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2章 名聲赫赫

正文卷

第332章 名聲赫赫

【《華爾街日報》:美林證券公布蘋果上市最新進程,面向機構的三千一百五十萬股股票已經全部售罄,交易均價為十點九八美元。這意味著蘋果在諸多機構的心中,價值三十七億美元!】

【《紐約時報》:估值超過三十七個億!蘋果電腦正式成為自福特汽車上市以來過去二十年里最大IPO!三個二十歲的年輕人刷新了歷史!】

【《華盛頓郵報》:史上最年輕的十億富豪或已誕生!蘋果電腦的招股說明書中明確記載,命運遊戲的創始人,蘋果電腦的投資人伊森·瓊斯擁有蘋果電腦七千六百一十四萬股的股票,按照機構給出的十點九八美元來算,這裡的財富將高達八點三六億!再加上沒有上市的命運遊戲,出生於一九五五年的伊森·瓊斯已經成為了史上最年輕的十億富豪!沒有之一!】

【《今日米國》:最新消息,蘋果定價11.11!】

【《洛杉磯時報》:史蒂夫·喬布斯公開蘋果敲鐘日!12.12!】

當伊森重回禮堂,將六十三名幸運兒的名字一一念出後,和上市有關的所有準備流程便已經進入了尾聲,沒有買到的公司鎚頭喪氣,幸運搏到的金融機構也不開心,因為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戰爭中只有一個贏家。

而這個贏家,還不是他們。

但即便如此,與之有關的消息依舊被美林證券宣揚了出去,當接近十一美元的購買價鑽進各路媒體的耳中後,無數驚嘆也化作文字,裹挾著墨香,出現在紙面之上,走到了民眾手中。

接著……

全球最年輕十億富豪的頭銜,便落在了伊森的腦袋上。

當然了,甭管外界如何吵鬧,伊森都不在意。

因為他根本就不在乎這些虛名,更別說,早在幾年以前,他就已經觸摸過一億現金了,和真金白銀相比,全都是泡沫的股票又算什麼?

賣又不能賣,想讓它大漲?那還得好好再干四十年!

說真的,在被資本連盯五年後,伊森是真的累了,操辦實業的痛苦讓他想要退休,而保住財富的壓力讓他只能前進。

「老闆,全部搞定了。」

就在伊森胡思亂想時,史蒂夫·鮑爾默也鑽進了他的辦公室。

這個光頭一手扯著脖頸上的領帶,想要呼吸更多的空氣,一手在空中揮舞,道:「和蘋果有關的那批人已經全部走了。」

「包括那個想和你溝通的麥道夫。」

「我直接把他踹上了飛機,告訴他不要再來……」

雖然拍賣會進行的很快,但後續的事項還有很多,並非簡單一錘就能結束,而那些瑣碎的小事就不用伊森親自去管了,美林可以打理完畢。

只不過這其中有一些東西需要他簽字,因為懶得一直待在現場,所以他便喊來了鮑爾默,讓其集中匯總,然後再交給自己。

正因如此,鮑爾默才會出現在收尾的隊伍中。

而當他把所有的事情全都處理完畢後,身為伊森的助理,他也順手扛起了東道主的責任,把美林的工作人員盡數送走,至於他嘴裡的麥道夫嘛……

沒錯。

就是未來那個世人所熟知的麥道夫。

那個搞出史上最大龐氏騙局的麥道夫。

麥道夫早在一九六零年的時候就在華爾街里打滾了,為了和同行競爭,他開創性的將計算機引入公司,以追求更快的信息傳播。

由於納斯達克在籌建時,他們的目標便是打造一個智能化的交易平台,所以當納斯達克的管委會得知,麥道夫是華爾街里的領先者後,他們便向麥道夫發出邀請,讓他來做技術指導,並成功的打造了世界上第一個以電子交易方式進行的股票市場。當納斯達克正式建立後,為其提供了大量服務的麥道夫便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那裡的座上賓。

因此,當蘋果決定要在納斯達克上市後,只要麥道夫願意,他便能和蘋果產生接觸。而他這回過來,一是想要親眼目睹一下從未見過的荷蘭拍賣;二是想要和蘋果公司溝通一下,嘗試採購蘋果電腦,將電子交易的可能繼續擴大;三嘛……那就是和伊森·瓊斯認識下,建立關係。

