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9章 祥雲方法論

正文卷

第419章 祥雲方法論

祥雲在A股融到一大筆錢,開始砸線下渠道,賴士賢可能有路徑依賴,非常重視渠道的作用,而且採用傳統訂貨模式,生產了一大堆產品發送到門店,造成庫存高企。

倒不是訂貨模式如何如何的落後,具體要分析企業經營和行業發展狀況,反正和祥雲以電商為主的模式不是那麼兼容,曲黎他們一開始就強調高周轉率,現在開倒車,不少人對賴士賢有意見。

每個人都會犯錯,重要的是看他能不能承擔起這個責任,或者公司能不能承受犯錯的代價,不敢犯錯實際上就是不敢冒險不敢承擔責任,對企業管理層來說是不合格的。

賴士賢能夠在祥雲堅定的執行線下渠道擴張和品牌聯營的明星策略,已經初見成效,線下收入佔比提升非常明顯。

面對曲黎的詰難,賴士賢仔細解釋了他各種舉措的目的,乍一聽很有道理,確實符合當前的需要。

「你忽視了行業變化,國內服裝零售行業保持25%的高速發展已經有多少年呢,行業周期是不是快到了?這個行業新進入者如此多,整個行業是不是會面臨洗牌?獲勝的關鍵會是什麼?」曲黎,他對服裝行業可不陌生,見證了戎美、韓都衣舍、茵曼、七格格的崛起,更加知道shein的爆發。

如果說2011年整個服裝行業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全行業每年有25%的增速,那2011年以後迅速回落,降到10%左右。2011年到2018年是流量時代,互聯網流量加產品力是成功的關鍵。

曲黎和賴士賢交流了好幾天,從國內正在經歷的消費升級轉型說起,到社會逐步呈現M型分型,消費者需求分化加劇,市場出現「兩頭熱,中間冷」的情況,也就是極致性價比的低價位產品,和具有品牌文化與精神內涵的高價位產品。更直觀的說法:便宜的地攤貨和高價的奢侈品需求都在爆發。

所以祥雲模仿優衣庫走基本款模式暫時是走不通的,包括後來的凡客誠品,後來在小米的加持下做單品爆款模式,有個鳥用。疫情結束後,一億多中產認清現實,國內應該會出現高性價比的基本款品牌。

在這個思想的指導下,消費者更願意為產品端的差異化、科技感、功能性買單,還包括極高的精神附加屬性,如生活方式、情感共識、社會責任、社會表達等。

「所以我們延續明星戰略的同時,可以多贊助一些小眾加極限運動,開發戶外品牌……」這就是曲黎的套路,用小眾產品樹立逼格,用大眾產品賺錢。

賴士賢認可了曲黎的看法,聽進了他的意見,表示願意改進。大多數成功人士都能夠聽進對他有用的,或者說比較務實。祥雲以信息化為基礎,全部門店銷售信息聯網,從訂貨制轉變成配貨制,直營和經銷商一視同仁不搞區別對待,以銷定產,未來會加大產品預測能力,降低渠道壓力。反過來倒逼代工廠進行柔性化生產的改造……

種種改變涉及到企業文化,比如只要是和曲黎有關的企業都在執行非歧視定價的原則,包括聚美自有品牌,在對外的宣傳中,日月風華承諾了國內銷售和國外出口的產品保持了同一品質。

所以考拉食品的休閑零售價格雖然高,但銷量很好回頭客很多,包括飛鶴為考拉代工的奶粉。

非歧視定價這可是曾經的國企某想都做不到的事情,曲黎這麼玩,還到處宣傳,可以說是為了品牌形象做宣傳,也可以說另有所指。

定價問題只是品牌建設其中一環,祥雲要做的還有很多,而且需要長期堅持,有些事情短期內看不到效果,很難量化,卻又不可缺少,這些是理工男理解不了的,國內複合型人才太少了。

曲黎雖然也是工科背景,但誰讓他這輩子是「文人」,喜歡整一些虛頭巴腦的東西。反正沒有人可以驗證,又不需要誰主張誰舉證。

禍害完祥雲,曲黎在陳丹琳的吹促下來到了風華國際,主營女裝業務,只有丹琳品牌,除了電商業務,本來在羊城還有一家實體店,也不知道是虧還是賺,一本糊塗賬算不清楚,所以關停了。

外界對曲黎陳丹琳兩人收購風華國際的行為頗有微詞,倒不是說他們占聚美的便宜,而是兩人賴以發家的兩個品牌都從聚美分拆,這說明什麼?說明曲黎在央式舞台上吹牛,自己都不信,還想忽悠別人。

還有人覺得凡客陳念說的沒錯,聚美不再是以前的聚美了,沒有了靈魂,呃,聚美的靈魂是什麼?

兩人一起來到風華國際新租的辦公樓,了解丹琳品牌的運營細節,好吧,其實吧對丹琳的情況他們都很清楚,陳丹琳就是心有不甘,覺得公司沒有辦好。

曲黎也意識到一步到位做快時尚,就目前來說早了點,還是穩紮穩打比較好,可以加大成功概率。於是說起他在祥雲和賴士賢說的那一套方法論。

簡化之後就是做差異化,增加情感共鳴。

「你別說這麼玄乎,告訴我具體怎麼做。」本來溫溫柔柔的陳丹琳,突然發火,讓曲黎有些措手不及,想到是孕婦……

「堅持做高品質的產品,降低對款式和速度的要求,比如先做到一個月只上新100款,每個季度增加100款,請網紅代言……」曲黎總結出方法

一個月上新100款一年也就1200款,這個速度太慢了,按照這個規劃5年後平均每個月上新2000款,一年上新2.4萬,比韓都衣舍3萬款都要少,Shein一年上新15萬款,所以曲黎的要求並不難實現。

「做不到,這不可能做到。」都不用設計部門的大佬開口,劉淑蓮直接拒絕這離譜的要求。

曲黎都有些奇怪,明明在丹琳成立之初就決定了快時尚路線,現在這是鬧哪出?很快他就知道,沒人把他的話當真,快時尚在這個時候還算是異類,實現難度太大了。

「我不是諮詢你的意見,這件事一定要做到……」曲黎再次意識到,戰略決策再正確,執行不到位一切都是空談。

「……」劉淑蓮臉色變幻,終究不敢在曲黎面前發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