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3章 鄧允珍看家門

正文卷

第293章 鄧允珍看家門

「這讀書多就是不一樣啊!」

「是啊,這麼隆重的國慶閱兵都能參加,允衡真是光宗耀祖了!」

「允衡叔還負責舉橫幅呢,那是向鄧公問好的橫幅,肯定非常重要,看來允衡叔在北大學生里也很有地位啊!」

「原來這就是國慶閱兵啊,真是太好看了!」

「咱們國家的軍隊真強大。」

「……」

隨著這場盛大的國慶大閱兵正式結束,眾族人都激動地議論起來,這樣的慶典在場的除了鄧世榮,其他人都是第一次見,這可比看電影或者看戲劇什麼的有意思多了。

而且,正常人都有一顆愛國心,祖國越強大心中自然越自豪,看到這些訓練有素殺氣騰騰的軍人,心中一股安全感油然而生。

鄧允貴問道:「九叔,這國慶閱兵是每年都有的嗎?」

其他人聞言也看向族頭,這麼熱血的國慶閱兵,他們當然是每年都想看。

……

很快,門就打開了。

這學生想得真周到,李梅便指路道:「主任住在三樓,樓梯上去右轉第二個房間就是。」

可憐的學渣鄧允珠,恐怕做夢都沒想到送個禮還送出「麻煩」來了!

在把李老師的禮品都拿出來後,鄧允珠笑著說道:「李老師,我這裡還給戴主任準備了一網兜的水果和一包茶葉,不知道主任住在哪層樓?我給他送過去。」

「鄧允珠!」

若是鄧允珠一開始就拿出來跟水果一起,那李梅還真不一定會收下,但現在水果收下了,總不能收禮只收一半吧?

自家種的水果,那倒是不用那麼客氣,李梅便點頭道:「那好吧,這水果咱們就一起吃。」

因此,現在一斤桂圓肉的銷售價格,大概在12塊錢左右。

桂圓肉是由新鮮龍眼加工而成的,一般來說要三到四斤新鮮龍眼才能製成一斤龍眼乾。

鄧允珠給她放到書桌上,笑道:「李老師,我要在這裡打擾你兩三年呢,更何況這都是我家自己種的水果,你要是不收下的話我都不好意思跟你住了。」

鄧世安聞言也深有同感道:「是啊,咱們年紀都大了,這國慶閱兵如果隔個幾年就辦或許我們還有機會看到,可如果還像之前那樣隔25年再辦,那估計咱們是看不到嘍!」

看到那一網兜新鮮水果,李梅露出了一個驚訝的表情,隨即推辭道:「鄧允珠,這水果我不能要,你留著自己吃吧!」

總之,和那一網兜的新鮮水果相比,這一包桂圓肉才是比較值錢的東西。

只是到了1960年,年紀大一點的都知道,當時咱們國家遭遇了嚴重的自然災害,然後這國慶閱兵就停辦了,畢竟如此盛大的慶典每舉辦一次都是要消耗不少人力物力的。

鄧允珠又從麻袋裡面掏了一包桂圓肉出來,放到桌上道:「李老師,還有這桂圓肉你也收著,這是我爸讓我拿來給你的。」

其他上了年紀的族人也都跟著感慨,這個年代過了知天命的年紀,那就要開始為身後事作打算了,多活個十年八年倒不難,可誰敢說自己還能再活25年啊?

鄧允貴感慨道:「希望還有命能夠看到下一次國慶閱兵。」

「李老師!」

這個年代的學生,是沒有後世學生那麼多節假日的,在後世有國慶黃金周的說法,最少都能放一個星期的假,多的時候甚至會有八天假,但在這個連雙休日都還沒實現的年代,國慶想放上一個星期的假,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鄧世榮答道:「1949年10月1日,我們新中國成立了,舉辦了開國大典,同時也是第一屆閱兵,然後一直到1959年,都是每年舉辦一次國慶閱兵。

鄧允珠提著裝有禮品的麻袋來到了教師宿舍樓二樓,認準李梅老師的宿舍,便敲了敲門。

因此,今天下午,鄧允珠、鄧允華與鄧允恆姐弟三人就要返校了。

這桂圓肉乃是滋補佳品,可配以沙參、玉竹與肉燉湯,是理想的佐膳佳肴;以紅糖伴桂圓肉煮雞蛋,是產婦或病後體虛氣弱者最理想的滋補食品;桂圓肉配上中草藥泡成桂圓藥酒,對神經衰弱、氣血兩虧有明顯的療效;用桂圓肉配製的桂圓可樂,是當今流行的一種保健飲料。

