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文武之爭!

正文卷

第164章 文武之爭!

鄧綏這應該是自己第一次主動表露出來如此感情。

也應該是他第一次..說出來了如此不甘的話語。

看著面前那滿臉都是不安和愧疚之色的鄧綏,劉隆第一次皺起了眉頭。

不知道這段時間,到底發生了什麼!

同時,鄧綏也是在一陣苦澀之後,忍不住再次看向了面前的劉隆。

似乎是想要伸出手摸一摸那劉隆的頭頂,可是那手伸出去了一半,然後就默默的落了回去。

神情也變得更加的落寞了起來。

看到鄧綏如此模樣,這劉隆的眉頭皺得就更加的深了。

「母后,到底發生了什麼?」

「無事.只是朕錯了.錯得非常嚴重,朕對不起你的父皇,對不起大漢的列祖列宗啊.」

鄧綏說完之後,甚至還直接做出來了一副垂淚之狀。

那模樣,簡直就是要將自己委屈幾個字直接寫在臉上了。

那真是.絕了!

最讓劉隆感覺到難受的是,他真的被鄧綏的這種模樣給驚住了。

可是當他開口詢問的時候,這鄧綏卻是一個字兒都不說,反倒是不斷的安慰劉隆,讓他不用擔心。

這就讓劉隆更加的絕望了。

朕擔心什麼?朕在害怕什麼?你倒是說啊!

不過那鄧綏就和準備好了一樣,死活是不肯繼續說下去了,直接讓劉隆一丁點的辦法都沒有。

就這麼給他摁在了這裡,最後只能帶著滿臉的疑惑,在鄧綏的連連安慰之中離開了長樂宮。

從進去,到離開,這劉隆感覺自己好像啥都沒做,但是怎麼

「就這麼彆扭呢!」

離開長樂宮範圍的劉隆,看著已經黑下來的天並沒有立刻讓人將自己送回自己的寢宮之中。

而是擺了擺手遣散了大部分的護衛和宮人,然後就這麼帶著曹騰蹲在長樂宮不遠處。

「陛下,你這是.」

「閉嘴,給我看著」劉隆雙眼帶著幾分陰沉,直勾勾的看著那長樂宮的方向,「蔡倫那個傢伙一定能夠會去尋找太后的。

等到他一出來,就給朕直接帶回來!」

「.」曹騰聽到了劉隆的話語之後,整個人都有些呆愣了,「陛下,要綁了蔡太僕」

「你這人一看就沒有學識,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夠叫綁呢?

這叫請!」

「那那若是蔡太僕不想來呢?」

「你不會將他綁了請來么?」

「.」

「別廢話,來了!」

就在劉隆說話的功夫,那蔡倫就已經和劉隆猜想的一樣,直接快步從某個地方直接進入了那長樂宮之中。

作為鄧綏的心腹,護衛,太僕.

偌大的皇宮之中,可以說這位成天把自己關在鐵匠作坊裡面的蔡倫就是鄧綏的第一人了。

也不對.這麼說不太合適。

用劉隆的話來說就是。

蔡倫有多麼受寵?

自家那位做事情最近講究道理的母后,愣是在這森嚴肅穆的皇宮之中給蔡倫修建了一個鐵匠作坊,一個造紙作坊。

那真是.哎!

不過雖然這話聽起來有些詭異,不過這倒是真的證明了那蔡倫對鄧綏非常重要。

而劉隆要的就是這個,他相信,鄧綏不肯告訴自己的,那蔡倫一定也是知道的!

就在劉隆等待了小半個時辰之後,這蔡倫蔡慢吞吞的從那長樂宮中走出來。

然後還沒等他回到自己的地方,就直接被那曹騰給攔住了。

看著曹騰手裡面不知道從哪裡弄出來的青磚,再看看曹騰那一臉和拉不出那個什麼一樣的神情。

蔡倫也是真的無奈了。

「罷了,你別為難自己了,你也別為難蔡某了,帶著蔡某去見陛下可好?」

蔡倫非常聰明,直接免去了自己的一場皮肉之苦,然後被那曹騰帶著就來到了劉隆的面前。

「說說吧,母后找你.」

「陛下,這是太后的事情,若是太后不想要讓陛下知道,陛下其實還是不用知道的好。」

蔡倫似乎並不想告訴劉隆什麼,這讓劉隆很生氣。

所以.

「曹騰,拿磚拍他!」

「嗯?」

「拍他!朕讓的!」

「.」

「.」

此時的曹騰和蔡倫都是一臉的驚訝,然後互相看著對方,也都用眼角看著那不遠處的劉隆。

兩個人的眼神不斷的交織,卻一直未曾動手。

直到劉隆也從某個地方掀起來了一塊不大不小的青磚,那蔡倫終於轉過了自己的身子。

「雖然話是如此說,但是陛下那廝大漢的國君,想要為我大漢做些事情那也是合情合理的。

臣是不贊同太后這種什麼事情都瞞著陛下的想法的。

今日陛下相召,不知道是想要知道什麼?」

看著說變臉就變臉的蔡倫,那劉隆也是忍不住臉皮抽搐的更加嚴重了。

「你」

「陛下請問,臣定然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母后都和你說了什麼!這段時間母后到底是怎麼回事?」劉隆覺得面前的蔡倫那是從裡到外都透露著詭異二字。

但是他也知道,這傢伙斷然是不會欺騙自己的。

而且不管是因為什麼,不管這個傢伙是怎麼想的,也不管這裡面是不是有某個女人在算計自己。

但,自己總歸是要知道一下,如今的大漢到底是怎麼了。

為什麼自己總是感覺到一種很詭異的感覺!

果然,那蔡倫接下來的話,讓劉隆的眉頭忍不住越皺越緊。

「其實陛下這段時間不理朝政.未能處理政務,也是因為這朝中的情況非常棘手。

當初有名士龐參向太后進言獻策就是建議大將軍要放棄西北涼州之地的那個傢伙。

當初他獻上計策可以用大興教化的事情來穩定太后當初並不穩定的局面。

同時也希望能夠讓朝廷大興文事,清查內部,總之提出來了很多不俗的諫言。

而太后也在確定沒有問題之後,便講這些事情一一推行了下去。

並且這段時間,也算是有了不錯的結果。

對於我大漢的穩定,算是頗有幾分功勞.」

「既然如此,為何母后還會如此模樣?」

「這穩定的確是穩定了,但是.陛下可知道,什麼叫做過猶不及啊!」