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9章 複雜選擇題

正文卷

第429章 複雜選擇題

智能手機行業的大趨勢愈發的明顯,蘋果和榮耀成為其中最耀眼的存在,谷歌雖然有安卓,但因為缺少手機專利,發展並不順利,比如榮耀為谷歌設計的Neus手機,採用原生的安卓系統,用戶體驗不如榮耀優化的KOS系統,去年的銷量不到100萬台,算是乏善可陳。

今年的Neus 2手機,谷歌選擇和HTC合作,不少人評價谷歌和榮耀發生了間隙,事實的確如此,谷歌安卓的利益和榮耀的利益不一致,而榮耀承受了去年銷量爆發的考驗,在交付能力和專利保護各方面都有了底氣。

榮耀是安卓機皇,是谷歌之前最親密的合作夥伴,能夠影響其他手機企業的選擇,諾基亞就是看到榮耀的例子,所以才會一隻腳踏入安卓陣營,另一隻腳和英特爾合作開發MeeGo系統。

對谷歌來說,搞定榮耀,確定他們安卓陣營的領導地位很重要,這能保證他們在移動互聯網時代的地位。要達成這個目的很困難,首先要有更多的選擇,培養更多聽話的小弟如HTC,還要拉攏三星和諾基亞等大廠。

所以谷歌其實不希望榮耀太過強大,而要培養小弟就必須有專利,已經破產的北電網路正要出手他們的專利。吸引了一大票企業參與,谷歌的決心很大,簽訂了一個假馬競拍的收購要約。

「什麼是假馬競拍?」曲黎不懂就問

「假馬競拍(stalking horse bid)是指一家破產的公司選擇一個有興趣的公司設定一個最低競購價格,這樣,其它潛在的競購者不能提出低於這個價格的收購價……」

「還是不懂!」曲黎繼續聽解釋

「谷歌出價9億美元,如果其它的潛在競購方通過拍賣獲得這批專利,那麼北電網路將向谷歌支付2500萬美元的分手費。」

曲黎大概是明白了,谷歌想要買下這批專利,直接劃定一個最低價,嚇跑一批競爭對手,避免陷入纏鬥。

「這麼說已經基本確定谷歌能買下這批專利?」

「不一定,但谷歌的希望最大。」

曲黎想到蘋果和微軟等公司聯手,最終用45億美元的超高價收購了這批專利,想來谷歌同樣沒有預料到這個意外,現在的問題是榮耀要不要幫谷歌。

榮耀獲得北電網路專利授權的經過很複雜,要說完全合規,曲黎自己都沒有信心,萬一這批專利被蘋果聯盟收購,然後發起訴訟,讓北電網路和榮耀的專利授權協議失效,可能性是存在的。

現代商戰的複雜程度遠不是小說可以說清楚的,當然也可以用簡單的,也就是某想和粗糧手機模式,不涉及他們的核心利益,讓出絕大部分利益,自然就能安然無恙。

榮耀現在走在獨立自強的道路,和蘋果共同開闢了一個新行業,在全球消費者眼中有加成,可現在也有聲音,懷疑榮耀手機越來越封閉的措施,質疑他們的信息安全能力。

不僅是榮耀,就連Shopee都遭受了數輪黑客攻擊,總有人想要通過特別的方式證明自己,也許是競爭對手。

如此紛亂的局勢,榮耀一路高歌猛進,業內企業佩服曲黎的不知凡幾,曲黎抽絲剝繭般解決問題的能力,是得到廣泛認可的。

「繼續保持和摩托羅拉的聯繫,我們要收購……」

「真的收購?」

「真的!」曲黎在電話中給陳景秋肯定的答覆,不管是谷歌還是蘋果、微軟有什麼手段,我直接降為打擊,收購摩托羅拉之後一切問題都可以迎刃而解。

你說收購失敗怎麼辦?這就不懂了吧,這就像一場大型的練兵活動,榮耀有勇氣收購老牌的手機企業,就算失敗了,也能夠提升內部員工的精氣神,增強自身信心。

看起來挺虛的,可某想收購IBM的PC業務之後,和之前展現出截然不同的競爭狀態該如何解釋呢?十年後的某想幾乎不可能成功,關鍵就是眾口鑠金積毀銷骨,民眾不信任,內部員工不自信,陷入這種惡性循環,楊袁慶要是還能翻身,只能說大家高估了互聯網對現實生活的影響力度。

敢於打硬仗就是一種自信,雖然會花不少錢,可曲黎願意為這種看不見摸不著的東西掏錢,說他傻也罷,聰明也行,都不能動搖他的認知,能夠用少量的錢買一個從卓越到偉大的可能,就算只有百分之一的概率,何樂而不為呢?

曲黎人在星沙,還是有很多事情躲不開,榮耀G4 Pro手機銷量不錯,特別是國內市場,許多高端用戶對這款榮耀幾乎全棧自研的手機充滿了熱情。

張亞秦、李一楠兩個全國知名的天才在同一家公司合作,一個負責軟體,一個負責硬體,被稱為「榮耀雙壁」。正是這兩個天才拓寬了國內消費者對榮耀這家公司的想像空間。

可即使如此,還是有許多事情要規劃,比如榮耀要完善純電汽車解決方案,在產業鏈不完善的現在,有太多事情要親自動手,比如充電樁,超級充電站,還有MCU晶元,IGBT等功率原器件、碳化硅原材料等。

遠景投資雖然是英飛凌的大股東,但純電汽車這個行業的前景並不明顯,很難讓他們為榮耀開發專用晶元。所以自研就成為榮耀需要著重考慮的一個選擇。

榮耀公司現在成立了純電汽車及自動駕駛解決方案事業部,公司沒有上市前投入的資金不算多,上市以後會逐年加大投資,還有晶元部門,自研汽車晶元什麼的,當然會進入了考慮中。

榮耀不是初創公司,如果能通過收購節省時間,也就不會從零開始,國內不少企業進入他們的視線中,其中嘉興斯達是重點考察對象。創始人申華優秀的履歷是重要原因,這家從2005年成立到現在已經積累了不少技術,另外就是三安光電和飛索半導體國內子公司兆易創新……

斯達半導體最開始為英飛凌做封裝,技術是在這個過程中逐漸積累起來的,現在不是很強,但後期超過了比亞迪半導體。飛索半導體兆易創新算是半個自己人。

合作收購投資,哪種方式更好?誰踏馬知道,太玄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