當然了,在此同時,他也給伊森遞交了名片。

吹噓了一下自己的公司,講述了一下自己公司的投資收益。

如果伊森是個土著,那或許會被麥道夫的高回報所吸引。

但可惜,伊森不是。

懶得和他溝通的伊森連名片都沒收,直接回了一句——

「我只給蘋果投了五萬。」

下一秒,四年一萬六千七百二十倍的回報率差點沒把麥道夫噎死。

可就算是這樣,麥道夫也沒氣餒,還想給伊森介紹自己的基金。

那孜孜不倦的模樣,讓伊森浮想聯翩。

實際上,伊森知道這傢伙在追求什麼。

作為北美當下最紅的炸子雞,他應該是麥道夫最想拉攏的投資人。

只要伊森買了他們家的基金,那這就能成為麥道夫最好的攬客廣告。

伊森甚至都相信,這傢伙為了拉攏自己,可以搞出什麼投資一千萬,年化二十點,一年返兩百,五年全還完,剩下都白賺的操作。

雖然這種回報率聽起來很誘人,就算是龐氏騙局也誘人,而且伊森也相信,就算自己投了,幾十年後聯邦也不會讓他還錢,但……

他對這種騙局沒啥想法。

送了麥道夫一個『滾』字,然後讓安保將其拖走。

並和美林的人打了個招呼,表示不想再見到他。

同時,他還和納斯達克的人強調……

「這傢伙要是再出現在我的面前。」

「那我的下一家公司就會在紐交所上市了。」

雖然納斯達克的人不明白伊森為什麼這麼反感麥道夫,但他們還是將腦袋點的和啄木鳥似得,並拍著胸脯保證,「他絕對不會再來加州!」

既然這傢伙滾蛋了,那伊森也就無所謂了,連續忙了幾個月沒怎麼關注自家公司的他打了個哈欠,道:「我不在的這段時間裡,外面發生了什麼大事嗎?有什麼需要我特別注意的?」

伊森也懶得問公司有沒有事。

如果有事,鮑爾默、伊芙琳肯定會通知他的。

沒說?那當然就是沒有啦!

「呃,老闆,有三件事情我要和你彙報。」

鮑爾默十分上道,點頭說道:「第一件事情和派拉蒙有關。」

「他們可能無法吞併世嘉了。」

「What?」伊森眨巴了下雙眼,沒有聽懂。

鮑爾默則繼續說道:「今年六月份,在你拒絕通用輪胎後不久,世嘉和派拉蒙的母公司海灣和西方工業便出現了問題。」

「他們在紐約召開了新聞發布會,向世界展現了他們的新產品,電動汽車,那個項目讓人非常的失望,導致他們公司的股價驟然暴跌。」

「投資人不相信他們,市場不相信他們。」

「這直接讓他們陷入了財務危機。」

「現在的他們需要大量的現金以應對問題,所以……」

「在過去的幾個月里,他們正在嘗試著甩賣旗下公司。」

電動汽車其實是一個非常古老的設計了,早在十九世紀,就有很多科學家表示,未來會是電動的時代,只不過大家一直都無法解決電動汽車的續航問題,導致這個產品直到二十一世紀才真正的綻放出一定的光彩。

而海灣和西部工業便是電動汽車的推動者之一,他們早在十年前就在研究這個東西了,不僅如此,他們還從聯邦能源部那兒拿到了高達一千五百萬的項目補貼,能源部希望他們能夠開發出一款續航達到一百四十英里,也就是大約能跑兩百一十五公里的電動汽車。

拿到錢後,海灣和西部工業便在這上面瘋狂鑽研,今年年初,他們終於有了結果,他們表示,自己研發出了一款可以以每小時六十五英里的速度連續行駛一百五十英里的電動汽車,充電時長,最多只要八小時。

聽到這個消息後,能源部大喜過望。

在看了海灣和西部工業的測試報表後,能源部更是讚賞的表示,按照海灣和西部工業的研發速度,當千禧年到來時,米國的汽車工業將出現翻天覆地的變化,市面上百分之三十九的汽車將被純電汽車所取代。

然而,等海灣和西部工業召開完發布會,將車輛交付給能源部後,能源部一測才發現,一百五十英里的續航那特碼的是扯淡!

那是電池和電機在不搭載框架下的最理想狀態!

裝入車中後,它們的續航里程最多只有九十英里!

而沒有框架的汽車是啥?

哈利·波特的飛天掃把嗎?

更讓人拍案叫絕的是,海灣和西部工業遞交的框架還過不了碰撞測試。

當這一事實出現後,米國能源部直接就斯巴達了,他們要求海灣和西部工業做出解釋,畢竟他們投資了一千五百萬。

然後……

海灣和西部工業的解釋就和SU7的價格一樣,難產了。

因為它們解釋不出來啊!

畢竟,這不是二十一世紀啊!

虛標還沒有成為常態啊!

由於在宣布造車時,海灣和西部工業就吃過一波電動車的紅利,所以當他們無法拿出真的產品後,金融市場便給予了最為忠實的反饋。

現在的他們正處於懸崖的邊緣,努力的拋售資產,企圖自救。

當他們自己都快活不下去時……

世嘉和派拉蒙又怎麼合併?

