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1章 鄧允珠:二哥的面子真大

正文卷

第291章 鄧允珠:二哥的面子真大

傍晚。

從穗豐飯店走回公安局的路上,朱俊傑看著身邊這個心儀姑娘,說道:「阿珍,我想跟你商量個事。」

鄧允珍道:「什麼事?你說!」

朱俊傑深吸了口氣,說道:「阿珍,我們認識到現在,也差不多有半年時間了,我對你的心意你是知道的,我想請你來我家看家門,不知道你願不願意?」

說完這番話,朱局長心跳速度忽然就加快了。

這話的意思跟後世求婚是差不多的,只要對方同意來看家門,那這門婚事就八九不離十了。

鄧允珍聞言沒有第一時間回答,而是回憶了一下兩人這將近半年來的相處,對方給她的印象到目前為止還是非常好的。

那麼,要不要答應去看家門呢?

鄧允珍猶豫了大概半分鐘的時間,直到朱俊傑的心都快要跳出嗓子眼了,才點頭道:「你看著安排吧!」

朱俊傑瞬間喜出望外,興奮的說道:「好嘞,那我回去就跟我父母說,讓他們請張叔去跟你爸商量這事。」

據他們的小兒子所說,從這所大學畢業出來的學生,要是選擇當官的話,那起步的級別就不會比他低,而且陞官的速度要比他快不知道多少倍,是真正的前途無量。

在朱家三口商量著看家門的事時,鄧允珍也把這事告訴了父親和兄嫂。

朱老頭子提醒道:「就算人家不在乎這個,但該給的咱們還是要給。」

鄧允珍笑道:「爸,你怎麼問起我來了,這身價錢不都是由父母定的嘛!」

而除了這個固定資產以外,大兒子鄧世榮為他準備了連鎖超市這個大殺器,目前已經開始進入籌備階段了,明年穗豐飯店的二三樓就要開始裝修,同時南寧朝陽廣場那30畝地皮也要建一座能匹配得上的大樓。

朱老頭子同樣紅光滿面,說道:「老婆子,明天伱就去跟老張打個招呼,讓他去跟阿珍的爸爸商量一下看家門的事。」

其中京城的七座四合院,七個兒女一人一套,單單是這個就能讓他們保底成為億萬富豪了。

鄧世榮聞言眼中露出了一抹淡淡的惆悵,這男女雙方在看家門之後,就相當於是訂婚了,雖然距離出嫁還有一些時間,但感覺還是有些不一樣了!

張秀萍問道:「阿珍,你可得考慮清楚,沒看家門之前,你怎麼變都行,沒人會說什麼,但是看家門之後,這婚事基本就定下來了,不可再變動,否則會被人嘲笑的。」

鄧允珍點頭道:「嫂子,這個我知道,經過這麼長時間的相處,感覺他這個人還是挺靠譜的,一直這樣拖著人家也不好,那就先看家門,給人家吃顆定心丸,至於結婚等明年或者後年再說。」

朱老太太點頭道:「對,明天一早我就去跟老張說這事,不過根據我們這邊做媒的規矩,一般在看家門之前,都要事先談好身價錢,不知道人家那邊需要多少身價錢?」

鄧世榮道:「一般來說,看家門之前,會先談好身價錢,我要是沒猜錯,明天你們張伯就要來跟我談這事了,對於身價錢,阿珍你自己有什麼要求嗎?」

朱老太太高興不已的說道:「真是太好了!」

儘管前世已經有過兩次嫁女的經歷了,但重來一次鄧世榮仍然有些不舍。

看到他那高興的樣子,鄧允珍的情緒也受到了感染,跟著露出了笑容。

如果選擇從政,那就沒必要為他安排事業了。

「反正也只是走個形式而已,讓對方隨便給個吉利數字就行了,這小子能娶到你,真是他們朱家八輩子修來的福氣。」鄧世榮感慨了一句,這話的份量有多重,也只有他自己才知道。

朱俊傑滿臉笑容的說道:「阿珍她同意了!」

……

有了這家全縣最大最高檔的飯店,只要能夠好好經營,大女兒的日子肯定是差不到哪裡去的。

把鄧允珍送回到家後,朱俊傑就開開心心的回到了公安局的家屬樓。

朱老太太道:「說得也是,就咱家這經濟條件,就是砸鍋賣鐵湊出來的錢,恐怕在人家眼裡都只是一點小錢,那些身價錢要得高的家庭,都是那種經濟條件不好的家庭,像鄧老闆這種家庭哪裡會在乎這個啊!」

