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

正文卷

第294章 兒女的事業規劃,昂貴的摩托車

早上。

包山村。

滿臉笑容的鄧世蘭正帶著小女兒卜小芳在家裡殺雞宰鴨,給來幫他們家砍甘蔗的親戚朋友以及村民們做飯。

甘蔗鄧世蘭早就種過,不止她種過,村裡基本上家家戶戶都種過,但種的數量都不多,主要是用來製作黃糖塊,目的是在過年的時候可以用來做甜籺。

如今聽了老弟的建議,直接承包600多畝地出來種甘蔗,如此大規模的種植跟只種個幾分地那是完全不一樣的,自從把這600多畝的甘蔗種上之後,鄧世蘭心中就一直懸著。

一是怕甘蔗的長勢不好,畢竟他們家是引進的新品種,長勢好不好是個未知數。

二是怕甘蔗害了蟲病,這甘蔗的蟲害有綿蚜蟲、蔗螟、蔗龜、蔗蝗、扁飛虱、粉蚧、蝽象、薊馬等等;病害有紋枯病、煤煙病、赤腐病、鳳梨病等等,一個不小心就染上。

幸好,在他們一家人的精心護理下,甘蔗的長勢非常好,絕對達到了畝產3噸的標準,也沒有染上什麼蟲病。

如今終於到了收穫的季節,鄧世蘭自然是滿心歡喜。

他們一家早就計算過了,博白糖廠的甘蔗收購價是3.5分/一斤,而他們家的甘蔗要是以3噸一畝來計算的話,那600多畝地最起碼能產出1800噸的甘蔗,這總收入便高達126000元。

30畝地將近2萬平方,自然不可能全部拿來建樓,他的目標是建一座佔地面積大概3000平方左右的大樓,其餘的面積就拿來弄個廣場,再划出一片區域來停單車和註定會越來越多的摩托車。

而網吧有多賺錢,經歷過網吧時代的人都懂,用日進斗金來形容絕對不過分。

如果小女兒有那個本事,還可以發展成火鍋連鎖店。

而且這運費,又是進入自家二兒子的口袋,也算是肥水不流外人田。

至於小轎車,八九十年代根本不用考慮,數量實在太少了!

反正現在也沒啥事,鄧世榮乾脆就坐車去南寧,找省建築設計院的專家辦這個事。

接著家電也要佔一層,這是留給四兒子鄧允華的,這也是學渣一個,基本高中就是他學業的終點了,等他高中畢業時間也來到1988年了,到時電視、冰箱、洗衣機等家電基本都不用票了,銷售也會進入爆發階段。

……

好在,這錢也不用馬上就全部付清,大樓從設計到動工再到建成驗收,也是需要很長時間的,而以他現在的賺錢速度,肯定是能按工程進度支付工程款的。

首先,連鎖超市肯定是要佔一層的,這個不用多說。

然後,火鍋店也要佔一層,這是鄧世榮給小女兒預留的,畢竟小女兒今年也滿十八歲了,以她的成績能上高中已經是極限,再想往上讀基本是不可能的了。

所以,等她高中畢業了,她的事業也得給她安排上了。

鄧允恆現在學習成績還不錯,只要能保持下去,讀大學應該是有希望的,他現在讀初一,距離大學畢業還有十年,等他大學畢業出來,也就到了網吧的萌牙階段了。

具體的,等二兒子回來過年跟他聊過再說。

城東村。

秦元喝了口酒,問道:「老三,這養豬不是挺賺錢的嗎?幹嘛不養了?」

在這裡弄一家規模宏大的家電銷售店,生意絕對不會差的。

某秦姓人家,兄弟三人正在喝酒聊天。

現在鄧世蘭對於自家老弟的眼光,就只有一個字——服!

