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豪擲百萬,圈地30畝【求追訂】

正文卷

第290章 豪擲百萬,圈地30畝【求追訂】

幾天後,鄧世榮從京城回到了南寧。

既然決定要在南寧買地建樓了,鄧世榮沒有急著回去,而是打算好好的逛一逛這個年代的南寧,並從中挑一塊未來註定寸土寸金的土地買下來。

而想要挑這樣一塊地皮,有一個地方不得不提,那就是朝陽廣場。

雖然鄧世榮不是南寧本地人,但只要是來過南寧的人,基本都知道朝陽廣場的大名。

在後世,如果是在手機地圖上搜索朝陽的話,那得到的結果只是一個佔地面積不足1平方千米的廣場。

但南寧人口中的朝陽廣場,那是以朝陽路為中心,由民族大道、人民路、中華路和友愛路圍起的區域,這片區域便是南寧人心中唯一的市中心。

即使後世航洋萬象、五象片區異軍突起、迅猛發展,但「朝陽就是市中心」的認知依然根深蒂固地留存在南寧人的腦海中。

朝陽廣場的前身是朝陽溪邊上的一個爛泥塘,60年代初在規劃修建朝陽路時順便把它填埋了,在上面種樹栽花,1964起名人民廣場,1968年更名為「七三廣場」,1971年更名為「朝陽廣場」。

1980年在四周加了圍欄,更名為「朝陽花園」,相當於城市中心供遊人遊玩休息的「街心公園」,並且採用憑票入園的做法。

穗豐飯店。

能夠讓萬達看中,這片土地的價值那是毋庸置疑的了。

進入飯店,兒女兒媳紛紛向鄧世榮打招呼。

都說計畫趕不上變化,這話說得是真有道理。

鄧世榮覺得他現在就是閉著眼睛買,等過後十幾二十年後,買下的土地也是市中心中的市中心。

鄧世榮擺手道:「爸不缺錢用,錢你存著,等明年裝修二三樓的時候用得上。」

如今這片區域說是一片荒無那是誇張了,但的確還有一大片一大片的土地留空。

等回去之後,再還掉從大兒媳手裡拿的2萬塊錢,他手裡的現金就只剩下13萬5左右。

原本鄧世榮只是想買個兩三畝的地皮,然後再建個幾層樓用來當連鎖超市未來的總部,結果這地皮的價格實在太誘人了,他實在忍不住就多咬了幾口,結果剛賺到手的147萬現金,瞬間就只剩下15萬了。

兩人見面,寒暄了幾句,卜萬輝就真心稱讚道:「九叔,你現在的事業真是越做越大了啊,聽說伱牽頭成立的客運公司,去年春運就賺了四十多萬,真是厲害啊!」

這錢,是真的不經花啊!!!

過程就不多說了,直接說結果。

「爺爺,我乖乖吃飯了,一天要吃三碗呢!」小冬兒一副求表揚的模樣。

張秀萍聞言也就不推辭,把存摺拿出來給他。

八十年代的朝陽廣場如下圖:

到時經過整頓,再想像現在這樣輕輕鬆鬆的貸款,這種事情是不可能再發生了。

「是嗎?那小冬兒真是好厲害哦!」鄧世榮知道這是她媽媽和姑姑哄她吃飯的做法,就是小碗里裝得比較少,等她吃完了再裝,反正在她看來吃完了就是一碗,每餐都要吃三碗呢!

鄧世榮又連誇了她幾句,直誇得她眉開眼笑。

前世一起出來逛街的時候,鄧世榮聽他三兒子介紹過,說萬達廣場這片土地是萬達2002年以427萬/畝的高價買下來的,創下了當時南寧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的最高單價。

到了90年代中後期,南寧政府作出決定,將朝陽花園的圍欄拆去,撤銷憑票入園的做法,敞開向市民遊人開放,朝陽花園又再次更名為朝陽廣場,一直到後世都沒再改變。

據說萬達拿下了一共55畝的地皮,花了兩億三千多萬。

很快,鄧世榮便看中了一片土地,根據印象中的對比,這裡應該就是後世南寧第一個萬達廣場所在的那片土地。

這還只是2002年,要知道那個時候南寧的發展才剛剛起步,無論是房價還是地價離巔峰都還遠著呢!

