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收回大批的物資

正文卷

第378章 收回大批的物資

當天晚上,離開了毛淡棉後,車隊沿著海邊公路向西北前進,100餘公里後,李君豪下令在路邊的一處樹林中紮營。

隨後,在裝甲指揮車豎起大功率天線後,李君豪親自動手,通過北非電報站向美國本土發報,把今天的見聞和感想發了過去,並且提出改變之前的計畫,他與隨員將沿陸路視察緬甸戰場。

第二點,他向國內反映了英軍對美軍援華物資的劫留、滯留和浪費現象,要求國內注意,要加強對援華物資的監管,警告英國人。

同時,他強烈要求,美國要加大對英國施加壓力,要迫使其早日讓中國遠征軍入緬,因為英軍頂不住日軍的進攻!

接到他的電報後,白宮顧問會議和參聯會很快就聯合發了回電,同意他改變計畫安排的要求,同時會考慮他的要求,對英方施加壓力;

電文前段並沒有提及援華物資問題,但在最後卻給了他一個「對美軍援華物資在緬情況監察與處置」的說法,這個臨時性的權利對他來說很重要!——

28日這天,李君豪帶著部下到達了仰光,好在這個時候,這裡的英軍還沒有逃離!

當他進入市區時,守衛城區的英軍就報告了上級,新上任的英緬軍總司令哈德羅·亞歷山大中將派出了自己的副官前來迎接,將他們一行接到了位於市中心的總司令部。

在這裡,李君豪看到的卻不是參謀們忙碌著制定作戰計畫,而是眾多後勤人員在忙著收拾東西、準備撤離!

在他見到這位英緬軍總司令時,亞歷山大中將對他非常客氣,但是卻閉口不談戰略防禦的問題,在問候了他的個人情況後,旋即就提出此地已經不再安全,請他立即離開,到印度或中國去,以保證自己的安全……

另外,還有的話題就是繼續向美國索要更多的軍事援助……

晚上時,亞歷山大的副官給他們安排了一處英國人開的旅館住宿,還代表總司令邀請他到仰光市中心的一家西餐館赴宴,卻被他拒絕了,心裡對這位英緬軍總司令很是失望。

第二天,在他提出要視察仰光的防禦設施時,陪同他的英軍高級軍官以各種借口推諉,這讓他明白,英軍是真的指望不上。

——

1月31日,戰報傳來,日軍完全佔領了毛淡棉及克倫邦大部,兵鋒西指孟邦,開始威脅勃固省及其西南的仰光省。

從軍事角度來說,恐怕就連日軍自己都沒有想到會這麼順利吧——誰能想到,「強大」的英軍竟然不戰而退呢?

李君豪提出參加英軍的軍事會議,直接被拒絕了!這時的他已經不生氣了,因為他知道,這幫英國佬又要跑了!當晚,他做了決定,要給予其制裁了!

其後幾天,他收到的唯一好消息是,因為美國方面對英國施加了壓力,2月1日,應英方請求,中國遠征軍第1路軍副司令長官杜聿明率領第五、六、六十六三個軍共10個師10萬餘人開始入緬援英作戰。這比原歷史上提前了半個月!

渡過了最初的「親熱」期之後,英軍方面明顯對李君豪一方的態度冷淡下來,本來他對這一點並不意外,畢竟誰也不會喜歡有一個監軍在身旁不是!

於是,他不再理會英軍,而是開始帶著自己的人巡視起了仰光這座城市,專門安排了幾個人拿著攝像機和照相機進行拍攝,記下了很多關鍵性的東西,也算是為了他此次的考察行動提供見證,但在這過程中的發現卻使他日趨憤怒!

駐紮在仰光的英軍根本沒有做什麼防禦準備,而是忙著通過鐵路、公路向北方運送大批的殖民地官員和英軍高層們的私人財物,甚至把笨重的木製傢具、動物標本、石制雕塑等都裝車運走,把鐵路運力全部佔用,讓想要撤離的民眾卻無車可乘。

同時,與毛淡棉相比,這裡的軍援物資問題更為嚴重,仰光的三個主要軍事基地里,原本用於援華的大批武器裝備和物資堆積如山——英軍自己不願意更換制式裝備,卻又扣著這些東西不放!現在他們要撤離了,卻沒有足夠的運力將這些東西運走!

李君豪巡視了一圈後,咬著牙想:英國人這是要把這些東西留給日本人啊!可是自己來了,沒門!

——

其後的時間裡,李君豪讓小雨和小虎等人掩護自己,連續在五個晚上出去,每次忙碌3個小時,把仰光三個主要軍事基地和十幾個軍需倉庫都洗劫一空……

他估計自己收取的槍支彈藥、摩托車、卡車、吉普車、裝甲車、坦克、火炮、被服、罐頭、帳篷、醫療器械、藥品、工程機械、鋼筋、水泥、鐵絲網等大批物資,足可以保證近三十萬人的訓練和生活、作戰和防禦之用。

這些都是軍援物資,是支持中國抗戰的血液,在他前世的歷史上,只顧著逃跑的英國人甚至都沒有在撤離時把仰光的物資毀掉,反而大部分留給了日軍!

如今,一切都不一樣了,李君豪把這些都收起來了,他在想,用什麼辦法可以把這些物資支援給中國遠征軍呢?還要不引起懷疑!這需要好好想一下。

——

因為大批物資的失竊,仰光城內的英軍愈加慌亂起來,連續幾天,全城戒嚴,英緬軍不停的在城中搜索著,卻根本找不到失竊物資的痕迹。

英緬軍總司令哈德羅·亞歷山大中將非常緊張,他思慮著,這難道是有大批的日軍間諜滲透進仰光城中了,但就算是這樣,他們怎麼可能在英軍的眼皮底下運走這麼多物資?如果日軍真能做到這一點的話,那就太可怕了!

因為這個擔心,亞歷山大中將撤離的決心愈加堅決,一邊命令城內的警戒部隊繼續戒嚴,一邊下令各部隊在立即做好撤離準備。

這次還不錯,亞歷山大還記得城內有個美國特使,派專人通知了下,說城內有危險,要求其立即撤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