在重生回來之後,鄧世榮就為七個兒女做好了人生規劃。

不過男大當婚女大當嫁,再加上女兒這輩子遇到的對象比前世的對象優秀百倍,他自然不會去阻止。

一旦出嫁了,為了保障她的生活質量,也為了提高她在婆家的地位,鄧世榮打算拿穗豐飯店給她當嫁妝。

朱老太太一直等著兒子呢,見他回來,就迫不及待的問道:「小傑,怎麼樣?阿珍妹同意了嗎?」

而她的二弟,目前是北大這所全國最頂尖大學的學生。

要錢有錢,要權有權,要人有人,再加上阿珍這姑娘性格又好,這樣的兒媳婦,他們真的是做夢都想早點娶回來。

朱老頭子和朱老太太聞言都驚喜不已,他們對於這個未來的小兒媳婦,那是滿意得不能再滿意了。

雖說他們小兒子的條件也不錯,年紀輕輕就是公安局的副局長了,但人家家裡那是什麼條件啊?

張秀萍道:「你想清楚了就好。」

鄧允泰道:「在縣城這裡想要找個像朱局長這樣優秀的對象也確實挺難的,既然阿珍你覺得他靠譜,那早點定下也是好事。」

大女兒,沒出嫁之前自然不用多說。

鄧世榮感慨道:「你們也談了有差不多半年了,既然你自己都同意了,那我這個當爸的自然不會反對。」

朱俊傑笑道:「媽你放心吧,鄧叔我雖然接觸的不算多,但聽阿珍講了不少他的事,他是一個非常通情達理的人,在這方面不會為難我們的。」

她的三弟,是博高這所全縣最好高中的尖子生,據說期末考試就拿下了全年級第一名,只要能夠一直保持現在的成績,那她家很可能又會多一個清華北大這種頂尖大學的大學生。

朱老太太點頭道:「這是當然,到時咱們就以最高的標準來辦,肯定不會讓親家丟臉就是。」

當然,這個鄧世榮短時間內不會讓他們知道,因為這四合院是他留給一家人兜底的。

她的父親是穗豐飯店的大老闆,也是騰龍客運公司的大股東,老家那裡還跟人合夥開了一家缸瓦廠,是真真正正的大富豪,經濟條件甩他們家十萬八千里。

二兒子目前還不知道是選擇從政還是從商,這個問題等他今年放寒假回來過年的時候,再跟他好好的談一談,想必在學生會經過一年多的歷練,他心中已經有決定了。

同時,她的父親還是那耶鄧氏的族長,在族裡有著極高的威望,說一呼百應是半點都不誇張。

如果選擇從商,那等他畢業了,就要另外為他開闢一條商路了,而且這條商路的上限肯定比大兒子的高,因為大兒子只有高中畢業,能力跟北大畢業的二兒子是沒得比的。

有多大能力就做多大的事,這是鄧世榮總結出來的人生經驗。

至於小女兒以及三個小兒子,鄧世榮自然也有安排,反正一個個來,不急。

張秀萍附和的說道:「爸爸說得對,朱局長能娶到咱家阿珍,那真的是八輩子修來的福氣。」

鄧允珍有些臉紅的說道:「爸,嫂子,這只是看家門,我還沒有嫁人呢!」

張秀萍笑道:「都答應看家門了,結婚不是遲早的事情嘛!」

鄧允珍:「……」

……

次日中午。

受朱家委託的張國安便來找鄧世榮談看家門的事。

對此,鄧世榮是什麼條件都不提,身價錢讓男方隨便給個吉利數字就行,其他的禮品也按正常的標準走,而看家門的時間便定在農曆九月十二,這是國慶節之後的第一個星期六。

定好大女兒看家門的日子後,眼看離國慶節沒幾天了,鄧世榮便回到了老家。

俗話說富貴不還鄉如錦衣夜行,二兒子有幸參與今年的國慶大閱兵,鄧世榮當然要把彩電帶回去,然後在國慶節那天放電視讓鄉親們知道這件事。

要是那天有鏡頭掃過二兒子,那這個畫面絕對能給鄉親們帶來極大的震撼。

「九公回來了。」

「嗯,回來了!」

「九公,你這抱的是什麼啊?」

「剛買的電視機。」

「九公,你不是有電視機了嗎?怎麼又買一台回來啊?」

「之前那台黑白電視機看著沒勁,所以又買了台彩色電視機回來,這個看著舒服。」

「原來這個就是彩色電視機啊,我只是聽人講過,還沒見過呢!」

「……」

等鄧世榮抱著那台彩電回到家,他買彩電的消息瞬間就傳遍了整個那耶村,聽到消息的村民都飛快的跑過來看熱鬧,開眼界。

現在的那耶村村民,已經不像之前那麼無知了,他們早就知道電視機有黑白有彩色,甚至就連價格他們都打聽過了,畢竟有了今年西瓜的那一波收入,村裡有不少家庭手頭都寬裕起來了,自然也想像九叔(公)家那樣買台電視機回來看。

