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3章 後續影響

正文卷

第483章 後續影響

橋布斯的隕落給榮耀帶來不小的麻煩,倒不是銷量下滑,主要是米國有關部門針對榮耀收購MOTO的反壟斷調查更嚴了。

雖然榮耀加上MOTO的市場佔有率低於諾基亞和三星,可不看好諾基亞的聲音太多了,萬一諾基亞垮了,那可怎麼辦啊?

「專利優先,可以拿下天津工廠,其他隨意。」曲黎給出了他的意見,真以為他很想收購MOTO?

「我們要工廠做什麼?」雷君等人不解

「我們未來必然要按照訂單生產,實現零庫存。」曲黎想要做到智能製造,沒有自己的工廠很不方便

「比亞迪王總會怎麼想?」雷軍,比亞迪電子這幾年給了他們很多幫助。

「我們需要考慮這麼多嗎?」曲黎記得榮耀給比亞迪電子的單價比蘋果給富土康要多,從他們的市值就可以看出,總不能讓榮耀一直補貼比亞迪電子吧。

「且不說天津工廠的產能,自己做有能力保證良品率?長期和短期的利益要分清楚,我們不欠誰的。」曲黎繼續說

「我不是說榮耀欠誰的,我們自己運營這家工廠,不要比亞迪幫忙?」雷軍本來以為榮耀是一家輕資產公司,沒想到曲黎要把榮耀變「重」。

「要不我們開會討論下,怎麼實現零庫存智能製造?」曲黎他們都懂蘋果的供應鏈管理模式,都不覺得榮耀有能力做到,至少他們現在選擇了機海戰術,就難以和蘋果拼利潤拼效率,除了智能製造,柔性化按需生產線,真想不出還有更好的辦法。

榮耀開會,討論了這次收購的事情:「遇到的困難和阻力越來越大,到底要花多大的代價,底線在哪裡,如果放棄這次收購,要留下哪些?」雷君主持了會議

「肯定是專利優先。」

「但現在的價格肯定虛高。」

「市場潛力足夠大,而且我們有這個需求。」

有人抬價有人爭搶,價格哪會便宜,真要便宜,賣家為了賣個好價錢,肯定找人抬價,最終導致遷延日久。不管是谷歌還是榮耀,都是財大氣粗,都不準備將事情拖下去,影響後續的發展。

確定了專利的底線,另外討論為收購MOTO公司願意付出多大的代價,比如從現在開始展開更大規模的公關,萬一失敗?

準備工作做的再多,都有失敗的可能,米國粑粑說是自由市場經濟,可審批一點都不少,也就英倫基本沒有限制。

開會討論這些事情,本來就意味著曲黎他們動搖了,否則董事會早就給了他們授權,和谷歌的合同也有收購失敗的約定,現在還要討論,肯定不止這些事情。

「曲黎想要留下MOTO天津工廠,理由是為了實現零庫存,我們採取的方式和蘋果不同,準備通過智能製造的方式……」雷軍不偏不倚繼續說

什麼是智能製造,當然不是人工智慧控制,現在沒有物聯網,沒有5G,沒有人工智慧。曲黎之所以說是製造,不是生產,肯定有願意的。他說的製造涉及產品研發、產品設計、工藝設計以及生產過程。還涉及產品生產過程中的管理、產品的交付,以及交付之後的維護、維修和運行……

智能化是分階段的,製造升級分為標準化、自動化、數字化、智能化四個階段……

曲黎豐富的想像力推動者榮耀前進,柔性化製造或許真有可能在他們手中實現,問題是工廠值多少錢,谷歌願意配合嗎?

「當然願意。」製造業的工廠利潤微博,就算效率最高的富土康凈利潤率也就5%左右,其他工廠更不賺錢,谷歌就算收購MOTO,最終也會賣掉這家工廠。

所以啊,榮耀其實是在撿別人不要的垃圾,關鍵的價格很好談,雙方早就有了約定,對各種情況都有預案。最後怎麼做,還是得靠談判,萬一谷歌能夠搞定來自有關部門的阻力,榮耀能夠收購MOTO,最好的選擇依然是收購。

開一次會不容易,討論完收購,繼續聊其他話題,展訊怎麼辦?展訊現在繼續向外界提供基帶晶元,而且從高通獲得了技術授權,暫時只能向榮耀提供全網通基帶,兩三年後可以開放供應。

問題是晶元業務啊,榮耀完成收購,榮耀晶元業務併入這家公司,青龍一號晶元就是展訊的產品,時光MiPad用的晶元和Honor Pad2晶元的減配版本,已經通過產品驗證了性能。國內已經有手機廠商詢價了,但榮耀並沒有對外提供報價。

「我們的基帶和晶元是分開賣還是打包賣?」

「現在市場上除了高通有同時供應晶元和基帶的能力,就只有我們和聯發科了。」

手機晶元供應商有很多,德州儀器、美滿電子、英偉達、聯發科、博通、意法等等,基帶晶元更多,但市場上有話語權的也就高通、英飛凌、展訊、聯發科等。隨著展訊收購飛索半導體,為榮耀供貨,聯發科雖然有整合能力,但就是中低端渣渣貨。

可按照市場份額,不計算榮耀的訂單,展訊連市場老二都算不上,所以採取戰略跟隨策略,看老大怎麼做他們就怎麼做。

「高通怎麼選擇?」

「他們的定價策略是基帶和晶元的打包價格更優惠。」

「我們的晶元是將WIFI、電源管理、藍牙、GPS等方案整合進去,做成了一個低功耗的智能手機解決方案……」

「我們本來是為自己準備的,現在賣出去不就是降低別的手機企業做智能手機的難度?」

「我們不做高通、聯發科會怎麼選擇?」

聯發科擅長做交鑰匙方案,山寨機的盛行有他們一份功勞。他們想要打開市場,肯定會做集成,低功耗是必然的選擇。

展訊的優勢是晶元團隊可以統系統開發部門通力合作,共同解決手機開發中遇到的問題。

可即時如此,跨洋合作,時區不同,解決一個問題耗時耗力不說,還有溝通障礙,晶元團隊的工程師有時候並不願意配合系統開發團隊的程序猿。所以,不管是出於什麼選擇,榮耀都必須培養國內的晶元開發團隊。

如果是展訊為其他企業提供晶元產品,他們想要得到同樣的服務,基本不可能,再說了,展訊肯定不可能把旗艦晶元賣給競爭對手,也就對外提供自己不用的中低端產品。

「如果不能收購MOTO,我們就對外提供晶元嗎?」

「能不能有其他選擇,比如成立一個子品牌?」

「用榮耀的銷售渠道?」

「可以做成運營商定製手機子品牌……」

「還不如做成互聯網子品牌!」看著他們討論良久,曲黎忍不住發言,MiPhone難道註定要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