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融資or上市

正文卷

第389章 融資or上市

為了幫小馬說服張一謀加盟,曲黎讓大狗哥買下了《雪國列車》的影視改編權,還給出了《人類清除計畫》的創意,這種只在海外上映的小成本高票房電影,能夠幫小馬賺點小錢。

當然,在曲黎眼中的小錢,對影視公司來說不一定,他記得這個系列電影成本在1000萬美元以內,票房在一億美元左右,這是榮耀幾天的營收來著?

曲黎忙著榮耀的事情,吳世宏開始接受媒體採訪,今年的企業家領袖年會又要開始了,邀請了曲黎參加,不過被他拒絕了,不是記仇,是覺得沒什麼意義。

有華爾街金融資本到北津,和曲黎雷君討論融資的事情,看著不可思議的數據,很難給出合適的估值。

榮耀手機的利潤率很高,平均200美元左右,售價在500美元左右,就算每部手機減去120美元的渠道費用,還有180美元的利潤,扣掉100美元的各種研發和宣發成本,還有約80美元的凈利潤。

榮耀公司今年的產品有三個系列的手機,一款平板電腦,兩款筆記本電腦。

iPhone在2010年銷量4000萬左右,榮耀品牌影響力不弱,就算G3銷量不如iPhone4,但magic和mate系列加起來,超過iPhone是肯定的,還有剛剛發布的G4,粗略計算2010年榮耀手機銷量應該能超過5000萬台。

平板電腦iPad在2010年銷量是1500萬台,榮耀GPad因為操作系統是安卓,和iPad有天然的差距,全年銷量算1000萬台。兩個系列的筆記本電腦算150萬台吧,不算太差,利潤不高。

也就是說2010年榮耀手機加平板應該能夠賣6000萬台左右,每台80美元利潤,那就有48億美元凈利潤。如果去掉各種投資、產業扶持造成的負面影響,凈利潤怎麼都不會低於30億美元。

按照消費電子行業10市盈率估值,榮耀至少有300億美元,福布斯大大低估了榮耀。可是這些投資機構想要按照300億估值入股榮耀,那是不可能的。

「榮耀現在風險可控,和蘋果的專利訴訟沒有任問題……」

「我們的發展策略相當明確,智能手機業務處在核心地位,絕大多數投資都圍繞著提升競爭優勢在展開,我們純電汽車領域的投資不到凈利潤的10%……」

「智能手機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潛力,我們的盈利水平隨時可以提升到比較高的水平……」

雷君在台上介紹榮耀今年的發展情況,極大的打擊了一些投資人的信心。蘋果公司2010財年的凈利潤達到140億美元,市值約2500億美元,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

「榮耀還是直接上市吧,沒有誰能吃下這麼大筆的投資。」其中一人發言,雖然有些誇張,卻也有道理,次貸危機剛剛過去,資本市場重新變得活躍起來,可誰敢一筆就砸幾十上百億美元。

榮耀150萬台電腦銷售額大約8億,加上平板手機,預估2010年有310億美元左右的銷售收入,按照蘋果財報21.5%左右的凈利潤率計算,榮耀的凈利潤水平可以調整到66億美元,18倍市盈率,估值能夠達到1200億美元。

要知道此時消費者和投資人眼中,榮耀隱隱超過了Apple,具有更大的活力和想像空間,而且在專利戰中有可能戰勝蘋果,讓其在全球範圍內倍禁售。

這些人根本不知道蘋果Appstore應用商店能夠帶來多大的利潤,也不知道IOS的優秀,更不知道因為專利支出,榮耀手機的成本會逐年增加。三星電子可以說是全球最優秀的消費電子企業之一,後來的市值似乎並沒有超過5000億美元,因為智能手機很大一部分增值利潤都被谷歌安卓分掉了。三星是可以被替代的,而蘋果沒有品牌可以替代。

這些資本雖然看好榮耀,但沒有人敢冒險用超過1000億美元的估值投資榮耀。

曲黎這時候哪敢亂來,這隨便一個掙扎可能就是幾十上百億美元的差距,真不敢掉以輕心。

與此同時,雙十一就要到了,淘寳展開了宣傳,聚美同時會開啟促銷活動,擋擋、易迅、一號店、凡客誠品等都有此類計畫,全網都在宣傳雙十一光棍節,購物狂歡節,淘寳在宣傳上比聚美更捨得掏錢。

這是雙方的商業模式不同導致的,淘寳要流量,聚美要效率,理論上說淘寳平台模式的服務規模是沒有上限的,而聚美自營模式肯定有上限,能夠管理幾十萬員工的企業,其組織架構和管理能力都可以稱得上卓越。

曲黎沒有去羊城,通過電話郵件和他們聯繫,促銷的事情本來就不用他管,大東子、許雷是敢打硬仗的人。

阿狸淘寳以現在的規模,做不到二選一,所以大部分商家都可以同時在兩家網站進行促銷,不同的是淘寳有個人賣家。

其實還有很多不同,聚美聚划算都強調服務,這包括物流和售後,還有評價體系,也就是狗東的京豆,不允許刷單刷好評,一旦違規就會進行懲罰,延長賬期、限制提款甚至踢出平台。

雖然聚美重視產品和服務,聚划算重視價格和服務,都強調服務,可最重視的始終是價格,你服務再好,同樣一款商品的價格差距在一百元以上,大部分買家都會選擇更便宜的。因為國內人力成本低,服務是「不值錢」的。

但低價在促銷中並不是萬能的,或者說同樣的低價,淘寳和聚美比幾乎沒有優勢,所以淘寳的促銷是讓消費者喪失對價格的敏感,各種複雜的促銷方法,先漲價再促銷,做活動有優惠券,可以領紅包,最後一番折騰下來確實有優惠,可浪費了很多時間。

聚美國內兩個平台,在促銷中出現了分化,聚美走高端高品質路線,給價格敏感型用戶可以花時間獲得優惠的機會,買平時不會買的商品。聚划算則學習沃爾瑪、拼夕夕做「天天低價」。這樣一來就可以打破淘寳的促銷幻覺,讓消費者回歸理性購物。

越是研究拼夕夕這家公司,越能發現他們的優秀,當然,這不是說拼夕夕就是一家「好公司」,低價沒有錯,但他們有低價沒有品質。只有狗東的B2C模式才能通過高效率的供應鏈管理,用自有品牌做到高品質低價格。

聚美長期的戰略規劃沒有錯,但整個電商行業都在爆發,淘寳此時的戰鬥力處在顛覆,消費者沒有被禍害過,對促銷活動沒有形成抗體,沒有形成對聚划算的低價認知。

2010年的雙十一,淘寳平台參與活動的賣家超過1000家,交易額超過20億。聚美參與活動的賣家不到500,加上聚划算不到1000家,第三方賣家交易額不到10億,遠不如淘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