「所以,他們會甩賣派拉蒙?」伊森笑眯眯的問。

「呃……這個大概率不會。」鮑爾默沉吟了片刻,最終搖了搖頭。

「因為派拉蒙是一個優質資產。」

「那就是世嘉了?」伊森再度出擊。

這種詢問方式把鮑爾默給干不會了,「老闆,我不知道。」

老老實實的回答讓伊森揮了揮手。

雖然鮑爾默猜不出海灣和西部工業的套路,但伊森倒是明白了,這或許就是他上輩子里,對方賣掉世嘉的原因了。

「那第二件事情呢?」

「第二件事情和通用輪胎有關……」

沒等鮑爾默說完呢,伊森便示意他打住。

「我不想聽他們的事情。」

「下一個。」

和通用輪胎有關的事情無非就是雷電華嘛。

而雷電華的死活和他又有個屁的關係?

更別說,在他的記憶里,自己的前世可是沒有什麼雷電華通信的啊!

既然歷史中都沒有他了,那伊森又為啥要去死命尋找?

「好吧。」老闆都已經這麼乾脆了,鮑爾默便沒再浪費時間,道:「那我就說第三件事情,這件事情和我們的加州前州長有關。」

「老闆,在伱無暇關注他的時候,他已經和吉米大統領站在一起了。」

「明天,結果就會出來了……」

是的。

在伊森和華爾街掰手腕的同時,加州前州長也錘爆了所有的競爭對手,和吉米大統領成功會師華盛頓。而從過去四個月的路演成績來看,如果不出意外,加州前州長將以壓倒性的優勢成功登頂。

這個消息讓伊森愣了半秒,接著便有一種恍如隔世的感覺。

「這件事情快要結束了?」

他有些難以相信。

而下一秒,他又覺得不對勁,「我是不是什麼都沒做?」

這兩個問題讓鮑爾默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

「是的,事情快結束了,而您的叔叔,一直在為他搖旗吶喊呢。」

雖然伊森無暇關心外界的事情。

但這並不意味著身邊人都會傻愣著不動。

在加州前州長宣布競選後,托馬斯便振臂高呼,為他聲援。

當對方來到加州演講時,托馬斯更是組織了不少人手為他捧場,這裡面既有自家農田裡的工人,也有身邊的務農好友,還有一些採購商的高層。

就比如說,加州麥當勞的總負責人,那就被托馬斯拉到了現場,發表了演講,呼籲各大加盟餐廳里的員工為前州長投票。

無論如何,都要把加州染紅。

「等等!」鮑爾默的話語讓伊森皺起了眉頭。

「什麼東西?托馬斯怎麼把麥當勞的人拉到演講現場了?」

伊森沒聽明白。

而鮑爾默則笑著解釋道:「噢——這個很簡單——」

「您不在的這段時間裡,您名下的瓊斯和約翰遜農業生產公司已經成為了很多企業的供貨商了,您叔叔托馬斯種植的土豆和生菜被麥當勞全包了,種植的棉花被耐克買走了,種植的臍橙被可口可樂收購了……」

「而這些生意……」

「最差的也是那些集團的副總裁親自來談的。」

伊森愣了。

但很快,他便眉心舒展,笑了起來。

因為他猜到了那些人的用意。

當他以雷霆之勢橫掃東西海岸後,只要是帶點腦子的傢伙那都明白,他的崛起,是攔不住的。當好萊塢的傢伙捏著鼻子接受了他的超然,當華爾街的傢伙即便心存不甘但還是參加了拍賣會後,其他資本就更不會得罪他了。

如果可以的話,這些人更希望能和他搞好關係。

他們不指望從交易中賺的更多。

只希望伊森下次發癲時,別把他們當成靶子。

這就夠了。

當然了,這些事情其實也可以換句話說……

「他們怕了。」

伊森笑著嘆了口氣,道:「他們害怕不守規矩的我。」

「更怕可以不守規矩的我。」

「最怕守著規矩但又能踐踏規矩的我。」

註:①現實中,蘋果也是自福特上市後美股過去二十年里最大的IPO,當年就是所有人都看好個人計算機行業。②實際上早在1992年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就已經收到麥道夫的欺詐舉報了,他的案子只查到1991年不是只能查到1991年,而是往前查,在92年判定他沒有欺詐的聯邦證券交易委員會就要全部下水了。而他拉人投資的歷史甚至能追逐到1970年,剛和納斯達克搭上線他就搞基金了。③海灣和西部工業的確是做電動車的,他們也是因為這個死的,當然了,米國能源部覺得他們是在騙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