十年後那群網友一樣反智,認為開放專利沒鳥用,單純是營銷手段。他們還是比較欣賞馬斯克和曲黎的個人情懷的。

曲黎到新加坡國立大學參與了一場關於「可持續能源經濟」的討論,他給出的邏輯、數據和計算方式都很簡單,都是成熟技術,基本上沒有人反駁其可行性,頂多認為10萬億美元不足以推動他的計畫。

曲黎當然知道,他的很多數據綜合考慮了技術進步,特別是設定光伏發電成本低於火電,缺陷肯定有,但重點還是人類到底有沒有必要進行「可持續能源經濟」的轉型,也就是電動車取代燃油車到底能不能站在道德制高點。

「不管有再多的正義,我都在推動電動車的用戶體驗和產品力超過燃油車,只有這樣才是最大的正義!」曲黎又一次吹牛,倒不全是為了裝逼,而是通過一次次實現在別人看來不可能的事情,確定他的江湖地位。

曲黎多次在公開場合說:只要汽車有電動化、智能化大趨勢,前程幾何就能成為全球最優秀的汽車企業之一,主要是為了加深國內消費者對前程幾何的品牌印象,為他們的高端化提供一種能夠被廣泛接受的「理由」。

前程幾何的成功不是僥倖,是他們十幾年的努力帶來的結果。

國內有很多優秀的車企,比如奇瑞,燃油車三大部件都很優秀,可就是沒有成為國內頂流,努力的方向錯了,越努力越被動。

曲黎在全球推廣他的「可持續能源經濟」可不全是為了立人設,還是趁著電動車產業鏈還不完善,但技術已經取得突破的這幾年,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品牌升級」,認可幾何汽車是行業先驅。只有這樣等到電動車內卷的時候,他才能立於不敗之地。

標配L2自動駕駛的幾何G9對大多數燃油車都有降維打擊的效果,國內網友說「幾何G9百萬以內無敵手」,影響幾何發展最大的障礙就是品牌認可度,一個國產豪車,不能拿出去裝逼撐場面,那很多不夠富有的「富一代老闆」都不願意買。

幾何在國內除了互聯網科技精英,最多的消費者就是追逐時尚潮流的富二代,在國外的情況差不多,真正願意為環保買單的畢竟是少數。

「買不買沒關係,我希望大家儘可能多的去駕駛體驗,並且給我們反饋,你的每一次反饋都能讓我們進步……」曲黎這是明目張胆的打廣告,新加坡的媒體一字不落的做了報道。

不能怪曲黎經常重複,要知道雖然有互聯網,但關注高科技的人畢竟是少數,只有通過時間積累,通過一次次重複,讓更多人群,哪怕不懂汽車的人都知道幾何的牛逼,那才是高明的營銷。

曲黎有榮耀,其實不需要火箭,他也能讓幾何汽車成功破圈,可人無完人,學習馬斯克上癮的他做了一個並不那麼聰明的決策。十幾年內,星河動力幾乎無法超過Space,他許多做法相當於給馬斯克的特斯拉在抬轎子。

但要說做錯了,那也不見得,假如幾何汽車一家獨大,憑藉產能優勢碾壓特斯拉,甚至導致馬斯克破產,他會不會受到米國粑粑的打擊,以此拉平兩國在電動車領域的差距?

福兮禍兮,誰能說清楚。

曲黎再次出現在新加坡,並且和李家官宣簽訂了一系列合同,引起不少關注和討論,國內有人質疑他為什麼選擇新加坡而不是香江?這個不用解釋。

東南亞各國朝廷則希望得到世界首富的投資,或者藉此機會認識曲黎這個屢屢創造奇蹟的男人。雙方正好一拍即合,曲黎想要建立全球採購體系,完善Shopee中國站的優勢。

Shopee中國站叫蝦皮,專註于海淘或者說跨境電商市場,不僅有進口還有出口。2021年中國進口跨境電商市場規模3.2萬億元,超過很多國家的電商市場規模。

不管曲黎再怎麼在乎海外市場,國內始終是根基,精兵強將在國內,他這個在全球知名度很高的閑人,則要利用他的身份優勢戳穿各國各地的市場。

聚美和蝦皮在新加坡建立了採購中心,曲黎開始了他在東南亞的旅程,大馬、泰國、印尼。基本上只是表達了合作的意向:聚美和Shopee的聯合採購,或者魔都自貿港等跨境電商模式。

曲黎不僅想進入東南亞電商市場,還要將東南亞的商品賣到全球包括中國,還會通過各種方式扶持當地的中小電商企業。Shopee的平台模式,還有Shopify的自運營建站平台。曲黎擅長的從來都不是以弱勝強而是集群作戰,打敗容易戰勝的對手。

從印尼離開,曲黎收到從新加坡傳過來的信息,越南朝廷邀請他過去看看。本來還有其他小國邀請他,曲黎委婉的拒絕了,但越南不同啊,人家是「大國」,不管是人口還是經濟增長潛力。

不同於大多數對「印度經濟崩潰」「越南經濟崩潰」幸災樂禍的人,曲黎始終覺得全球各國都有「和平發展」的權利,中國的經濟和社會發展不是一帆風順,摸著中國過河的歪果,遇到一點困難怎麼呢?僅僅因為和中國有競爭關係就想弄死他們?

再說了,曲黎不認為東南亞有國家能夠取代中國成為世界工廠,除非東盟成為一個國家,然後開展計畫經濟,顯然這是不可能的。他們頂多承接國內部分落後產能,這反而有利於國內的產業升級和環境保護。

打個比方,工言部數據:全球約65%以上智能手機在我國生產,創造直接就業崗位約400萬人,間接超千萬人。假設其中十分之一是理工科大學畢業,那就需要100萬。東南亞文科大學生最多,理工科大學生肯定超過100萬人了,但不能都造手機吧?

之所以看好越南,當然是因為他們各方面和中國很像,在種美博弈中是一個很好的避險地,曲黎短期內不會大規模投資越南,但不妨礙他交個朋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