所以,只要現在拿下這塊地,不提身處繁華地帶對於做生意有多大幫助,單單是地皮價格飆升所帶來的巨大利潤,就是其他商人奮鬥幾十年都賺不到的錢。

……

於是,看準了的鄧世榮便直接聯繫相關部門談這事。

卜萬輝,當初的雙旺信用社主任,調到縣城工作已經有兩年了,目前已經是縣城信用社系統的第三把手了。

經過統計,目前公司淡季的月收入,也達到了四五萬元,可以說是非常不錯的了。

鄧世榮笑哈哈的把她抱起來,問道:「小冬兒,爺爺不在的這段時間,你有沒有乖乖吃飯啊?」

看到鄧世榮的身影,小冬兒一臉驚喜的撲過來,萌萌的喊道:「爺爺!」

「爸!」

幾分鐘後,鄧世榮再次跟張光宗喝上了,兩人都是閱歷豐富的人,天天坐在一起都有話題聊。

因此,在信貸失控之前,能貸多少是多少,反正他又不是不還,相比起貸給其他人的風險,貸給他基本上是零風險,他多貸一些或許銀行就少一些損失,這是真正的雙贏。

小冬兒露出驕傲的小表情道:「弟弟比不過我,他才吃一碗。」

吃飽喝足後,鄧世榮又到客運公司去看了看,聽鄧昌宇彙報一下公司的運營情況,發現公司的發展真的是蒸蒸日上,淡季的乘客數量也沒見減少,而且還呈現慢慢增長的態勢。

張秀萍笑道:「爸你自己拿著就行了,這本來就是你的錢。」

鄧世榮去信用社存錢的時候,心裡想著要找銀行多貸點錢才行了,畢竟從明年開始由於經商人數暴漲,銀行大量發放個體商業貸款,信貸就要開始失控了。

有了這個想法後,鄧世榮去信用社把錢存好,就去找卜萬輝。

現在的南寧雖然是廣西的首府,但發展速度還是極為落後的,朝陽廣場這個市中心也沒有後世的繁華,鄧世榮過來逛了一圈之後,只看到了南寧飯店和百貨大樓等少數幾座知名建築。

最終,鄧世榮花了132萬買下了30畝地皮,一平方的均價在66塊錢左右,這價格真的是值得不能再值了,要知道這可是地皮而不是房子啊,也就這個年代能碰到這種好事,在後世一平方沒有幾萬塊錢人家談都不跟你談。

下午,鄧世榮對大兒媳說道:「阿萍妹,你把存摺拿來給我,我去把那兩萬塊錢給你存進去。」

「爸爸!」

鄧世榮笑道:「這也是在族人們的支持下才做成的,也多虧了卜主任你當初貸給我的那筆錢,要不然我就算牽頭搞了這個客運公司,那也占不了多少股份。」

卜萬輝笑容滿臉的說道:「九叔,我也要感謝你呢,你那筆貸款也算是幫了我的忙了,要不然我也坐不上現在的位置。」

兩人閑扯了幾句,鄧世榮才說明來意道:「卜主任,我這次過來找你,是想再貸一筆錢,不知道還能不能辦?」

卜萬輝眼中一亮,連忙說道:「能辦,當然能辦,九叔你想再貸多少?」

在如今這個年代,銀行的信貸員只要能夠成功把錢貸出去,那就是他們的業績,至於貸款的人能不能按時還錢,那跟他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

所以,這個年代才會出現信貸員拚命給人「塞錢」的現象,只要你敢貸銀行就敢批,就是這麼牛。

當然了,這貸款金額還是有限制的,能貸幾十上百萬的,那都是要開廠做生意或者大搞種植和養殖的人,不可能一個整天遊手好閒無所事事的人,人家也給你貸幾十上百萬,銀行也沒傻到這種程度。

鄧世榮可不像這個年代的人生怕欠銀行的錢,對於他來說這種錢那是多多益善:「卜主任,這個你看著辦吧,反正能貸多少我就貸多少。」

卜萬輝聞言更加高興了,說道:「九叔,那我再給你批200萬怎麼樣?」

在銀行的眼裡,像鄧世榮這樣的大老闆,就是後世所說的優質客戶,這樣的條件貸個兩三百萬,那是完全可以操作的。

鄧世榮笑著點了點頭:「沒問題!」

於是,前後不過幾分鐘的時間,一筆200萬的巨額貸款便談成了。

……

就在鄧世榮等待銀行審批放款的時候,博白縣終於撤銷了人民公社的建制,把公社改為鄉、鎮,大隊改為村民委員會。

全縣設置六個鎮14個鄉,即博白鎮、鳳山鎮、文地鎮、東平鎮、沙河鎮、龍潭鎮、城廂鄉、水鳴鄉、江寧鄉、浪平鄉、三灘鄉、亞山鄉、寧潭鄉、那卜鄉、松旺鄉、英橋鄉、旺茂鄉、那林鄉、頓谷鄉、新田鄉。