在我國美食有千千萬,但無論哪種美食都難以得到全國人民的一致喜歡,唯獨火鍋是例外,這玩意是真的做到了全國人民都喜歡的地步,在這裡弄一家火鍋店,只要經營得當,肯定是能賺得盆滿缽滿。

錢一到賬,鄧世榮就開始琢磨著要把南寧那塊地給搞起來了。

秦金點頭道:「養豬碰到發瘟確實是倒大霉,但養豬也確實賺錢,老三你不養豬打算做什麼?」

如此算下來,超市、火鍋、家電、網吧,就已經佔了四層了,還有一層鄧世榮打算改造成住宅,在南寧最繁華的地帶,弄個三千平的豪宅,想想都爽。

至於二兒子與三兒子,鄧世榮就不給他們預留了。

因此,有他的指點,小兒子經營網吧那絕對能夠大賺特賺。

博白鎮。

秦家三兄弟分別以金元寶命名,老大秦金,今年32歲;老二秦元,30歲;老三秦寶,28歲。

所以,他對於網吧的了解可不比誰差,在這一世更是沒人能跟他比。

而想要建成這樣,200萬肯定是不夠的。

秦寶道:「養豬辛苦不說,主要是風險比較大,上個月亞山那裡的豬不是發瘟了嗎?聽說死了幾十頭豬呢,可以說是損失慘重,我們現在沒遇到這種事,不代表以後都不遇到,反正我這心裡一點都不踏實。」

在三姐家開始砍甘蔗的時候,鄧世榮申請的200萬貸款也到賬了。

這一波,他們家真的是賺大了。

最後,網吧肯定得佔一層,這是為小兒子鄧允恆預留的。

這座大樓的初步規劃是這樣,不過在建的時候,鄧世榮打算把基礎搞好一點,等以後如果發展有需要了,還可以繼續往上加蓋個幾層,這樣就完美了。

「大哥,二哥,等下個月把豬全部賣出去,我就不打算養豬了!」說話的是秦家老三秦寶。

前世電腦盛行起來的時候,鄧世榮已經是個六十多歲的老頭了,倒是沒去網吧上過網,但他看了十多年的網路小說,那些都市重生文的主角首選網吧創業的也有不少。

三兒子鄧允嵩不用多說,前世沒有任何背景,僅僅一個中專畢業生就能混到處級,退休時享受正處待遇,那政治智慧是不用多說了,這一世的條件比前世要好得多,那肯定是要繼續從政的。

減去兩萬多的種植成本,再減去一萬幾的運費和人工,利潤大概有9萬左右。

不過,哪怕只是建一座佔地面積在3000左右的大樓,他手上這區區200萬也有些捉襟見肘,畢竟在這裡建一座大樓,那肯定不能像在博白縣城那樣只建個三層。

二兒子鄧允衡目前還沒定,但哪怕他最終選擇從商,那也不是這種小打小鬧的生意,而是要選擇一門上限比較高的生意,比如說互聯網行業。

……

秦寶胸有成竹的說道:「大哥,二哥,我這裡有更賺錢的路子,你們要不要一起干?」

秦金和秦元對視了一眼。

秦金問道:「老三,你有什麼更賺錢的路子?說出來我們一起合計一下。」

秦寶也不賣關子,直接說道:「我準備搞客運。」

秦金驚訝道:「搞客運?」

秦寶點頭道:「對,搞客運,去年車站騰龍客運公司搞的那個通車儀式你們應該都知道吧?」

秦元伸手抓了顆花生米扔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說道:「當時一下子多了十輛前往廣東的大客車,這個誰不知道啊?」

秦寶道:「我仔細觀察過了,騰龍客運公司的那十輛大客車,在去年春運期間,年前每天從廣東回來都是滿客的,年後每天前往廣東的客車也是滿客,一個春運下來,這騰龍客運公司不知道賺了多少錢呢!

