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3章 海底光纜

正文卷

聚美、榮耀、谷歌、微軟加上幾家運營商,七八家公司合作,共同建設加州到香江的種美海底光纜計畫得到了米國有關部門的批准,另外增加了從香江到新加坡的路線。

曲黎其實更想直接連接加州到羊城的光纜,可惜有些事只能想,他可不敢做,國內互聯網企業不能出海,要說和互聯網基礎設施沒關係,誰信?

還有從新加坡到歐洲的海底光纜,進入到了規劃中。現在嘛,租用了NTT 投資的亞洲快線海底光纜,滿足暫時的需求。不僅如此,隨著時光和Shopee的成長,香江和新加坡的作用可能會越來越大,對海底光纜的需求會越來越大。聚美、榮耀參與投資了國企主導的新太平洋海底光纜項目NCP,在魔都登陸。

曲黎當初為什麼要收購電訊盈科?總不能是為了賺錢吧,還不是因為這家電信運營商在香江有著深厚的根基,能夠幫他處理各種事情,就好像電訊盈和在香江和新加坡展開了數據中心業務,聚美雲就租用他們的伺服器。

不管是海底光纜還是數據中心,都不是電訊盈和的業務中心,電信業務才是,去年年底就正式宣布以190億港元的價格向澳洲電訊公司Telstra及新世界發展收購兩者持有的股權。

通過這次收購,電訊盈和將成為香江最大的電信運營商,這雖然是一家「喜事」可股東不高興啊,以前投資的股票現在都漲,而且漲幅很大,很喜人,但電訊盈和提前套現,現在看虧大了。

所以不管他們怎麼做,電訊盈和的股東都不滿意,陳丹琳見識了這一波,對這些事情終於了自己的認識:堅持做正確的事情,沒必要太在乎外界的雜音。

但不管怎麼說,這次掏出190億港元收購後,電訊盈和的負債還是控制在正常水平,年度營收規模能夠增加到350億港元。每年的凈利潤能夠超過40億港元,10倍市盈率就是400億港元,也就這樣了,市值回到了十年前。

只要不亂來,運營商的利潤應該是比較穩定的,曲黎要做海底光纜、到東南亞建數據中心,分紅基本沒了,這也是讓陳丹琳在電訊盈和風評不好的原因之一吧。

曲黎投資電訊盈和降低了聚美雲計算海外擴張的難度,目前在米國矽谷、香江和新加坡建立了三個雲計算中心,米國那個肯定是最大的,最後選擇的合作夥伴有些意外,是惠普企業。

惠普現在的CEO梅格惠特曼之前是eBay的CEO,對電商有著深入的了解,知道聚美的強大,如果沒有聚美雲,他們準備用OpenStack的開源技術,現在有了更好的選擇,兩國關係相對融洽,首富曲黎名聲正盛,這些都是合作的基礎。

不過惠普也沒有把「寶」全壓在聚美這邊,兩家企業成立的合資公司,聚雲科技提供資金和技術支持佔比49%,惠普提供資金設備等佔比51%。

聚美雲國外的名字叫什麼?就叫Helion吧,惠普後來的雲計算品牌。聚美雲的技術實力在北美並不算差,否則惠普也看不上。兩家公司組合在一起,既是雲計算企業,又是銷售公司。

怎麼說呢?聚雲科技在米國還有一家獨資的雲計算企業,為Helion提供雲計算資源,也可以獨立對外提供雲服務,但對外銷售的價格要保持一致。惠普可能會開發基於OpenStack的雲計算,同樣在Helion平台銷售。

其實惠普挺好的,雲計算最重要的可不是技術,而是服務能力,或許雲計算早期技術更重要,但發展到一定階段,技術發展速度放緩,就給後來者留下了追趕的機會,服務能力的高低成為其中的關鍵。

惠普是高配版某想,有著豐富的服務政企大客戶的經驗,還是米國一家知名企業,雙方的合作可以減少各種麻煩。而且惠普在中國的名字叫中國惠普,一般企業可做不到將中國兩個字放到企業名字的前面。

如果合作順利,Helion可以將合作範圍擴大到日韓和歐盟地區,但不包括東南亞等欠發達國家和地區。

林兵負責的雲計算伴隨著Shopee的調整,做出了調整,到新加坡建立了國際總部,曲黎再次踏上行程,飛到新加坡。

聚美榮耀和前程幾何與新加坡的各種稅務細節談妥了,曲黎這次要簽字畫押,也是為了做配合國際總部的建立,還有組建Shopee的自有物流公司。

香江澳門的電商市場由聚美直接負責,灣灣交給Shopee負責,公司是聚美的全資子公司,但卻是一個獨立的實體。另外聚美旗下各大子公司紛紛成立了國際總部,但聚美本身卻沒有,因此內部資源的調整,配合,供應鏈中台的搭建,許多問題,只要曲黎在就能輕鬆愉快的做出決策。

比如加大對泡菜國的投資力度,聚美除了入股Coupang之前還投資了Kakao,這兩家公司現在的估值都是10億美元左右。另外投資了新加坡的網約車公司Grab……

800億美元市值的聚美,已經是一家有國際影響力的互聯網巨頭了。國內有媒體將聚美排除在互聯網企業內,可國外沒有這麼複雜,聚美和亞馬遜有啥區別?

東南亞的網路推廣相對比較便宜,或者說有了WeChat和Instagram,聚美在東南亞的推廣甚至可能沒有成本。曲黎並不是很擔心Shopee在東南亞市場能不能成功,這裡需要耐心,一步步完善他們的電商基礎設施建設。

這一切都不能急,很多從總部調過來的都不習慣,一時間沒有了加班的需求,也不知道這種情況是短期的還是長期的?

當然,這些對聚美影響不大,Shopee現在的模式實際上已經被他改成了「總部在新加坡,人才在中國,業務在全球」。

Shopee需要的絕大部分程序猿其實都在國內。所以曲黎才一次次強調海底光纜的重要性,沒有網速,黑客攻擊WeChat、Instagram和Shopee的時候會更容易淪陷。

不要以為國外企業就都會講遊戲規則,資本社會你要沒能力維護自己的正當權利,誰會在乎你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