而桂圓肉則是連皮帶核都去掉,只剩下肉,所以需要十斤左右的新鮮龍眼,才能制出一斤桂圓肉。

互相打過招呼後,鄧允珠便提著麻袋進去,從麻袋裡面掏出一網兜的水果,遞給李梅道:「李老師,這是我給你帶的水果。」

鄧世榮自然又給他們做了一桌豐盛的飯菜。

看完國慶閱兵,族人們又留下來聊了一下這場閱兵給他們帶來的震撼,然後就各自散去。

松山高中。

注意,這是龍眼乾,不是桂圓肉,龍眼乾就是連皮帶核都還在,只是把龍眼的水分晒乾或者烤乾而已。

等他們吃過飯後,鄧世榮才拿出準備好的禮品綁在小女兒的單車上,叮囑道:「路上騎車慢點,注意安全。」

鄧允珠道了聲謝,然後就提著麻袋上去給主任送禮,自然又收割了一波主任的好感。

這一停辦就是25年,直到今年才重新開啟國慶閱兵,至於下次閱兵是什麼時候,我也不知道,反正一年一次閱兵肯定是不可能的了,那樣太勞民傷財了。」

不過說歸說,對於鄧允珠的這個舉動,李梅心中還是很受用的,畢竟這麼懂得感恩的學生,哪位老師會不喜歡啊?

於是,李梅便暗暗下了一個決定,接下來的三年,要盡量給鄧允珠同學開開小灶,努力把她的英語成績給提升上去。

鄧允珠拿過來的這一包桂圓肉就算沒有兩斤也差不了多少,價格應該不會少於二十塊錢,這不說頂她一個月的工資吧,但頂她半個月的工資那是綽綽有餘。

李梅一臉無奈的說道:「你啊,這是在耍滑頭。」

下午。

鄧允珠應道:「我知道了。」

現在新鮮龍眼的市場價大概是6毛/斤,十斤就是6元,再加上人工以及其他製作成本,一斤桂圓肉光是成本就要7、8塊錢,人家賣出去肯定也是要賺錢的。

這才是她說鄧允珠滑頭的原因。

之前在種荔枝的時候,鄧世榮便預留了不少位置,用來種植其他水果,基本上只要是博白有的水果,鄧世榮都種上了,雖然種植的數量不多,但也足夠自家人吃了。

水果確實是自家種的。

……

山心村。

朱俊傑老家。

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一起回來了!

二老回來之後,就立刻把大兒子一家和二兒子一家都喊過來。

人到齊之後,朱老太太倒不急著說事,而是先關心的問一下挺著大肚子的孫媳婦:「阿李妹,伱最近身體怎麼樣?」

阿李妹微笑著答道:「奶奶,我身體挺好的。」

朱老太太叮囑道:「還有一個多月你就要生了,這段時間要特別注意,知道嗎?」

阿李妹點頭道:「知道了奶奶。」

朱二哥問道:「媽,你把我們都喊過來,是有什麼事情嗎?」

朱老太太滿臉笑容的說道:「把你們喊過來,是因為小傑的婚姻大事,這個星期六他談的對象要來看家門了,你們這些當哥當嫂的都得幫忙,一定要把女方那邊照顧好了!」

朱大嫂驚訝道:「媽,小傑什麼時候談的對象啊?」

朱老太太笑道:「談了差不多有半年了!」

「滿叔這速度可以啊,他轉業回來也就半年多的時間,現在對象都談半年了!」說話的是朱老太太的大孫子朱旺,他只比滿叔朱俊傑小兩歲,但他去年就已經結婚了,再過一個多月他就要升級當爸爸了。

朱二嫂笑道:「媽,你們這保密工作做得真好,小傑談了那麼久的對象,我們都不知道。」

朱二哥跟著問道:「媽,小傑談的對象是哪裡人啊?有工作嗎?」

朱老太太道:「小傑的對象是邦傑那邊的人,她爸是個體戶,做生意的,她主要是幫大哥大嫂帶帶孩子。」

朱大嫂不由得撇了撇嘴,說道:「媽,咱家小傑現在可是公安局的副局長,應該找個在單位有正式工作的對象啊,這個體戶的女兒哪裡配得上咱家小傑啊?」

朱二哥附和道:「媽,大嫂說得對,以咱家小傑這麼好的條件,確實應該找個在單位有正式工作的,那樣夫妻倆都有一份好的工作,這日子不知道過得有多好呢!」

朱老太太臉上的笑容不變,問道:「你們覺得個體戶比不了在單位工作的人?」

朱二哥道:「這肯定比不了啊,個體戶怎麼能跟人家吃商品糧的比啊?」

這話倒也不假,這個年代的個體戶,身份地位在大部分人的眼裡,確實是不如在單位工作的人。

當然,他們認為的個體戶,是在街上做小生意的那種,那些開廠開公司的大老闆自然不在此列。

朱老太太搖頭道:「你們太小看個體戶了,如果只是在街上擺個小攤做點小生意,那跟在單位工作的人比是差了一點,但是人家做大生意的就不一樣了,一年賺的錢比在單位上班一輩子賺的都多。」