還有兩個半月今年的春運也要開始了,我打算在春運到來之前,也弄一輛大客車跑廣東,以廣東那邊回來的乘客數量,肯定是能賺到不少錢的。」

秦金想了想,說道:「老三,你這個想法是好的,但你考慮過沒有,只有一輛車跑的時候滿客是正常,但多加一輛車的話,還能不能滿客就不敢保證了。

而且,人家騰龍客運公司跑得好好的,你這突然加入進來,相當於是搶客了,春運客多可能不會有太大影響,一旦春運過去乘客變少了,那遲早會鬧出矛盾來。」

秦寶喝了口酒,滿不在乎的說道:「大哥,這路線又不是他們家的,他們跑得我為什麼跑不得?有矛盾就有矛盾唄,難道只許他們賺錢不許我賺錢啊?天底下沒這個道理。」

秦元插話道:「能賺錢的話,鬧矛盾倒是不怕,就怕賺不到錢。」

秦寶道:「二哥,我去年就有這個心思了,所以觀察那十輛廣東車不是一天兩天了,我可以肯定的跟你說,搞客運是百分百能賺到錢的,尤其是廣州車,乘客是最多的。」

秦金問道:「老三,這一輛大客車要多少錢伱知道嗎?」

秦寶道:「我已經打聽清楚了,要十幾萬一輛。」

儘管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聽到這個數目秦金還是倒吸了一口涼氣,他臉色凝重的說道:「老三,這十幾萬可不是一個小數目啊,就算我們三兄弟一起搞,一人也要出大幾萬。

這麼多錢投進去,得什麼時候才能賺得回來啊?」

秦寶道:「大哥你就放心吧,我仔細算過了,如果一切順利的話,只要兩三年我們就能把成本收回來了!」

秦金放下筷子道:「可要是不順利呢?」

秦寶笑道:「大哥,這做生意,哪能一點風險都沒有啊?相比起養豬,我覺得跑客運的風險要小很多了。」

秦元點頭道:「老三這話倒也沒說錯,做生意都是有風險的,既然人家騰龍客運公司能賺錢,那證明這條路是行得通的,我覺得這客運可以搞。」

秦金猶豫了一下,最後一咬牙,說道:「行吧,那就一起搞。」

秦寶端起酒跟兩位哥哥碰了一下杯,高興的說道:「大哥二哥你們放心,我早就計畫好了,先趁這個春運賺上一大筆,等春運過去沒多少客的時候,那就想辦法把騰龍客運公司的客都搶過來,到時還怕賺不到錢啊?」

說到後面,秦寶的眼中透出一股凶光。

都是從小一起長大的兄弟,秦金和秦元一聽老三說話的語氣,就知道他想要幹什麼。

不過,他們也不是善茬,在村裡也是那種比較反蠻(蠻橫不講理)的人,為了賺錢使一些見不得人的手段,對於他們兄弟來說那是很正常的事情。

於是,兄弟三人喝酒間,就把這事給定了下來。

……

無獨有偶。

在城西村某戶黃姓人家,也有兩個人一邊喝酒一邊商量著同樣的一件事。

「七叔,今天請你過來喝酒,是想跟你合夥做生意的。」

說話的是房子主人黃強,他嘴裡的七叔是村裡既有錢又有號召力的人,名叫黃七。

黃七聞言有些意外:「阿強,你要跟我合夥做生意?」

黃強點頭道:「七叔,我這裡有一門絕對賺錢的生意,只可惜我自己本錢不夠,所以才想到找七叔你合夥一起乾的。」

黃七不置可否,問道:「你說的是什麼生意?」

黃強道:「搞客運。」

黃七驚訝道:「搞客運?」

黃強笑道:「七叔,你應該知道,我妹夫就在車站上班,我從他那裡知道,現在搞客運是真的太賺錢了,去年車站十輛廣東車搞的通車儀式你還記得吧?」

黃七點頭道:「這個當然記得,當時搞得聲勢不小。」

黃強感慨道:「據我妹夫說,這十輛廣東車在去年的春運期間賺了起碼有幾十萬。」

黃七聞言大吃一驚:「真的假的?一個春運賺了幾十萬?」

黃強端起酒跟七叔碰了一下,信誓旦旦的說道:「這是我妹夫親口告訴我的,絕對不會有假。」

黃強的妹夫是車站的工作人員,由他妹夫說出來的話,可信度還是非常高的,此刻黃七是真的有些心動了,一個春運下來就能賺幾十萬,平均到一輛車,那也有幾萬塊錢的利潤,這生意是真的搞得啊!