轄269個村民委員會(街道居民委員會)。

各鄉、鎮分別建立鄉、鎮黨委和鄉鎮人民政府。

松山公社在改為鄉的時候,因與容縣松山鄉同名而改為松旺鄉,現在雙旺境域還是屬於松旺鄉,要到1986年才會獨立出來。

……

隨著各地學校相繼開學,小冬兒也即將要去幼兒園了。

現在的博白縣城主要有兩個幼兒園,一個是博白鎮幼兒園,一個是博白縣商業幼兒園。

博白鎮幼兒園的前身是博白幼稚園,創辦於1936年春,地址在縣城大雄殿內,當年有主任1人,教師1人,入園幼兒30人。

1946年遷至表證中心校禮堂(博白鎮中學南面)。

1950年3月,幼稚園改為縣幼兒園,設主任1人,教師2人,入園幼兒1班29人。

1956年遷入北新路,有園長1人,教養員8人,入園幼兒5班174人。

1971年秋,縣幼兒園下放博白鎮管理,改稱博白鎮幼兒園,有教職工4人,入園幼兒4班180人。

1983年上期,教職工增至15人,入園幼兒發展到6班300人。

幼兒每天早上七點入園,下午四點回家。

因此,這博白鎮幼兒園,是目前全縣歷史最悠久,入園幼兒最多的幼兒園。

而博白縣商業幼兒園是1981年秋由縣直屬商業系統各單位集資興辦的,園址在縣城文化路,當年入園幼兒3班69人,教職工9人,初為日托班,幼兒分上午和下午兩段入園,今年剛改辦為全托。

一家人商量了一下,最終決定讓小冬兒去讀博白鎮幼兒園。

一方面是這個幼兒園擁有悠久的歷史,而且入園幼兒也是最多的,應該相信大眾的選擇。

另一方面是這個幼兒園離住處是最近的,從住處出去轉個彎就到了。

今天,是送小冬兒入園的第一天,鄧世榮抱著她說道:「小冬兒,一會去幼兒園你要跟小朋友們好好玩,爸爸媽媽跟大姑姑把你送到幼兒園就要回來做事了,要到下午再去接你回家,你看不到爸爸媽媽跟大姑姑可不要哭鼻子哦,那是很醜的。」

小冬兒信誓旦旦的說道:「爺爺,我已經長大了,才不像弟弟那樣喜歡哭鼻子呢!」

鄧世榮笑著伸小指道:「那我們拉鉤鉤,下午爺爺也去接你,到時我會問老師,看看你有沒有哭鼻子。」

小冬兒伸出手指跟爺爺拉鉤鉤,現在她去幼兒園的情緒高漲,根本不會想到一會看不到爸爸媽媽跟大姑姑會怎麼樣。

鄧世榮沒有送她去,就是怕等會離開的時候看到她哭。

看到爺孫倆拉完鉤鉤,鄧允珍便出聲道:「好了,小冬兒,時間快到了,咱們走吧!」

小冬兒當即歡呼道:「走嘍,去幼兒園嘍!」

看她歡天喜的模樣,鄧世榮不由得莞爾一笑,剛上幼兒園的時候,十個幼兒九個哭,不知道他家的小冬兒會不會例外?

如果一幫小朋友開開心心的玩,那他家小冬兒或許不會哭,但在其他小朋友哭著找媽媽的時候,受那種氣氛的帶動,沒有幾個小朋友能扛得住的,能不哭的真的很罕見。

很快,張秀萍等人就回來了。

鄧世榮當即問道:「你們走的時候,小冬兒哭了沒有?」

張秀萍笑道:「看樣子是有點想哭了,不過她忍住了沒哭出來,相比起其他剛入園的小朋友,她已經算是好的了。」

鄧允珍有些心疼的說道:「我們才剛離開一會,估計時間長一點找不到我們,她就要哭了。這年紀還是太小了,連三歲都還沒有到呢,我們村裡以前很多都是七八歲甚至八九歲才去讀學前班的。」

鄧世榮道:「也就剛開始的幾天哭一下,等習慣了就不會哭了,現在的教育都是從幼兒園開始,鄉下是沒那個條件,這早幾年上學,自然能早早的打下基礎,所以城裡人讀書往往比鄉下人強,就是因為教育資源不一樣。

鄉下孩子在玩泥巴的時候,人家城裡孩子已經在幼兒園裡上課了,這怎麼比啊?」

鄧允泰道:「我認為,這教育資源固然重要,但能不能成才,最終看的還是天賦以及努力,允衡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鄧世榮點頭道:「我們只是負責提供更好的平台給小冬兒,讓她在起步階段不比城裡人差,至於最後能不能考上好的大學,就看她有沒有那個讀書的天賦以及夠不夠努力了。」

張秀萍笑道:「這才上幼兒園呢,離大學還早得很。」

聊了會小冬兒上幼兒園的事,鄧世榮便說道:「很快國慶就要來了,聽說今年的國慶大閱兵搞得是相當的隆重,允衡也有幸參與其中,我等會就去買台彩電放到飯店去,這樣你們就能看到今年的國慶大閱兵了。」

