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7章 特使駕臨毛淡棉

正文卷

第377章 特使駕臨毛淡棉

1月24日,李君豪的特使機組繞經北非,飛臨緬甸西南港口城市毛淡棉,但這裡的情況讓他把鼻子都氣歪了——日軍還沒有打過來呢,這裡的英軍卻早已經撤退了!

遠征號的機長聯繫了塔台之後,終於從其磕磕絆絆的英文中聽懂了對方的話,原來傳聞日軍就要從泰國那邊打過來了,駐在此地的英軍已經基本上都撤離了,只有港口那裡還有一個連的工兵部隊正在執行任務。

機長覺得這裡的情況太危險了,就建議立即補充燃料後、飛往首府仰光,尋找英緬軍主力。

李君豪直接拒絕了這個提議,命令隨他下機的50名隨員立即在機場給飛機尋找補給,飛機在補充完燃料後立即離開,飛往中國的昆明待命;並且讓小雨立即把攜帶的電台開機,向駐華大使館通報自己的情況,並要求其派人保護自己的三架專機——這是他最後的退路,一定要保護好了。

因為記得第一次緬甸戰役的情況,所以他知道日軍打過來還需要時間,所以他決定帶著手下們走陸路,實地看一下緬甸的地形地貌,以便對整個緬甸戰場有充分了解。

一個多小時後,三架飛機補充完燃料,在李君豪的嚴令下飛走了。

隨後,李君豪專門去看了機場的航油庫,竟然發現這裡還儲存有數千噸的航空燃油!靠!這些英軍啊,就這樣把這些留在這裡不管了?

來不及再感嘆,他讓手下隨員四處警戒,自己動手,把油庫中的幾萬桶汽油都收到了隨身空間里,以後就是扔出去當燃燒彈、也不留給小鬼子!

隨後,他又去了機庫里,放出了六輛裝甲車,又從機場的塔台上強行徵調了兩名嚮導,帶著隨員們趕赴海邊的碼頭處……

街上的情形有些亂,不少人拖家帶口的正在向城市外撤離,車隊行進速度不快,坐在裝甲指揮車裡的李君豪看著外面的緬甸百姓,面沉似水,特別是發現其中很多都是華人面孔時,心裡更不是滋味!

中國的老話說: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眼前可不就是最真實的寫照!

坐在他旁邊的小雨知道他的心情,不知道要如何勸慰,只能默默的握住他的手,告訴他:自己會一直陪著他。

這個情景,坐在前排的尼克沒有看到,但坐在靠後位置的艾芙妮卻是目光閃動,有不小的感觸!

李君豪舒了口氣,知道現在不是感懷的時候,既然已經走到了現在這個地步,就一定要走下去,哪怕是在這過程中能夠減少百分之一、千分之一的平民損失也算是成功了!

又過了一個小時,六輛裝甲車終於到了碼頭,軍需物資碼頭的大門口還有幾名英軍士兵在站崗,看到有美國人到來,簡單問了下後倒是沒敢阻攔,不過卻說:英軍工兵連正在碼頭倉庫和貨場里安裝炸藥,準備將運不走的物資銷毀,所以現在進行碼頭區有危險!

李君豪一聽就知道是怎麼一回事,立即讓守門的衛兵跑步去找工兵連的連長,叫停他們的行動,讓其立刻集合離開,碼頭和貨場由美軍接手了!

片刻後,英軍的上尉連長坐在一輛吉普車上看到了門口——嗬,還是美國的威斯利吉普!

看到眼前的美國將軍,英軍上尉嚇了一跳,已經同樣是少校的尼克上前一步,把手中的證件遞給對方,上面的職務赫然是「美國總統特使警衛隊長」!

隨後倒是很順利,英軍連長聽說可以交接任務先走,立即忙不迭的答應下來,派人召集手下,還把吉普車上的總控引爆器和大功率蓄電池都移交給了警衛連,二十幾分鐘後,帶著手下開著十幾輛車匆匆離開了。

接管了碼頭倉庫和貨場後,李君豪走進去一看,看到的情景讓他都要氣炸了肺!

美國費盡千辛萬苦送來的大批軍援武器和物資就堆積在碼頭倉庫里、甚至是在露天貨場上,卡車上千輛、吉普車數百輛、各種口徑的火炮數百門、各型坦克兩百餘輛、輕武器近十萬件,其中僅最新式的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就有上萬支——要知道,目前連美國陸軍還沒有換裝完啊!

這些本來都是要通過鐵路送到臘戍、再通過滇緬公路送往昆明、支持中國抗戰的軍援物資,之前卻被英軍為了自己的利益強行劫留、不讓中方運走,為此甚至趕走了中方派來的物資運輸協調小組!而現在英軍聽說日軍就要打過來了,立即就不管不顧的自行撤退了,把這些武器裝備扔在碼頭上、派工兵炸毀!

如果不是他的到來,這些價值數百萬美元的軍援物資就要被炸掉、燒掉了,如果還有遺留的,就會被日軍繳獲,反而會成為其南亞的兇器!

從這方面來說,英軍確實太不像話了!

李君豪記得,在前世歷史上,英軍在第一次緬甸戰役中就是這麼混蛋,大批的武器裝備、軍援物資寧肯丟給日本人,也不給中國遠征軍!可以說,如果沒有他們對日軍的「支援」,日軍根本就沒有能力在緬甸打得那麼快、那麼狠,因為它們國內的物資供應不上,從緬甸百姓那裡也根本得不到多少有用的東西。

駐緬英軍的敗家行為,不只是坑了中國遠征軍,也害了他們自己,在最後,數以萬計的英軍和英國僑民走進了日軍的戰俘營,受盡了折磨

李君豪上前一邊上前把這些武器裝備收起來,一邊暗暗的咬牙:在緬甸的這些英國人不整治是不行了!自己來緬甸的作用可能就是在這裡吧!

費了不少工夫,他終於完成了收納這些的武器裝備的工作,把自己累了一身汗。

簡單休息了下,李君豪帶著手下衛隊啟程出發,離開毛淡棉,趕往海灣另一邊的首府仰光——他需要確定一下,英軍對於仰光這個重鎮是不是也會是這種防守狀態?他預計那裡被截留的軍援物資會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