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邊疆事

正文卷

第235章 邊疆事

之前劉隆還真的是認為這耿夔自詡名門之後,將門之後,但實際上卻是個沒有腦子,沒有膽量的傢伙。

而對於度遼將軍梁慬,他也是感覺非常愧疚的。

雖然說,梁慬這個度遼將軍也算是地位頗高了,在大漢中郎將遍地的情況下,能夠混到將軍稱號已經是極為不容易了。

而且度遼將軍可是權利不俗的存在。

但.不管怎麼說,讓度遼將軍梁慬這個老頭子作為此戰的主力,在這草原上和那些匈奴以及烏桓人拚死廝殺。

這怎麼看也有些難看的。

尤其是劉隆親臨戰場的情況下,仍然讓一個老將在這裡拚死衝殺,這個事兒說起來實在是有些難聽難看的。

但是在劉隆親自來到這梁慬面前之後,這位度遼將軍雖然依舊是脾氣火爆。

但卻如同變了一個人一樣,絲毫沒有之前給何熙以及龐雄戰報之中那般的火爆。

尤其是在面對那位遼東太守耿夔的問題上,更是一度克制,讓這劉隆都有些懷疑,當初自己看到的那封告狀戰報是不是他寫的了。

直到現在,他才算是明白了過來。

並不是這梁慬換了一個人,更不是他畏懼那遼東太守耿夔,或者是耿夔身後的家世背景。

最重要的是這位老將軍是很清楚也很害怕自己的脾氣的。

劉隆雖然看上去也算是個明君,但歸根結底他還是個很年輕的皇帝!

年輕到了即便是衝動也是很正常的年紀。

為了以防萬一,這梁慬雖然這一次也被氣得夠嗆,但還是不想因為一些自己明知道,甚至已經習慣的小事而讓大漢折損了一名足夠年輕且有能力的將領。

在梁慬的口中,這耿夔並不是什麼無能之輩,他也有著諸多問題。

不僅僅是性格暴躁,輕易得罪人,這說話做事情也經常不走腦子。

但這個傢伙大局無愧!

就算是這一次,用梁慬的意思來表達就是。

如果耿夔早早就知道了劉隆親自到了前線,他說什麼也不會去攻打那匈奴的所謂的偏師。

僅僅是一個小小的奧韃日逐王!

哪裡需要兩隻兵馬一起進攻?

但如果說沒有劉隆的存在呢?

沒有這位大漢陛下的存在,何熙只是一個沒有上過戰場,臨時被拉過來的車騎將軍。

而龐雄.之前同樣是沒有什麼功勞在身上,戰場上更是沒有出現過他的身影!

而且他們還抽到了并州的邊軍。

如果說他們被匈奴人擊敗了,那麼匈奴這一支無所謂的偏師就可以直接長驅直入攻入雁門關,直接殺入并州境內。

到了那個時候,這并州都是一片糜爛,即便是遼東的兵馬和幽州的兵馬打出來了戰績最後也只能選擇撤離。

到時候整個北疆都會出現很大的風波。

所以說如今看來這耿夔當初的決定是錯的,可放在當時,沒有這個情況下,這個決定並沒有任何的問題。

甚至於,梁慬都很清楚的表達了另一個含義。

「這位遼東太守恐怕是壓根就沒想過老夫能夠打贏這一戰。

最開始他就是打算放棄這幽州的戰場,然後等到他解決了并州的問題,徹底接手了這并州的大軍之後。

然後帶著兵馬直接殺回幽州戰場,即便是老夫戰死了,他也可以順勢再次接手這幽州的邊軍。

從而帶齊所有的兵馬反敗為勝。

而且他已經得到了鮮卑人的投誠,那個時候雙方的實力差距並不大,即便是少了老夫這一隻兵馬也無關緊要。

在這位遼東太守的眼中,他能夠勝利,這是他的自信。

最後因為陛下的出現,這戰局有走到了這一步,反倒是讓他自己有些騎虎難下了。」

梁慬說到這裡的時候,臉上也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模樣。

畢竟這裡面他帶著僅僅八千人,硬剛那匈奴主力,愣是將這一次的匈奴主力給打得生死兩難那絕對是出乎了所有人的預料。

如此戰績,那絕對算是相當不俗的存在。

作為大漢的度遼將軍,梁慬是有理由,也有資格驕傲的。

看著梁慬的模樣,這劉隆也再次確定了自己心中的想法。

「也就是說.如果朕沒有聽錯的話。

他耿夔這個遼東太守罪不至死是第一。

但是這邊軍,其實已經糜爛到了骨子裡,這也是其次了?」

「.」梁慬聽到這句話之後也是忍不住的嘆息了起來,再開始說這個話題的時候,他其實就已經知道,以這位陛下的聰慧是一定能夠聽出來的。

如今果不其然,劉隆開始將這件事情問出來了,那也就容不得他繼續隱瞞什麼了。

「陛下,應該知道耿恭將軍吧.」

「剛剛不是說了么,十三壯士歸玉門,當年耿恭將軍也是我大漢名將。

當年耿恭將軍也是出征西域的大將之一,永平十八年五月,耿恭將軍因為這疏勒城邊有溪流可以固守,便率軍佔據該城。

甚至還有天降神水幫助耿將軍第一次擊退匈奴。

之後永平十八年六月,西域的焉耆和龜茲兩國背叛大漢,斬殺了西域都護陳睦,而匈奴則是配合他們在柳中城包圍我大漢另一名大將關寵!

原本我大漢得到消息的時候,應該立刻派兵前去的,但當消息傳入大漢的時候已經是三個月之後了。

而那個時候,正好趕上了我大漢的孝明皇帝駕崩。

這.便將這件事情徹底耽誤了下來。

而西域見到我大漢沒有動靜便更加的放肆,車師再度反叛,聯合北匈奴也出兵直接包圍了耿恭將軍於疏勒城中。

從永平十八年八月一直到建初元年三月,這大半年的時間從城中到玉門之路,耿恭將軍在外無援兵,內無輜重糧草的情況下。

生生將自己打成了只剩下十三壯士.」

「是啊.十三壯士歸玉門。」梁慬聽到這話也是忍不住嘆息了一聲,「真是悲壯啊,但陛下還記得剛剛老夫說過什麼么?

若是在當年孝武皇帝的時候,這半年的時間可是會讓這耿恭將軍一個人獨立支撐?

可是會讓那西域,將情況糜爛到那般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