朱大嫂震驚道:「媽,你的意思,小傑這對象的家裡,是做大生意的?」

朱老太太點頭道:「縣城最大的飯店,就是她爸開的,人家在老家還跟人合夥開了缸瓦廠,還有縣城的一家客運公司,她爸也是大股東,人家家裡一年賺到的錢,以小傑現在的工資來計算,就是領上一百年都不一定有這麼多,現在你們還覺得人家個體戶不如在單位工作的人嗎?」

這話一出,在場有一個算一個,都被驚得目瞪口呆。

朱大嫂立刻就轉變了態度,說道:「原來女方家做這麼大的生意啊,那她跟小傑還真是般配。」

朱二哥也連連點頭道:「我就說小傑眼光那麼高怎麼可能看上普通的個體戶女兒呢,原來是大老闆的女兒,那就沒問題了。」

他們態度轉變早在朱老太太的預料之中,她得意的說道:「不僅如此,她的二弟還是北大學生呢,這北大學生有多厲害,你們知道嗎?」

所以,女方家是要錢有錢要人有人,等星期六人家來看家門,你們可都得招待好了,明白嗎?」

這一番話,直接把在場的朱家人都鎮住了。

而朱老頭子,從始至終就拿著個水煙筒在那裡咕咚咕咚的燒煙,靜看老伴裝逼。

很快,朱家人都反應過來了,一個個都表示會以最大的熱情把女方的親朋招待好。

於是,接下來朱老太太便一一給他們分配任務。

然後,一家人便行動起來。

……

轉眼,時間就來到了星期五。

下午兩點,卜中石開著大貨車來到了舅舅家,允珍表妹要去看家門,他自然是要過來當司機的。

說起來,兩人還是同年,不過卜中石比鄧允珍大了三個多月,自然是表兄了。

看到外甥過來,鄧世榮便招呼道:「中石,有瓜皮有酸菜,吃碗粥先。」

卜中石搖頭道:「舅舅,我已經吃過了。」

鄧世榮嗯了一聲道:「時間也不早了,那就走吧,等到了縣城再吃飯。」

說著,便和外甥女卜大芳一起坐上了駕駛室。

卜中石把車發動,便朝縣城駛去。

「中石,你家的甘蔗很快就可以砍了,這起碼一千八百噸的甘蔗,夠你拉很久了,再加上還有周旺的白泥,我覺得你多買兩輛大貨車都算是保守了,再買多兩輛都完全沒問題。因為全縣可不只是你家種甘蔗,還有很多人家也種有,你在拉自家的甘蔗時,也可以聯繫其他蔗農,幫他們也把甘蔗拉到糖廠。」

既然外甥選擇了貨運這條路,那鄧世榮自然是希望他能夠儘快的成長起來,只有形成了規模,才能接到更多的活。

卜中石一邊開車一邊說道:「舅舅,其實我也想過這事,只是司機不夠用了。」

鄧世榮道:「你不能把司機定死在你們村,可以先從外面招聘司機,等你們村那些小夥伴成長起來了,再替換也行,反正儘快把你車隊組建起來,這樣才有資格接到更多的活。」

卜中石點頭道:「行,那我回頭就辦這個事,這甘蔗收割的季節,要是錯過了也確實有些可惜。」

鄧世榮道:「等車隊發展起來了,你就別再當司機親自跑車了,可以多花一些時間四處接活,有活了就派手下的人去跑,這樣效率會更高,比你親自跑要好多了。

而且這樣一來,你也不用自己出去冒險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

卜中石對於自己的舅舅那是相當崇拜的,聽到舅舅的建議,他第一時間就答應下來道:「好的舅舅,我聽你的。」

談完外甥的發展,接下來便聊起了大女兒看家門的事。

鄧世榮說道:「你們表妹的這個對象人品目前看來還不錯,年紀輕輕的就在公安局擔任副局長,看著也蠻有前途的,不過他們家的經濟條件一般,聽說老家那裡還是破舊的泥磚屋,你們去了以後也不要嫌棄,就當是走個過場。」