不過,在打聽清楚後,最終還是沒人捨得出手買。

買電視機要電視票,而且價格又貴,再加上村裡還沒有通電,還得另外買電瓶回來放電視。

而一個電瓶的電量就算省著點放,也只能撐一個星期,要是像九叔(公)家那樣放,頂多撐個四天左右就得拿去雙旺充電。

而每充一次電,人家收費就是2塊錢。

這樣源源不斷的支出,最終打消了想要買電視的家庭。

如今,九叔(公)在家裡有黑白電視機的情況下,又買了一台價值一千多的彩電回來,這手筆讓村民們都讚嘆不已,不愧是雙旺首富,那財力就是不一般。

把彩電弄回來了,鄧世榮第一時間就更換電視,把那台服役將近兩年的黑白電視機撤了下來,換上大了2英寸的彩電。

然後,試著播放了一下,看到電視畫面中那五顏六色的畫面,在場看熱鬧的村民都是議論紛紛。

「這彩電就是彩電,比黑白電視要好看多了!」

「是啊,黑白電視就只有黑白兩種顏色,現在這彩電什麼顏色都有,看起來的感覺都不一樣。」

「難怪彩電比黑白電視機貴這麼多,這畫面看著真是太舒服了。」

「……」

看著村民們討論,鄧世榮笑著說道:「過幾天就是國慶節了,今年國家要進行建國35周年大閱兵,你們知不知道?」

村民們聞言都搖頭,在這種消息封閉的偏遠山村,誰會去關注什麼國慶大閱兵啊?

在後世由於電視與電腦的普及,幾乎人人都看過國慶閱兵,所以一提起閱兵大家都知道是怎麼回事。

但在這個年代,村民們連閱兵的概念都不知道,畢竟咱們國家最後一次閱兵時間是在1959年,至今已經有25沒有舉行過國慶閱兵了,別說是農村人了,就是城裡人也沒幾個真正見過閱兵儀式的。

鄧世榮道:「今年的國慶大閱兵,全國人民都可以在電視上看到,到時大家吃過早飯,沒事就過來看電視,看看咱們國家的軍隊到底有多威武,而且還可以在電視上看到鄧公,那可是咱們鄧姓有史以來最偉大的存在。」

這話聽得一眾村民都連連點頭。

儘管他們對於鄧公的了解有限,不像後世只要稍微關注的人都清楚鄧公有多偉大,但僅僅是他們了解到的一些皮毛歷史,已經足夠讓他們崇拜了。

畢竟當年的劉鄧大軍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再過三十年,在場還活著的村民就會明白,鄧公除了為中華民族的解放和新中國的建立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以外,還一手締造了讓無數人瞠目結舌的經濟奇蹟,讓偉大的中華民族走上了復興之路。

……

早上六點。

松山高中的起床鐘聲被敲響了。

儘管松山公社已經改名為松旺鄉了,但松山高中目前還是用原來的名字。

某女生宿舍,鄧允珠第一時間睜開了眼睛。

今年中考,鄧允珠的成績雖然極為普通,但各科都徘徊在及格線,倒也讓她順利的考上了松山高中,哪怕上的只是普通班,那也比不少人強了。

鄧允珠所在的這間宿舍,住著足足24個人,全班的女同學都住在這一個宿舍,擁擠程度那是不用多說了。

後世沒有經歷過的人是很難想像一個宿舍住24個人是什麼概念,但這在八九十年代的初中和高中,那是很普遍的現象。

宿舍的左右兩邊,分別擺著三張上下床,然後每張上下床都睡四個人,也就是說,一個床鋪是要睡兩個人的。

這樣的住宿條件,對於鄧允珠來說自然是挺難熬的,她一開始以為全校同學的住宿條件都一樣,不過入學到現在也將近有一個月時間了,她對於學校也慢慢熟悉了,自然知道有一些特殊宿舍沒有那麼多人。

