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1章 路線調整

正文卷

第481章 路線調整

國慶期間是一個消費高峰,前程汽車銷量持續上漲,可惜股價就是不漲,SUV領域長城汽車也在成長,8.98萬起售的哈弗H6被視為前程CS6最有力的挑戰者。

曲黎雖然重視長城哈弗,但他現在心氣大了不少,直接將目標瞄準了合資車,想要將大眾途觀等品牌斬落馬下。

「只要汽車電動化趨勢不變,全球沒有任何一個品牌在智能化上能超過榮耀加前程汽車的組合。」曲黎在微博上吹牛,可惜具有自主可控知識產權的操作系統內核研發才剛剛起步,不然具有更多的說服力。

國內外消費者認可了智能手機,認可了榮耀品牌,還沒有認可國內的互聯網科技企業,要知道成年人的思想已經定型了,外力很難改變。不是有消費能力「老人」不愛國不相信國產品牌,是國產品牌這麼多年給「老客戶」的傷害太大了。

比如現在SUV排行榜,眾泰、華泰等一些莫名其妙的品牌的排名居然很靠前,買了這些車的車主,對國產車該有多失望啊。

所以要改變國內消費者的印象,余大嘴式的吹牛幾乎是必須,可能等到2035年能夠坐火車到彎彎旅遊前後,情況會發生逆轉,大家會更喜歡聽「實話」,厭惡吹牛。

要想言之有物的吹牛,還不能很快被打臉,就需要多做功課,曲黎對前程的汽車智能化有很大的信心。

「如果不是成為華人首富,感覺自己很有逼格了,真想和全球汽車年銷量能超過50萬台的車企賭一把,十年內有一個算一個,能在汽車智能化超過榮耀加前程汽車組合的,我就在油管發視頻親口承認他們的汽車牛逼,反之,該企業CEO……」

陸濤等人不行,曲黎只能親自上陣,破冰:「如果消費者購車只考慮汽車的機械性能,我絕對不會進入汽車行業,但現在越來越多的消費者在意汽車的舒適性,安全性,還有智能化,所以也就有了前程汽車的機會。」

「假設BBA等高端品牌能夠把汽車的機械性能做到95分,大眾豐田能夠做到90分,那前程汽車5年內能做到85分,十年內能做到90分。」

「汽車的舒適性和智能座艙、汽車底盤有很大關係,各種晶元、感測器,車機系統的加入能將被動懸架升級成主動懸架,這方面榮耀有優勢,我們的人才架構和組織優勢非常明顯。」

「安全和智能化關係密切,高級智能輔助駕駛系統將會不斷迭代到自動駕駛,這需要人工智慧等底層技術的升級,榮耀和聚美在這方面都有投入,國外谷歌投入比我們更早。」

「就算自動駕駛暫時難以實現,我們的輔助駕駛系統也能將汽車安全提升一個量級……」

「回到汽車行業,就算只考慮燃油車的情況下,假設現在機械性能在消費者決策中佔比80%,5年內更多的消費者體驗到汽車智能化帶來優勢,購車決策時「機械性能」佔比下降到70%,十年後降到60%。前程汽車將和BBA站在同意賽道……」

「所以不管純電動車到底能不能取代燃油車,前程汽車都將做為中國製造的代表,走向世界。電動化和智能化的發展趨勢越明顯,前程汽車成就越大,萬一運氣好,我們將重塑這個行業。」

這篇小作文是曲黎回答一個之乎問題:前程汽車發展邏輯是什麼?曲黎給出的回答,然後轉發到微博。

因為調整了前程汽車的發展邏輯,所以這次的話再一次上了熱搜,特別是資本市場,反映很好,國慶節後連續漲停,最後,前程汽車市值終於超過了200億。

然後趁著有熱度,很多人討論:「前程汽車越虧越多,公司股價越來越高,以後沒必要用心經營企業,吹牛就好了。」

哪怕他已經很直白了,可能國內夠理解曲黎的終究是少數。

「虧損不是問題,前程CS6和CS8在國內市場競爭力很強,今年賣10萬台車應該沒問題,預計銷售額可能接近200億,明年的前程CS6據說採用自研發動機,能夠有效降低成本……」有分析師在財經節目中看好前程汽車,並且認可了曲黎的邏輯。

「如果說前程汽車之前成功的概率不到50%,現在推動燃油車電動化智能化成功概率超過60%……」

「一個優秀的企業家就應該根據現實環境作出調整,曲黎幾次調整聚美的經營方向,可見他不是一個固執己見的人……」

「前程汽車大方向沒有變,但有了更清晰的發展路徑。」

「有榮耀加持的前程真的有了前程……」

各種媒體連篇累牘,有自發的報道,有他們的軟文,曲黎並不是為了提升股價,而是做消費者教育,現在就埋下種子,讓他們知道前程汽車將怎麼走向成功。

這相當於明牌都地主,我把所有底牌都告訴你們,誰敢跟?貝佐斯將亞馬遜1997年IPO時寫給投資人的信反覆拿出來炫耀,馬斯克不斷在出現在公眾和媒體視線中闡述特斯拉發展戰略。明牌了又如何,難道BBA在他的影響下能實現電動化智能化轉型?

創新者窘境,路徑依賴,成功不需要改變,MOTO被谷歌榮耀收購,諾基亞眼看著從市場老大位置滑落,明明什麼都沒有做錯,而且積極的轉型了,可為什麼沒有成功?

也許可以參考吉利汽車的電動化轉型之路,旗下各個子品牌分公司,團隊相互扯後腿。要知道大企業內部的競爭有時候不是和同行比,而是和隔壁團隊斗。

前程汽車是一家小公司,不聽話的員工不是去了前程三菱就是去了獵豹汽車,榮耀幾乎接管了北津研發中心,曲黎強橫霸蠻,不講人情世故,控制力還是很強的,只要發展方向沒錯,中間偶爾犯錯,並不會影響最終的結果。

外界的讚譽沒有讓曲黎高興,星沙那邊不需做解釋,他和北津研發中心這邊溝通過,知道這次是提煉出電動車發展的兩個亮點,然後做了「優化處理」,這才對外展開宣傳推廣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