卜大芳道:「這有什麼好嫌棄的,幾年前誰家不是住泥磚屋啊!」

卜中石嘿嘿笑道:「舅舅,表妹這個對象是公安局的領導,我這個跑運輸的,以後難免會遇到不好解決的事情,到時估計還得麻煩人家幫忙呢,哪敢嫌棄啊!」

鄧世榮啞然失笑。

……

次日。

在吃過早餐後,鄧允珍一行人便準備出發了。

這次看家門,作為父親的鄧世榮自然不會去,去的是鄧允泰、張秀萍、卜大芳、卜中石、陳邦麗、陳邦鳳,還有在松山高中讀書的鄧允珠。

當然,作為媒人的張國安也是要跟著一起去的。

一切準備就緒,張秀萍便說道:「爸爸,那我們就先走了!」

鄧世榮點頭道:「去吧!」

其他人也一一跟鄧世榮打招呼。

張國安這個媒人坐在駕駛室指路,其他人則坐上了汽車的車斗。

然後,汽車啟動,朝山心村駛了過去。

……

山心村。

朱俊傑家。

這次看家門,朱家那是極度重視,昨天下午就殺了一頭大肥豬,連夜製作了肉圓蛋卷扣肉這些比較耗費時間的菜,今天一早被請來的親戚朋友也都紛紛動手幫忙。

大概忙到上午十點左右,一切都準備妥當了,只等女方的到來。

今天是朱老太太活了大半輩子最風光的一天。

在場的親戚朋友,都知道朱俊傑的這個對象是什麼來頭了,好傢夥,那家境一說出來,誰聽了都得迷糊。

而朱俊傑自身也爭氣,公安局副局長的名頭在農村,那絕對是響噹噹的角色。

小兒子這麼優秀,未來的小兒媳婦又來頭驚人,作為母親的朱老太太,在親戚朋友面前是真的太有面子了。

臨近十一點的時候,一輛嶄新的汽車由遠及近,緩緩的停在了朱俊傑家。

看到這一幕,朱家人以及一眾親戚朋友都是心中一震。

這個年代,就連自行車都還沒有普及,大部分人出門都是靠兩條腿走路,更別說是汽車這種金貴的東西了,除了事業單位或者國營以及集體企業,私人擁有汽車的可以說是少之又少,一個鄉鎮都找不到三輛來。

不愧是大老闆的女兒,連看家門都是開汽車來的,真是夠氣派的。

眾人震驚歸震驚,但一個個的反應倒不慢,在汽車停下後,便都迎了上去。

「張叔!」

朱俊傑第一時間朝坐在駕駛室的張叔打招呼,這可是他的媒人,沒有張叔幫忙牽線搭橋,他還真不一定有緣分能夠跟鄧允珍談對象,所以對於張叔這個大媒人,他心裡是很感激的。

張國安笑著點了點頭,然後為他介紹道:「這是阿珍妹的二表兄。」

朱俊傑笑著打招呼道:「二表兄!」

卜中石也笑著打招呼道:「朱局長!」

朱俊傑打完招呼,留給其他人來接待這位二表兄,他又快速的走到車斗後面,對從車鬥上下來的人一一打招呼。

大哥大嫂還有兩位表妹都是他認識的,就只有卜大芳跟鄧允珠是他沒有見過的。

鄧允珍為他介紹道:「這是我表姐,這是我老妹。」

朱俊傑一一打招呼,他的父母還有大哥大嫂二哥二嫂以及一眾親戚朋友也都熱情的迎上來打招呼。

很快,鄧允珍一行人便被安排到桌子上坐好,然後糖果、餅乾、瓜子、花生、乾果等東西被端上桌,茶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作陪的有朱俊傑的大嫂二嫂以及三姐四姐。

鄧允珍作為看家門的女主角,時刻都處於男方親戚朋友的觀察下,心中還是頗有壓力的。

張秀萍作為過來人,非常理解這個小姑子此刻的心情,便湊到她的耳邊小聲道:「阿珍,別緊張,放輕鬆點,別人要看那就大大方方的給他們看,有我們陪著你呢!」

鄧允珍小聲回應道:「嫂子,我知道的,只是剛開始有點不習慣,一會就好了!」

在女方到了之後,早就做好準備的大師傅便開始炒菜。

而朱大嫂、朱二嫂、朱三姐、朱四姐等人陪著女方一行人聊了十來分鐘後,張國安這個媒人便主動提出看一下家門,這也是看家門中必不可少的一個步驟。

雖說眼前這幾間破舊的泥磚屋沒什麼好看的,但該走的程序還是要走的。

於是,鄧允珍一行人便在男方家人的帶領下,開始參觀這幾間泥磚屋。

在知道女方是大老闆的女兒後,男方這邊也知道這些房子拿不出手,所以也沒有什麼好介紹的,大家隨便進去瞅了幾眼,走個流程也就默契的結束了這個步驟。

重新回到桌上坐好,又閑聊了幾分鐘,主家就開始上菜吃飯了。

今天朱家的場面搞得不小,擺了整整六桌。

飯菜都是請村裡的大師傅做的,味道跟穗豐飯店自然沒得比,但也算是不錯了。

吃完飯,又休息了十多分鐘,就到了打道回府的時候了。

然後,男方家給了一人一條五味,再一人打發了一個紅包,看家門至此便算是結束了。

雙方客氣了一番,鄧允珍一行人便上車,在男方這邊的目送下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