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9章 任尚下獄

正文卷

第339章 任尚下獄

「陛下,臣冤枉,臣冤枉啊!」

「末將為了大戰廝殺征戰數十年,末將沒有功勞也有苦勞陛下!」

「陛下明鑒,陛下明鑒啊~」

直到那負責駐守皇宮的禁軍羽林衛衝進來的時候,這任尚才算是徹底反應了過來。

這是真的有人將對準矛頭了他.

同時也讓任尚連連高呼,不斷呼喊著自己是如何如何冤枉,這些年為大漢如何廝殺征戰,勞苦功高。

哪怕是他已經被徹底拉扯了下去,他的聲音仍然是還能夠傳到這大殿之中去

對此,就算是劉隆也忍不住默默嘆息了一聲。

「挺好的將領,就是太過於嘆息了,只可惜今日的任尚,不是當年的任尚了.哎~」

對於任尚的境遇,劉隆並沒有多說什麼,也懶得多說什麼。

從一開始,他就已經做好了要捨棄任尚的準備。

要不是這一戰廝殺的時間有些長了,而且西北剛剛穩定,鄧遵等人雖然有所功勞,但是馬家兄弟和班家兄弟還沒有辦法完全坐鎮西北之地呢。

所以有些事情,那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了。

這一次鄧綏定下來的計策也是讓劉隆大吃一驚的,但是吃驚之餘也不得不佩服這鄧綏的本事。

當真是發現了常人沒有發現的地方.

在這種局面之下,鄧綏還能想到這麼一個連環計,劉隆只能說他退下來的不冤枉。

任尚的下獄在所有人的預料之中。

諸如鄧遵還有虞詡這種劉隆的心腹之人,很清楚那任尚並不是劉隆的心腹,甚至他和劉隆之間的關係並不算太好。

雙方可能還有一些.不太好的過往!

所以劉隆很是痛快的將這任尚下獄了,對於虞詡等人來說合情合理!

但同樣作為不清楚內情的人來說,這件事情也不是那麼的讓人驚訝。

因為他們雖然不清楚劉隆的想法,但是他們很自信自己的能力和魄力!

劉祜找的這群人本就是眼高於頂的儒生,而和他們聯合在一起的,則是那群不知道自己幾斤幾兩的鄧家外戚。

說實話,就這群蠢貨,但凡是有一個腦子是夠用的,現在他就絕對不應該做出來這種事情,而且還上趕著將自己的把柄送到劉隆和鄧綏的手中。

這群人有一個算一個,都是自認為自己能夠蕩平朝堂,成為這天下的又一個傳奇,新一代權臣的存在。

所以他們當然不會覺得一個小小的任尚有什麼關係!

甚至這群人恐怕並沒有幾個進入了軍中,知道任尚代表著什麼。

他們看到的是這任尚曾經數次被朝廷罷免,下獄,甚至是需要求到他們.身後的家族才能夠活命。

這等人如何值得他們有什麼可擔心的?

所以,上來就將矛頭對準了任尚,之後看到劉隆也是「不過如此」之後,那自然也是更加的傲氣了。

看著劉隆將這任尚直接送入了牢獄之中,他們甚至還以為是自己能力不俗,讓這小皇帝不得不將任尚關押起來,從而保護這任尚。

對此,劉隆不置可否,也不想打破他們的幻想。

只是單純的看了一眼鄧綏,看到鄧綏微微點頭之後。

劉隆才露出來一抹笑容。

剛剛的朝堂之上,劉隆是負責看戲的,而鄧綏不同.他是負責找人的!

那些自以為得意的傢伙們,他們和尋常朝堂官員的神情是不同的。

他們很多人都有著自以為隱藏的很好的得意,甚至還有不少人眼神之中那滿滿的得意壓根就沒有隱藏的意思。

這些人有一個算一個,全都被鄧綏記在了眼中。

鄧綏甚至都不需要懷疑自己會不會冤枉了別人,冤枉不了!

這尋常的官員看到了這一幕之後,要麼就是一臉的驚駭,不知道到底發生了什麼。

要麼就是一臉看戲的模樣,完全沒有半點想要參與進去的意思。

這種目光和神情與那些自詡得意之人,是有著明顯的區別的。

只不過讓鄧綏感覺到有些憤怒的是.這些人裡面,竟然有許多都是鄧氏的族人!

原本以為是鄧氏的某些人與劉祜聯手,但是會讓鄧氏的一些附庸之徒出手。

但鄧綏萬萬沒想到,這群蠢貨竟然自己出手了。

這一刻,鄧綏自己也不知道是該哭還是該笑了。

若是說該笑,這鄧家出了如此多的蠢貨和宵小之輩,鄧綏恨不得殺了他們才好。

可若是說自己該哭這群傢伙自己出手,直接參与進來就代表著鄧家雖然有不少宵小之徒,但大部分人.

最起碼大部分掌權之人還是沒有跟著他們胡鬧。

最起碼自家的幾個親兄弟,或許有想法,但還沒有愚蠢到這一步。

帶著滿腔的怒火直接扭過頭去,看都不想看他們一眼。

而另一邊的劉隆似乎也是失去了什麼興趣一樣,看著這群朝臣也是無奈的搖了搖頭。

表現出來了一副疲憊神情,然後看著沒有什麼大事之後,便讓蔡倫告知眾人可以退朝回府衙繼續處理事務了。

至於留下什麼人劉隆看了那虞詡等人一眼,最終還是輕咳了一聲沒有開口。

至於這大軍的賞賜和封賞.暫時停下,等待任尚的結果出來了再說。

「陛下!」

這一次劉隆跟著鄧綏回到了未央宮,而進入未央宮之後的第一件事,鄧綏就是屏退了其他人,然後詢問劉隆。

「若是這任尚當真被拿下來,可會激起西北的動蕩?」

「不會!」

劉隆說的斬釘截鐵,無比確定,這倒是讓鄧綏驚訝了一番。

「陛下當真覺得不會?」

「不會!」劉隆再次開口,「任尚雖然是大軍主帥,但如今戰事已經平定,這西北也已經安穩。

而且朕昨日已經下令徵辟了那武都太守陳公的兒子進入漢中代理太守。

加上漢中,漢陽,還有西北的幾處兵馬大將都是朕的人。

即便是任尚在軍中有些威望,那他也弄不出來什麼事情。

而且若是能夠將任尚的罪名坐實,確定他貪了軍中的糧餉撫恤等,將這些錢帛拿出來還給軍中。

朕可以保證士氣再次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