黃強見七叔心動了,便添了一把火道:「我妹夫說了,今年乘客的數量比去年增加了起碼一半,尤其是去廣東的人是越來越多了,咱們搞輛車跑廣東的話,是一定能賺到錢的。」

黃七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阿強,搞一輛大客車,要投多少錢進去?」

黃強回答道:「我們兩個人合夥的話,一人只需要投個八九萬就行。」

黃七沉吟道:「八九萬,這不是一個小數目啊!」

黃強道:「確實不是小數目,但投得多賺得也多啊,一個春運就能賺幾萬,再加上平時的收入,我估計兩年左右就能回本,接下來這車就能不斷的給我們賺錢了。」

黃七徹底心動了,說道:「阿強,你跟我詳細說說你的計畫,要是把車買回來了,準備跑哪條線路?」

「好咧,七叔,我的打算是這樣的……」

接下來,黃強便把自己的計畫和盤托出,聽得黃七連連點頭。

一頓酒下來,兩人也達成了合作,準備趕在春運到來之前把這客車給搞起來。

不得不說,這個世界從不缺聰明人,無論是什麼行業賺到了錢,除非擁有很高的技術壁壘,否則絕對不會缺少跟風的人。

騰龍客運公司自然不知道有人在虎視眈眈,此時公司申請的貸款已經審批下來了,十五輛大客車也已經提前預定好,甚至老司機也已經在招聘當中了,隨時可以投放客運市場。

如果秦家兄弟以及黃強黃七等人知道這個消息,不知道他們還有沒有勇氣想要進入客運市場來跟騰龍客運公司競爭?

……

穗豐飯店。

鄧允泰陪著張光宗一起喝酒聊天。

聊著聊著,便聊到了張光宗當年加入同心會的事。

鄧允泰好奇的問道:「張爺爺,黨一般都有黨規,你們當時加入的同心會,有沒有什麼規定呢?」

張光宗喝了口酒,笑道:「當然有啊,我們同心會是有公約和誓詞的。」

鄧允泰陪著喝了口酒,問道:「是什麼樣的公約和誓詞啊,張爺爺你還記得不?」

張光宗眼中露出一抹回憶,嘆道:「這公約和誓詞早就刻在腦子裡面了,這輩子都不可能忘記。」

鄧允泰感興趣的問道:「張爺爺,我對這個挺感興趣的,能不能跟我說說這個公約和誓詞?」

張光宗夾了顆花生米扔進嘴裡,一邊咀嚼一邊說道:「我們同心會的公約一共有12條,這個說來就話長了,你想聽的話我就跟你說說我們同心會的誓詞吧!」

鄧允泰立刻作出洗耳恭聽的模樣。

張光宗神色肅然的把同心會的誓詞背誦出來:「我們為了打倒蔣……,建立新中國,解放窮人,誠心誠意參加同心會,接受……領導,服從命令,遵守紀律,執行決議,積極工作。如有中途叛變,危害……事業,天誅地滅,人神共鑒,謹誓。」

鄧允泰聽完,忍不住道:「張爺爺,以你當時在同心會的地位,要是入黨的話,估計在縣裡也是個領導吧?」

張光宗笑道:「那都是過去的事了。」

……

南寧。

鄧世榮騎著剛買的嘉陵70,在朝陽廣場一帶自由穿梭,那感覺真的太爽了,比騎單車要爽多了。

這款嘉陵70是今年剛出來的新款,如下圖:

這車是嘉陵公司和本田公司合作生產的一款產品,是整車進口國內組裝的,質量確實是杠杠的,但價格也非常喜人,高達7000多一輛,在這個年代真的是天價了,在後世買賓士寶馬都沒這輛摩托車貴。

買一輛這樣的摩托車,相當於鄧世榮把缸瓦廠一年的收入都砸進去了。

原本想著買兩輛,其中一輛留在家裡用,另外一輛弄到系統空間以備不時之需,但這價格屬實是有些貴了,鄧世榮便臨時改變了計畫,只買了一輛。

此時,鄧世榮來南寧有好幾天了,也已經跟省建築設計院的專家溝通過,如果根據他的要求來設計建造的話,那這座大樓(含廣場)的造價不包括內部裝修都高達368萬。

這價格確實昂貴,但鄧世榮沒有一絲猶豫,直接就跟省建築設計院簽了合同。

等明年開春,這座大樓就可以動工興建了。

開著摩托車把朝陽廣場一帶遊了一遍後,鄧世榮便找了一家老友粉攤,美美的吃了一碗老友粉。

吃完粉,找了個隱蔽的位置把摩托車收進系統空間,然後才去汽車站坐車回博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