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大漢的將門扶風班氏

正文卷

第261章 大漢的將門——扶風班氏

「呵呵呵呵.你這想法,挺好.當真是挺好.」劉隆聽到了這班勇的話語之後也是忍不住連連撫掌大笑。

但是那笑容之中可沒有幾分真誠。

甚至還饒有興趣,似乎有些含義的再次問了一句。

「你就只是想要說朝廷做的對?」

「朝廷做得對,但是末將.也有些許建議!」很明顯,班勇今日可不是想要阿諛來的。

而且他也沒有阿諛的意思。

「末將一直以為,凡是想在荒外建功的,萬個中沒有一個成功的,如果兵連禍結,後悔將不及了。

何況現在府庫空虛,我大漢還有羌胡作為威脅,大軍雖然驍勇,但後無援兵,這正是那示弱於遠夷,暴短於海內!

末將認為不能同意,也認可陛下和太后以及朝臣們的意見。

但.舊敦煌郡有營兵三百人,現在應該恢複,並重新設置護西域的副校尉,駐紮敦煌,像永元年間那樣做。

又應派西域長史統率五百人駐紮樓蘭,西邊擋住焉耆、龜茲的來路,南邊給鄯善、于闐等諸多勢力去壯壯膽子,北面抵禦匈奴,東邊連接敦煌。

若是我等可以這般做的話,臣到時覺得這樣才算穩便。」

聽到了還班勇的後半段,劉隆才忍不住緩緩點頭,覺得這傢伙的確是有些意思的。

不過,有意思鬼有意思,該問的還是要問的。

「你所說的到是不錯,不過你可有想過,如果說現在設立西域副校尉的話,那真派誰合適?

而且你還想要再設長史帶兵駐紮在樓蘭之地,這除了能夠耗費兵馬錢糧之外。

可還有什麼好處?」

「啟稟陛下!

末將記得當年在永平末年的時候,我大漢也是剛開通西域,那個時候才開始派中郎將駐在敦煌郡之地!

過了許久之後,我大漢才開始設副校尉在車師等地。

其目的一方面是為了能夠管制胡虜,另一方面又禁止我大漢的百姓,或者說我大漢的某些勢力兵馬不得有所侵擾!

正是因為這雙管齊下,所以才讓那西域的諸多勢力,無數外夷心甘情願歸附!

而那一直控制著西域諸國之地的匈奴也害怕我們的威勢,不得不連連退後,最終才讓我大漢得到了西域之地。

而現在那鄯善王尤還是我大漢子民的外孫,說起來也是認可我大漢,並且願意效忠甚至是歸附我大漢之地!

如果讓那匈奴得志,這鄯善王尤還首當其衝,非死不可。

等到了那些事後,不僅僅是這些人同鳥獸差不多,他們雖然不知道輕重,卻也知道避害。

恐怕會直接逃竄,從而再不敢相信我大漢的威望!

但如果出兵駐在樓蘭,便是足夠讓他們歸附,雖然會耗費些許錢糧,但這表明了我大漢對他們的態度。

只要抗住了對方的幾次攻擊,解救了那些心中嚮往我大漢的國家,讓他們避免了滅國之禍。

到了那個時候,這些損耗.末將認為這樣比較合適。

而且,駐紮樓蘭之地是末將覺得最為合適的地方!」

這些話語很明顯不是突然想出來的,甚至絕不是一天兩天這短時間就能夠明白,可以說是.讓那劉隆大為欣慰。

不過既然是皇帝,那麼就必須明白一個道理。

那就是未算勝先算敗,他不能讓大漢的兵馬平白有了損失,所以他並沒有立刻同意。

「朕其實也曾經聽官員還有母后討論過這些事情。

當年朝廷想拋棄西域,只是因為西域對我大漢已經是沒有了好處,而且雖然有些難以啟齒。

但我等必須要承認,大漢的國庫著實是有些空虛了。

繼續折騰下去的話,這花費恐怕是難以供給。

現在車師雖然還不算是已屬匈奴,但卻難以持久,朕就算是快速平定了雍涼的胡亂,也需要一段時間來緩解士卒的疲憊。

數年之後,等大漢喘息過後,那車師恐怕也是保不住的。

而另一邊的鄯善說實話,朕覺得那傢伙也不可靠。

所以一旦出現反覆,你能擔保北方匈奴不成邊疆的後患嗎?」

「陛下言之有理!」那班勇再次承認了劉隆所考慮的問題,不過他並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了劉隆兩句。

「末將知道,如今我大漢在境內想過改刺史為州牧,從而將御史大夫麾下的刺史,變成真正的軍政一把抓的州牧。

其目的是為的是防止郡縣出現那些盜賊搗亂,同時也為了治理地方更加的方便。

可如同州牧能保證盜賊不起來,我也願意用腰斬來擔保匈奴的勢力不會成為邊害!」

班勇這句話一出來,劉隆和班雄兩個人的臉色都變了。

他們不僅僅是因為這傢伙的態度,更是因為這傢伙簡直是在往人心口裡扎刀子。

甚至班雄都擔心劉隆回直接掀了桌子.

不過這班勇確實沒有任何的停留,他似乎是知道自己的時間不多,所以在說完這句話之後便繼續接了下去。

「陛下,臣並不是想要放肆,只是臣很清楚一個道理。

若是那西域一通,匈奴的勢力必然減弱;匈奴的勢力減弱了,那麼他若是想要繼續為害我大漢邊疆的可能性就小太多了。

他沒有足夠的勢力和底蘊做這件事情。

現在設校尉來保衛西域,設長史來招降諸國,這正是為了對付匈奴,甚至是羌胡!

如果我等還是繼續放棄不管,豈不等於歸還他們的腹心臟器,接續他們的斷臂嗎!

無數先輩做出的努力豈不是白費。

而且等到了那個時候,這西域諸國看到我大漢的態度必然失望,希望斷絕後,一定向北匈奴投降。

等到了那個時候,這涼州的各郡一定受到困害,恐怕河西城門白天又要關上了。

真若是到了那個時候,豈不是大錯特錯?

現在不廣泛宣傳朝廷的大德,不想著日後的未來,不想著如何治理和安撫西域,不想著這件事情長遠的得失。

朝廷的臣子們嗯,卻只是眼睜睜看到駐紮軍隊要多花幾個錢,這是何等鼠目寸光。

難道他們就不知道,如果北匈奴更加強大,難道邊塞會得到長治久安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