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考察供應鏈

正文卷

第98章 考察供應鏈

在鵬城做交接的吳洪寧時不時的找曲黎聊天,討論還沒有成立的華投,據說已經第一筆投資已經有目標了,香江以前那個財政司負責人就在為米國一家私募基金牽線拉橋。

「第一筆投資就超過200多億軟妹幣,太厲害了。」

「投資一家私募,有必要嗎?」曲黎很難理解華投這次投資的邏輯,難道是要和黑石交個朋友,不打算賺錢?

國內不少人包括國內的宣傳給人的感覺就是國家高層不會犯錯,極端點還認為國企是道德標杆,一切投資行為背後都飽含深意,虧錢不重要,這背後有戰略價值。

具體就不開炮了,反正華投入股黑石要10%無投票股份這件事不管從哪個角度怎麼看都是一筆虧本買賣,直到十年後股價才重回發行價,可曲黎不知道為什麼,所以很難找到反駁的理由。

「誰知道呢,私募上市並不常見。」

「投入這麼多,有沒有投票權,會不會是優先股,每年有8%左右的固定收益?」

「不知道,這種級別的投資不是我能插手的。」

「哦,你要有投資許可權,我建議你投入保爾森基金,米國房地產泡沫眼看著要破滅了,這家基金從去年就開始做空,這次一定能夠賺到錢。」

「保爾森基金?」

「嗯,我在這家基金投入了2000萬美元。」

「我艹,你這麼有錢?」

「伱還可以看漲國際原油價格。」

「別告訴我你做多了原油?」

「4000萬美元,所以,你不用擔心我沒錢,召行這些損失完全在我承受範圍內。」

「你真的在《彗星》這部電影賺到9000萬美元?」

網上一直都有這個傳言,說曲黎在米國賺了9000萬美元,但很多人都不信,資本家就沒有善男信女,《彗星》票房超過3億美元沒錯,許多人拿《哈利波特》舉例,華納居然將投資做虧損了,所以啊,不要懷疑好萊塢影視公司的無恥。

在這種言論下,許多人都是半信半疑,《彗星》的成功太過偶然,曲黎要不是看到錢,甚至會懷疑其真實性(《這個男人來自地球》全球3.5億美元票房,怎麼都不像真的)。

「這個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怎麼在華投站穩腳跟,那裡到底是憑藉關係立足,還是要靠本事說話?」

「這兩個方向真的沒問題?」

「你讓我怎麼保證?」

「……」吳洪寧愕然,曲黎都用自己的資金投資了,還有更好的辦法去證明嗎?

「你的意思是?」

「我能有什麼意思?難道讓你賭米國會爆發金融危機,還是賭國際原油價格會超過80美元?」

千萬不要以為金融天才一定是學霸,運氣好也能成為天才。就比如吳洪寧,真要聽了曲黎的,大概率能成為華投的天才。

吳洪寧面色變幻,沒有說什麼,心事重重的離開了。

曲黎繼續留在羊城,跑跑代工廠,嚴控質量,好吧,質量這東西其實和代工費正相關,沒錢工廠怎麼給你安排人。

但代工廠的成本到底需有多高,就需要聚美有懂行的,對工廠各個流程的成本比較熟悉,掌握他們的底細後,聚美就能大方的給這些企業留足利潤,進而保證質量。那些一開始就砸錢的土豪,只會被別人當成二百五來坑。

曲黎跑工廠,這才發粵省到處都是殺馬特,而且有些人似乎推陳出新,玩出了新花樣。仗著自己殺馬特鼻祖的身份,曲黎下到基層,找自己的「下線」溝通,有時候會拍個照,合個影,從內部找到關鍵人才,逐漸熟悉了服裝企業各個環節。

下一步就是要了解這些服裝企業每一個配件,原材料的價格,錄入聚美的資料庫,方便現在計算成本也方便以後做大數據分析。順便對以後在這裡進行信息化改造的難度有一個基本的認識。

對曲黎來說,更直觀的感受是粵省的服裝企業是真的多,競爭是真的激烈,這或許是Shein後來能夠崛起的原因吧,Shein每天都會上新5000~6000款SKU,7天就可以上新,還沒有庫存壓力,這種(個性化、小批量、多批次和快速交貨)極致供應鏈的背後很可能是通過壓榨供應商(代工廠)的方式實現的。

換句話說Shein的成功不是中幗產業鏈的驕傲,而是一種恥辱,Shein們並沒有帶來更高的利潤率更高的效率,而是將風險轉嫁給處在供應鏈底端,那些數量龐大的服裝製造業企業。

曲黎漫步在番禺地面,心思有些沉重,這些東西還是不要告訴那些風投了,否則資本會逼著他通過壓榨製造業的辦法成長。如果單純的從商業角度考慮,這麼做無可厚非,等到丹琳和祥雲兩個品牌成長到優衣庫,Zara的規模,自然會有很多辦法讓自己變得「高善」,就像米國洛克菲勒這樣一直帶著血腥味的商人都可以變成全球文明的慈善家,商業社會還有什麼是不可能的?

算了,不想那麼多了,Shein不是互聯網科技企業,但聚美是啊,說不定他能夠利用信息技術為代工廠爭取更多利潤。實在不行就在競爭對手出現時,利用規模和品牌優勢低價碾壓,這麼一想,壟斷似乎也有好處……

可惜了,服裝行業幾乎沒有準入門檻,幾乎永遠都不可能出現壟斷企業,低質低價代名詞的shein們或許正在將中幗的服裝製造企業趕到越南,孟加拉等國。

可換個角度看,這似乎並不全是壞事,倒閉企業進行技術升級,以匹配小單快返的Shein模式,也會自然的淘汰一大批失去進去心的小企業主。如果這些中小企業真的能夠適應,並且有滋有味的活下來,那麼未來的柔性化大生產時代他們會有更多機會。

對於聚美或者丹琳、祥雲來說,首先要打造供應鏈生態,也就是通過供應鏈管理信息系統,將大量的供應商緊密的組合在一起進行高效協作。曲黎也是因為有這個願景,通過互聯網改變傳統製造業,所以林兵等人會願意加入聚美和他一起創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