比如說每一層樓里的樓梯間,也被學校改造成一個個小宿舍,這些小宿舍里就住著三四個人,條件比那些大宿舍要好多了。

當然了,不管是大宿舍還是小宿舍,都是沒有獨立衛生間的,想要上廁所就得到每一層樓的公共廁所。

鄧允珠的目標,就是搬到這些小宿舍去住,不想跟那麼多人擠這個大宿舍。

一來是真的不方便,二來是宿舍人多了,像牙膏、肥皂等生活用品都會有人偷著用,這讓鄧允珠很不習慣。

起床穿好衣服,然後到廁所打盆水回來刷牙洗臉,由於宿舍人多,這簡單的操作也用了十幾分鐘,讓鄧允珠更加堅定要儘快搬出這個宿舍了。

吃過早餐,鄧允珠沒有急著去上課,而是找到了教導主任的辦公室。

今天已經是星期六,中午就要放假了,她想在放假之前解決這個問題,這樣收假回來就不用再跟那麼多同學擠這個大宿舍了。

教導主任姓戴,此時他的辦公室門是開著的。

鄧允珠過來敲門,戴主任抬頭一看,問道:「這位同學,你有什麼事嗎?」

鄧允珠來之前就打好草稿了,直接開門見山的說道:「戴主任,我曾經聽我二哥說過,你是教他化學的老師,我今天就是過來跟你認識一下,拉一拉關係。」

戴主任聞言不由得莞爾一笑,問道:「同學,你二哥是誰啊?哪個班的畢業生?」

鄧允珠一臉自豪的說道:「戴主任,我二哥你肯定是認識的,他是34班的鄧允衡。」

這個名字一出,戴主任瞬間心中一震,這可是松山高中自建校以來唯一考上北大的學生,而且他還擔任對方的化學老師,如此優秀的學生,這一輩子他都不可能會忘記。

知道眼前這位女同學竟然是鄧允衡的妹妹,戴主任臉上露出了真誠的笑容,說道:「原來你是鄧允衡的妹妹啊,那你叫什麼名字啊?你二哥他今年暑假有回來嗎?」

看到戴主任的態度轉變,鄧允珠就知道這步棋走對了,她二哥在松山高中確實有面子,她回答道:「我叫鄧允珠,我二哥他暑假沒有回來,聽說是今年國慶大閱兵,他們學校也有參加,他被選上成為北大閱兵方陣中的一員,所以沒時間回家。」

戴主任聞言激動得拍腿道:「哎呦喂,這麼光榮的事情,你哥也不寫封信回來告知一聲。」

兩人以鄧允衡為話題閑聊了起來,直到上課的鐘聲響起了,戴主任才笑著問道:「鄧允珠,你直說吧,今天過來找我,是有什麼事情要我幫忙的?」

鄧允珠嘿嘿笑道:「戴主任,我現在住的宿舍有24個人,人太多住起來實在是不方便,所以就想問問你,看能不能給我安排個人少一點的宿舍?」

戴主任一聽是這種小事,當即應了下來,說道:「行,你先去上課,我一會就給你安排,等中午放學的時候,你再來我辦公室一趟,我把新宿舍給你安排好。」

鄧允珠聞言高興的說道:「謝謝戴主任,那我就先去上課了!」

「嗯,去吧!」

目送鄧允珠離開,戴主任便著手安排這個事,這種事情對於他來說不過是舉手之勞,能夠通過這種小事在鄧允衡這個註定會前途無量的學生面前刷刷好感,他心中樂意得很。

作為教導主任,學校宿舍樓的條件他自然是清楚的,哪怕是人少的樓梯間,其實住著也挺不方便的。

戴主任在思忖著把鄧允珠安排到哪裡住的時候,突然心中一動,有了一個很好的想法。

……

中午。

隨著下課鐘聲響起,鄧允珠便充滿期待的走出了教室,來到了主任辦公室。

「戴主任,李老師。」

主任辦公室里,除了戴主任以外,還有英語老師李梅。

戴主任沒有賣關子,直接把他的安排說了出來:「鄧允珠,你現在就回宿舍收拾一下,把行李都搬到李老師的宿舍,以後你就住到李老師那裡。」

李梅也微笑著說道:「鄧允珠同學,我一會在教師宿舍樓那裡等你。」

鄧允珠聞言大吃一驚,她原本只是想讓戴主任幫個忙,調她到人少的樓梯間去住,沒想到戴主任一出手就把她安排到教師宿舍樓去跟老師一起住,這待遇實在是太好了!

她雖然還是新生,但也明白教師宿舍樓的住宿條件不是學生宿舍樓能比的,別的不說,單單是教師宿舍樓擁有獨立衛生間的這個條件,就甩了學生宿舍樓十萬八千里了。

知道她要搬去教師宿舍樓住,鄧允珠是又驚又喜,當即道謝道:「謝謝戴主任,李老師,給你添麻煩了!」

戴主任笑眯眯的說道:「不用謝,你二哥給我們學校爭光了,你是他的妹妹,我們照顧你是應該的。」

李梅老師也笑著說道:「不麻煩。」

鄧允珠客氣了幾句,便樂哈哈的回宿舍收拾行李去了。

同時,心中也感慨不已,自家二哥在松山高中,這面子還真夠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