張秀萍道:「爸爸,買彩電放在飯店太浪費了吧,你還是帶回老家去吧!」

鄧世榮笑道:「老家我也會買一台帶回去的,放一台在飯店,可以讓你們平時閑著沒事的時候看看電視,打發一下時間,也可以放給食客們看看。」

鄧允珍道:「爸,這彩電聽說就算是有電視票都要賣上千呢,老家已經有一台黑白電視機了,你現在又買兩台彩電的話,這不是多出來一台了嗎?」

鄧世榮道:「老家那台黑白電視機我打算把它收藏起來了,等過個二三十年再搬出來看看,那也是一件值得回憶的事情。」

鄧允泰笑道:「買就買吧,以咱們飯店目前的收入,一個星期就能買一台彩電了。」

鄧允珍和張秀萍想想也覺得有道理,現在隨著縣城的有錢人越來越多,飯店的生意也是越來越好,平均下來一個月的利潤已經突破了4000元大關,一個星期的利潤買一台彩電,還真不是開玩笑。

至於電視票,以她們家目前組建的關係網,弄一張電視票還是不難的。

……

次日。

一台14英寸的牡丹牌彩電便擺放到了穗豐飯店門口左邊的牆壁上,坐在收銀台的那個位置,也是能夠看到電視的,還有張光宗經常坐的那張小桌子,也能清晰的看到電視。

這彩色電視機跟黑白電視機,看起來的感覺還真是截然不同。

這台彩電買回來,便受到了一眾食客的好評,他們一邊吃飯喝酒,一邊看著電視,這也是難得的一種享受。

……

公安局家屬樓。

在吃晚飯的時候,朱老太太問道:「小傑,你跟阿珍妹談得怎麼樣了?」

朱俊傑把嘴裡的飯菜咽下,回答道:「挺好的。」

朱老太太道:「小傑啊,你們自從打相識到現在,談的時間也不短了,是不是應該考慮看門家了?」

朱俊傑想了想,說道:「那我回頭問問她,看看她同不同意,要是不同意就晚一點再說,要是同意的話,那就定個日子,然後你們回老家那裡做好準備。」

朱老太太點頭道:「嗯,那你等會就問問,不早點把這事解決,我這心裡總是惦記著。」

朱老頭子接話道:「看家門她們家應該是同意的,之前阿珍妹她爸不是說過了嘛,結婚可能會推遲個一兩年,但婚事可以提前定下來,雖說看家門之後也有女方會反悔,但反悔的例子不多,還是值得相信的。」

朱俊傑嗯了一聲,說道:「行吧,一會我就問問她,看看她怎麼說。」

朱老太太有些患得患失的說道:「這看家門原本是好事,但咱們老家只有幾間破舊的泥磚屋,人家阿珍妹可是穗豐飯店大老闆的女兒,看到我們家這種情況,會不會……」

朱俊傑直接打斷道:「媽,這個你就放心吧,阿珍她不會在意這個的。」

朱老頭子說道:「你這是瞎擔心,小傑以後是在縣城生活的,老家那邊也就年節回去一下,人家不會在意這個的。」

朱俊傑補充道:「大不了等以後我跟阿珍結婚了,再把老家那幾間破舊的泥磚屋拆了重建就是了。」

朱老太太點頭道:「是應該要重建房子,老家畢竟是我們的根,小傑你現在是公安局的副局長,回到老家那也是有頭有臉的大人物,要是一直住那幾間破泥磚屋,確實有些不像話。」

朱俊傑道:「我現在手頭上的錢倒也足夠蓋新房子了,不過到時娶老婆肯定得花不少錢,這錢還是先留著比較好,免得把錢花完了,到時娶老婆拿不出身價錢,那就丟人了。」

朱老太太道:「說得也是,那老家的房子就等你結婚後再蓋新的吧!」

朱老頭子道:「咱們還是先想想看家門的事吧,要是阿珍妹那邊同意看家門的話,那咱們就得好好準備準備了,房子差一點不要緊,這飯菜以及場面得撐起來。」

朱老太太道:「到時殺一頭大肥豬,把家裡的親戚朋友都請來……」

聽到父母開始討論看家門的細節,朱俊傑心中倍感壓力,雖然經過這段時間的相處,他能感覺得到鄧允珍對他是有好感的,但看家門代表著什麼他是清楚的,基本上只要走了這個流程,那兩人就是准夫妻關係了。

所以,人家是否答應看家門,還是個未知數呢!

不過,話又說回來,就算鄧允珍不答應近期看家門,頂多只是把看家門的日期往後推一推罷了,絕對不會一口就否決掉,這點自信他朱局長還是有的。

要是對方願意近期看家門,那兩人的關係就算是正式確立了。

想到這裡,朱俊傑便加快了扒飯的速度,等吃完飯他就去找對方問問,看看是什麼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